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59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框图)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安全责任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明确各项管理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班组长、专职安全员等,明确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应做的工作。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规定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要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及针对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并建立个人安全教育卡片。

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并建立个人安全教育卡片。

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工人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各工班每天上班前,应由工班长做班前安全施工教育。

  3、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规定每月由项目安质部长牵头对工地进行两次安全检查,安质部要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专职安全员必须天天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要做好文字记录,并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完毕,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整改。

对每项要整改。

对每项要整改的问题整改完毕后都要由安全员进行验证。

经理部每隔10天组织一次安全、消防、文明施工大检查,对工地安全状况进行监督。

  4、坚持安全交底制度。

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

  5、坚持安全例会制度。

每周六上午9点由项目质安部主持,各作业队专兼职安全员参加,总结本周安全情况,安排下周安全工作。

  6、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着"

三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实整改措施。

大、重大事故必须及时地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4安全保证措施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⑴、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巡逻监督检查工作。

  ⑵、完善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

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⑶、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与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特殊工种(如:

电工、焊工、机械工等)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

  ⑷、积极开展班前安全活动,树立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⑸、认真做好各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并履行签字手续。

  ⑹、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资料档案,主要包括: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

  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等;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资料;

  工伤事故记录;

  现场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与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检查与现场作业人员遵章守纪记录;

  施工机具与安全防护设备的维护检测记录;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范要求挂设"

五牌一图"

及安全警告标语。

"

设在大门入口。

针对现场安全动态及时做好安全黑板报宣传栏。

  消防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明火,使用明火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电焊场所需用铁皮隔,防止火星四射。

机油、柴油设隔离栏,禁止明火靠近。

生活区内严禁乱拉线,乱接线及使用电炉。

  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一)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和机具必须经常定期检查维护,管线必须保证完好的状态;

  

(二)喷射砼施工人员必须备齐个人防护用品;

  (三)人工挖孔桩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井下作业安全规定

  

(1)施工作业区将配设柴油机发电机,以备现场停电时应急使用。

自发电与外电设联锁装置。

  

(2)井下作业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合格,并经安全培训后方准下井作业。

  (3)井下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高统水鞋,上落井要求用专用上落软梯。

不得乘吊土桶或用人工拉索上落,井内严禁吸烟。

  (4)井内设半圆钢筋护网,离开挖面2.00m。

  (5)井内用电必须通过漏电保护开关和使用绝缘良好的电缆,下井前必须经专业人员检查各种电器设备性能,无问题的方可使用。

  (6)作业人员下井前及开挖过程中,必须定期使用XPO-317型有害气体测试仪和小白鼠等小动物放入井内测试,下井前先对井内进行送风,彻底抽换井内空气,证实无危险后方能下井作业,作业时应继续保证通风良好。

  (7)井内照明用12伏低压灯配防护罩,雷雨时禁止在井内作业。

  2.井口上安全措施

  

(1)护壁必须高出地面200MM,周边设置高度大于0.9M栏杆围护,严防地面掉物入井伤人。

  

(2)经常检查使用的吊架、钢丝绳、吊桶是否牢固可靠,如有缺陷,及时检修更换。

井下有人作业时,井口必须有人监护。

  (3)井壁设可靠爬梯或井口垂入棕绳打结到工作面,以便作业人员应急使用。

  (4)井保持清洁,不许在井边堆放杂物。

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靠近井边。

  (5)成孔后灌砼前,井口加盖及设钢筋护栏保护。

  3.防缺氧及有害气体

  为防缺氧及有害气体中毒。

对桩内气体应经常检测,凡检测有害气体超过容许值时,就立即停止作业,排除毒气。

下井作业前,须经检测合格。

  

(1)桩孔下挖土时用通风机往井内换气,并配备防毒面具,以防万一。

  

(2)桩孔每下挖5.0m,下孔作业应用井下探毒仪测试,无异常现象后挖孔人员才能下井作业。

  (3)桩孔内作业员施工中碰上泥砂层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安全吊绳在孔边上,遇紧急情况时,用卷扬机把人员尽快吊出孔外,避免一人中毒,救护人员盲目下井,造成更大危险。

  (4)由于呼吸新鲜空气和劳动强度的需要,每1-2小时上下作业人员必须轮换一次。

  4.防物体打击事故

  

(1)桩孔内传递物品,必须用吊渣桶,不准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品,为防止地面杂物掉入孔内,所有护壁必须高出地面0.2m。

  

(2)桩孔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孔深超过3M时,孔上设半圆形防护挡板,位置与井下人员统一。

吊桶必须用安全钩,并按规定不能装满,吊渣桶运行时,井下操作人员停止操作,立于防护挡板一边。

  (3)一切人员上下井时,应从软梯或吊笼上落。

不得乘搭卷扬机及吊桶,更不准利用护壁台口上落,下班后用盖板将孔面盖好,以防小孩掉入井内和杂物掉入桩内。

  (4)每天上班操作前,应先检查钢丝绳及设备质量、电源、电器设备是否完好正常,防止突发事件。

  5.防塌孔突沉现象

  砼护壁的崩塌的原因,主要有:

  

(1)在砼壁的养护期内,对孔下排水集中在孔底,孔底土体受到浸蚀含水量增加,内聚力大大降低。

抽干积水后,井护壁周围的土层内产生了水压差,从而影响土体的边坡稳定。

  

(2)当土质发生变化时,如果每次挖掘深度大于土体稳定极限高度时,土体也会失稳塌方。

  (3)由于施工造成井底偏位或超挖,使土体受到扰动并破坏结构强度。

塌方使桩孔周围留下隐患,由于护壁周围的残留空洞,使护壁周围压力不均。

  防塌孔突沉的措施:

  

(1)各桩每天挖0.5m时,对孔下用钢针下插试验一次,确定无异常现象后,方可继续下挖。

  

(2)如遇流砂层时,每下挖0.3-0.5m浇护壁砼一次,中间不准停断,更不准推迟过夜,做到快速施工,为了防止护壁突沉伤人,开挖时,脚不准置于护壁下面。

  三、其它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做完第一层支护工作后,应设置安全护栏,并用安全网封闭。

基坑周边坡顶10M范围内不得堆放重物,以保护坑壁稳定。

  2、加强进出口管理,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观看、行走。

  3、任何人不得在基坑边缘追逐、打闹,所有施工人员不得带小孩进场。

  4、不得在坡顶上向基坑内抛下任何用具、材料。

  5、各种机械电缆必须架高,不得随意拖地,各用电器必须做到"

一闸一漏电"

装置。

  6、机械操作人员、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7、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严禁酗酒。

  8、工人要有足够的劳动保护,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

  9、用于注浆的注浆管应能承受足够压力,以免压力增大时破裂产生意外。

  10、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对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