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61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需要为主,留有发展空间。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某县卫生监督所是全县唯一的卫生监督机构,既担负着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督管理,还担负着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个体诊所和托幼机构监督任务,由于成立较晚,目前无业务办公用房,无卫生监督设备,监督人员较少。

按照卫生部《2000年预防保卫战略目标》中规定,监督员与辖区人口之比应为1:

1.5万,应配备监督人员30人以上。

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卫生监督人员将逐步增加,县编委已下达监督员编制为2015年以前48人。

就目前的业务办公条件和监督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全县的卫生监督执法要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较弱。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完善执法运行机制,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提高应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卫生部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和通知》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

提出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办公用房新建项目。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现借用卫生局办公室两间。

业务办公面积不足40㎡,由于担负着全县1446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7个公共场所和179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许可和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有的业务办公用房比较拥挤,每天办证、验证和受理案件人员来往频繁,日常办公、办证和案件处理无法分开,给执法办案带来了不便,无法保证执法的严肃性。

为了给办证人员一个方便、快捷和优美的环境,同时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新建业务办公用房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根据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现有实际情况新建业务办公用房一栋,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

3.2项目建设规模

3.2.1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3.3.2建设内容

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办公楼为五层,一层设办证发证大厅、投诉接待室、询问调查听证室、快速检测分析室、罚没物品保管室、值班室等。

二层设行政办公室、休息室、财务办公室等。

三层设微机档案室、政策法规办公室、文印室。

四层设微机档案室、办公室。

五层设会议室、图书资料室。

第四章建设场址条件

4.1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

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办公楼项目位于某县**镇**路。

2、气象条件

**属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全县年平均气温13.1—19.2℃,年平均最高气温19.1—26℃,年极端最低气温-4.3—10.1℃。

县境内河流多属元江水系,少数属川江水系,主河流为毗雄河,是红河、元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3、地震烈度

根据“云南省地震烈度区规划图”,**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

4、水文地质

地质情况参照地质勘察报告。

4.2建设基地周围环境

建设基地周围交通便利,水、电、通讯设施齐全。

4.3场地规划设计要求

1、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

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科学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干扰生产;

3、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绿化达到最佳程度。

4.4公用基础设施

本项目位于某县**镇**路交通便利,水、电、路、通讯等都已齐备。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5.1总说明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3)其他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

2、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该工程按现代建筑设计构思,充分考虑功能及层高要求,同时结合场地、风向、日照等要求来合理布置建筑平面,做到建筑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

本工程除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符合规划要求外,还充分注意到环境与社会的综合效益,建成后将解决某县卫生监督所业务办公用房的问题。

工程设计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环境关系,各种功能分区明确,人流,车流线路简洁明了。

3、用地概况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2960.70平方米。

该用地地形规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给排水、电力、电信等通达。

4、总平面布置

根据用地地形及建筑性质,综合考虑功能分区、景观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将辅楼设计于地块西面。

5.2建筑方案设计

5.2.1平面设计

(1)拟建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办公楼为五层,一层设办证发证大厅、投诉接待室、询问调查听证室快速检测分析室、罚没物品保管室、值班室等。

(2)本工程建筑平面布局合理,交通组织合理便捷,各功能区联系紧密、使用方便。

5.2.2立面设计

建筑以简洁现代的风格为基调,通过竖向的线条及窗套来达到一种韵律感,及横向线条的变化来体现整个建筑的节奏感,使整个建筑形象达到美观,大方、现代的效果。

建筑整体色彩采用白色与浅灰色为主的冷色调,具有一种公共服务建筑的庄严又不失亲切感。

5.2.3环保设计

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垃圾由环卫站收集运走。

5.3其他工程

5.3.1结构设计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第二组,丙类设防,场地土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本工程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新编建筑结构规范进行设计。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5.3.2给排水设计

(1)建筑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

(2)建设方所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设计要点、外部管线资料;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9)《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范》DBJ/CT501-99。

2、设计范围

(1)室内外生活给水,排水及雨水工程设计。

(2)室内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

3、给水系统设计

(1)水源:

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均以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供水压力≥0.30MPa。

(2)供水方式:

采用市政给水管网--屋顶水箱--各用水点的给水方式,屋顶水箱为不锈钢水箱。

4、消防给水设计

按工业建筑的防火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配置建筑灭火器。

(1)室内消火栓系统

a.本工程办公区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地下停车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火灾持续时间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108立方。

b.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由消防水池和消防泵供给,消防泵一用一备,泵型号为XBD20-40;

楼梯间屋顶设9立方消防水箱、室外设108立方消防水池及泵房。

c.室内消防管环状布置,室内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7米,保证楼内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到达。

d.室内消火栓选用DN65消火栓,口径19mm水枪,25m麻织水龙带,栓口垂直墙面,距地1.10m,暗装。

e.消防箱内配备手动报警消防联动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

f.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一套,型号:

SQDN100×

65×

65。

(2)室外消火栓系统

a.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火灾持续时间两小时。

b.市政进水管径De100,室外消防给水管与生活给水管道合用,环状敷设。

c.室外设置两个消火栓,型号为:

SS100/65-1.0。

(3)灭火器设置

a.火灾类型为A、B类,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

采用3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个室内消火栓处配置两具。

b.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为1.4m。

5、排水系统设计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系统:

污水量按高日用水量计,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初步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化粪池容积为20立方米。

(3)雨水系统:

采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降雨历时t=5min、设计重现期P=5a、屋面径流系数:

Ψ=0.9。

(4)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排至室外建筑散水。

(5)卫生洁具:

公共卫生间采用不自带水封蹲式大便器,自动冲洗小便槽、台式洗手盆及设污水池。

所配置的生活用水器具均应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6、管材及接口

(1)生活给水系统:

用聚丙烯(PP-R)管,PN=1.25MPa,热熔连接。

(2)室内生活排水系统:

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管,粘接或橡胶圈连接。

(3)消防给水管:

采用热镀锌钢管DN<80的丝扣连接;

DN≥80的卡箍连接。

7、管道敷设

(1)管道支架:

管道支架和管卡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严格控制塑料给排水管的固定支座及滑动支座安装位置及间距。

(2)塑料排水管立管每层设一个伸缩节,横管长度超过2m时设伸缩节,伸缩节间距不得超过4m。

(3)排水管检查口隔层设置,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立管偏置时,在其上部应设检查口。

(4)所有穿梁、剪力墙、楼板、地下室外墙及安装在墙槽和地坪中的管道,施工时应与土建密切配合,做好各种预埋预留工作。

(5)DN≥100的排水立管穿楼板处及DN≥100的排水横支管穿管井处设阻火圈。

(6)屋面露天冷热水管(PP-R)防冻防晒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包裹处理,或在隔热板下敷设。

5.3.3电气设计

(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剖面、总平面图;

(3)《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本工程设计范围:

低压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3、低压配电系统

(1)用电负荷等级:

本工程的用电负荷均为三级。

(2)负荷估算:

用电指标取50W/㎡,总设备容量22.5KW。

(3)本工程照明,动力分开配电,电源引自附近变电所或低压电网,电压380/220V.照明部分电源采用一路YJV-1KV-(3x120+1×

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埋地引入,动力部分电源采用一路JV-1KV-4x1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埋地引入。

室外部分埋深0.7~1m,进户时穿钢管保护至一层电源进线配电箱。

(4)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

进户线在一层配电箱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共用RD<1欧姆,建筑物的梁、板、柱钢筋均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联结。

4、电气照明

(1)照明光源按不同场所分别采用荧光灯、白炽灯、卤素灯等并优先采用节能灯。

(2)主要房间照度标准:

办公室、会议室200~300LX;

值班室75~100LX;

电梯前室50~75LX;

走道、厕所、楼梯间30~50LX。

(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采用带蓄电池的灯具,要求供电时间为30min。

出口标志灯门上方暗装,底边距门框0.2m;

疏散指示灯暗装,底边距地0.3m。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照明开关均为250V10A(楼梯间及走道照明开关应带指示灯),暗装,底边距地1.4m。

插座安装高度为中距地0.3m。

(6)线路敷设:

消防及应急照明线选用ZR-BV-0.5KV绝缘线,其余回路均选用BV-0.5KV铜芯塑料绝缘线。

照明、插座等配线穿PVC管,沿墙、地或顶板敷设。

穿两根导线用PVC16管,穿3~5根导线用PVC20管。

5、弱电系统

电话及宽带网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每个办公间都分设一个电话插座和一个双孔信息插座,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

干线采用金属线槽沿走廊在吊顶内明敷设,分支线予留管暗敷设,金属线槽两端与接地干线连接,做好接地。

(1)电话系统:

通讯进线引自附近电信市话网手孔井,电话电缆穿管埋地敷设至电话分线箱,由电话分线箱至用户配线采用RVB(2×

0.5)平行塑料线沿桥架、穿管沿地、墙暗敷设。

(2)宽带网:

本楼设宽带网系统,采用通信电缆埋地方式引至分线箱,室内所有信号线均沿桥架、穿管沿地、墙暗敷设。

网络系统根据卫生系统对网络系统的要求,分设内部保密网络和一般网络。

6、防雷接地

(1)本工程按照三类建筑物设置防雷保护措施。

(2)采用避雷带作为防雷接闪器,在屋顶沿女儿墙、屋檐、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设置避雷带,避雷带采用扁钢,间隔1m设支持卡,卡高0.1m,并且利用结构柱内的四根主筋作为引下线,避雷带和引下线可靠连接。

(3)屋顶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焊接。

(4)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室外增设接地极。

(5)配电采用TN-C-S系统,电源进线处做重复接地,其工作零线和保护接地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

(6)在总配电箱处设置MEB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

卫生间的铁制器具(如:

洗脸盆,便器,给排水管道等)做LEB局部等电位联结。

第六章 

节能措施

6.1概述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

迈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应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量采用节能设计。

6.2节能设计的依据

1、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

2、工业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3、有关节能法规、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3节能措施

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

1、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

2、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

如果是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布局应比较开敞,开较大的窗口以利用自然通风。

而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

3、外墙的节能措施

①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

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

②门窗的节能技术措施

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其中传热损失为1/3。

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

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尽量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

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塑钢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

4、屋顶的节能技术措施

隔热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对屋顶可采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

对屋面进行绿色覆盖,既可遮阳,又能隔热,而且通过光合作用,可消耗或转化部分能量,也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在采用上述节能措施的情况下,其建筑节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下阶段将进一步根据所采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完善设计,调整设计参数以满足节能的要求。

5、给排水节能措施

(1)为降低噪音、防止振动、压力管内(消防管道除外)流速控制在干管1.5m/s以下,支管lm/s以下。

(2)所有水泵基础设置减振垫,水泵出水压力管道设金属波纹或柔性接头,以降噪隔振。

(3)水泵用低噪音型,出口设缓闭微阻止回阀及水锤吸纳器,以防止水击。

冷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节能节水。

(4)用水器具用节能型洁具。

(5)生活给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采用常高压给水系统。

(6)热水管等全部用导热系数小于0.028W/M.K(70℃)的酚醛泡沫保温材料保温,节能且满足消防要求。

6、电气节能措施

电气节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照明节能

照明约占整个建筑用电的20%,因此照明节能是电气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为主,半导体照明技术则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它是冷光源,长时间使用不会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且它的可靠性高、耐冲击、安全性能好,出现故障的概率远远低于白炽灯,即使发生某种意外,指示灯也不会突然熄灭,而是慢慢地衰减亮度,足以给人们腾出调整的时间。

光源以三基色荧光灯为主,荧光灯配电子整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

并通过照明控制系统对公共场所的照明进行实时控制,从而实现照明节能。

建筑物楼梯灯采用声控自动开关。

(2)采用节能设备

所有设备一律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节能型产品。

电器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产品,并采用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损耗。

选择低损耗的配电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荷率,从而降低变压器的能耗以及选择高效能的电动机等措施,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3)采用能源管理系统

对中、低压配电系统、变压器等进行自动监测,并对各用电回路设置用电标准值,超限报警,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电能管理水平。

7、节水措施

应当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管理节水,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先进措施,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无用耗水量。

本项目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如下:

(1)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树立水是一种宝贵资源的观念,节约用水即是节省资源。

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公民节水意识是在全社会推行节约用水的软环境,公民节水意识的增强可对其他具体节水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采用节水型设备

供水设施宜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用水设施,如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式小便斗或自动感应冲洗小便斗等,其长期节水效益完全可弥补较高的初期投资。

生活供水系统采用节水阀门,自闭式龙头、感应式龙头等均可起到节水作用,应积极应用。

(3)提高管材及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

工业建筑给水系统中,“跑、冒、滴、漏”现象较为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通常情况下与管材质量有关,也与施工质量有关。

因此,提高管材、附件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是节约用水的途径之一。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1、环境空气:

项目位于某县**镇**路,周围无大的工业企业和空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类比同类农村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2、地面水:

根据对周边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质为Ⅱ类,可以达到II类水功能区划要求。

3、声环境:

该项目位于某县**镇**路,周围无大的噪声源,声环境质量良好,类比同类环境的噪声监测结果,项目区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

4、生态环境:

项目区周围的主要植被类型为灌草丛、绿化树,植被一般。

7.2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7.2.1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1)生活污水

施工期间生活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施工区设置临时旱厕收集生活污水用于农灌,少量洗涤污水洒泼于地面蒸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轻。

(2)生产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修建基础设施时地基的开挖,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废水由于产生的量和产生时间不确定,一般为无组织排放。

2、废气:

在整个施工阶段,如平整土地、打桩、挖土、铺浇路面、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都存在着扬尘污染,久旱无雨时更严重。

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汽车行驶扬尘、地面料场的风吹扬尘及施工作业扬尘(混凝土搅拌、水泥装卸和加料)等。

3、噪声:

拟建工程施工期分为土方、基础、结构几个施工阶段,各阶段有其独自的噪声特征。

第一阶段即土方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以及各种车辆,大多是移动声源,没有明显的指向性;

第二阶段即基础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打桩机、挖掘机,打桩机系脉冲噪声,基本属固定声源;

第三阶段即结构制作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以及一些物料装卸碰撞撞击噪声;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会产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

7.2.2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水

项目废水仅为职工的生活污水。

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400mg/L、BOD5=280mg/L、SS=350mg/L,动植物油=20mg/L。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2、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停车场、人群活动。

废气为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是NOx、THC和CO,地面停车场的尾气排放随汽车移动呈不固定的方式排放,在空气环境中经一定距离自然扩散、稀释后,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