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82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冶金企业安全设计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可能产生的自然危害因素分析,包括:

a暴雨、洪水;

b、雷电;

c、地震;

d不良地质地段;

e、飓凤等的不利影响;

f暑、热、寒、冻的不利影响;

g其他。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包括:

a火灾、爆炸;

b机械伤害和人体坠落;

c强电、静电;

d、尘、毒;

e、高温辐射;

f振动与噪声;

g、放射线;

k、其他。

4、主要防范措施。

应根据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综合考虑工艺设备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使设计达到国家有关安全卫生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5安全卫生机构。

6安全卫生专用设施投资概算,包括:

安全教育室;

安全与工业卫生检测站;

消防与救护设施;

职业病治疗设施;

火灾报答系统和灭火设施;

安全供水系统;

安全供电系统;

隔声降噪操作室。

控制室。

值班室等:

岗位通风除尘设施:

防暑、降温与防寒。

防冻设施;

其他。

7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措施的预期效果。

第条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职业安全卫生专篇确定的各种措施和要求进行,落实并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初步设计中职业安全卫生的内容。

第三章厂址选择与布置

第一条厂址选择1选择厂址时,应慎重考虑地震、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高温、严寒等异常气候,不利的工程地质(如存在滑坡、泥石流、流砂、淤泥、喀斯特溶洞、断层、采空区、塌陷区)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石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等,优选对安全、卫生危害最小的厂址。

2在较厚的I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III级膨胀土等地区选择厂址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厂址宜选在地下水位较低、场地雨水和工业废水易于排出的地区,应避免选在受洪水或内涝危害的地区。

在山区选厂址时,应避免山洪、滑坡及泥石流爆发对厂区的威胁。

在高寒积雪地区选厂址时,应防止溶雪、雪崩的影响。

在海边选厂址时,应注意海潮、热带风暴等的影响。

4厂址应避免选在已有或拟建的通讯电台、电视传播、雷达导航以及重要军事设施的影响区域和火灾爆炸危险源、厂、矿有毒、有害物的影响范围內。

在影响飞机起落、航行的地方选择厂址,应遵守国家有关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

5厂区工业场地地面的设计标高,不设堤防时应髙于计算水位05米;

设堤防时应高于历年最髙内涝水位或常年洪水位(大汛平均髙潮位)。

6生活居住区、饮用水源、渣场、排土场、尾矿库、炸药库等,应与厂址同时选择,统一规划。

饮用水源严禁设在污染区和地方病常发地区。

尾矿库应设在远离人口稠密的地方。

铁渣、钢渣场的设置应考虑爆炸安全距离。

7厂区应位于居住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厂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法令、标准的规定。

第二条厂(矿)区布置1厂区布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车间与辅助车间的性质及安全、卫生,防火等的要求,合理确定厂区的功能分区,并根据生产工序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区的位置。

各区之间必须保持物流顺畅、运距短捷,避免或减少折返迂回。

2基础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大、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

在不良地质地段布置建构筑物和运输线路时,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沿山坡布置的建构筑物,应防止滑坡可能引起的危害。

3应根据生产要求及地形、气象等条件,合理布置产生尘、毒、震动、噪声、放射性的车间以及生产和贮存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的车间和仓库。

要求环境洁净的生产车间、辅助设施和矿山的进凤井,宜布置在污染源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火灾危险性较大、产生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的设施,应布置在生产厂区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产生较大噪声的车间宜布置在低凹地带或厂区边缘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带;

髙温车间宜布置在通凤良好的地带。

4厂(矿)区运输线路(铁路和道路)的布置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运输线路平面交叉,使主要人流与较大货流分开。

5厂区建筑群体的平面与空问布置,应统筹考虑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及消防车道,不得妨碍车辆驾驶人员的视线,宜满足自然通凤与自然采光要求。

主厂房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面尽可能不布置辅助建构筑物,以确保自然通风。

高温热加工车间和生活设施建筑应尽量避免西晒。

6改扩建工程,在合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等设施的同时,应合理布局,避免厂区生产车间的过分拥挤以及有毒、易燃、易爆车间的潜在危害。

第三条车间布置1车间布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防火、安全、卫生等的要求使生产工序衔接紧密,物料运距短捷,设备操作和维修方便。

2车间的门(矿井的坑口)与通道的位置、数量及尺寸等,应与工艺设备、人行道、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相适应。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至少应有两个安全出口。

3机动车辆通道应尽量与人行道分开。

铁路、道路与门、设备、建构筑物、人行道及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应遵守YJB52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和GB4387工业企业厂內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的规定。

运输通道和人行道应在车间平面图上标明。

4车问內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或移动机械的通道的交叉处,应设信号报警装置。

5设备与设备之间及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操作、检修要求,宜不小于1米。

第四条操作室1操作室和休息室应尽量避免正面对着渣口、铁口等髙温设施和氧气、煤气阀门,操作室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联络和直接控制需操纵的全部设备。

距铁路较近的操作室、休息室和楼梯出口不得正对铁路。

2操作方式宜优先设计坐式,并应具有保证操作人员活动的足够空间。

在寒冷、髙温、强辐射、有害气体、噪声以及其他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操作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直接受高温辐射的操作室,应设空调和隔热防护玻璃窗。

横跨热生产线的操作室的底部应釆取铺隔热材料或通水冷却等隔热措施。

当热辐射强度大于104焦耳/平方厘米、分时,应在操作室的窗外0205米处加铝丝网或水幕。

第四章安全技术

第五条安全色与安全标志1安全色安全色的使用必须符合GB2893安全色、GB65271安全色卡和GB65

27、2安全色使用导则的规定。

消防器材、设备、设施以及禁止进入的危险区域的栏杆应采用红色。

禁止人员靠近的机器、设备、设施的防护栏杆应采用红白相同的条纹。

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壁、防护栏杆、低矮的过梁、设备转动轴等危险处应采用黄色。

起重机吊钩的滑轮架、平板拖车排障器、坑口防护栏杆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应使用黄黑相间的条纹。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太平门、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指示标志应使用绿色。

厂房主体支架、固定设备、工具箱、更衣箱等宜采用绿色。

工业管道的刷色和符号,应符合GB7231X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的规定。

2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必须符合GB2894安全标志、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和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等的要求。

安全标志必须设置在醒目的位置。

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要害部位、铁路与道路的平交道口及道路路口等处,均应设醒目的安全标志。

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应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油库、炸药库、煤气区域和化工等易燃易爆车间必须设置“严禁烟火”的

第六条人行通道、梯子、平台、栏杆。

1人行通道大中型厂(矿)区的主干道两侧应设人行道。

生产车间厂房内应设安全走道,其宽度不得小于1米,两侧用宽8厘米的黄色油漆标明。

带式输送机应根据需要设人行过桥,一般应每隔3070米设一座人行过桥。

轧钢生产线的棍道,在人员需要横跨的地方,应设能隔热的人行过桥,必要时人行过桥应设防护网或做成封闭式过桥。

人行过桥、临空走道及平台的净高不得影响生产作业及检修,宜不低于22米。

2梯子高处作业场所和需经常登高检修的设备、设施,宜安设钢梯。

钢梯的设计,必须符合GB4053140532固定式钢直梯和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钢直梯的攀登髙度一般不应超过9米,超过9米时,应设梯间平台并分段交错设梯;

钢斜梯的梯高一般不大于5米,大于5米时必须设梯间平台并分段交错设梯。

斜梯上方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9米。

3平台平台的位置和尺寸,应便于人员通行、操作和检修。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的设计,必须符合GB40534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的规定。

平台应有防滑措施,室外平台还应有排雨水措施。

应尽量减少室外梯子、平台。

4防护栏杆、防护屏与保护罩平台、架空走道、人行通道和有坠落危险的梯子、坑池边、升降口、安装孔等场所,必须设防护栏杆、围栏或盖板。

梯子、坑池口、升降孔、安装孔等应避开人行通道。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应遵守GB405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机械伤害(无防护罩的旋转体、连续可移动的机械设备等)、灼烫、腐蚀、触电等的危险场所,必须设防护屏。

防护屏的设计必须符合GB8197防护屏安全要求的规定。

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以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和危险部分,都必须设置防护罩。

防护罩的设计必须符合GB8196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的规定。

平台、走道和梯子的上方有可触及的电缆线、酸碱液、髙温管道以及髙温材料时,应采取相应的防触电、防漏、隔热等安全设施。

火焰清理机、砂轮机等有火花飞出的设备和矫直机等可能有物件移位、飞出的设备,必须设防护罩或挡板。

设备水平移动所形成的开口处,应设置随设备移动的罩体,或设置易于拆卸的盖板,或不妨碍作业的栏杆。

往复运动的机械有危及人体安全的部分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

第七条防火防爆1防火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BJ52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和有关消防法规的规定。

建构筑物必须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合理选择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并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

相邻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的布置应满足消防要求,保证消防车道畅通。

通达厂房、仓库和可燃原料堆场的消防车道也可利用交通运输道路,其宽度应不小于35米,尽头式消防车道应根据所选消防车型设置回车场或回车道。

厂区及厂房、库房应按规定设置消防水管路系统和消火栓,消火栓应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厂房、库房、站房、地下室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两个。

安全疏散距离和楼梯、走道及门的宽度必须符合防火规范,安全疏散门必须向外开启。

库房内物品应分类存储,并按不同要求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

存放油类和化工产品等易燃物质的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采取相适应的灭火措施。

大型原料、可燃物料场及半成品、成品堆场等应设消防设施。

液氧泵和氧压机的厂房与有明火作业的车间毗邻时,其毗邻的墙应为无门、窗、洞的防火墙。

地下油库、用可燃油作为介质的液压站、大中型计算机房应在控制室设可靠准确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

小型计算机房应配备灭火装置。

石油库的设计应遵守GBJ74石油库设计规范和GB13348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石油库油品火灾宜采用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及其它适合油类灭火的设施。

电缆隧道、电缆井应避开高温、燃爆地段,并应有防渗漏措施。

选择电缆井的位置应考虑暴雨的危害,防止汇水倒灌。

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电缆隧道散热的要求时,应设机械通风装置,并与火灾报警、灭火装置联锁。

大中型电缆隧道应设置可靠的火灾报警装置,采取相适应的灭火措施。

所有电缆隧道、电缆通道应每隔70米设一道防火隔墙。

电缆隧道通过变电所、电器室的部位,也应设防火隔墙。

电缆井每隔68米应采用防火堵料封堵。

电缆穿过电器室的墙壁、顶棚、楼板或穿出配电柜时也应用防火堵料封堵,每根电缆的表面应涂以适当长度和厚度的防火涂料。

有可能被钢水、铁水溅到的电缆构筑物应采用耐火材料防护。

髙炉炉顶、出铁场、炼钢及连铸的活动烟罩、滑动水口开闭、引锭、液压剪等的液压设备应采用阻燃或不燃的液压介质。

煤气、氢气、氧气和乙烘气管道系统,应设专供氮气或其他惰化气体吹扫、置换的设施及灭火设施。

乙烘气不得用水蒸汽吹扫、置换。

煤气管道用蒸汽吹扫和置换必须设逆止阀。

煤气、氧气、氢气、乙烘气等燃气管道和燃料油管道严禁通过值班室、控制室和休息室等非生产用房,应尽量避免在铁水、铸锭、切头及铁路运行线路的上方布置,否则,应采取加髙或防护隔热等措施。

厂房内的各种可燃气体管道不得与起重设备的裸露滑触线布置在同一侧。

工厂主变压器或大于8000千伏安的变压器,应设油温检测器,在室内设置时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

设计选用的消防器材必须是经过消防部门鉴定的合格产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答系统,其火灾报警信号和消防联动控制信号应送到消防值班室或消防控制室。

2防液体金属和熔渣爆炸冶炼炉和加热炉窑的水冷却设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抗震性和严密性,保持冷却水流畅。

汽化冷却各部分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冶金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规程和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设备的总水管处必须设进出水温度、压力、流量等监控和报警设施。

存放和运输液体金属与熔渣的场所不得有易积水的坑、沟等,如生产上需要设置地面沟或坑等,则必须有严密的防水措施,并保证干燥。

车间地面标高应髙出厂区地面标高03米以上。

髙炉、猛铁合金炉等必须保证冲渣水量,并应设事故干渣场。

高炉等的出渣槽应设置可更换的沉铁坑(罐)。

铸铁机的冷却水应设事故备用水源。

铸铁槽应设溢流口,并设事故铁水罐。

3防气体和粉尘爆炸可燃气体管道的未端、隔断装置前和最髙处都必须设放散管,放散管上应设取样头。

放散管的高度应符合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放散管的直径,应根据供气量确定。

可燃气体管道的法兰、煤气设备的轴封应分严密,必要时可在轴封处设排气管道。

水封的有效高度宜为煤气计算压力的2倍或计算压力加4905Pa(500毫米H20)。

大中型水封设施应设专用供水管道,保证在515分钟内灌满,在供水管道前后两道闸阀之间还应设逆止阀。

煤气及其他可燃气体的鼓凤机房和一次仪表室应釆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和机械通风,安装一氧化碳和可燃气体报答装置。

可燃气体的生产、储存、灌装区必须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两种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可燃气体生产厂房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采取防止可燃气体聚积的措施。

散发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厂房,宜采用轻质屋盖,屋顶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应通风良好。

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不宜设地沟;

如需设置,则地沟盖板应严密,并用不燃材料填实。

应控制生产工艺中铝、镁、钙、猛、硅、电石等粉尘和煤粉的飞扬。

粉碎作业宜远距离或在隔离防护室内操作。

作业场所必须通风良好。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室内墙面应平滑,地面应平整,便于冲洗,并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建筑材料。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密闭装置或循环系统,应采取充氮气的措施,其设备和进出料口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存在可燃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生产区域,其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划分及电气设施的选用应执行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

可燃物质的名称、爆炸下限浓度、闪点、爆点、自燃点和所属防爆区类、采取的防护措施都应在设计中表明。

存在可燃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生产厂房应设泄爆孔,泄爆面积应符合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的规定,泄爆孔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道路,并应靠近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爆破器材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应符合GB6722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

第八条电气安全1企业电力负荷分级、供配电系统及保安电源的设计应符合GBEJ52X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2建构筑物的防雷设施应符合GBJ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电气设备的防雷及过电压保护应符合GBJ6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规定。

3电缆的选择与敷设应符合JBJ6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高温车间应采用阻燃电缆及其它防烧毁电缆的措施。

4电力设备应接地或接零,并应符合GBJ65X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

保护措施应与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协调配合。

5临时性及移动设备(含手持电动工具及插座)的供电,应采用漏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附加保护措施。

向爆炸危险场所配电的线路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6在TNCS系统中,PEN线分为PE线和N线后,N线应对地绝缘,不得与PE线合并或互换;

为避免PE线和N线混淆,PE线和PEN线应有黄绿相同的色标,N线采用谈蓝色标以示区别。

为了避免混淆造成事故,上述两种颜色不能标在其他用途的导体上。

7保护导体与导体的材料相同时,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可直接选用表1中的数据,当材料不相同时,则应按相同导电能力换算。

表1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的确定MM2系统的相导体截面S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SpS16Sp=S16BR35br8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作业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必须选用相应级别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9车间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具应根据表2的要求选用。

表2照明灯具的选用设置场所环境情况选用灯具存在腐蚀性气体、蒸汽或特别潮湿封闭式灯具或防水灯具存在爆炸性气体或粉尘防爆型灯具易受机械损伤和振动较大带保护网灯具或采取防震措施10使用行灯照明的场所,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伏;

在潮湿的地点和金属容器内,不应超过12伏。

11电缆沟、电缆隧道应有防水措施,厂房內的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宜设自动排水泵。

12电气室、变压器室、电缆隧道等的窗和通风孔应敷设钢丝网以防小动物窜

应采取措施防止老鼠咬啮电缆。

第九条燃气安全1煤气煤气设施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守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地沟、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有可能泄漏煤气和有人员操作的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固定监测装置,并宜采用集中监控系统。

经常放散煤气的放散管应设自动点火装置和灭火设施。

有分配支管的部位应设阀门隔断装置。

采用气体燃料的炉窑,应有完备的控制系统,并设低压报答、自动切断和充气、吹扫装置,并应有防止煤气窜人蒸汽管道的控制措施。

2氧气、氢气、氮气氧气的生产、储配及其使用的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必须遵守冶金部氧气安全规程和GB50030氧气站设什规范的规定。

空分装置的吸风口与散发乙烘、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发生源的距离,应按环境质量和空分装置自清除能力全面考虑确定,不得小于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禁止向室内排放有害气体。

车间的通风,应符合GBJ19工业企业采暖通凤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制氢间、压氧间和氢瓶库的通风换气次数,应按室内空气中含氢量不大于1(体积比)的要求确定。

室内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3次,事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7次。

氢气站内所有电器设施必须有良好的绝缘保护。

氢气仪表及闷门等零部件必须密封良好;

室内易泄漏可燃气体的场所应设置报答装置。

生产、使用氮气或其他惰化气体的场所和操作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

仪表气源为氮气时,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措施。

氮压间应按室内空气氧浓度不小于18(体积比)的要求确定通凤换气次数,并设有氧浓度监测仪和事故通风装置。

氮压机应有完善的保护系统,氮气管道不得敷设在通行地沟内。

3乙烘气乙烘站设计应符合GB50031乙烘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乙烘站宜靠近主要用户,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区和交通要道处。

布置在氧气站区域的乙烘站应位于氧气站空分设备的吸风口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乙烘站与氧气站吸风口的间距,应符合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电石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电石库地坪标髙应大于当地暴雨小时最大积水深度。

乙烘压缩机、电石破碎机、排凤机等工艺设备及工艺管道和乙烘汇流排应有导除静电的措施。

电石破碎系统应有除尘装置,产生乙烘气后的电石废料应有电石废料处理设施。

乙烘瓶集中供气的汇流排间应为独立的单层建筑,供气量小于10立方米/时的乙烘汇流排间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生产厂房毗邻建造,其毗邻的墙应为无门、窗、洞的防火墙。

汇流排间的泄爆面积与厂房容积的比值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汇流排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第二条运输、装卸与起重1职工通勤线路应尽量避免与货流较大的铁路、道路平面交叉,否则,应根据GB4387T业企业厂內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6386X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立交桥、人行天桥、地道和道口设施。

2车间内的过跨台车应安装制动器。

行程限位开关、轨道侧缓冲装置和保险挡板以及声光信号。

使用拖曳电缆应设置卷线器。

3物料和成品的装卸,应根据其特性尽量采用专用吊具。

采用电磁盘吊时,必须有防止突然停电的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装置或其他安全装置。

4带式输送机的受料处应设置牢固的导料栏板,导料栏板出口的方向应与带式输送机运转方向一致。

带式输送机输入系统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清除大块和金属杂物的装置。

带式输送机应装设可靠的防纵向撕裂、逆转、跑偏、打滑、过载、脱槽、断绳等事故停车装置和起动报警、胶带清扫、电器联锁等装置,并应装设紧急安全绳和事故开关;

倾斜的输送机应有机械制动;

胶带头部和尾部应有制动装置及保护罩。

有堵塞可能的漏斗应设防堵塞装置。

处理粘性物料的溜槽应设置防挂料和堵塞装置。

露天长带式输送机应设除水及防皮带损坏的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