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3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docx

高届高级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品学案课件专题七选考模块作业正文

2020全品高考第二轮专题物理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存在着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理论上,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所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类永动机是有可能研制成功的

D.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湿度计的干、湿两支温度计示数差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

E.改进内燃机结构,提高内燃机内能转化率,最终可能实现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2)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细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在左、右管中各有长度为L的水银柱封闭住总长是8L的气柱A,如图Z15-1所示,左、右管之间的距离忽略不计,左、右管长度都是6L,两水银柱的下表面到管口距离相等.大气压保持为p=4ρgL,ρ是水银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把一侧的管口封住(不计厚度),再缓慢转动U形管,使其开口向上竖直放置,两侧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①气柱温度始终是300K,转动后气柱A的长度是多少?

②接着对管内气柱缓慢加热,当气柱A的长度又是8L时,管内气柱温度是多少?

图Z15-1

 

2.

(1)如图Z15-2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状态B和C后再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15-2

A.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C.B→C过程中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平均冲力减小

D.C→A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E.B→C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C→A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2)如图Z15-3所示,氧气瓶通过细管和上端封闭的玻璃管相连,玻璃管内用2cm长的水银柱在玻璃管上方封闭了一段气柱,开始时瓶内氧气压强为10个大气压强,上方封闭气柱长度为8cm,随着氧气的使用,水银柱逐渐下降,通过下降的距离可以读出瓶内剩余氧气质量与原来氧气质量的比值.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水银柱下降了4cm,使用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求此时瓶内氧气质量与原来氧气质量的比值.

图Z15-3

 

3.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可以经历过程1、过程2到达状态B,也可以经历过程3到达状态C,还可以经历过程4到达状态D,其p-V图像如图Z15-4所示,且B、C、D在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上.已知在这四个过程的某一过程中,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在过程3中,A到C的曲线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对于这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15-4

A.在过程1中,外界先对气体做功,然后气体再对外界做功

B.在过程2中,气体温度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

C.在过程3中,气体温度始终不变

D.在过程4中,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E.在A、B、C、D四个状态中,B状态气体温度最高

(2)如图Z15-5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右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长度均为H=14cm.水平部分一段空气柱将管内水银分隔成左、右两段.当温度为273K时,被封闭的空气柱的长度为L=8cm,水平部分左侧水银柱长h=2cm,左侧竖直管内水银柱长也是h=2cm.大气压强p相当于高为76cm水银柱的压强.

①当被封闭的空气柱温度缓慢升高到多少时,水平部分某一侧的水银恰好能全部进入竖直管?

②当被封闭的空气柱温度缓慢升高到多少时,恰好能让某一侧竖直管内水银柱上方的空气全部排出?

图Z15-5

 

4.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水面上会形成一块单层油酸薄膜,测出薄膜的厚度d,可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B.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零,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势能最小

C.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真的发生

D.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

E.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900J,同时气缸向外散热210J,气缸里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110J

(2)如图Z15-6所示,一底面积为S、内壁光滑且导热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口向上,内有两个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A和B,容器内a处有一小卡销;在A与B之间、B与容器底面之间分别密闭着一定质量的同种理想气体Ⅰ和Ⅱ,初始时活塞A与B、活塞B与容器底部之间的距离均为L,气体Ⅱ的压强为2p0.若将某物块放置在活塞A的上表面,稳定后活塞A相对初始位置向下移动了0.6L.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容器导热性能良好,设外界温度不变.

①请通过计算判断活塞B在上述过程中是否向下移动;

②求物块的质量M.

图Z15-6

 

1.

(1)一振动周期为T、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关于在x=

处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振动周期为T,速度的最大值为v

B.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当P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

E.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也一定在波谷

(2)如图Z16-1所示,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的横截面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及AC面上,结果所有从AB、AC面入射的光线进入三棱镜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面.

①求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

②这些直接到达BC面的光线从BC面射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面的距离d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部分?

图Z16-1

 

2.

(1)小周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所作的光路图如图Z16-2甲所示,ABC为三棱镜的横截面,光线DO1、O2E分别为入射、出射光线,N1N2为法线,P1、P2、P3、P4为四枚大头针,θ为偏向角.

①根据图甲求得这种玻璃的折射率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图乙是实验过程中的立体图,图中a和b是    (填“大头针”或“大头针的像”). 

③换用折射率较小的玻璃三棱镜做实验,仍保证顶角BAC和入射角不变,那么偏向角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Z16-2

(2)如图Z16-3甲所示,在某介质中波源A、B相距d=20m,t=0时二者开始上下振动,A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连续振动,所形成的波的传播速度均为v=1.0m/s,两波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①在波源A右侧1m处的质点在0~22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

②在0~16s时间内从A发出的半个波在向右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从B发出的波的波峰个数.

图Z16-3

 

3.

(1)如图Z16-4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图Z16-4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如图Z16-5甲所示,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将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点,现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小于5°)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的大小和受到的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

①证明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②由传感器测得小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求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图Z16-5

 

4.

(1)如图Z16-6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v=1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16-6

A.此时x=1.25m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B.x=0.4m处的质点比x=0.6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x=4m处的质点再经过1.5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D.t=2s的波形图与t=0时的波形图重合

E.x=2m处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y=0.4sinπt(m)

(2)图Z16-7为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柱形棱镜的横截面图,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光线从AB上的M点入射,入射角为θ,光进入棱镜后恰好在BC上的O点发生全反射,然后由CD射出.已知OB段的长度为L,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①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②该光在透明材料内传播的时间t.

图Z1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