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40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6Word文档格式.docx

即高昭子,齐国大夫。

③庚子:

四月初四。

叔倪:

鲁国大夫。

四溃:

离散,逃散。

伍郛:

外城。

这里做动词用,筑外城。

【译文】鲁昭公二十九年,春季,鲁昭公从晋国的乾侯回来,居住在运这个地方。

齐景公派遣大夫高张来慰问鲁昭公。

鲁昭公又到晋国去,住在乾侯这个地方。

夏季,四月,庚子这天,鲁国大夫叔倪死了。

秋季,七月。

冬季,十月,运这个地方的民众逃散了。

按例,城邑的民众逃散是不称“溃”的,这里称“溃”是什么意思?

因为鲁昭公派他们修筑运邑的外城。

为什么要派他们修筑运邑的外城呢?

因为国君住在这里。

昭公三十年【原文】三十年一,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二。

秋,八月,葬晋顷公。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③。

徐子章禹奔楚四。

【注释】一三十年: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

二庚辰:

六月二十一日。

晋侯去疾:

即晋顷公,名去疾,晋昭公之子,在位十四年。

③徐:

国名,相传周穆王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其封国为徐。

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四徐子章禹:

徐国国君,名章禹。

【译文】鲁昭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住在晋国乾侯这个地方。

夏季,六月,庚辰这天,晋侯去疾死了。

秋季,八月,安葬晋顷公。

冬季,十二月,吴国灭亡了徐国。

徐国国君章禹逃亡到楚国。

昭公三十一年【原文】三十有一年一,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季孙隐如会晋荀栎于适历二。

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③。

晋侯使荀栎唁公于乾侯。

秋,葬薛献公。

冬,黑弓以滥来奔四。

文何以无邾娄伍?

通滥也⑥。

喝为通滥?

贤者子孙宜有地也。

贤者孰谓?

谓叔术也七。

何贤乎叔术?

让国也。

其让国奈何?

当邾娄颜之时⑧,邾娄女有为鲁夫人者,则未知其为武公与?

懿公与?

孝公幼,颜淫九公子于宫中⑨,因以纳贼⑩,则未知其为鲁公子与?

邾娄公子与?

臧氏之母,养公者也。

君幼则宜有养者。

大夫之妾,士之妻,则未知臧氏之母者。

喝为者也?

养公者必以其子入养。

臧氏之母闻有贼,以其子易公,抱公以逃。

贼至,凑公寝而弑之。

臣有鲍广父与梁买子者,闻有贼,趋而至,臧氏之母曰:

“公不死也,在是。

吾以吾子易公矣。

”于是负孝公之周诉天子。

天子为之诛颜而立叔术。

反孝公于鲁。

颜夫人者,妪盈女也⑾。

国色也⑿。

其言曰:

“有能为我杀杀颜者⒀,吾为其妻。

”叔术为之杀杀颜者,而以为妻。

有子焉,谓之盯。

夏父者,其所为有于颜者也⒁。

盯幼而皆爱之,食必坐二子于其侧而食之。

有珍怪之食,盯必先取足焉。

夏父曰:

“以来,人未足,而盯有余。

”叔术觉焉⒂,曰:

“嘻!

此诚尔国也夫。

”起而致国于夏父。

夏父受而中分之。

叔术曰:

“不可。

”三分之。

”四分之。

”五分之。

然后受之。

公扈子者,邾娄之父兄也。

习乎邾娄之故⒃。

“恶有言人之国贤若此者乎⒄?

诛颜之时天子死,叔术起而致国于夏父⒅,当此之时,邾娄人常被兵于周。

曰:

'

何故死吾天子。

’”,通滥,则文何以无邾娄?

天下未有滥也。

天下未有滥,则其言以滥来奔何?

叔术者,贤大夫也。

绝之则为叔术,不欲绝,不绝则世大夫也。

大夫之义不得世,故于是推而通之也⒆。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注释】一三十有一年:

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

二季孙隐如:

《左传》作“季孙意如”,即季孙平子,又称平子季孙、季氏,鲁国大夫。

荀栎:

又作荀跃,又称知跃、知伯、知文子,晋国大夫,下军佐。

适历:

晋国地名,今址不详。

③丁巳:

四月初三。

薛伯穀:

即薛献公。

名穀。

四黑弓:

《左传》《穀梁传》作“黑肱”。

邾娄国大夫。

滥:

邾娄国地名,后属鲁,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伍文:

指《春秋》经文。

⑥通滥:

何休注:

“通滥为国,故使无所系。

”意思是把滥当作国家看待。

七叔术:

“叔术者,邾娄颜公之弟也。

或曰群公子。

”⑧邾娄颜之时:

“颜公时也。

”⑨九公子:

这里指九个公主。

诸侯之女也称公子。

⑩纳贼:

招引坏人。

⑾妪盈女:

一个姓盈的老妇人的女儿。

徐彦疏:

“谓此老妪是盈姓之女者。

”⑿国色:

指姿容极其美丽的女子。

⒀杀颜者:

“杀颜者,鲍广父,梁买子也。

”二人均为鲁国大夫。

⒁其所为有于颜者:

“为颜公夫人时所为颜公生也。

”⒂觉:

醒悟。

“觉,悟也。

知小争食,长必争国。

”⒃习乎邾娄之故:

了解邾娄的旧事。

故:

事,过去的事情。

⒄恶有言人之国贤若此者:

“恶有,犹何有、宁有此之类也。

言贤者宁有反妻嫂杀杀颜者之行乎。

”公扈子对此事置疑。

认为上述传闻不淮确。

⒅叔术起而致国于夏父:

“言叔术本欲让,迫有诛颜天子在尔,故天子死则让,无妻嫂惑儿争食之事。

”⒆推:

“推,犹因也。

因就大夫窃邑奔文通之,则大失不世,叔术贤心不欲自绝两明矣。

”【译文】鲁昭公三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还住在晋国的乾侯这个地方。

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在适历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大夫荀栎。

夏季,四月,丁已这天,薛伯穀死了。

晋定公派遣荀栎到乾侯慰问鲁昭公。

秋季,安葬薛献公。

冬季,邾娄国的黑弓带着滥这座城邑逃亡到鲁国来。

《春秋》经文为什么没有记载邾娄国的国名,只记载黑弓的名字呢?

因为《春秋》重视土地,这里把滥这个地方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

为什么把滥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呢?

因为《春秋》认为贤良的人的子孙应该有自己的封地。

这里的贤良的人说的是什么人?

说的是邾娄国的贤大夫叔术。

叔术有什么贤良之处呢?

他将君位主动地让出。

他主动让出君位是怎么回事?

在邾娄国颜公为君的时候,邾娄国国君的女儿有做鲁国国君夫人的,就是不知道是鲁武公的夫人呢,还是鲁懿公的夫人?

当时鲁孝公还年幼,颜公在鲁国国君的宫殿中奸淫了鲁君的九个女儿。

并因此而招引坏人到鲁君的宫中去,就是不知道这个坏人是鲁国的公子呢,还是邾娄国的公子?

有个姓臧的乳母,是抚养鲁孝公的。

按照礼仪,国君年幼就应该有抚养他的乳母,大夫的妾,士人的妻子,都可以做国君的乳母,就是不知道这个姓臧的乳母是什么身份?

凡是抚养幼君的乳母,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带进宫里一起养育。

有一天,这个姓臧的乳母听到坏人来了,就用自己的孩子替换鲁孝公,抱起鲁孝公逃走了。

这时,坏人来到鲁孝公的寝宫,把臧氏的孩子当作鲁孝公杀了。

鲁国大夫鲍广父和梁买子,听说宫中有坏人,一起跑来,姓臧的乳母对他们说:

“国君没有死,在这里。

我用我的孩子替换了国君。

”于是鲍广父和梁买子接过鲁孝公,背上他到周朝国都去,向周天子告状,控诉邾娄国颜公的罪行。

周天子为他们杀了颜公,并立颜公的弟弟叔术为邾娄国国君。

使鲁孝公重新回到鲁国。

邾娄国颜公的夫人,是姓盈的老妇人的女儿,容貌极其美丽。

她说:

“有谁能为我杀了杀死颜公的人,我做他的妻子。

”叔术于是替她杀了杀死颜公的鲁国的两个大夫,并娶她为妻。

不久,叔术与她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盱。

有一个孩子叫夏父,这是她做颜公夫人时与颜公生的。

盱年幼,他的父母都很喜欢他。

吃饭时,叔术与他的妻子就让两个儿子坐在身边,喂他们吃饭。

如果有特别珍贵奇特的食物,盱一定先拿过去吃个够。

这时夏父就会大叫:

“快拿过来!

我还没有吃饱,盱吃也吃不完。

”叔术听他这样说后,立即醒悟,叹息说:

“唉!

这确实是你的国家呀!

”于是站起身来,将君位让给了夏父。

夏父接受了君位,并把邾娄国分成两部分,想把一份交给叔术,叔术急忙说:

“这不行!

”夏父又把邾娄国分成三部分,想把其中一份给叔术。

叔术又说:

“这样做也不行!

”夏父于是把邾娄国分成四部分,分一份给叔术。

叔术还是不同意,说:

“不能这样做!

”最后夏父把邾娄国分成五部分,一定要分一份给叔术,叔术只好接受了。

有一个人叫公扈子,是邾娄国国君父兄辈的人,他对邾娄国的历史掌故相当了解,他听到这种传闻后,就说:

“哪里听说过一个国家的贤人做的事会是这样的呢?

当时,是杀死颜公的那个周天子死了,叔术才敢起来把君权交给夏父,叔术并没有娶嫂和惑儿争食的事情。

在那个时候,我们邾娄国还为此事常常受到周天子军队的骚扰,那些将士说:

为什么我们天子死了,你们就敢违背他的命令呢?

”既然《春秋》把滥这个地方看成一个国家,那么经文中为什么没有记载邾娄国呢?

因为天下并没有滥这个国家。

既然天下没有滥这个国家,那么这里说黑弓逃亡到鲁国来并把滥这个地方献给鲁国是什么意思呢?

叔术,是邾娄国的贤大夫,如果断绝叔术与邾娄国的关系,不提及邾娄国,那么叔术就是叔术;

如果不断绝叔术与邾娄国的关系,叔术就是世袭的大夫。

因为从大夫的名义来说,大夫是不能世袭的,所以,这里就按照大夫献城邑来投奔的说法,把滥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叔术也不会因此受到谴责。

十二月,辛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昭公三十二年【原文】三十有二年一,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取阚。

阚者何?

邾娄之邑也。

喝为不系乎邾娄?

讳亟也二。

夏,吴伐越。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娄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城成周③。

十有二月,己未四,公薨于乾侯。

【注释】一三十有二年:

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

二讳亟:

鲁国在一年之内连续占领了邾娄国的滥邑、阚邑,所以说太急了,要避讳。

③仲孙何忌:

即孟懿子,仲孙貜之子,又称何忌、孟孙。

韩不信:

即韩简子,字伯音。

晋国大夫。

仲几:

宋国大夫。

世叔申:

卫国大夫。

国参:

即子思,又称桓子思,子产之子,郑国上卿。

四己未:

十二月十四日。

【译文】鲁昭公三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在晋国乾侯这个地方。

鲁国军队夺取了阚这个地方。

阚是什么地方?

是邾娄国的一座城邑。

为什么不说阚是邾娄国的呢?

因为鲁国的行为太急了,要避讳。

夏季,吴国攻打越国。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会同晋国大夫韩不信、齐国大夫高张、宋国大夫仲几、卫国大夫世叔申、郑国大夫国参,以及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娄国人修筑成周的城墙。

这年十二月,己未这天,鲁昭公在乾侯死了。

定公元年【原文】元年一,春,王。

定何以无正月二?

正月者,正即位也③。

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四。

即位何以后?

昭公在外伍,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

喝为未可知?

在季氏也⑥。

定哀多微辞七,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⑧,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仲几之罪何?

不蓑城也⑨。

其言于京师何?

伯讨也⑩。

伯讨则其称人何?

贬。

喝为贬?

不与大夫专执也。

喝为不与?

实与,而文不与。

文喝为不与?

大夫之义,不得专执也。

夏,六月,癸亥⑾,公之丧至自乾侯。

戊辰⑿,公即位。

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则喝为以戊辰之日,然后即位?

正棺于两楹之间⒀,然后即位。

子沉子曰:

“定君乎国,然后即位。

”即位不日,此何以日?

录乎内也。

秋,七月,癸巳⒁,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立炀宫。

炀宫者何?

炀宫之宫也⒂。

立者何?

立者不宜立也。

立炀宫,非礼也。

冬,十月,霣霜杀菽⒃。

何以书?

记异也。

此灾菽也,喝为以异书?

异大乎灾也。

【注释】一元年:

鲁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

二定:

指鲁定公,名宋,昭公弟,在位十五年。

③正即位:

“本有正月者,正诸侯之即位。

”正,作动词用,统一之意。

即用来统一诸侯即位的。

四即位后:

指定公即位在正月之后。

伍昭公在外:

指鲁昭公的遗体在国外。

⑥在季氏:

“今季氏迎昭公丧而事之,定公得即位;

不迎而事之,则不得即位。

”七定哀多微辞:

《春秋》在记载定公、哀公史实中多有隐晦的指责。

⑧主人:

指定公、哀公。

读:

《春秋》经文。

传:

指对经文的解释。

⑨不蓑城:

“若今以草衣城是也。

礼:

“诸侯为天子治城,各有分丈尺,宋仲几不治所主。

”⑩伯讨:

指诸侯有罪,受到方伯的讨伐。

⑿癸亥:

⒀戊辰:

六月二十六日。

⒁正棺:

“正棺者,象既小敛夷于堂。

昭公死于外,不得以君臣礼治其丧,故示尽始死之礼。

”小敛:

给死者穿衣为小敛,入棺为大敛。

两楹:

殿堂的中间。

楹,堂前直柱。

⒂癸巳:

七月二十二日。

⒃炀宫:

伯禽之子,鲁国先君。

⒄菽:

豆类的总称。

【译文】鲁定公元年,春季,王。

定公元年为什么不写“王正月”呢?

写“正月”,是表示诸侯正规即位。

定公元年没有写“正月”,是因为定公是在正月之后的六月即位的。

为什么定公的即位在正月之后呢?

因为鲁昭公是死在国外,他的灵枢能不能运回来还不知道。

为什么说还不知道呢?

因为决定权在季氏。

《春秋》在记载定公、哀公历史时多有隐晦的指责,但假使定公、哀公能读到《春秋》上关于自己历史的记载,并询问有关的解释时,那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罪过。

三月,晋国人在周朝都城拘捕了宋国大夫仲几。

仲几犯了什么罪?

在为周天子修筑成周的城墙时,仲几对分给宋国的任务没有完成,筑好的城墙没有用蓑草遮盖。

这里说在周朝都城拘捕他是什么意思?

这是表示诸侯有罪。

受到一方诸侯之长的讨伐。

既然是表示诸侯有罪,受到一方诸侯之长的讨伐,那么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

为了贬责,贬责什么?

不赞成大夫擅自拘捕人。

为什么不赞成呢?

实际上是赞成的,但在言辞上不能赞成。

言辞上为什么不赞成呢?

因为从大夫的名义上来说,是不能擅自拘捕人的。

夏季,六月,癸亥这天,鲁昭公的灵枢从晋国的乾侯运回鲁国。

六月戊辰这天。

鲁定公即位。

癸亥这天,鲁昭公的灵枢就已经从晋国的乾侯运回了鲁国,那为什么直到戊辰这天,鲁定公才即位呢?

因为先要将鲁昭公小敛后安放在殿堂的中间,过几日才能举行即位仪式。

子沉子说:

“要把鲁昭公的灵枢在鲁国首先安顿好,鲁定公才能即位。

”一般情况,诸侯即位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日期呢?

为了详细记载鲁国的历史。

癸已这天,安葬鲁国国君昭公。

九月。

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鲁国建立一座炀宫。

什么是炀宫?

就是鲁国先君炀宫的庙。

“立”是什么意思?

用“立”字,表示不应该建立。

因为建立炀宫的庙是不符合礼法的。

冬,十月,鲁国降了一场大霜,冻坏了田地里的豆苗。

为什么记载这件事?

记载怪异现象。

这是豆类受灾,为什么以怪异现象来记载呢?

因为对怪异现象的重视大于对灾害的重视。

定公二年【原文】二年一,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稚门及两观灾二。

其言稚门及两观灾何?

两观微也③。

然则喝为不言锥门灾及两观?

主灾者两观也。

时灾者两观,则喝为后言之?

不以微及大也。

记灾也。

秋,楚人伐吴。

冬,十月,新作稚门及两观。

其言新作之何?

修大也四。

修旧不书,此何以书?

讥。

何讥尔?

不务乎公室也伍。

【注释】一二年:

鲁定公二年(公元前508年)。

二壬辰:

五月二十六日。

稚门:

诸侯宫三门之一。

“稚门,天子应门。

是鲁之稚门,公宫南门之中门也。

”观:

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③两观微:

“稚门两观皆天子之制,门为其主,观为其饰,故微也。

”一修大:

修建的规模增大。

伍务:

努力,尽力。

“务,勉也。

”【译文】鲁定公二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五月,壬辰这天,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及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发生火灾。

这里说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及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发生火灾是什么意思?

因为宫门前的两座望楼不重要。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发生火灾,并延及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呢?

因为发生火灾的主要是宫门前的两座望楼,既然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先起火,那么为什么这里先提到的是宫殿的南门,然后才说到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呢?

因为不能将不重要的放在重要的前面说。

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

记载灾害。

秋季,楚国军队攻打吴国。

冬季,十月,重新修建鲁定公宫殿的南门和宫殿门前两边的望楼。

这里说重新修建是什么意思?

是说修建的规模比以前大了。

修建旧的建筑物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

为了谴责。

谴责什么?

谴责季氏不尽力于国家大事。

定公三年【原文】三年一,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三月,辛卯,邾娄子穿卒二。

夏,四月。

秋,葬邾娄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枝③。

【注释】一三年:

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

二辛卯:

应为二月二十九日。

记为三月,误。

邾娄子穿:

即掷娄庄公,名穿,悼公华之子。

在位三十四年。

③邾娄子:

即邾娄隐公,名益,庄公之子,立十九年而吴执之,子革嗣。

枝:

一作“拔”。

《左传》作“郯”。

地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

【译文】鲁定公三年,春季。

周历正月,鲁定公到晋国去,走到黄河边就回来了。

三月,辛卯这天,邾娄子穿死了。

夏季,四月。

秋季。

安葬邦娄庄公。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与邾娄隐公在枝这个地方结盟。

定公四年【原文】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一。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娄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国夏于召陵二。

侵楚。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归姓帅师灭沉③。

以沉子嘉归四,杀之。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浩油⑥。

杞伯戊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⑧。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刘卷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

我主之也七。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

晋士鞅、卫孔吾帅师伐鲜虞⑧。

葬刘文公。

外大夫不书葬。

此何以书?

录我主也。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⑨。

楚师败绩。

吴何以称子?

夷狄也而忧中国。

其忧中国奈何?

伍子婿父诛乎楚⑩,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阖庐曰:

“士之甚⑾,勇之甚!

”将为之兴师而复雠于楚。

伍子婿复曰:

“诸侯不为匹夫兴师。

且臣闻之:

事君犹事父也。

亏君之父,复父之雠,臣不为也。

”于是止。

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焉,囊瓦求之⑿,昭公不与。

为是拘昭公于南郢⒀,数年然后归之。

于其归焉,用事乎河⒁,曰:

“天下诸侯苟有能伐楚者,寡人请为之前列。

”楚人闻之,怒。

为是兴师。

使囊瓦将而伐蔡。

蔡请救于吴。

“蔡非有罪也,楚人为无道。

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⒂”于是兴师而救蔡。

“事君犹事父也,此其为可以复雠奈何?

”曰:

“父不受诛⒃,子复仇可也。

父受诛,子复雠,推刃之道也⒄。

复雠不除害⒅,朋友相卫,而不相迿⒆,古之道也。

”楚囊瓦出奔郑。

庚辰⒇,吴入楚。

吴何以不称子?

反夷狄也。

其反夷狄奈何?

君舍于君室(21),大夫舍于大夫室,盖妻楚王之母也。

【注释】一四年:

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

癸巳:

日月不合。

陈侯吴,即陈惠公,名昊,哀公溺之孙,世子堰师之子,在位二十四年。

二刘子:

即刘文公刘卷,又称刘蜚、刘狄,刘献公的庶子,周大夫。

晋侯:

即晋定公,名午,顷公之子。

宋公:

即宋景公,名头曼,元公之子。

蔡侯:

即蔡昭公,名申,蔡悼公之弟。

卫侯:

即卫灵公,名元,卫襄公之子。

陈子:

即陈怀公,名柳,因先君惠公未葬,故称子。

郑伯:

即郑献公,名虿,郑定公子。

许男:

名斯,悼公买之子。

曹伯:

即曹隐公,名通,曹平公弟。

莒子:

即郊公,著丘公去疾之子,著丘公弟庚舆在鲁昭公二十三年逃亡到鲁国后,营国就由郊公为君。

邾娄子:

即邾娄隐公,名益,庄公之子。

滕子:

即滕顷公,名结,滕悼公宁之子。

薛伯:

即薛襄公,名定,献公毅之子。

杞伯:

即杞悼公,名成,平公之子,在位十二年。

国夏:

又称国惠子、惠子,齐国大夫。

召陵:

楚国地名,旧城在今河南哪城县东。

③庚辰:

四月二十五日。

公孙归姓:

《左传》、《穀梁传》无“归”字。

蔡国大夫。

灭沉:

“为不会召陵故也。

”沉,国名,嬴姓,故址在今河南汝阳县东,春秋时为楚的属国。

按:

《左传》鲁定公四年记载,三月,周天子的大臣刘文公会诸侯于召陵,谋划征讨楚国,沉人因亲附楚国,所以不去参加。

四沉子嘉:

沉国国君。

伍浩油:

《左传》、《穀梁传》作“皋鼬”。

地名,郑国邑名,故地在令河南临颖县。

⑥容城:

地名,今址不详。

七我主之:

“刘卷即上会刘子。

我主之者,因上王鲁,文主之,张义也。

”按:

鲁定公四年三月,刘卷奉天子命在召陵会诸侯,谋伐楚。

召陵之会,刘卷是盟主。

但《公羊传》认为“春秋王鲁”,那么鲁国就应该是刘卷的盟主。

记载刘卷死,目的是为了“张鲁君为主之义”。

⑧士鞅:

即范鞅,又称范叔、范献子,士亡之子,晋国上卿,中军统帅。

孔吾:

《左传》作“孔幸”,即孔文子,卫国大夫。

鲜虞:

国名,白狄族的一支。

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故址在今河北新乐县西南新市故城。

⑨庚午:

十一月十九日。

吴子:

即吴王阖庐。

诸樊之子,名光。

伯莒:

《左传》作“柏举”。

地名,在今湖北麻城县境。

⑩伍子婿:

名员,春秋时楚国人。

其父奢兄尚都被楚平王杀害。

子婿逃亡到吴国,吴王把申这个地方封给他,所以又称申婿。

后与孙武共同辅佐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攻入郢都(楚国都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国请求议和,伍子婿谏夫差灭越,夫差不从。

夫差信伯嚭谗言,迫子婿自杀。

事见《国语》、《史记·

伍子婿传》。

⑾士之甚:

“言其以贤士之甚。

”⑿囊瓦:

即子常,又称楚瓦。

楚国令尹。

⒀南郢:

楚国国都,楚文王十年自丹阳迁此,至昭王十年,吴师入楚,楚迁都于鄀。

郢都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⒁用事乎河:

祭祀黄河。

⒂若时可:

“犹曰若是时可兴师矣。

”⒃父不受诛:

父亲罪不当诛而被杀。

⒄推刃之道:

以刀一进一却,比喻仇恨极深。

⒅害:

可能危害自己的人。

“取仇身而已,不得兼仇子复将恐害己而杀之。

”⒆迿(xun殉):

争先。

“迿者,谓不顾步伍,勉力先往之意。

”⒇庚辰:

十一月二十九日。

(21)君舍于君室:

“舍其室因其妇人为妻日者,恶其无义。

”【译文】鲁定公四年,春季,周历二月,癸巳这天,陈侯吴死了。

三月,鲁定公在召陵这个地方与周大夫刘文公、晋定公、宋景公、蔡昭公、卫灵公、陈怀公、郑献公、许男斯、曹隐公、营郊公、邾娄隐公、顿子、胡子、滕顷公、薛襄公、杞悼公、小邾娄子、齐国大夫国夏会合。

一起越境进犯楚国。

夏季,四月,庚辰这天,蔡国大夫公孙归姓率领军队灭亡了沉国,把沉国国君嘉押回蔡国,最后把他杀了。

五月,鲁定公与诸侯在浩油这个地方结盟。

杞伯戊死位盟会上。

六月,安葬陈惠公。

许国将国都迁到容城这个地方。

秋季,七月,鲁定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刘卷死了。

刘卷是谁?

是周天子的大夫。

鲁国以外的大夫死了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

因为鲁国是刘卷的盟主。

安葬杞悼公。

楚国军队包围了蔡国都城。

晋国大夫士鞅和卫国大夫孔吾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

安葬刘文公。

鲁国以外的大夫是不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刘文公的葬礼呢?

是为了记载鲁国的盟主。

冬季,十一月,庚午这天,蔡侯、吴子与楚国军队在伯莒这个地方交战。

楚国军队大败。

吴国国君在这里为什么称吴子呢?

因为他虽然是夷狄人却为中原各国的事情忧虑。

所以尊称他为吴子。

他怎样为中原各国的事情忧虑呢?

楚国大夫伍子婿的父兄被楚平王杀了,于是伍子婿带着弓逃离了楚国,到吴国来求见吴王阖庐。

吴王阖庐见到他后,大加赞赏,说:

“你真是最贤良的人,最勇敢的人呀!

”阖庐并淮备为他出兵向楚王复仇。

伍子婿急忙对吴王说:

“诸侯不为个别人兴师动众,而且我听说:

事奉国君就像侍奉父亲,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