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51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Word下载.docx

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

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现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

景象。

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3]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

劝。

”,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4]

惊蛰节气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有谚语云: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2]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

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雨水节气升高3℃或以上。

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

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民俗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

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

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

“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5]

春分节气

好。

”此日阳光直射赤道,几乎全球昼夜等长。

其后阳光直射点位置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而夜长。

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春季开始。

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农谚: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北京地区,山桃、加拿大杨、连翘、杏树、玉兰等树木相继开花。

春分花信:

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时节,在中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

根据近几年来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

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

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6]

清明节气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中国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清明节”的得名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码”。

清明花信:

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风是一年中的八风之一,是冬至后吹过45天条风和45天景风以后吹来的温暖清新的风。

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霏霏、和风拂拂,正是种植庄稼的大好时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所喜欢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动勾勒出“清明雨”的图景。

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冲突激烈的时候,势力减弱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常常在长江一带交锋,致使江南地区常常“乍暖还寒晴复雨”。

“清明雨”对植物生长尤为重要,农谚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之说。

饮食

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

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

菠菜,利五脏、通血脉;

山药,健脾补肺;

淡菜,益阴,可滋水涵木。

春天,肝阳上亢的老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

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7]

谷雨节气

进入公历四月的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

“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

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谚语说“谷雨无雨,交回田主”,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雨水的重要。

下面说说谷雨期间的主要天气特点:

春天由于天气多变,因此在饮食和养生方面很讲究,谷雨到时,已是暮春,我们该如何健康饮食、吃适合这一季节的食物呢?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

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

风沙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气温毕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

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

1993年、1995年、1998年、2005年的谷雨期间,都出现了强沙尘暴、沙尘暴。

其中,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的黑风,瞬时最大风速达34米/秒(12级),能见度陡降为零,风沙形成的沙暴壁高达300-400米,上下有三层结构,每层有一球状尘团滚动,最下层呈现黑色,中上部红黄相间,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各地的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降到-2-2℃。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至今令人毛骨悚然。

大范围的浮尘天气,昏黄的天空,落下的黄尘,让诗人所描绘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暗然失色。

谷雨花信:

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8]

立夏节气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

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篇二:

24节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农事活动】

24节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农事活动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

2

3

4

5

【篇三: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

(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大雪寒梅迎风狂”。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

自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节气之美倍受瞩目。

千年智慧

民俗专家介绍,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日常的日历(月份牌)上,总有两套历法系统同时呈现。

一套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另一套标注着农历。

可以看到,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总是对应着满月,而新月和满月在公历的日子中似乎是随意浮动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

但很明显,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在通常情况下,至多出入一两天:

例如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

能够清楚解释上述特点形成原因的人,相信就更少了。

而此次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阴阳合历中的阳历成分,是对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周年运动)的描述,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才会如此固定。

农耕指南

俗话说“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

其实很多南阳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是从内乡县的打春牛活动开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标志着一年农耕开始,在内乡县衙大堂东山墙外有一长136厘米、宽82厘米的长方形石槽,叫“迎春池”。

“打春牛”更是内乡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已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理念的层面,我市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农事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

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什么季节做什么事等,都是大有学问。

惠及现代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的雨热运动规律的承认”。

民俗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

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

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1

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

实践中,可以对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对物候研究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发掘,丰富这一遗产的传承方式,引导国人在生活中进行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还有望早日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链接

“打春牛”与“二十四节气”申遗

“二十四节气”申遗过程中,内乡的“打春牛”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乡县衙的“打春牛”活动由来已久,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制作的石质“迎春池”和“皮鞭”、“春凳”等文物,同时明清两代内乡县志都有关于迎春开支的记载。

为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内乡县衙博物馆经过多年来不断挖掘整理,于2005年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打春牛”这一活动,此后每年立春时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打春牛”活动。

2007年内乡县衙“打春牛”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配合“二十四节气”申遗,内乡县衙博物馆积极行动,深入挖掘,查阅大量史料,走访多名专家、学者和老人,编纂出版了专著《内乡县衙与打春牛》,全面详细介绍了这一礼俗的起源、演变等。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二十四节气”科普文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

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

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b】【解析】

(张冠李戴。

“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答案【c】【解析】

(无中生有。

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答案【b】【解析】

(a.绝对化。

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

c.主观臆断。

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

d.因果倒置。

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部: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意味着更多义务和责任

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如何扎实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履行申报时的承诺,还任重而道远。

“名录申报绝不应仅仅止于申报,还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去履行。

”翟德玉说。

据他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总计有31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介绍,在未来5年内,我国相关部门和社区、群体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如举办“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

组织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调查,全面搜集口头资料、文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资料等,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化建档和保存;

开展“二十四节气”学术研究,交流保护经验,促进跨学科对话,出版研究成果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诗歌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赏析: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

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

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

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