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64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同步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0.1

塑性指数

<6

2.0

表观密度

g/cm3

2.686

压碎值

≤30

13.7

针片状颗粒含量

≤20

12.8

2).用于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水泥,采用安定性好,强度满足要求,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不使用受潮变质的水泥。

生产用水为拌和场旁边的河沟自流水,水泥选用广西东泥股份有限公司右江牌P.C32.5水泥。

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中心实验室的批准结果进行控制,底基层水泥用量4.0%,最大干密度2.36吨/m3,最佳含水量5.0%,7天强度4.2Mpa,偏差系数7.9%,满足设计3.5Mpa的要求.基层水泥用量5.0%,最大干密度2.40吨/m3,最佳含水量4.8%,7天强度5.2Mpa,偏差系数2.3%,满足设计4.5Mpa的要求.

2.人员的安排

试验路铺筑总指挥:

技术负责人:

前台施工负责人:

后台施工负责人:

试验工程师:

试验员:

测量工程师专职安全员:

机车操作员:

10人

民工:

30人

3.机械设备的准备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稳定土拌和站

DWBS-600

1套

振动打夯机

新宝

2台

稳定土摊铺机

徐工WTC750

1台

徐工WTC751

压路机

捍马2520

50T

威宝1803

水车

10T

1辆

自卸车

15T

10辆

4.场地准备、测量放样

按每10m设置摊铺机走行基准钢丝的钢筋支柱,张拉基准线,测量基准线高程(松铺系数取1.299)。

施工前对级配碎石垫层进行洒水保持湿润状态有松散的地方静压处理。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制

①采用一台稳定土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和,拌合前根据现场合理的摊铺长度50~70m计算需要拌合4%水泥用量的底基层混合料的车数。

在正式拌和以前,根据试验室确定的底基层4%配合比,将经试验符合规定的水和集料及水泥用量用有准确计量的稳定土拌和站进行拌和,每次开工前均根据碎石的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试验部门检测水泥剂量合格后,开始正式往前场送料。

在进行基层施工时,及时调整为水泥含量为5%的配合比。

在底基层和基层施工过程中,分别留取混合料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②控制集料的含水量,采用电子计量装置控制加水量,确保拌和的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0~2.0个百分点。

③后场安排专人对碾压前的混合料取样并进行含水量、级配、水泥剂量的检测,如果水泥剂量不合格,不能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

④确保拌和好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运输

①从拌和机向料车放料时,按先装车厢前半部到后半部再到车厢中间部放料,从而避免混合料离析。

②混和料的运输采用15吨自卸车运至现场。

③装车前清扫车辆车厢。

④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卸料,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⑤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的摊铺

①摊铺机摊捕前,调整好基准线标高及中间滑杆的标高,做好松铺厚度(松铺系数按1.299计算)、横坡度的质量控制。

②摊铺机摊铺1~3m后,挂线检查松铺厚度,如发现偏差及时调整摊铺机感应器手柄,确保摊铺的厚度准确。

已发现偏差位置,采用人工铲平或填补处理。

直至达到预定的摊铺厚度。

③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联合摊铺时,每台摊铺机的作业宽度为7.5米,单幅可一次性铺筑;

摊铺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m以内,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

摊铺时为了保持施工的连续性,每台摊铺面前除正在施工的运料车外,保证至少有一辆车在等候;

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在1.5~3m/min均匀行驶。

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测摊铺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若不符合要求,立即调整。

④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摊铺过程中挂线检查松铺厚度和路拱,是否满足预定要求,如果不满足及时调整摊铺机传感器平板,直至满足预定的摊铺厚度和路拱,使摊铺出的混合料具有规定的路拱和正确的松铺标高。

在摊铺机后派人专门消除摊铺过后粗细料离析的现象,对局部粗集料堆积的地方进行铲除后用新混合料填补。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

当计划拌合的底基层混合料车数全部到达现场,记录运输及摊铺时间,该时间控制在从开始出料一个半小时内。

采用2台5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工艺为:

计划先用打夯机打夯边部两侧,然后再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小振1遍,最后进行大振,每次大振后检测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收集压实遍数对压实度影响的数据,最后用压路机静压光面1遍。

具体方法如下;

①摊铺机摊平25m左右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②碾压原则;

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由后轮重叠前轮1/2轮宽。

③先用压路机由边向内或由低向高静压一遍,然后再小振一遍,碾压速度一般为3~4km/h。

④大振碾压:

用压路机振压,振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3~4km/h,并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直到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

⑤最后进行光面1遍,碾压速度为4~5km/h,重叠1/2轮宽,一般碾压1遍即可。

⑥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及配合比,现场技术员在碾压前彻底进行处理离析现象,跟踪检测松铺厚度,摊铺厚度,摊铺宽度等几何尺寸。

⑦碾压结束,检测边部压实是否达到极值以上要求。

5、基层的施工

底基层应铺筑合理长度应根据施工时间来控制。

混合料运至现场时间为M分钟,每车摊铺时间约为6-8分钟,底基层摊铺成型待碾压时间应控制在1个半小时左右,故底基层施工约N(N=90-8-M)分钟时,现场施工员及时与后场拌合楼联系,拌合楼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基层配合比,开始基层混合料的拌合装运,并通知前场施工管理人员最后一车底基层混合料出厂时间及车牌号码。

为更有效地区别运输车上底基层与基层的混合料,每一辆运输车在出厂时都需领取一张<

跟车随料单>

,单上记录此车混合料的车牌号码、出料时间及混合料用途,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后,将此单交予现场施工员,由现场施工员根据随料单相关内容进行控制施工。

底基层碾压成型时间约为15分钟,该段底基层施工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45分钟。

底基层施工结束后,快速准确对该段结构层相关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层的施工。

在摊铺机回撤途中,根据测量数据重新张拉基准线(松铺系数取1.299)。

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控制同底基层。

按以上工序来控制施工时间,每对应上下段施工时间可控制在3个半小时内。

6、横缝设置

(1)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

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则设置横向接缝。

(2)每天收工之后,下次开工的接头断面设置横缝。

(3)每当通过桥涵,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基层的横缝与桥头拱板尾端吻合。

横缝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方法如下:

(1)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

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3~5cm,以便施工车辆通行。

(3)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4)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5)如摊铺中断超过2h后,而又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要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摊铺新的混合料。

7、养生及交通管制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

(2)养生方法,使用薄膜进行覆盖养生,并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湿润状态。

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3)洒水车的喷头用喷雾式,不用高压式胶管,以免破坏基层表面使其松散。

(4)基层养生期间,封闭交通。

如确实不能封闭交通时,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的车速不超过30km/h。

(5)为维持过路车辆和保证施工车辆的正常通行,施工路段前后各设一位交通指挥员。

(6)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7)养生期结束后检查成型情况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三、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加强对原材料试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经常性对拌合设备进行维护检测,保证拌合混合料的质量。

3、拌合料必须经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合格才能运至工地使用。

4、为了保证厚度,施工前必须先对现场的垫层高程进行复检,如果局部出现超高现象,必须进行有效处理。

5、施工松铺厚度必须经常核实,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保证摊铺厚度。

6、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时间在三小时半内。

同时为了避免摊铺机等料情况,根据施工的距离调整好自卸车数量。

7、第一层经碾压后检测压实度合格,马上上第二层,相隔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铺基层时要保证底基层表面湿润。

8、每班次必须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试验,并加强施工现场的水泥剂量,高程、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宽度的检测,检测分底基层和基层,两层分别检验。

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反馈,以便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9、前场后场由专人负责管理混合料,严格控制好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区分和控制,底基层的混合料拌合及使用结束,才能上基层混合料,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合料,将废弃不能使用。

10、施工完毕及时对基层覆盖养生7天以上并且封闭交通。

11、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进行施工及质量控制。

1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管理

(1)、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2)、所有进入施工场地的员工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技术工种持证上岗。

(3)、施工现场用电及各种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按供电部门的安全用电要求及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违章用电。

(4)、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围栏隔离措施和醒目警告标志,确保行人车辆与施工互不干扰,保证施工和交通畅通。

(5)、全体施工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政府各种管理条例,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做到群防群治,确保安全。

(6)、施工组织设计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7)、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

(8)、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有时间、有要求,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

安全检查有记录。

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2、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取得操作合格证,派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禁止酒后操作机械、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禁止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

(5)、运输车辆遵守交通规则。

(6)、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7)、运输车辆倒车及卸料时,设立专人指挥,且自卸车卸料时两侧5米范围内禁止人员停留,避免卸料时运输车倾倒压伤人。

五、文明施工

(1)、所有的工点驻地,整平后进行场地硬化,避免翻浆及尘土飞扬。

(2)、配备洒水车,对施工车辆经过的道路经常洒水灭尘。

(3)、施工现场两侧设立施工告示牌、导向牌、限速牌等,告知过路车辆行人安全通过。

南宁言成翻译公司整理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