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71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脚手架作业安全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敷设的安全设施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2.脚手板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上的支撑上。

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连。

3.脚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杂物及时清除。

有坡度的脚手板,加设防滑木条。

4.悬空脚手架用栏杆或撑木固定稳妥、牢靠,防止摆动摇晃。

5.搭设在水中的脚手架,应经常检查受水冲刷情况,发现松动、变形或深陷及时加固。

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要配戴救生设备。

6.搭设钢管井架相临的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横杆和剪刀撑要同时安装。

滑轨必须保持垂直,两轨间距误差不得超过10mm。

7.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坚固;

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

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

8.木、竹脚手架的捆扎材料,使用8~10号镀锌铅丝和直径不小于10mm的三股白麻绳或水葱竹篾。

水竹脚手架应采用质地新鲜、坚韧带青的新水竹劈制成厚度为0.6~0.8mm,宽度为5mm左右为宜。

断腰、大节疤和受潮霉的竹篾不得使用。

9.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的地锚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10.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大模板不得直接堆放在脚手架上。

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等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清除表面黏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

11、高处脚手架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等不适合高处脚手架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三、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

(一)多立杆式脚手架

1.基础构造

木、竹脚手架一般将立杆直接埋于木体中,钢管脚手架则不直接埋于木体中,而是在平整夯实的地表面,垫以厚度不小于50mm的垫木通板,然后于垫木上加设钢管底座,立于底座上。

不论哪种做法,根据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具体设计。

当地基为坚硬土时,地基承载力为100~120kN/㎡;

普通老土(包括3年以上的填土)时,其承载力为80~100kN/㎡;

夯实的回填土,其承载力为50~80kN/㎡。

钢管脚手架基础,根据搭设高度的不同,其具体做法也有所不同:

(1)一般做法,高度在30m以下的,通板垫木宜采用长4m,宽大于200mm,厚50mm的木板,并垂直于墙面放置,若用4.0m左右长的垫板,可平行墙面放置。

(2)特殊做法,高度超过30m时,若地基为回填土,除分层夯实,达到所要求的密实程度外,还采用枕木支垫;

或在地基土上加铺200mm厚的道渣,而后在其上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在沿纵向仰铺12~16号槽钢,最后将脚手架立杆座于槽钢上。

2.主要杆件

多立杆式脚手架的主要杆件及其作用如下:

(1)立杆(也叫立柱、站杆、冲天杆、竖杆等)。

它与地面垂直,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杆件。

其作用是将脚手架上所堆放的物料和作业人员的全部荷载,通过底座、垫板传到地基上。

(2)大横杆(也叫顺水杆、纵向水平杆、牵杆等)。

它现墙面平行。

其作用是与主杆连成整体,将脚手板上堆放的物料和作业人员的荷载传到立杆上。

(3)小横杆(也称横楞、横担、横向水平杆、六尺杆、排木等)。

与墙面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架上的荷载,并将其传到大横杆上。

在双排脚手架中,它是连接内外两排架体,增强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杆件。

(4)斜撑(又称八字撑)。

它是紧贴脚手架外排立杆,与立杆斜交并与地面成45~60°

其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并承受脚手架的水平作用力,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5)剪刀撑(也称十字撑、十字盖)。

它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向斜支撑杆件。

双杆互相交叉,并都与地面成45~60°

其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并承受脚手架的水平作用力,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6)抛撑(也称支撑、压栏子)。

它是设置在脚手架外排,从地面支撑脚手架的斜杆,与地面成60°

,其作用是增加脚手架的横向稳定性,防止脚手架向外倾斜或倾倒。

在支脚手架初期和拆脚手架剩最后几步时,其作用尤其重要。

抛撑应用一水平支撑(也称马梁、反支撑)与脚手架每一立杆连接,以增强稳定性。

(7)地杆。

它是紧贴于地面的纵向水平杆,其作用是增强脚手架立杆根部的稳定性。

(8)拉接。

是沿立杆的竖向(垂直)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置,能承受拉和压而与主体结构相连的水平杆件,其作用主要是承受脚手架的全部风荷载和脚手架里、外排立杆不均匀下沉时所产生的荷载。

(9)脚手板(也称跳板)。

它是铺于小横杆上直接承受施工荷载的构件。

(二)碗口式脚手架

1.碗口式脚手架的构造

(1)碗口式节点构造

碗口节点构成:

由上碗扣、下碗扣、立杆、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组成。

(2)双排外脚手架

双排外脚手架根据使用条件及荷载要求选择结构设计尺寸,横杆步距宜选用1.8m,廊道宽度宜选用1.2m,立杆纵向间距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系列尺寸。

曲线布置的双排外脚手架组架时,按曲率要求使用不同长度的内外横杆组架,曲率半径大于2.4m。

双排外脚手架拐角为直角时,采用横杆直接组架,拐角为非直角时,采用钢管扣件组架。

脚手架首层立杆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部横杆严禁拆除,立杆配置可调底座。

脚手架专用斜杆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斜杆设置在有纵向及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上;

脚手架拐角处及端部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

脚手架高度小于或等于20m时,每隔5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

脚手架高度大于20m时,每隔3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斜杆必须对称设置;

斜杆临时拆除时,应调整斜杆位置,并严格控制同时拆除的根数。

采用钢管扣件作斜杆时符合下列规定:

斜杆每步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宜小于或等于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亦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牢固;

斜杆设置成八字形,斜杆水平倾角宜在45°

~60°

之间,纵向斜杆间距可间隔1~2跨;

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斜杆在内外排对称设置。

连墙杆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杆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每层连墙杆应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大于4跨;

连墙杆设置在有廊道横杆的碗扣节点处,采用钢管扣件作连墙杆时,连墙杆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连接点距碗扣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

连杆墙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结构。

当连墙杆竖向间距大于4m时,连墙杆内外立杆之间必须设置廊道斜杆或十字撑。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上部20m以下的连墙杆水平处设置水平斜杆。

脚手板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钢脚手板的挂钩须完全落在廊道横杆上,带有自锁装置,严禁浮放;

平放在横杆上的脚手板,与脚手架连接牢靠,行当加设中间横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小于150mm;

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设挡脚板及防护栏,护栏采用两道横杆。

人行坡道坡度可为1:

3,并在坡道脚手板下增设横杆,坡道可折线上升。

人行梯架设置在尺寸为1.8m×

1.8m的脚手架框架内,梯子宽度为廊道宽度的1/2,梯架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

梯架拐弯处设置脚手板及扶手。

脚手架上的扩展作业平台挑梁宜设置在靠建筑物一侧,按脚手架离建筑物间距及荷载选用窄挑梁或宽挑梁。

宽挑梁可铺设两块脚手板,宽挑梁上的立杆通过横杆与脚手架连接。

(3)模板支撑架

模板支撑架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并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

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撑或专用斜杆。

模板支撑架宽度比不得超过3,否则应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者按有关规定验算,采取设置缆风绳等加固措施。

人行通道符合下列规定:

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梁,通道两侧脚手架加设斜杆;

模板支撑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横梁,横梁结构经过设计计算确定。

通道两侧支撑横梁的立杆根据计算加密,通道周围脚手架应组成一体。

通道宽度小于4.8m;

洞口顶部设置封闭的覆盖物,两侧设置安全网。

通行机动车的洞口,设置防撞设施。

2.碗口式脚手架搭设

(1)施工准备

脚手架施工前制订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

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构配件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

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畅通,没有积水。

连墙件如采用预埋方式,提前与设计协商,并保证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

脚手架搭设场地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

(2)地基与地基处理

脚手架地基基础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

土壤地基上的立杆采用可调底座。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3)脚手架的搭设

底座和垫板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

垫板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底座的轴心线与地面垂直。

脚手架搭设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

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小于或等于L/200;

横杆间水平度小于或等于L/400。

脚手架的搭设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为6m,搭设后须检查验收许可正式投入使用。

脚手架的搭设与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高于即将施工的施工作业面1.5m。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小于L/500;

最大允许偏差小于100mm。

脚手架内、外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连墙件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作业层设置符合下列要求:

须满铺脚手板,外侧设挡脚板及护栏;

护栏的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按规定设置。

四、脚手架的拆除安全

1.拆除脚手架的准备工作符合下列要求:

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脚手架拆除时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拆除作业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增设连墙件加固;

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对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先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拆除的构配件装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拆除的构配件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3.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按有关规范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巴南广高速公路TJ2合同段第十四分部项目经理部

2013年9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