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59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备战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

分子和原子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H2O与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4.如图中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5.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2)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3)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4)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6)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

6.实验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

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________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__________比。

(填正或反)

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

烧杯B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

________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子的结构

1不显电性的一组粒子是()

A.原子、中子、电子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电子、原子D.中子、分子、原子

2.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对应的是()

A.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

3.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钠原子核内有中子。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元素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2.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3.元素“A1”的名称是(  )

A.氯B.铝C.硅D.氦

4.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5.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7.在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B.元素符号C.元素名称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8.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信息: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的原子序数是14

B.第2周期ⅠA族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

C.第3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具有两个电子层

D.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1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核电荷数为49.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核内质子数为_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

13.如图中的①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

(2)图A中x=______。

(3)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4)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B、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______(填选项字母)

1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

(3)位于第三周期第三族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在反应中其原子易__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离子。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参考答案

考点一:

分子和原子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答案】C

2.“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B.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H2O与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4.如图中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答案】C

5.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2)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3)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4)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6)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

【答案】

(1)分子的体积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3)构成水银的粒子间有间隙,温度升高间隙变大,温度降低间隙变小;

(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5)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

(6)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6.实验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

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________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__________比。

(填正或反)

【答案】

(1)不停地运动

(2)慢反

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

烧杯B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

________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氨分子不断地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去的缘故

(3)没有必要;实验1已经做过对比实验了

二、原子的结构

1不显电性的一组粒子是()

A.原子、中子、电子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电子、原子D.中子、分子、原子

【答案】D

2.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对应的是()

A.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

【答案】B

3.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5.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答案】A

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钠原子核内有中子。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82×10-26kg,12。

三、元素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答案】B

2.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3.元素“A1”的名称是(  )

A.氯B.铝C.硅D.氦

【答案】B

4.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答案】D

5.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D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答案】A

7.在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B.元素符号C.元素名称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答案】D

8.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答案】C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信息: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的原子序数是14

B.第2周期ⅠA族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

C.第3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具有两个电子层

D.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

【答案】D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答案】C

1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A

1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核电荷数为49.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核内质子数为_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

【答案】49;49;66。

13.如图中的①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

(2)图A中x=______。

(3)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4)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B、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______(填选项字母)

【答案】

(1)19;

(2)8;(3)四;(4)E。

1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

(3)位于第三周期第三族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在反应中其原子易__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离子。

【答案】

(1)28.09

(2)钠(3)铝;Al;失去;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