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047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624课Word格式.docx

1、学生读中思。

自读第1小节,哪些词语能够让你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有感想吗?

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

2、交流,示范。

 

“饥餐渴饮”,是什么样的情景?

“晓行夜宿”呢?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一天两天“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也许平常人能够坚持,可李时珍他们几个月了,天天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啊。

多么令人佩服啊!

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读中体会辛劳在其中,理想在其中,毅力在其中

3、继续读下去,看看下面的课文中会有哪些语句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流连、回味。

(学生自由读思画注)

4、课堂交流。

填空:

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

_________。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___________。

C、50岁的人了,天天喝水啃干粮,李时珍胃病又犯了,他想_______________。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家人,他想_________。

5、组内练习复述故事。

小组代表到前台复述,师生评议。

三、达标检测

1、李时珍是()代()学家,著有《》,他是一个()、工作()的人。

2、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分它们呢?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

“鸡肠草,生嚼涎滑;

鹅肠草,生嚼无涎……”

(1)、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

(2)本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

(3)、“若有所悟”指(),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

他是通过()的方法明白的。

四、总结提升

正是李时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收

集一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17、维生素C的故事

17维生素C的故事(第_1_课时)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会用多音字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认识关联词“不光……而且……”,并会用它说一句话。

学习板块

(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借助工具书查出“累、乘”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记在课文的空白处。

学习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

学习默读课文,思考维生素被发现的过程是什么?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那些船员是如何脱险的?

1、 

给课文分段,并且想一想每一段的意思?

当时的航海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关联词是什么?

请用不光……而且……说一句话。

2、 

谈谈维生素C对人体还有那些作用?

哪些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

你平时吃的水果蔬菜多吗?

都吃了哪些?

先在小组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1、自由书空“尸、程、适、质”4字,并讲解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间架结构。

六、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ché

ngquè

jiānkǔwēixiǎn

()()()()

2、在正确读音下画“——”。

拖累(lěilè

i)路程(ché

ngché

n)适量(shì

)尸体(shīsī)

七、总结提升:

哥伦布在船员遇险时和遇险后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

请回去以后仔细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17、维生素C的故事(第_2_课时)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哥伦布在船员遇险前后的变化以及奇迹发生以后船员们的表现。

2、紧扣描写维生素C被发现过程中,哥伦布的心情变化,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1-2自然段

学习引导

(1):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了解16世纪哥伦布航海探险的艰辛,体会“海上凶神”怪病的可怕。

2、哥伦布探险的地域是哪里?

航海的性质是什么?

2、轻声读第2自然段,说说它的中心句是什么?

航海生活的艰苦和危险具体体现在哪里?

“海上凶神”的可怕之处是什么?

想一想,文中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组长组织组员说说,互相补充):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

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____和_____。

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_______________,接着就会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

4、反复读,体会航海生活的艰苦。

学习引导

(2):

1、这篇课文中前后出现了两次“沉重”一次,请你把它画出来,并说出它的意思。

3、反复读,体会哥伦布的心情,前后两个“沉重”前者侧重忧虑、发愁,后者侧重悲哀、伤悼。

4、请画出哥伦布在船员得了怪病以后,哥伦布的表情和动作,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以及离别时省略号的作用。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读后完成课后第4题的填空:

2、同桌交流:

从愿意留在荒岛上的船员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8自然段

大声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

那些留在荒岛的生病船员,在回答了哥伦布的“怎么活下来的”问题以后,哥伦布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

“起死回生”的含义。

这些船员为什么主动请求留在荒岛,待船队返航时将他们的尸体运回家?

3、 

文中发生了什么奇迹?

答案在哪里?

2、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觉得人们后来为什么要称“禹”为“大禹”呢?

读第7自然段,研究“一……就……”的句式体现了哥伦布什么样的心情,并会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野果子的秘密是什么?

1、以故事形式讲述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

2、哥伦布同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种做法对不对?

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二)展示交流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中获得的。

六、达标检测

1、用直线画出文中表示心情变化的词句,把握课文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情节。

2、通过学习,我认识了一个的哥伦布。

我想对他说: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哥伦布是十六世纪(  )伟大的(),他常常(  )船队在大西洋上(),(    )。

(2)、所谓“海上凶神”就是(),它是由于(         )。

(3)、读下列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七、总结提升

1、维生素C对人体还有那些作用呢?

2、像《维生素C的故事》这样的科普故事还有很多,你知道有那些故事吗?

这些故事可有趣了,赶快找来读一读吧!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1课时)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听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能简单概括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板块

(一)

(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

 1、通读全文,圈画生字词,为生字注音,难读的读音,多读几遍,难写的生字,多书空几遍。

2、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以及自己的坐姿,完成“描红”。

三、学习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

 1、先自己练习把全文通顺、流利地朗读出来。

2、把特别难读的段落与自己特别喜爱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听。

四、学习板块(三)

默读全文,思考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1、提读重点段落,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2、通过学习,我理解了以下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你想积累哪些语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并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课前收集的有关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2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3、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用“奇妙”“甚至”造句。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2、这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连续出现了三个引号。

“入网”“上网”“网”三个词语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二自然段学习引导:

1、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

它像什么?

2、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4、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

那它指什么?

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5、为了使读者相信国际互联网传递信息之“快捷”,课文举了一个怎样的例子来说明?

6、出示:

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地球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但课文中却把它说成是“地球村”,你是怎么理解的?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三段。

学习引导: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它奇妙在哪里呢?

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

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五、学习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四自然段学习引导:

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息息相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息息相关?

(联系上文说一说)

1、我们班上的小华同学最近几天闹着要他爸爸给他买一台电脑,可他爸爸对电脑、对国际互联网了解不多,只知道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该怎么说服小华的爸爸购买电脑呢?

2、完成《学习手册》第4题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对于国际互联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练习5预习提示。

19、诚实与信任(第_1__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能用“歉意”、“能见度”造句。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学情调查

1、检查自学效果,读词语

诚实故障毕竟责任陌生

后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

2、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诚实故障责任陌生歉意环顾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一)合作探究——理清课文脉落

1、边读课文边思考:

谁对谁诚实,谁对谁信任?

2、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1、你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课题中“的诚实和信任”究竟体现在课文中的哪些片段,想一想,画一画。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0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了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 傍 蹦 腻 扭 蔓 雏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 雏儿 细腻 淘气 扭动不由自主 信赖 索性 居然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指导学字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读1、2自然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住处:

舒适温暖安全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巢”指什么?

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

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3、学习第3——6自然段   

1、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圈出有关词句。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瞧!

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自由读,体会并找出描写鸟特点的词语。

  板书:

雏儿外形:

红嘴红脚 毛灰蓝色蓬松球儿   

(2)读第3自然段   

(3)小结:

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了雏儿的外形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课文是怎样描写珍珠鸟雏儿的活动的?

圈出有关词语

(2)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飞落站撞 挨 近 蹦 到 喝 瞧       啄笔尖 啄手指(3)“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这是用什么手法写雏儿的?

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写雏儿的活动情况。

          

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读第6自然段 A出示图,观察图上“我”“雏儿”在干什么?

展开想象B指名看图说说(板书:

落到趴睡咂嘴) C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写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D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4、师小结:

第3—6自然段讲了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以及与“我”的亲密相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3—6自然段  

4、作业 1、试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第三课时  

   1、学习第七节,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2、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1、学习第7自然段   

1、读,想想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

 作者称珍珠鸟是可爱的小家伙,这些概括了上文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2、“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

3、课文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

能不能换种口气来说?

4、为什么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5、朗读    

2、总结课文  

3、背诵第4—7自然段   1、分段指导

(1)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看着板书引背    

(2)第5自然段,出示:

      白天,它____________;

傍晚,它_____________。

    

(3)第6自然段,出示: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________,我手中的笔__________。

不一会儿,_____________它睡得好熟呀!

(4)第7自然段,出示:

      看着___________我不由自主地_______________;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

4、再读课文   1、生默读,想想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5、指导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6、布置作业   

1、组词。

     拨()淘()换()纽()     拔()掏()唤()钮()   

2、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3、解释字义。

    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啊!

(  )      

秋天,果实成熟了。

(  )  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  )    

2).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      

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

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

(  )

21九色鹿

一、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皇榜(huá

ngwá

ng) 滥杀无辜(là

nnà

n)    斥责(cì

chì

)  纵身(zò

ngzhò

ng)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滥杀无辜(B)  A、流水漫溢  B、不加节制   

2、背信弃义(D) A、躲避    B、背诵    C、不顺利   D、违背   

3、知恩图报(B) A、画,描摹  B、意图,计划 C、贪图,谋取  

3、课文内容填空。

1、《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

称它为“九色鹿”是因为()。

如果有这样一只鹿救了我,我会(),由此,我想到的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是()。

想到的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有()、()、()。

2、国王非常惭愧。

他()调达(),(),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九色鹿。

1)、国王非常惭愧是因为(为了满足王妃的要求,就去杀害一只无辜的鹿)。

2)、调达背信弃义表现在(他被九色鹿救起后,发誓不泄露九色鹿的住处,最后却为了钱泄露了);

恩将仇报表现在(九色鹿救了他,他不报答,反而带军队来杀害九色鹿)。

如果面对调达,我会对他说:

“()”    

3)、读到“国王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时,我情不自禁地赞扬国王:

“()”  

4、拓展练习   

1、读读,议议动物喻人,连线。

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    

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替罪羊    

3)、一毛不拔,吝惜钱财的人。

   笑面虎    

4)、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变色龙   

2、你还知道的民间故事有:

()、()、()。

22雾凇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齐读句子,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

这里应选哪一种?

(映示)观:

看;

景象或样子;

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2、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2、讨论交流:

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

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3、卡片出示:

千姿百态(指导朗读)“千姿百态”形容什么?

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