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70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渗透考试选择题Word格式.docx

11.在无水无电的现场进行渗透探伤,可选用(C)。

A.水洗型着色方法B.后乳化着色方法

C.溶剂清洗型着色方法D.自乳化型荧光方法

12.乳化剂的值越底则(B)。

A.亲水性越强B.亲油性越强

C.亲水、亲油性均越强D.亲水、亲油性均越弱

13.造成毛细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A.表面张力B.大气压力

C.液体的密度D.毛细管的吸力

14.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单位是(A)。

A.B.

C.D.

15.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B)。

A.凹弯曲面,液面升高B.凸弯曲面,液面降低

C.凸弯曲面,液面升高D.凹弯曲面,液面降低

16.固体被润湿的条件是(A)。

A.润湿角小于900B.润湿角等于900

C.润湿角大于900D.全不是

17.润湿液体的表面,在毛细管中呈(C)。

A.凸形上升B.凸形下降

C.凹形上升D.凹形下降

18.在下列裂纹中,哪种毛细管作用最强?

A.宽而长的裂纹B.长而填满污物的裂纹

C.细而清洁的裂纹D.宽而浅的裂纹

19.润湿能力常用以下哪种参数来度量?

A.比重B.密度

C.接触角D.表面张力

20.在可见光范围内,如果下列各种颜色亮度相同,其中哪种颜色最容易发现?

A.红色B.黄-绿色

C.蓝色D.紫色

21.荧光渗透探伤所用的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

(C)。

A.400-760纳米B.510-550纳米

C.330-390纳米D.以上都不对

22.着色探伤中,红色染料与白色现象剂之间的对比率大致为:

A.6:

1B.9:

1

C.33:

1D.300:

23.以下有关人眼敏感特性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D)。

A.强白光下,人眼辨别色差能力强而辨别光强差别能力弱;

B.在暗光中,人眼辨别色差能力弱而辨别光强差别能力强;

C.从明亮处进入黑暗处,人眼大约需要5分钟的暗适应时间;

D.以上都是。

24.渗透剂对表面缺陷的渗入速度,受渗透剂的下列哪种参数的影响最大?

(B)。

A.密度B.粘度

C.表面张力D.润湿能力

25.决定液体渗透性能是否好坏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是:

A.表面张力和粘度B.粘度和接触角的余弦

C.密度和接触角的余弦D.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余弦

26.为使水具有比较好的渗透性能则必须(A)。

A.加入润湿剂以提高润湿能力B.加入润湿剂以减少润湿能力

C.加入润湿剂以增大表面张力D.水是好的渗透剂,不必添加别的成分。

27.优质渗透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是润湿能力,润湿能力(B)

A.用接触角度量,与表面张力无关

B.是粘度的函数,并随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大

C.用接触角度量,并随表面张力的增大而增大

D.用表面张力度量,并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

28.后乳化型渗透剂中一般也许含有表面活性剂,它的作用是(B)

A.乳化作用B.润湿作用

C.渗透作用D.化学作用

29.渗透性能的内容主要是(D)

A.渗透能力B.渗透速度

C.渗透深度D.A和B

30.液体渗透剂渗入不连续性中的速度主要依赖于(A)

A.渗透液的粘度B.毛细作用力

C.渗透液的化学稳定性D.渗透液的比重

31.着色渗透液中红色颜料应具有哪项性能?

A.具有表面活性B.色泽鲜艳

C.不易溶解在溶剂中D.易于溶剂起化学反映

3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渗透剂是溶液B.渗透剂是悬浮液

C.渗透剂是乳浊液D.全不是

33.非水洗型渗透剂和水洗型渗透剂之间重要的区别是(C)

A.两种渗透剂的颜色不同

B.两种渗透剂的粘度不同

C.可水洗型渗透剂含有乳化剂,非水洗型渗透剂不含乳化剂

D.非水洗型渗透剂比可水洗型渗透剂容易去除

34.渗透探伤中,选择渗透剂时通常要考虑下面哪些特性?

(A)

A.渗透剂的渗透性和去除性B.渗透剂的闪点

C.渗透剂的价格D.以上都是

35.渗透液中的溶剂应具有哪些特性?

(D)

A.对颜料有较大的溶解度

B.表面张力不易太大,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C.具有适当的粘度和对工件无腐蚀

D.上述三点都应具备

36.下面渗透剂中,哪种渗透剂是常用的渗透剂(A)

A.后乳化性渗透剂B.有色金属渗透剂

C.化学腐蚀渗透剂D.以上都是

37.优质渗透液应具有(B)

A.低闪点B.高闪点

C.中闪点D.闪点高中低均可

38.即使表面上有少量污染,渗透剂也能在表面上扩散为光滑均匀的薄膜,我们说这种渗透剂具有(C)

A.低粘度B.高粘度

C.强润湿能力D.低蒸发性

39.渗透剂中氟氯元素会造成(D)

A.镍基合金的应力腐蚀B.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

C.钛合金的应力腐蚀D.B和C

40.渗透探伤用的亲油性乳化剂的值应为(A)

A.8~18B.11~15

C.5~6D.5~10

41.后乳化型渗透方法中,乳化剂的作用是(B)

A.使渗透液加快渗入深而紧密的裂纹中

B.与表面渗透液反应,使渗透液能够被水洗掉

C.给渗透剂添加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

D.提供一个可以粘住干式显像剂的涂层

42.自乳化水洗型渗透液中乳化剂的功能是(D)

A.增强渗透液渗透能力B.提高渗透液渗透速度

C.减少渗透时间D.有助于用水清洗多余渗透液

43.能吸出保留在表面开口缺陷中的渗透液,从而形成略微扩大的缺陷显示的材料叫(A)

A.显像剂B.渗透剂

C.干燥剂D.以上能是

44.“干式”,“速干式”和“湿式”三个术语用来说明三种类型的(C)

A.乳化剂B.清洗剂

C.显像剂D.渗透剂

45.下面哪种说法不适合于渗透探伤中使用的显像剂(A)

A.显像剂般会发出很强的光

B.显像剂在检验时提供一个与显示相反的背景

C.去除多余渗透液后,显像剂把保留在不连续中的渗透液吸出来

D.显像剂有干的也有湿的

46.下列哪种功能是显像剂承担的?

A.将不连续性中的渗透液吸出B.遮住不相关的显示

C.干燥零件表面D.提供一个无反差背景

47.下面哪一条不是显像剂成份本身的作用?

A.将渗透液从缺陷中吸出来B.有助于形成缺陷图像

C.增强渗透液的荧光D.有助于控制渗出

48.可水洗型渗透探伤,施加干粉显像剂应在(C)

A.施加渗透剂之后B.去除渗透剂

C.去除渗透剂,适当干燥之后D.去除渗透剂,彻底干燥之后

49.显像剂有助于发现着色渗透检验的缺陷显示,那是由于显像剂(B)

A.提供了清洁表面B.提供了背景反差

C.提供了干燥的表D.乳化了吸出的渗透液

50.使用显像剂时(D)

A.为了显示细小裂纹,显像剂做的厚些

B.多余的显像剂层应用压缩空气去除

C.黑显像剂比白显像剂对比度好

D.为了显示细小裂纹,薄显像剂层比厚显像剂层好

51.对非常光滑的表面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时,使用哪种显像剂最好(C)

A.松软的干式显像剂B.规则的干式显像剂

C.湿式显像剂D.以上都不好

52.粗燥表面对渗透探伤的影响是(B)

A.渗透液渗入缺陷有困难B.去除多余渗透剂有困难

C.无法进行缺陷观察D.以上都是

53.零件在荧光渗透检验前若不彻底清除表面污染,将会发生(D)

A.污物堵住缺陷开口使荧光液不能渗入缺陷

B.荧光液与油污作用,降低荧光强度

C.缺陷附近的油污存在,使荧光渗透剂清洗难

54.渗透探伤前,零件表面的油脂不主张采用哪种方法去除(D)

A.蒸汽除油B.碱性清洗剂清洗

C.溶剂清洗D.热水清洗

55.对工件表面预处理一般不推荐采用喷丸处理是因为可能会(A)

A.把工件表面的缺陷开口封住B.把油物封在缺陷中

C.使缺陷发生扩展D.是工件表面产生缺陷

56.渗透探伤前重要的是要保证零件上没有(D)

A.油和脂B.酸和铬酸盐

C.水迹D.以上都不能有

57.以下哪一类试件不能使用三氧乙烯蒸汽除油(D)

A.橡胶制品B.塑料制品

C.涂漆零件D.以上都是

58.以下关于渗透探伤零件酸洗处理的描述,哪一条是错误的(D)

A.经过机加工的软金属一般应进行酸洗

B.经过吹砂处理的重要零件一般应进行酸洗

C.高强度钢酸洗时会吸进氢气,应及时行取氢处理

D.铝合金酸洗的浸蚀剂成分为80%硝酸+10%氢氟酸

59.为去除工件表面的金属细屑,应采用的清理方式是(A)

A.腐蚀法B.打磨法

C.超声清法D.蒸汽除油法

60.经机加工的软金属(通常指铝镁合金)零件,渗透探伤前去除可能堵塞不连续性的金属的最好方法是(C)

A.酸洗B.喷砂

C.减清D.用洗涤剂清洗

61.下列哪种因素对渗透液渗入裂纹的速度和程度有影响?

A.缺陷的尺寸B.试件的表面状态

C.A和BD.都不是

62.渗透速度可以用下列哪个工艺参数来补偿?

A.乳化时间B.渗透时间

C.干燥时间D.水洗时间

63.零件被渗透剂覆盖后需放置一段时间。

此事件叫做(B)

A.等待时间B.滴落时间

C.渗透时间D.显像时间

64.以下有关渗透时间的叙述,哪一条是正确的(D)

A.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

B.有时可能长达数小时

C.时间长短与温度和预发现缺陷种类有关

D.以上都对

65.决定渗透时间主要考虑(D)

A.显像方法和显像时间B.清洗方法

C.乳化时间D.渗透液的渗透特性

66.将零件浸入渗透液槽中施加渗透剂时(B)

A.在整个渗透时间工件必须自始至终地浸在渗透液中

B.浸渍时间至少为渗透时间的一半

C.在浸渍时间内,只要保证零件表面全部覆盖渗透液即可

D.浸泽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67.哪种渗透方法灵敏度度最高(B)

A.在渗透时间内,试件一直浸在渗透液中

B.在试件浸在渗透液中足够时间后,排液并滴落渗透液

C.用刷涂法连续施加渗透液

D.以上各法都可以

68.采用溶剂去除零件表面上的多余渗透剂时,应使用的方法是(B)

A.浸洗B.擦洗

C.冲洗D.刷洗

69.选择渗透探伤类型的原则(D)

A.高空、野外作业宜选用溶剂清洗型着色渗透探伤

B.粗糙表面宜选用水洗型渗透探伤

C.高要求工件宜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探伤

70.普通照明条件下的渗透探伤应采用的渗透剂是(A)

A.着色渗透剂B.荧光渗透剂

C.以上均可D.以上都不是

71.采用浸入法施加渗透液时,浸入零件前加热渗透液(D)

A.可提高检测灵敏度B.可增强渗透液的毛细作用

C.可提高渗透的稳定D.一般不主张这种做法

72.如果将零件加到高温进行渗透检测,会使(B)

A.渗透液变稠B.渗透液迅速蒸发

C.染料颜色强变低D.渗透液粘到零件表面

73.渗透液在被检工件表面上喷涂应(B)

A.越多越好B.保证覆盖全部被检表面,并保持不干状态

C.渗透时间可能长D.只要渗透时间足够,保持不干状态并不重要

74.工业应用中,下列哪种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的促进渗透(B)

A.加热渗透液B.适当地振动工作

C.抽真空和加D.超声波

75.为有效地渗透,确定渗透时间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欲发现的不连续性的种类B.零件形状

C.零件尺寸D.表面粗糙度

76.用水清洗的零件,进行干燥处理的通常做法是(B)

A.在室温下干燥零件B.用热空气循环箱干燥零件

C.在高温烘箱中干燥件D.用冷压缩空气干燥零件

77.溶剂去除型渗透探伤的干燥处理方法是(D)

A.40℃以下热风吹5分钟B.80℃以下热风吹2分钟

C.室温下自然干燥20分钟D.不必专门干燥处理

78.在水洗部位安装一个紫外线灯是为了(C)

A.使零件不经干燥就可以检验B.使缺陷中的渗透液加快渗出

C.检查清洗效果D.为显像做准备

79.从试样表面去除多于渗透剂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A)

A.试样表面粗糙度B.被检材料类型

C.渗透时间长短D.以上都是

80.渗透剂的去除清洗要求是(A)

A.把零件表面上的渗透剂刚好去除掉B.清洗的越干净越好

C.保持一定背景水平D.要视显像要求而定

81.使用水洗型渗透剂时,普遍公认的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C)

A.保证零件得到充分的清洗B.保证不超过推荐的停留时间

C.避免过分的清洗D.避免过分的乳化

82.后乳化渗透探伤的乳化时间范围是(B)

A.10~30秒B.1~5分钟

C.10~20分钟D.30~60分钟

83.最容易使后乳化渗透检验失败的原因(C)

A.渗透时间过长B.显像时间过长

C.乳化时间过长D.乳化前过分水洗

84.荧光渗透剂清洗不足会造成(D)

A.零件表面腐蚀B.施加显像剂困难

C.渗出过多D.荧光背景过亮

85.渗透探伤时,下面哪种方法不推荐使用?

A.采用浸入法施加乳化剂B.采用喷涂法施加显像剂

C.用水喷法清洗D.用刷涂法施加乳化剂

86.过度清洗最容易造成的漏检是(C)

A.深而窄的缺陷B.深的麻点

C.浅而宽的缺陷D.以上都是

87.水洗型渗透探伤,采用水喷法去除试件表面渗透剂时,哪种情况不易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去除(B)

A.渗透剂粘度低B.渗透剂粘度高

C.渗透剂粘度中D.与粘度无关

88.在紫外灯下目视观察工作,发现其荧光背景的本地水平较高,这说明(D)

A.渗透前预清洗不当B.渗透后清洗不足

C.乳化时间太短D.以上都是

89.进行乳化渗透探伤时,若在清洗时发生困难或发现背景水平太高,可用下列方法克服(C)

A.重新涂一层乳化剂

B.增加清洗水压

C.重复全部工序,从面预清洗做起,适当增加乳化时间

D.将工件浸入沸水中清洗

90.去除多余的水洗型渗透剂的最好方法是(D)

A.立即将零件浸入水洗槽中B.在水龙头下用流水清洗

C.在热水中煮或用蒸气喷洗D.用软管或喷嘴产生有利的水柱喷洗

91.使用水洗型荧光渗透剂时,零件清洗是否得当用什么来保证(C)

A.掌握清洗时间B.擦洗零件表面

C.在黑光灯下观背景水平D.用高压空气/水清洗

92.水洗型渗透过程结束后,去除渗透剂的理想方法是(A)

A.用低压水柱喷洗B.用水和刷子,清洁布清洗

C.用连续的水流清D.用高压急水冲洗

93.各种显像方式中,分辨率最高的显像方法是(D)

A.自显像B.干式显像

C.水湿式像D.溶剂悬浮式显像

94.施加湿式显像剂后通常采用的干燥方法是(D)

A.用吸湿纸轻轻的吸表面B.使工件表面在80-90℃条件下干燥

C.用室温空气快速吹干D.在50-52℃的烘干箱中烘干

95.水洗型渗透探伤施加湿式显像剂应在(C)

A.施加渗透液后B.清洗渗透液前

C.清洗渗透液后D.干燥后

96.荧光渗透检验时,背景荧光的用途是(B)

A.降低显示对比度B.反映是否过清洗

C.提供微光照明D.没用途

97.显像时间取决于(B)

A.所使用的渗透液的类型B.所使用显像剂的类型和被检出缺陷的类型

C.被检材料的温度D.以上都是

98.显像前干燥时应注意(B)

A.时间越长越好

B.在保证零件表面充分干燥的条件下,时间越短越好

C.温度越高越好

D.温度越低越好

99.已经进行过渗透探伤的工件重新渗透探伤时,存在的问题是(B)

A.渗透剂可能在零件表面形成液珠

B.残留在不连续性中的渗透剂干涸不宜溶解,可能导致探伤结论错误

C.渗透剂的颜色亮度可能大大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0.下面哪种方式不需要使用电源(C)

A.可水洗型荧光渗透法B.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法

C.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D.后乳化荧光渗透法

101.需要使用黑光灯的是(A)

A.荧光渗透法B.着色渗透法

C.非荧光渗透D.以上都是

102.大型工件大面积渗透探伤应选用(B)

A.后乳化型渗透探伤法B.水洗型渗透探伤法

C.溶剂去除型渗透法D.以上都是

103.水洗型渗透探伤剂适于检测(A)

A.螺纹零件和带键槽零件B.开口浅而宽的缺陷

C.磨削裂纹D.以上都是

104.水洗着色渗透液选配显像剂,应(A)

A.优先选溶剂悬浮式,其次水悬浮式,最后干试

B.优先水悬浮式,其次干试,最后溶剂悬浮式

C.优先选干试,其次水悬浮式,最后溶剂悬浮式

D.优先选干试,其次溶剂悬浮式,最后水悬浮式

105.水洗荧光渗透液粗糙表面工件,优先选择的显像剂是(B)

A.溶剂悬浮式B.干式

C.水悬浮式D.水溶性

106.后乳化方法比水洗方法的优点是:

A.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是由水喷洗来完成的

B.灵敏度容易控制

C.检验时间缩短了

D.对紧密的裂纹有较高的灵敏度

107.后乳化型渗透检验检查浅而宽的缺陷时,乳化时间应:

A.等于渗透时间B.等于水洗时间

C.等于显像时间D.通过实验确定

108.后乳化型渗透探伤时,乳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在零件上形成大量的不相关显示B.浅的表面缺陷可能漏检

C.水洗后可能保留下多余的渗透剂D.形成凝胶阻碍显像

109.检验精铸涡轮叶片上非常细微的裂纹,使用的渗透剂应是:

A.可水洗型荧光渗透剂,已得到适当的灵敏度和水洗性能

B.溶剂去除型渗透剂,这是由零件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的

C.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液,以得到最佳灵敏度和水洗性能

D.溶剂去除型渗透液,以得到较高的可见度

110.渗透法能否检验出表面开口缺陷主要取决于(B)

A.开口处的长度,而不受宽度、深度的影响

B.开口处的宽度,其次是长度、深度的影响

C.开口处的宽度,而不受深度、长度的影响

D.开口处的深度×

宽度×

长度之积的影响

111.什么方法对浅而宽的缺陷最灵敏?

A.水洗型荧光渗透检验B.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验

C.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验D.自乳化型荧光渗透检验

112.下列哪种方法对非常细微的缺陷最灵敏?

A.油白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