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680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

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小组交流,指名说。

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配乐朗诵)。

5.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湖 莲 穷 荷

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预设过程(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

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

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

画面上有哪些景物?

(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

2.看图思考:

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

(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

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词语连诗。

(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

(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绝”“含”“岭”“吴”。

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六、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教学反思

16《雷雨》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8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1.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一、导入课题

1.夏天的午后,经常会有雷雨。

板书:

雷雨。

2.谁还记得下雷雨时的景象吗?

学生回忆。

3.过渡:

有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呢!

想读吗?

好,那就让我们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标出小节号,难读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3.请三个学生分别来读1、2、3自然段,4、5、6自然段,以及7、8自然段。

4.作者只写了下雷雨时的情景吗?

学生自由说,看插图。

相机板书: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品读感悟

第一板块:

品读雷雨前的景象。

1.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我们默读1、2、3自然段,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

2.巡视,反馈。

3.出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

当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向你压下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请你把这样的感觉放进去读一读。

再指名读。

教师范读。

齐读。

这时的天空用一个词就是——板书:

乌云密布。

天气真闷哪,连一丝风也没有。

树上的叶子——,蝉——(学生接说)。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接说)树枝乱摆。

(加动作帮助理解)这乱摆的树枝一会儿朝东,一会儿(),

一会儿朝南,一会儿(),

一会儿朝上,一会儿()。

连树叶也——,真是——。

狂风大作。

谁能把这么大的风用读来表现一下。

5.出示: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你觉得蜘蛛逃得怎么样?

因为——

通过图直观演示。

你能读吗?

6.此时,你仿佛看到了(预设:

闪电像白色的巨龙从空中穿过,闪电划破整个天空),听到了(预设:

轰隆隆的雷声,仿佛要震碎整个宇宙,巨雷震耳欲聋)。

合作读:

师生读,男女读,前后读。

这电闪雷鸣的气势可真凶猛啊!

电闪雷鸣。

7.小结:

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切都预兆着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

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1、2、3自然段。

第二板块:

品读雷雨时的景象。

1.雷雨说到就到,下得可大啦!

请大家自由读4、5、6自然段。

呆会儿请大家用朗读告诉大家,雷雨有多大。

2.品读: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看标点,三个“哗”的后面都有一个“,”,这三个“哗”能读得那么快吗?

再指名读,特别是“雨”后面停了一下,我觉得你好象真的看到大雨了。

指名读,齐读。

3.雨下得真大啊,就像(一支支利箭倾斜着射向地面),(像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噼噼啪啪地拍打着土地),(像无数条链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4.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学生想像说。

这时候,天地一片()。

5.要是,你就是窗前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请你再读。

这真是——板书:

倾盆大雨

6、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指名读,这么大的雨,会小得这么快吗?

“渐渐地,渐渐地”该怎么读?

这真是一场大雨啊!

8.观看下雷雨的插图。

这时候,如果你就是站在窗前的男孩,你会怎么说?

9.让我们再用朗读来表现一下雨的大吧!

男同学读4、5自然段,女同学读第6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压、乱、垂、虹”等12个生字。

2、学生观察分析字形。

3、教师范写“垂”。

4、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背雷雨前和雷雨中的段落。

二、品读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1.自由地放声朗读第7、8自然段,谈谈读后感受。

2.指名读第7自然段,朗读第二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时加一个呼吸清新空气的动作。

3.第8自然段以诗的形式出示: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也叫起来了。

4.读一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挂”、“坐”这两个词的确切。

5.雨后,还会有哪些景象呢?

填写了。

6.齐读第7、8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次去欣赏这场雷雨,好吗?

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2.完成《课堂作业本》。

五、布置作业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这是一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

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3.会认“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

一群小朋友在郊外去旅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他们迷路了,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想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检查自学情况:

(1)你能读吗?

大自然、指南针、告诉、准确、一盏灯、乱闯、指针、沟渠

(2)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师板书:

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三、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

读读课文,小组合作,试填表格。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样辨别

四、全班交流,品读课文

学习第(2—5)小节,教学顺序随学生的汇报情况而定。

1.第二节:

(1)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讨论、回答、板书:

白天、中午时、太阳在南、树影正指着北方

(2)师补充:

我国处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正午时,方向指南,树影指北方。

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就可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的方法辨别方向。

(3)朗读第二节,并试者背出来。

2.第三节:

(1)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板书:

北极星、黑夜、永远高挂在北方

重点理解:

指路灯为什么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呢?

能不能和第二小节“忠实的向导”换一个位置?

(3)播放星空图。

同时老师讲解:

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北方天空,它在地球北极上空,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航海的人和旅行的人在晴天的晚上常常靠它辨别方向。

因为人们在晚上靠它指引方向,所以把它叫做指路灯。

(4)指导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出来。

3.第四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树叶来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简笔画:

阴雨天,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3)练习朗读。

4、第五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积雪来辨别方向。

(2)筒笔画演示。

师边画边讲解:

一般来说,屋顶或高山的积雪南北化得快,北面化得慢,因为南边光照射得多。

而沟渠里的积雪是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因为从南方射过来的阳光照到沟渠的北面,北面是面朝南,接受阳光多。

(3)讨论、回答、板书:

下雪天,化得快的是北,化的慢的是南。

(4)把“北、南”二字放进诗歌中的第五节,读一读。

(5)回归读第5小节。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怎样辨别

白天

太阳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

黑夜

北极星

永远高挂在北方

阴雨天

大树枝叶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下雪天

积雪

化的快的是北,化的慢的是南

一、复习回顾

1.词语积累: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分辨、永远、高挂、天然、北斗星、指南针

2.读课文,说说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树枝、积雪来辨别方向?

二、学习第一、六小节

1.读第一、六节。

2.比较,并找出这两小节的异同点。

3.师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都可用来辨别方向。

三、延伸拓展,引导发现

1.你还有其他方法辨别方向吗?

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对背。

3.全班背。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积、稠、稀、针、碰、慌”,6个生字。

2.想想哪个字你认为比较难写的,记一记?

3.师范写“慌”。

4.生练写。

5、生字指导书写:

盏、导、忠

(1)观察: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

盏。

6完成《课堂作业本》。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产生这些有趣现象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自然段:

“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这就是失重,也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的原因。

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学生了解太空,产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大有裨益。

5.会认“航、宇”等15个生字,会写“宇、宙”等9个生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3个词语。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

教师讲述:

这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你们觉得有趣吗?

(有趣)

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太空的趣事吧!

(板书课题)

二、识字读词

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

(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

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

强调重点字及多音字“倒”的读音。

3.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如下训练:

(1)出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

宇航员、宇宙、平稳、一件、杯子、饮料、稍微、舱体、地板、难题、淋浴室、密封、固定。

①指名读。

②小组比赛读。

(2)从文中画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太空 生活 宇宙飞船 别处 喝水 杯子

失去 地板 使用 饮水 半空 容易

浴室 方向=

(3)你能帮“宇”“航”“员”这三个字找朋友吗?

宇 宇宙 宇宙飞船

航 航空 航空公司

员 队员 少先队员

让学生读一读,再找一找规律。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相应的卡片。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先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再向同桌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齐读第2~5自然段,思考:

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

(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4.自由朗读。

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四、指导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喝水 走路 洗澡

1.拿出字卡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趣事

过渡:

睡觉,喝水,走路,洗澡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可在太空上做这些事情就特别有意思。

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就读哪一段,把其中的趣味读出来。

1.学生选择读其中一段,师巡视。

2.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个地方很有趣?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语段一:

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1)自由练习——指名读

(2)理解“安稳觉”:

什么是安稳觉?

(没有人来打扰)可是在太空上想舒舒服服地睡个安稳觉,必须怎么样?

(板书:

绑在睡袋里)

(3)你看见过这种睡觉方式吗?

想像一下,如果在太空中睡觉的时候,不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

会飘来飘去,一觉醒来,自己不知会飘到哪去了。

睡着了,飘来飘去,万一碰到仪器,把仪器撞坏了,那可不得了呀。

万一撞伤自己也很危险。

(4)指导朗读:

在太空中睡觉多有趣啊!

你能用有趣的语气读一读么?

(指名感情朗读,教师随机评价。

除了睡觉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

说一说,与大家分享一下!

语段二:

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1)想象:

要喝水了,可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杯中的水也不会往下流,而在太空里呢?

(2)所以在太空中喝水,只能用带吸管的杯子。

带吸管的杯)

(3)过渡: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真奇妙。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语段三:

在宇宙飞船里走路更有趣。

人稍一使劲就会飘到半空中,咳嗽一声就有可能后退好几步。

(1)理解“稍一使劲”

a.咳嗽一声有可能后退好几步,那打个喷嚏会……脚蹬一下地板呢……手拍一下墙壁呢……是啊,只要人稍一用力,稍一使劲就会飘到半空中,无法回到原地了。

(2)师:

注意,现在我们是在地球上,站起来,走两步,使劲蹦一蹦,还可以回到原地。

可是,要是在太空里呀,你们这么跳早就不知飞到哪儿去了。

所以,为了能平稳地走路,看,(出示插图,为了能平稳地走路,宇航员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带网格的地板。

)科学家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穿带钩的鞋)

(3)有意思吗?

谁能把你感受到的有趣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过度:

刚才我们试了在太空里睡觉、走路、喝水、下面啊,咱们该说什么了呢?

对洗澡,在太空洗澡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咱们往下看!

语段四:

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件容易事,从喷头喷出来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1)我们平时洗澡非常容易,可是放在太空中可就变成大难题了。

什么呀?

(水总飘在空中)

(2)宇航员要在太空中洗澡,这个难题怎么解决?

特殊沐浴器)

(3)这个可太有趣了,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吧!

3.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朗读、交流,我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趣事呢?

三、拓展延伸

1.在太空生活,由于失重,睡觉会飘来飘去;

喝水倒不出来;

走路不能使劲;

连洗澡也不容易,水总是漂浮在空中。

这多有趣呀。

不过,这些难题,科学家都想出办法来对付了。

睡不安稳就——,喝水倒不出来就——,走路不平稳就——,洗澡时喷头喷出的水落不下来就——。

太空生活有趣的事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你们想听听吗?

(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杨利伟)

太空生活有趣的事真多呀,同学们,看,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来到我们面前了,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们国家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3年,杨利伟叔叔乘坐神州5号宇宙飞船成功飞上太空;

2005年,又有两名宇航员乘坐神州6号宇宙飞船飞上天,他们是谁?

(课件出示:

费俊龙和聂海胜);

2008年9月24日,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四天的太空飞行,安全返回,这就是神州七号的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课件出示图片)今年,我国又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探测月球的愿望。

将来,我们还要探测火星,木星,探测更多的星球,更多的宇宙奥秘。

这些任务正等着你们来完成。

说不定,那个未来的小航天员就是你哦!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你们也一定能像这些航天英雄一样,飞上太空,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四、布置作业

睡觉    绑在睡袋里

喝水带吸管的饮水袋

走路穿带钩的鞋

洗澡特殊沐浴室

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