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89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 新目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6.珠海由1980年以前的一个普通小县城发展成为今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毗邻港澳B.科技领先

C.政策扶持D.资源丰富

7.“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此政策()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主要有(  )

①造船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化学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10.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

特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

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

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11.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如下规定: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C.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2.图一是商周时期的骨耜,图二是西汉二牛一人的犁耕。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经济结构的变化D.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13.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

“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

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14.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

A.汉代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

C.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

D.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

15.《管子·

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16.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17.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

这表明(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1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

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19.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20.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1.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

“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22.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它表明(  )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23.亚当·

斯密说:

“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他论证的是(  )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

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24.史载,明朝后期“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注:

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农业人口的增加D.政府管理商业的加强

25.下表是清朝光、宣时期财政收入一揽表,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晚清新政中奖励实业小有成效

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控制

C.晚清社会稳定使政府收入增加

D.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

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

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

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

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

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

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

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

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

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

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

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

阶段发展指标:

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

原因何在?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又曰:

“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 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

“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

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

世祖记》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佣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

此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8.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概念。

我国企业品牌意识的树立经历了漫长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

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

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部门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和能够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的挑战。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牛顿与戴维曾先后任该会会长。

这时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在17世纪90年代已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机、达比焦炼熔炉。

——徐吉贵《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瓦特研究蒸汽机一览表

材料三 工厂让大批工人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操作复杂的机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单一工序,到19世纪中期,标准化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的特征。

工业化的机器和厂房是非常昂贵的投资,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

同时,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为了适应股份公司的需要也纷纷兴起。

博尔顿在索霍工厂设立了害病工人救助基金,开设一个图书馆,并且慷慨地资助该地区公共学校的创办——他并未忘记自己也曾亲手劳动过。

1782年,英国政府制订了“吉尔伯特法”,要求济贫税管理人员为贫民在农场里找工作,如工资不够维持生计,就应该从济贫税里抽取补贴。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瓦特研究蒸汽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创新之处。

30.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

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第一,重新分配议席。

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

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

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到了清朝前期,由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

材料所示清朝限制“机户”拥有百张以上织机,反映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

2.【答案】C

【解析】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故A项错误;

国际环境影响是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故C项正确;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1953~1965年我国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材料中“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说明各方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欠缺的不是证据,故A项错误;

其他说法也都有自己的证据,没有理由单独支持战国秦汉说,故B项错误;

支持明清学说,可以,但是证据不充足,故C项错误;

因为各个历史时期均已找到了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想确定哪个正确,需要的是标准,所以首要做到的是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才能选择支持哪一方,故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中国古代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瓷器最先由中国烧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蚕丝的纺织以中国为最早,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题干关键词之一是“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这一历史转变是指英国社会制度的转变,英国最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后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了最发达的工业国,这才有了傲视全球的基础。

C项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珠海发展成为今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由此可见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故C项正确;

A、B、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B、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海禁”政策,这是一种抑商政策,但并非禁绝任何人进行外贸活动,“海禁”政策下官方贡赐贸易还是有所发展,这种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8.【答案】B

【解析】造船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

9.【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正确;

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B、C、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经济特区“特”在: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特别行政区“特”在:

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两类特区建立的前提是中央政府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

A、B项不属于两类特区的共同点,C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一五”计划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题干中的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其主要内容,不能成为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故A项错误;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中国借鉴的是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允许私有制存在,对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有制约作用,故C项错误;

从题干可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逐步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的是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我国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图片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商周时期的耒耜到西汉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张裕公司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正确。

“民主共和”思想是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在20世纪初,故B项不正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材料时间是“一八九二”年,故C项不正确。

民族资本在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占主导地位,故D项不正确。

14.【答案】C

【解析】由表格可知,汉代牛耕画像石在陕西、山东、江苏等地皆有出现,说明当时牛耕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故C项正确。

A、B两项从表格中无法体现;

D项说法夸大,排除。

15.【答案】C

【解析】金属工具使用与材料中百姓辛苦劳作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

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并非彻底瓦解,故B项错误;

春秋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土地出现,赋税制度进行变革,征收赋税,从而调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与百姓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关联不大,故D项错误。

16.【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

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

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项错误。

17.【答案】A

【解析】按照材料所述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具是铁农具,故A项正确;

材料提供了“河北石家庄”、“辽宁抚顺”两个北方的遗址,不能充分证明“全国”这一范围,故B项错误;

因为缺少其他地区的对比数据,仅仅按照材料,不能判断“最发达”,故C项错误;

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成熟的标志,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C段到D段的时间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呈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从1961年春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变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减轻城市人口众多给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19.【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均属于近代工业,B全面概括,符合题意要求。

A仅涉及洋务经济,C仅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均不全面。

D涉及一战期间,与题意反映的时间不符。

20.【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厘金和关税收入上升是诸多因素的结果,并不能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

田赋的下降也不能说明清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中提到税收田赋下降,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上升,说明这一时期的自然经济不断瓦解,近代工业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21.【答案】B

【解析】把握材料关键信息“适应时代潮流开始”“不去采取变革措施违反时代潮流结束”,洋务运动顺应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采用机器生产发展工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但洋务运动没有变革相应的政治制度,导致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相脱,即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故B项为正确答案。

22.【答案】B

【解析】从图表可看出农业仍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

图表显示,农产品占主导地位,手工业在工业中比重大,故B项正确;

商品供给数量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

农产品数量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题干是指没有市场不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论证的是市场推动了工业革命产生,故A项正确;

B项与“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不符,故B项错误;

C项没有体现出题干关于市场的表述,故C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的内容,故D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材料表述的是:

明朝后期贫富差距大,金钱观念增强,人们贪婪财富,不惜骨肉相残,可知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现象,故A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出现追逐财富利益的现象,没有涉及农业人口,故C项错误;

政府管理商业的加强不会导致“金令司(注:

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现象,故D项错误。

25.【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光绪和宣统年号的时间,可判断出当时中国处于清末时期,岁入总额的增加可看出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奖励实业,民间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A项正确;

一战是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晚清社会动荡不安,起义时有发生,故C项错误;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破产,故D项错误。

26.【答案】

(1)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公私合营是在自身遇到经营困难及已经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势头的情况下展开的;

国家对永安百货公司采取了赎买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