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32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自杀抑郁情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是以几乎雷同的姿态活着。

(1)作品中人物对话简洁而残缺:

安妮宝贝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一般不多于五个,偏向散文化的语言的她,淡化故事情节,更加注重语言的雕琢与修饰。

她的小说中很少有关于人物对话的大段的文字,几句对话就成为一段,甚至一字一段。

同时她还省略了标志对话的引号与冒号,而且还进行新的尝试,常常在一段之中大量使用句号。

人物的一句话常常作为单独的一段出现,而且由于小说中人物大多数都不擅长与人交流,离群索居,沉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挣扎,所以文章中出现的对话寥寥无几。

“冷吗?

我说。

不冷,她说。

他问我借烟和打火机。

”“以后出来玩。

她说。

今天很过瘾。

你的样子好像过了今天就不能再打电动一样。

我一直都这样,喜欢到底的感觉。

抽烟也如此。

爱情也如此。

她笑。

”【1】

残缺的语言之后隐藏的是人物残缺的心理。

严重抑郁的人常常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在许多方面都与外在世界隔着一层障碍,不能用正常的方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

“我会一个人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不和任何人说话。

”【1】“他在家里封闭自己。

不和任何人联系,也不出去。

”【2】“多年的社会隔离状态,慢慢使人的口头表达,群居能力,忍耐、妥协能力等出现故障。

”【3】

在安妮小说中,主角不仅裹着城市边缘人的生活,与其他社会上的陌生人有着平行线一样不可相交的往来,更是与自己亲近的人有疏离关系。

小说《八月未央》里面,在描写未央与母亲的时候,他们之间没有出现任何对话的内容,大段篇幅都是未央的内心敏感而丰富的感官描写,更有被母亲用高跟鞋追打的场景,以及她间接害死母亲的场景描写。

严重的抑郁症已经让她不能用正常的思维生活了,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的未央,用自认为对的方式结束了母亲的生命。

并坚持认为“那是对她好”。

(2)作品中人物行为的乖张

抑郁症的基本特征是情绪低落,心情不快,压抑感重,缺乏活力,易疲劳、易激怒,并伴随有焦虑等情绪。

抑郁者不但对自己,而且对周围环境,对他人都产生一种歪曲的认识,他们的思维逻辑是片面的,有选择的,只注意事物的负性特征,对负性事件进行夸大,而对美好的事件加以缩小。

这种认知障碍,不仅强化了自杀观念,往往还成为危害周围人的直接动机。

安妮笔下的男主角始终是作为一种模糊而暧昧的背景而存在的,他们理性而纯洁,与之相反的是女主角那种飞蛾扑火般热烈渴求爱的畸变心理。

长期爱的缺失让他们一旦拥有爱便奋不顾身的去占有,但抑郁症的缠绕已经让她们变得异常敏感而易激怒,她们行为乖僻古怪,会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和周围的人大打出手,这些人是朋友,是情人,也是亲人,动的是手,伤的是心。

每次动手后,女主角往往又会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

“靳轻慢慢爬起来,脸色冷淡的。

突然拿了一只啤酒瓶就往林头上砸去。

你去死吧,畜生。

她狠狠的骂着。

”【1】“争执最凶的时候,他拖住她的头发,把她拉到卫生间里锁起来。

”“乔暴怒地撕扯她的头发,打她耳光。

吼叫着命令她滚出这间房子。

”“她想到了死亡。

她有了堕入黑暗的预感。

天空中突然有灿烂的烟火闪过。

她以为自己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

”结局是她用扳手砸向她所依赖的他。

【2】

对待别人是一种伤害的姿态。

对自己呢?

那则是一种放纵和自虐。

“背上,胸口上有许多烟头留下的烫痕。

手腕上还有支离破碎的割脉留下的刀疤。

”【2】。

不仅仅如此,她们还抽烟且出没酒吧酗酒。

据撒马利坦会(Samaritan)整理的统计数字显示,仅有20%的抑郁症患者曾经寻求医疗救助。

其他人,要是自己真的会想想办法,而不只是让亲密爱人日子难过的话,则会自己用药。

绝大多数人给自己开的药方选了酒精。

酒精带来的短期良好感觉不贵,到处都可以买到,在文化上也能接受。

然而,酒精和抑郁症有着紧密的联系,40%的酗酒者都有抑郁症状。

我行我素的处事方式,不羁的个性,让她们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不为社会所接纳,社会的排斥以及挤压,让原本就敏感的她们更加抑郁而绝望。

2.故事情节的安排

故事的主角总是在迷惘和抑郁的挣扎中渐渐地走向死亡。

作为一种消融于精神血脉中的文化因子,儒家的“重生轻死”、道家的“厌生乐死”、佛家的“生死轮回”观深深地影响着安妮宝贝的思想与创作。

她以对死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与思考;

以对死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关照与认识。

佛家浓重的宿命观深刻的影响着安妮宝贝对情节的安排。

宿命是一种佛教的用语,指人今生今世的命运皆由前生注定,永远无法摆脱。

安妮宝贝作品中这种宿命论的句子比比皆是,如“我们可以对生活抱任何期待吗?

生活给我们的答案永远是离奇。

”“我们并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

”“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

”【2】

在宿命论的左右之下,困惑迷茫的女性一般都会在情节的高潮部分,以死亡来做命运的最后抗争。

都是安妮宝贝浓重的死亡意识的最直接的表现。

从性格深处去分析,安妮宝贝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数都有着对文学的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带给她们的是一种天生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世俗敢于反叛,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在她们的心中“出淤泥而不染”是这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然而,现实中的她们却在物质和欲望中间沦陷而不可自拔。

清高的精神境界和现实放纵不断撕扯着她们。

让她们内心煎熬,不安,甚至于郁郁寡欢而变为深度的抑郁。

同时由于浓重的宿命观以及绝望的爱情观让她们产生出一种对生命虚无的困惑和自我迷失的思虑。

她们没有能力对抗人生的这种飘摇与混乱,于是她们绝望的尽头,解脱的出路只有自杀这个极端的方式。

自杀给她们带来时间的观念、空无所有的观念和焦虑的观念。

自杀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更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死亡。

自杀是最大的虚无,又是摆脱抑郁的最后途径。

在信仰危机价值失落、道德失范的尽头,安妮宝贝以人物的自杀来表达她对裹藏于物欲中的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

“死亡时我们获得存在的知识的工具,死亡确定显示了存在的根由,唯有它才能喷射出本质的火焰。

”?

【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妮宝贝的自杀情结是具有启迪性的。

3.故事发生环境

在商业大潮席卷下的现代城市,物欲横流,声色犬马,大街上人群熙攘,给我们一种色彩明亮的直观感受。

但是在安妮宝贝都市场景的描写之中,我们同时也感受到了都市明亮色彩之下的阴影:

“从地下走到地面的时候,他总是习惯微微眯起眼睛。

明亮的阳光像生活一样让人感觉局促。

大街上到处是尘土和物质的气息”“在百盛下面的地铁站台,总是有形色匆匆表情冷漠的人群。

他们披着一层孤独的透明外衣。

像穿行在深远海面下的鱼。

各行其是。

脆弱无常。

”【5】“冬日的上海,人们像鸟一样瑟缩着从巨大的楼群阴影里走过,走在街上的人,永远都是淡漠的神情,匆匆的脚步。

城市生活的牢笼禁锢的不只只是放眼望去的距离,更是划出了心与心之间的鸿沟,她淡定的笔触,净水深流,却细细的流淌出猩红的痕迹,让人心悸的体味,也让人心痛的思考。

阅读这样的文字,我能明显捕捉到它释放放出的阴郁冷漠的气息。

繁华的都市,安妮却把它看成没有人群和生命的石头森林。

这种人情冷漠的世界充满精神上的孤独与抑郁。

所以安妮宝贝故事中的人物便转向散发着暧昧气息的迪厅、酒吧、咖啡厅、音像店去寻找物质感官的满足。

“狭小的舞池里,酒精和烟草混合着尖叫尽情的发酵。

空气中漂浮灰尘和情欲的味道。

”“舞台上的光,从来都是灼热刺眼,可以让人的眼睛几近眼盲。

一旦盲,你就会逐渐沉落在黑暗之中。

”【5】

酒吧、迪厅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伴随着殖民者的侵入而移植到中国,成为都市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成为许多抑郁的人生活的舞台和本能欲望的宣泄地。

灯影摇曳、醉意朦胧的幽暗氛围,更是成为人们释放情绪空间、缓解精神压力的场所。

“酒吧不单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物质消费的场所,而且是一个文化消费的场所,是一个适宜于表达人类隐秘生活状态和情感的文学场景,这个场景可以集中的表达对欲望的追逐,而其中暧昧不明的人和氛围以及音乐、酒精都共同指向了追求欲望过程中的刺激,消解追逐欲望过程中的焦虑以及中和、抚慰情感的作用。

”【6】“酒吧总是这个城市的深夜时分最有嘘头的去处,特别对于那些心绪不宁、伤感忧愁或者背信弃义、无情无义的人来说,酒吧是属于他们的舞台、吗啡、下水道、栖居生存之地。

”【7】迪厅、酒吧带给人们一个虚幻的世界,让人的心HIGH到极点,烟草与酒精的刺激让人焦躁,沸腾。

抑郁的心可以暂时忘却孤独。

然而迷醉物质,放纵欲望之后呢?

寂寞而压抑的灵魂又何去何从呢?

清醒之后幻觉毕竟还是幻觉,深渊终究还是深渊。

抑郁的心得不到任何的救赎。

灯红酒绿的人生在散场的时候骤然褪色,支离破碎,留下的是对生命的虚无的绝望。

自杀的气息静静悄悄地弥漫在整个夜场的欢愉之中。

叔本华说: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这其实就是一个悲剧的循环。

”【8】

4.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比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古老的辞格,比喻是以达到形象、生动为目的的。

安妮宝贝的比喻有着鲜明的“安妮宝贝”的特质,她的比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描绘事物与塑造形象,还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

在她这些比喻中蕴涵深幽绵远的暗示,她的比喻带有一种别样的气质,是读者与作者灵魂沟通的又一捷径。

在她著名的有关的中篇小说《告别薇安》中,出现了无数绝妙、令人遐想而又让人心痛的比喻。

“走出地铁车站以后,他要经过大街中心的一个广场。

那里有大片的樱花树林。

是他眼中的这个城市最温情的地方。

走进公司所在的大厦,在等电梯的时候,他会低下头,轻轻呼吸残留在肩上的花朵清香。

衣服上常常粘着细小的粉色花瓣。

他把它们摘下来咀嚼。

那一天,也是在电梯里,乔对他说,它们有味道吗。

她是他的同事,不在同一个部门。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他说,也许和你的嘴唇一样。

乔微微吃惊地睁大眼睛。

然后她笑了。

”“她唇上的口红开始颓败。

象黑暗中被烧灼着的花瓣。

无法自控。

”“电梯依然狭小闷热。

让他想起那个狂乱的夜晚。

乔蔷薇般醺然的脸在他的手心中如花盛开。

”“推开卫生间的门,他看到乔躺在放满冷水的浴缸里。

浴缸里的水已经被血染成深红。

但从她悬空的手臂滑落在瓷砖上。

她的脸很寂静地仰在那里。

就像朵枯萎的洁白的花朵。

绝美的笔调,凄婉的姿态,淡淡却充满了忧伤的色彩,一个一个的喻体无不是从心灵上给读者以震撼,无不是人物寂寂内心的宣泄,无不是压抑的现代都市人高亢而又冷清的述说。

可以说,安妮宝贝用花来形容女性的人生是贴切的。

她们都正处在生命的花季中,但是失眠、上网、情欲的空虚与折磨,导致颓败是她们不可避免的命运,一如安妮宝贝在《栀子》一文中所说:

“次日早晨醒来,发现一把花均已死去。

越是美,死越显得惨淡。

发黄萎谢,如同废纸。

一日都不能拖延。

不甘愿被折离枝端失去了灵魂。

不能做坚韧的行尸走肉。

宁愿自毁至形容狰狞,被人丢弃。

如此,这短而无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怀恋。

绝不苟延残喘。

这白色香花代表夏天的开始。

如同一个女子不可被捉摸的个性,无法调和的缱绻决绝。

”【3】花在盛放时候的美丽与凋零之后的惨淡的显著对比,更让安妮宝贝的作品产生了一种人物因抑郁而自杀的壮美和震撼。

二、自杀抑郁情结的美学独特性

七十年代出生作家在当代文学景观中留下的第一个身影虽然鲜明,却并不那么“光彩”,卫慧、棉棉的“欲望化写作”、另类的个人行为及其“恶俗”的文学炒作方式几乎成为消费文学与都市“恶之花”的代表,而她们“流星”式的文学生涯似乎也证明她们的文学观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都为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出场”留下阴影。

在这之后的十年中,逐渐步入中年的七十年代出生作家却大都“沉默”,活跃在文坛上的大部分作家,还没有哪一个作家如前辈作家莫言、贾平凹或李洱、毕飞宇那样能够以个人修辞建构起属于自我的精神风格。

但是安妮宝贝除外。

她不仅仅将棉棉的的美学宣言“用感性来把握理性”做了更为含蓄化的处理,让不入流的“身体写作”上升成为了一种更为冷静的思考,她看到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传统的道德体系与经济快速发展之下新的欲望之间矛盾导致的人性的扭曲。

同时也以冷静而客观的叙述方式增加了诸如:

“残酷美”、“异态美”、“美就是自杀带来的重生”美学观念。

在安妮宝贝的诸多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关于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描写,她用一种貌似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把自杀看做是一种至美的艺术,这里我们将它归结为“残酷美”。

“残酷美”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安妮宝贝不厌其烦的在作品中一次次的用不同的方式书写自杀的情节,将其当做一种艺术品来增加文章的力度。

“她的灰绿色刺绣纯棉布上衣已经被鲜血染透。

她的手腕支离破碎仿佛一堆棉絮。

她的脚光着没有穿鞋子。

她的眼睛没来得及闭上。

她死了。

”【1】“推开浴室的门,他看见乔躺在放满冷水的浴缸里,浴缸的水已经被血染成深红,血从乔悬空的手臂滴落在瓷砖上,她的脸很寂静地仰在那里,就像一朵枯萎的洁白的花朵。

”“你知道海明威怎么死的么?

不知道。

他把猎枪塞进自己的嘴巴,一扣扳机。

嗯。

然后整个头盖骨都被掀飞。

“【5】“半年之后。

怀孕的良受,反锁在卧室里吞服安眠药企图自杀。

没有任何兆。

……但是她几乎吞光了整整一瓶药片。

昏迷不醒。

送进医院之后,及时救治回来之后,孩子已经流失。

”【9】“她从三十层的酒店房间窗口里跃身而下,当场身亡。

房间里的CD机,在重复放的是王菲新专辑里的歌。

第五首《彼岸花》。

看见的,熄灭了。

消失的,记住了。

安妮宝贝把炽热而浓烈的爱和残酷的死融为一体,表现了人物对死亡的从容和坚定,意图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压抑了许久的自我灵魂,其实也是在另外一种艺术的高度下关照现今社会压力下,水泥森林中的你和我。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给人表面的满足的同时却加剧了空洞的内心世界的距离感,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让很多人感到空虚、感到寂寞,同时抑郁、焦虑以至于暴躁,或轻或重的虐待心态,在文中自然地流露所表现出来的便是残酷的自杀情结的描写。

不仅仅是“残酷美”被安妮宝贝书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另外一种美的形式“异态美”也在安妮宝贝的作品中被呈现出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传统道德的沦丧导致许多社会关系的畸变在安妮宝贝的作品中时有呈现:

《下坠》中靠跳艳舞谋生的乔与身份不明的外地女子安之间暧昧不清的同性关系,《莲花》之中苏内河美术老师之间的不伦之恋,《七月与安生》中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与家明之间的三角恋爱。

这些异态关系的描写充满了冲突与矛盾,在凸显力度与野性的同时,显得更加的生活鲜活。

诸多“病态”的“美感”,有人也许会说,此类种种是否与“丑”没有差别。

但我认为,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二者的形式是截然不同的,丑是不和谐的,如同枯萎的败叶;

而这种病态的凄婉是“丑”和谐的释放,是婉转的柔美,美得沾满了鲜血与热泪,让人黯然的同时也让人心碎。

但是心碎的同时呢?

重生。

美丽的重生,是从自杀中,从凄然里获得的重生。

既是病态的极致,同样也是情节、情感的升华。

“一直到现在,我终于知道自己可以蜕变了。

像一条蛇。

可以蜕壳。

新的生命会出来。

鲜活洁净的肉体和灵魂。

全新的。

而旧的就可以腐烂。

”“孩子。

孩子像核一样植根在血肉深处。

暗的子宫,是一枚沉坠至静的果实,因着意念,逐渐膨胀。

渐序发芽。

绽出花蕾。

枝干挺直蔓延。

直到它成为依附肉体而存活的一颗树。

汁液饱满轻微颤动的树。

许多宗教中大多认为肉体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延续和再生,认为死亡是痛苦人生的解脱和升华,这表明了人类宗教信仰中有着对死亡和重生的共同理解。

在安妮宝贝的小说之中,死亡之中蕴含的最直接的重生形式就是女主角孕育的新生命。

安妮宝贝的创造性在于,她将生命放置在一种临界的状态,让垂死的灵魂之中又孕育出了新的希望,她没有让死亡的恐怖笼罩自己的文章,新生的到来超越了死亡。

这样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的矛盾对立暗示了安妮宝贝内心深处超越人生的渴望和追求。

在安妮宝贝那里,死亡不是终结,而是新生。

她所描写的自杀主题,就是通过肉体的消逝,而产生出一种更高精神的东西,就是精神的自由。

三、来源

1.法国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杜拉斯对安妮宝贝作品的影响

安妮宝贝从来不否认杜拉斯对她小说的影响,她曾经很直接的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

“基本上是不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人。

因为不喜欢中文译者的某些风格……。

但是我无法拒绝杜拉斯。

”【10】这位以网络写手成名的作家,在人物形象、作品风格、语言形式、主题等诸多方面与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

杜拉斯,即其心中的文学典范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她的作品之中总是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当然,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杜拉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身世。

她与她的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灾难、急性、晦涩”的。

说的更通俗一点,她的初恋情人是就是她母亲的情人,而且,在母亲与情人生下一个小弟弟多年之后,又与小弟弟乱伦。

由于自己对道德的违背达到如此的程度,所以她内心是十分孤独的,嗜酒如命,每天都要喝五升红酒,外加威士忌等烈性酒,为此曾经导致肝破裂,多次昏迷和瘫痪。

其实,安妮宝贝书中的女主角在行为上也很类似于杜拉斯,大都数的女孩子都会吸烟,酗酒来解救因为不与世俗相容的困顿与迷茫。

且《八月未央》中的未央与杜拉斯一样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神似杜拉斯与其母亲的关系。

他们之间并没有普通的母女之间的温情,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敌对,一种冷漠。

“是的。

她必须死。

因为生命对她已经没有意义。

……我知道,是你杀了她。

”(《八月未央》)可见,杜拉斯的童年生活经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了成了安妮宝贝创作的原材料之一。

杜拉斯的作品,爱情和欲望是很重要的主题。

比如《抵达太平洋的堤岸》中苏珊娜由于无法忍受无尽的期待而最终与阿戈斯迪发生性关系;

再比如《琴声如诉》中阿娜"

戴丝芭莱斯德的因爱情而改变;

特别是《情人》里完全被性爱和肉欲所取代的绝对爱情。

而女性个体的道德背叛,以及同性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在安妮宝贝《告别薇安》《八月未央》《莲花》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比如《下坠》之中乔和安之间暧昧而模糊的同性恋爱关系。

道德的背叛,不为世俗所容纳,极端的爱欲在一次的释放之后便回归虚无与压抑。

安妮宝贝小说中大多数的女主角大多数都因为承受着背叛的压力而为失眠与抑郁症所困。

这些对于原始人性的大胆的抒写和细腻的描述不能不说安妮宝贝受到了杜拉斯相当之大的影响。

最后要说的便是杜拉斯的小说语言形式所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对安妮宝贝的影响。

杜拉斯小说的形式感很强,她一向被视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

一生致力于小说形式的不断创新和探索。

在她的小说中,常常会有意的淡化情节、加重心理的描写和暗示,叙述视角和人称自由变化,词汇随意、富有跳跃感等。

而安妮宝贝作为杜拉斯的忠实爱好者,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样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如她所言,喜欢用“经过反复筛选后的词”,是“心中洁癖和执意,也是风格的组成部分。

”这种风格影响读者,也影响一大批写作者,甚至出现了一种“安妮宝贝文体”。

一种与传统文本截然不同的非主流的叙事方式。

这种文体的显著特征是“生词”、“短语”、“断句”和“换行”。

这样描述虽过于简单粗暴,也应是恰当的,至少从表象上如此。

她的“生词”,并非生造,大多来源于中国古典。

她重新发现了一些寓意深刻且优美的词汇,并赋予新的意义,对于当下各种文本中充斥的陈词滥调是一种勇敢的舍弃。

那些残缺的句子,与她故事中残缺的人物和情节一起,释放出空间和能量来,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

这种残缺与她的写作技巧相适应,也与她那些残缺心理的读者相适应。

而且安妮宝贝擅长用景物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压抑的心情,读者在这种暗示与联想之下就很容易晕染出一种感伤与抑郁的情怀出来。

2.童年的生活体验和成长的坏境

很少有关于她生平的介绍。

原因是书商的限制。

我们对她童年时候的了解大多数都来自于她自己的作品,“我幼时,是个害羞敏感的女童。

家里来客人,就躲起来,从来不主动叫人。

被指派要叫人,也不叫。

就是不能开口。

”“经常与院子里的孩子打架……更多的时候,独自玩耍。

”“即使醒来也不愿意马上起身穿衣,躺在微亮的凌晨蓝光里,看着暗中火焰跳动的光亮,耳边交织这些热闹却不喧杂的声音,心里只觉得非常寂静。

又只觉得自己会失去这样的时刻,幼小时心里已有惆怅。

”【11】“我在离大海很近的擅长里有过一段童年经历,后来被带到城市里接受教育。

因为,幼小的时候跟蓝天、高山、各种植物都很亲近,每天可以闻到泥土的味道她会成为内心的一种基调。

童年时人的精神故乡,比较苦涩的可能是从少年到二十几岁这个阶段,但我向来认为青春就是黑暗残酷的。

那时你会感觉跟这个世界和人群格格不入,一种无法融合无法消解的距离感。

会辗转反侧,想自己应该如何去生活。

”“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刻,不管是我对他,还是他对我。

但我们之间的相处,又一直不是太好。

可能因为我自己的个性强,他又很固执。

彼此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正确表达那种感情。

”【12】

从安妮宝贝自己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她小时候成长在一个比较封闭的乡村。

由外祖父和外祖母带大。

对父爱有一种缺失性的体验。

社会交往并不广泛。

社交的孤独导致情感上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