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50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阿姜查以法为赠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们深愿有缘闻此教说者,都能欢喜信受,得蒙法益。

查的一位弟子

译者的话

  如果有人发现一颗闪亮的星星,他没有权利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光辉,而必须公诸于世,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耀。

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参与将阿姜·

查的教示译成中文的工作,因为如此一来,其它人也能同样地得到——那从阿姜·

查的佛法开示中闪耀出来的智慧之光!

  中译阿姜·

查的作品,并非易事。

如果照句直译,恐怕会显得生涩难懂。

假若以比较自由的方式意译,虽然文句会比较流畅,可是恐怕又会失于准确度不够。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译者笔调的关系使译文学术意味太浓,不符合阿姜·

查的风格。

他本人很少阅读,有一回,他被问到有什么佛书可以推荐给人读时,他指着自己的心说:

“只有这一本!

  在译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以不同的方式求得折衷,希望能既不失去阿姜·

查简明的开示风格,又能无损他见解的精辟入微。

假若由于我们的转译,使阿姜·

查的佛法之“星”减损了原有的光芒,我们在此深致歉意。

而我们之所以不自量力试译,只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忍让这颗光辉夺目的星星,只收藏在某人口袋里,却不能普照人间。

  任何人的翻译,永远没有所谓最好或最后的翻译,有的只是风格的不同。

原书真正的含义能被译出而且让读者分享,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您手中捧着这本书时,那从阿姜·

查内心闪耀出来的法之“星”光,只要能让您捕捉到即使一丝的微光,进而为您的人生带来方向和启示,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算圆满完成了。

查生于泰国东北的一个村庄,少年时即剃发,年二十始受戒成为比丘。

年轻时,他研究过基础的佛法、戒律,以及经典。

稍后,他在森林苦行的传统下,接受一些当地禅定大师的指导,修习禅定。

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达数年之久,他睡在树林、山洞、墓地,并曾和本世纪最著名、最伟大的禅师阿姜·

满度过一段很短,但具开悟性的时光。

  行脚多年之后,有人请他到家乡附近的一座浓密森林定居。

这座森林当时没人居住,并且以眼镜蛇、老虎、鬼魅闻名,因此,如他所说,是苦行僧理想的修行场所。

  后来因为越来越多的僧俗四众来和他一起共住,接受他的指导,因而以阿姜·

查为中心,形成了巴蓬寺。

现在他的别院已遍及泰国的山林,以及英国、纽西兰、澳州、瑞士等地,而由其弟子教授佛法。

  一进到巴蓬寺,你很可能会碰到和尚在井边打水,同时路边有个牌子,写着:

“嘿,安静点!

我们正在努力学禅坐。

”寺里的出家人得做粗活染制自己的僧服,制作自己的必需品,并将寺院的房舍、地面打扫得纤尘不染。

和尚的生活极为简朴,按照苦行僧的戒律,每日托钵,日中一食,少欲知足。

和尚都单独地住在分布于山中四处的茅蓬,并在里头禅坐,而在树下的小路经行。

基本上,他们的禅修精华就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在一切所作所为当中保持明觉的心灵。

  “训练”是修行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这儿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

使人能在和合节制的团体中过一种简朴、纯洁的生活,使德性、禅定、悟性能有技巧地、不断地开发出来。

查简朴,却又含意深奥的教导方式,对西方人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也因而有许多人跟随他学习。

一九七五年Wat Pah Nanachat——国际丛林寺院,被建于巴蓬寺附近,用来教导与日俱增,对出家生活有兴趣的西方人。

从那以后,阿姜·

查的西方弟子们便开始了对西方人士的弘法工作。

查的教导方式既奇妙又简明,却也会欺诳人。

常常是某件事必须在听过好几次之后,我们的心才会猛然开解,而这教导也才显出它更深一层的含义来。

他依时间、地点,听者的理解力、敏锐度,将佛法诠释得恰到好处的巧妙方法,实在令人惊叹。

虽说有时形诸文字时,他的话会显得前后不一致,甚至还会互相矛盾哩!

觉知到这一点,阿姜·

查说明他教导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

“这就好比说,虽然我看到人们走下来的路是我所熟悉的,但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不熟悉的。

我望过去,看到有人快要跌进路右边的沟里,于是我就对他喊:

‘往左!

往左!

’同样地,如果我看到另一个人快要跌进左边的沟里,我就会喊:

‘往右!

往右!

’这就是我教导的范畴。

无论你陷入哪种极端,哪种执着,我都会告诉你:

‘连这个也要放下。

’舍弃走左边,舍弃走右边,走到中间,那么你就可以找到真正的佛法。

当你读阿姜·

查的开示时,最重要的是要记住:

他的教导永远而且只会发自他内心,发自他自己的禅定体验的深处!

法的礼物,

胜过世间一切的礼物!

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得到什么?

答案是

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么

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

真正的给予

  人们过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上却深远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我们工作不为报酬。

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为了工作,别无所求。

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你自己试试:

你想要让你的心平静,于是你坐了下来,且试着使它平静,如此这般,你将会痛苦,试看看吧。

我们的方式精致多了:

我们去做,过后就放下,做了就放下!

仅此而已。

  一开始,我们以心中的某种欲求修行,我们不断在修行,但我们知道那样并不能满足欲求,于是我们会继续修行,直到我们达到一个境地——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我们有些人修行是为了想要得证涅槃,然而这种欲求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它。

“希求”平静是自然的事,但却不真的正确,我们必须毫无所求的修行。

而,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得到什么?

”答案是,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么,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修行不要去得到什么东西。

  那些修行是为了想得到什么的人,就好像来找我洒“圣水”的人一样。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想要得到圣水时,他们说:

“因为我希望活得快乐舒适而无病痛!

”如此一来,他们将永远无法超越痛苦。

  世俗人做事,都是有一个动机的,都要求得到某些回报。

然在佛教,我们做事却没有“得到”的念头。

世俗人必须了解每件事物都是依照因果的,然而佛陀却教导我们去超越因和果。

他的智慧是去超越因,超越果,超越生,超越死,超越快乐和痛苦的。

  想到这里,实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停留。

人们住在一个“家”,这“家”是“有”和“执取”。

离开家到一个没有家的地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我们总是与“有”和“执取”同住的。

如果我们不能执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感到失落。

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愿离开家去趣向涅槃。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说,那儿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

  看看这里的屋顶和地板:

上端是屋顶,代表“有”,下端是地板,代表另一个“有”。

但在地板和屋顶之间的空间,却毫无立足之地。

一个人可以站在屋顶或站在地板上,但却不能在“空”的空间上。

没有“有”的地方,那就是“空”的所在。

直接地说,我们说彼涅槃就是此空。

人们听到这,他们会退后不前,他们不想前“往”涅槃,他们害怕,如果他们那样子做了,他们便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孩子和亲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祝福在家人的时候,会说:

“祝你们长寿、美丽、幸福、建康。

”这使得他们非常高兴,他们爱听这些,而若你开始谈到空,他们便不想要听了。

他们执著了“有”!

但你是否见过,一个老人而具有美丽的外观?

你是否见过,一个老人有着充沛的精力或非常幸福的吗?

没有!

但当我们说“长寿、美丽、幸福和健康”时,他们却真的非常高兴。

  放下吧!

放下一切所求,那么你们的心将会得到宁静,而痛苦也会立即止息!

  好了,这就够了。

啊?

想必已经晚了,我看你们有些人已经想困了。

佛陀说过,去教导“沉睡”中的人们佛法,但不要让人们睡着了。

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滴到清澄的雨水里

它就会变绿

如果是黄色的颜料,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

它会变得混乱

只因它追逐法尘

它迷失在它的情绪当中了!

以法为赠礼

  (这是西元一九七七年十月十日在国际丛林寺院,对聚集的西方僧侣、沙弥和在家弟子所作的开示。

这篇开示供养给正好从法国来访的,当中一位比丘的父母。

  很高兴你们有机会来参访巴蓬寺,并且探望在这儿的出家儿子。

可是我很抱歉,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们。

在法国,物质上的东西已经很多,不过,有关“法”的却非常少。

我曾去那里看过,那儿的确没有能为人们带来安祥与宁静的法,有的只是一些不断使人心迷乱和困扰的事物。

  法国物产丰饶,有那么多的事物,从色、声、香、味、触上,带给人们感官的诱惑,又由于对“法”的无知,人们便只有被迷惑了。

因此,今天我想要供养一些“法”给各位带回法国,当作是巴蓬寺和国际丛林寺院送给你们的礼物。

  “法”是什么?

法能够斩断人类的问题和困难,使之逐渐减少至无!

那所谓法的,应该遍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学习——那是为了一旦有“法尘”(注一)升起时,我们能够去处理和超越它。

  无论是住在泰国这儿或是其它国家,我们都有同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懂如何去解决,我们将会不断地被困在痛苦和烦恼当中。

解决问题必须靠智慧,而要拥有智慧便得开展和训练我们的心!

  谈到修行,其实一点儿也不远,就在我们身心的当下!

西方人和泰国人一样,都有身和心。

有混乱的身、心,表示是一个混乱的人。

有祥和的身、心,就是一个祥和的人。

  事实上,这心就像雨水,在自然的状态下它原是纯洁的:

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滴到清澄的雨水里,它就会变绿。

如果是黄色的颜料,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的反应也是如此。

当舒适的法尘“滴”进了心,这心就会舒适。

而当法尘是不舒适时,心也会不舒适,这心会变得“混浊不清”,就像染了色的水一般。

  当澄净的水接触到黄色时,它会变黄。

当它接触到绿色时,它会变绿。

每一次,它都会改变颜色。

而实际上,那些绿色或黄色中的水原本是清澄而洁净的。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也是一样,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

它会变得混乱,只因它追逐法尘。

  让我解释得更清楚些,现在我们正坐在平静的森林里,这儿,如果没有风,树叶会保持原状静止不动,而假若有风吹时,树叶便会拍打舞动起来。

心,就像那树叶一般,当它一接触到法尘,它便会依着法尘的性“拍打舞动”起来。

我们对佛法的了解越少,心就会不断地去追逐法尘。

感觉到快乐时,心会屈服于快乐。

感觉到痛苦时,心会屈服于痛苦,它总是在混乱之中。

  最后,人会变得神经质。

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道理!

他们只是随着情绪起伏而不知如何去照顾自己的心,就像一个小孩没有父母去照料他一般。

孤儿是无所依靠的,而无依无靠的孩子是非常不安全的。

  同样的,如果这颗心没有受到照顾,如果没有用正见来训练或培育品格,它会变得非常麻烦而难以处理。

  今天我要提供各位一种训练心的方法,那就是“业处(Kamma-tthja(-)na)”(注二)。

业(Kamma)是指“行为”,处(tthana)是指“基础”。

在佛教,这是使心祥和及宁静的方法——你们可以用它来训练心,并以这受过训练的“心”来审视“身”。

  我们的“存在”是由两个部份组成的:

一是身体,一是心,就这两部份而已。

所谓的“身”,能被我们肉眼所见,而“心”,相反地,是非物质的部份,只能被“内在的眼”或“心眼”“见”到。

身和心这两者,都经常处在混乱的状态中。

“心”是什么?

心并不真的是什么“东西”,依照传统上的说法,心就是那个能够去感觉或意识的。

那感觉、接受,以及经验一切法尘的就称作“心”。

当下这个时刻就有心——当我正在对你们说话时,心自认到我正在说什么。

声音透过耳朵,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

那个经验到这些的,就叫做“心”。

  心,并没有任何的自我或实体,也无任何的相状,它只是在“经验心理活动”,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能教导这颗心拥有正见,它就不会有任何的麻烦出现,它将能平静自在。

  心是心,法尘是法尘,法尘并不是心,心也不是法尘。

为了能让我们清楚了解我们的心和在我们心中的法尘,我们说,能接受法尘突然“啵”地闯进来的,就是心。

  当心和它的对象两者互相接触时,会升起感觉。

这其中,有些是好的感觉,有些是坏的感觉。

有些是冷的感觉,有些是热的感觉。

各式各样都有。

而如果不用智慧去处理这些感觉的话,心就会被扰乱!

  禅坐是开展“心”的方法,能使心成为“智慧升起”的基础。

这里头,“呼吸”是生理的基础,我们称作“安那般那沙地”(anapanasati)或“观呼吸”,在这里,我们以呼吸当作我们心理的对象。

我们以呼吸做为禅修的对象,只因它最简单,而且自古以来它就是禅修的核心。

  当我们遇到好的禅坐机会时便盘腿而坐:

右腿放在左腿上面,右手放在左手上面,保持背部直挺,然后对自己说:

“现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负担和烦扰!

”不要有任何的事使你挂虑了,在这个时候,把一切忧虑都抛开吧!

  现在,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开始吸气和呼气。

这时——在做观察呼吸的当下,不要刻意的使呼吸拉长或缩短,不要使它变强或变弱,只要依正常速度,自自然然的进出就可以了。

等到“正念”和“自我觉醒”从心中生起时,便能清楚明白这吸气与呼气了。

  放轻松,什么都不要去想,不须想东想西,唯一要做的事是将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其它一概不管!

保持正念,专注在呼吸的一进一出上,注意每一个呼吸的开始、中间和结尾。

吸气时,气的开始是在鼻端,中间在心脏,结尾在腹部。

呼气时,正好相反,气的开始在腹部,中间在心脏,结尾在鼻端。

开展对呼吸的觉知:

一在鼻端,二在心脏,三在腹部。

而后,反过来是:

一在腹部,二在心脏,三在鼻端。

  投聚“注意力”在这三点上将可解决你一切的烦忧。

只要不想其它的事,保持你的注意力在呼吸上。

此时或许会有别的念头进入心中,它会想到其它的主题而分散了你的心,但可别理它,只要再次的持好呼吸当作你专注的对象就行了。

心,也可能会陷入研判和探讨情绪当中,但是,继续去修行吧!

继续不断地在每一个呼吸的始、中、末上保持分明。

  最后,心将会无时无刻在这三点上了知呼吸。

当你如此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心和身就会习惯于这种工作。

疲劳将消失,身体会感到更轻安,而呼吸也会变得越来越细密。

“正念”和“自觉”将能保护住心,而且好好地看守它。

  我们如此这般的修行,直到心变得平和、宁静,直到它成为“一”为止。

所谓“一”是指“心”全神贯注于呼吸上,不从呼吸上分离开来。

心将不再混乱而能够轻松自在,它将会知道呼吸的始、中、末,而且保持继续不断地专注在呼吸上。

  当心变得平静时,我们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端的出入息上,而不必再随着呼吸的上下,到达腹部又回来。

只须专注在呼吸进来与出去的鼻端就可以了。

  这就叫做“静心”,让心放轻松而且平静。

当宁静升起时,心会“停止”,它会与它单一的对象—呼吸,一起“停止”。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使心宁静,而智慧就能够生起了。

  这是一个开始,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试着每天去练习。

无论是在家中,在车子里,躺着或是坐着,都必须不断地、很小心地去觉知和看守住这颗心。

  这称作“心理训练”的,必得在四威仪中练习。

不单是坐着,站着、走着、躺着的时候也都要练习。

重点是,我们必须知道,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如何?

而,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随时保持正念和清明。

心,是快乐或痛苦?

是混乱?

是祥和?

以这种方法去认识心,使心变得宁静,而当心变宁静时,智慧就会升起。

  有了宁静的心,便可去观察这禅定的对象——身体,从头顶到脚底,然后又回到头顶。

一遍又一遍地去做。

注意察看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和皮肤。

在这禅坐中,我们将会看到整个身体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那就是地、水、火、风。

  我们身体坚硬、固体的部份,形成地大。

液体和流动的部份,形成水大。

体内上下通行的气体形成风大。

而身体里头的温热,就是火大。

  四大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我们所谓的“人类”。

当身体败坏成为它所组成的各个部份时,便只剩下这四种元素了。

佛陀教导我们说,没有众生,没有人类,没有泰国人,没有西方人,没有个人,最终,就仅仅是这四大而已!

我们以为有个人或有众生,而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

  无论是分解成地、水、火、风,或是组成所谓的“人类”,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

它们都是不稳定、不确定的,而且一直在变化的状态中——每一个刹那都不安定。

  我们的身体是不稳定的,不断地在改变和变化中:

头发改变,指甲改变,牙齿改变,皮肤改变,每件事物都在改变,无一不变!

  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经常地在改变当中:

它不是“我”或是实体,它不是真的“我们”,不是真的“他们”,虽说它或许会那么想。

也许它会想到自杀,也许它会想到快乐或痛苦——各种各类的事!

心,是不稳定的。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相信了我们的这颗心,它将会不断地欺骗我们,而我们便会在苦乐之间不时的打转了。

  心,是个常变化的东西。

身,也是变迁不定的。

它们同样都是无常,都是痛苦的来源,都是“无我”。

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

身和心既不是众生,也不是个人,也不是自我、灵魂、我们、他们。

它们仅仅是元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而已!

  一旦“心”看清了这点,它会去除对自我的执著——执著“我”是漂亮的、“我”是善的、“我”是恶的、“我”在痛苦、“我”拥有、“我”这个或“我”那个,你将能经验到和谐一致的境界,因为你会看出全人类基本上是相同的,并没有“我”,有的只是元素而已。

  当你沉思默想,而且了解到无常、苦、无我时,你将不再去执著有一个“自我”,有众生,有我、他或她了。

认识到这点的“心”,将会升起nibbida——厌离和倦怠,它将会把一切事物看成无常、苦和无我。

  而后,心会“停止”,心成了“法”!

贪、嗔、痴将一点一点的逐渐减少和降低,最后剩下“心”——纯净的心。

这就叫做“修习禅定”。

  因此,我请你们接受这一份“法”的礼物,愿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思惟。

请接受这一份来自巴蓬寺和国际丛林寺院的“法教说”——当作是一种授予你们的传承。

这里所有的僧众,包括你们的儿子和老师们,予你们这个法供养,让你们带回法国去。

它将提示“心静”的法门,帮助你们的心得到平静而不混乱。

你们的身体或许会在混乱当中,但是你们的心却不会。

世人或许会被迷惑,但是你们自己却不会。

甚而,即使你们的国家处在纷扰不安当中,你们也不会被困惑了。

因为心会有所“见”,心是“法”!

这就是正道,正确的道路。

  愿你们永远记得这些教法!

  祝福你们健康快乐!

  【注释】

  注一:

 法尘: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

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

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

  注二:

 业处:

又作行处。

即业止住之所。

为成就禅定之基础,或修习禅定之对象。

此系南传佛教重要教义之一。

修习禅定时,必须选择适应自己性质之观想方法与对象,俾使禅定发挥效果。

此种观想之方法,因缘、对象即是业处。

 

果园早已存在

果实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备而且圆满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实的人

那些有足够信心来实践的人

法性

  (这是一九七七年结夏安居期间,在国际丛林寺院,对西方弟子们的开示。

  当一棵果树正在开花时,风的吹动会使花飘落满地,但仍会有一些花蕾留在树上,并长成小小的绿色果子。

当风又吹过这些果子时,它们有些同样还是会落了下来,而在它们掉落之前,有的可能已经接近成熟,有的甚至早已熟透了呢!

  人,也像风中的花和果一般,在生命中不同的阶段里“坠落”:

有些还在母胎中便已夭折。

有些出生没几天便告死亡。

又有的不曾成长,才活了几年。

有的正值青春,也有的在死前,已届圆熟之年。

  当我们想到人,想到风中花果的自然现象:

两者都是非常不稳定的。

  这种“事物不稳定的自然现象”,从寺院的生活中也能看出。

有些人来到寺院,想要剃度,后来却改变心意走了,其中有的还剃了发呢!

有些已成了沙弥,却又决定离开。

有些只出家一个结夏期便还俗去了。

这就像风中的果实,一切都很不稳定!

  我们的心也是一样,当“法尘”生起,在心中纠缠拉扯一阵后,心便“坠落”了——就好像风中的果实一般。

  佛陀了解这种事物不稳定的情况,他观察果实在风中的现象,并反映到他的弟子——比丘和沙弥们身上,他发现,他们也是一样,有相同的本质——不稳定!

有可能例外吗!

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啊!

  因此,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劝导才能够去观察和了解。

举一个佛陀的事例来说:

佛陀的前生,是洽诺果门国王,他并不需要去学习很多。

他所要的,只是去观察一棵芒果树罢了!

  有一天,洽诺果门国王与他的随行大臣们去参观一座花园,坐在象背上,他瞥见一些果实累累,且已成熟了的芒果树。

由于当时无法停下,便决定稍后回程时再去享用。

然而,他却不知,那些跟在后面的大臣们早已贪婪地摧残了所有的一切--他们用竹竿击落果实,打伤树枝,也使树叶撒了满地!

  傍晚时分,回到芒果林的国王,已然想象着芒果的甜美,却忽然发现所有的芒果都不见了,全没有了!

不仅于此,连树枝和叶片也遭受到猛烈的打击而散了一地。

  国王非常失望且沮丧,随后,注意到不远处有一棵芒果树,连着树枝和树叶仍都完好无缺,他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而后他醒悟到:

那是因为树上没有果子啊!

如果一棵树没有果实,就不会有人去滋扰,那么它的树叶和树枝也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这个教训,使他一路思索返回皇宫。

“当一个国王多么不快乐,多令人烦心且困扰啊!

必须不断地去关照所有的子民,而且如果有人企图来攻击,掠夺国土时又该如何呢?

”他不能安静地休息,甚至在睡眠中也被梦所惊扰。

  在他心里,又再次见到了那棵没有果实的芒果树,以及它丝毫无损的树枝和树叶,“如果我们也变成和那棵芒果树一样,‘我们的树叶’和‘树枝’也同样地不会受到伤害了。

”他想到。

  在寝宫里,他坐着沉思,由于受到这棵芒果树的启发,他终于决定去出家当一位比丘。

他将自己比喻成那棵芒果树,而且推断:

如果一个人能不被世俗的种种所羁绊,那他将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从忧虑或困扰当中得到解脱,而心就无所烦扰了。

经过这样的深思熟虑,他便剃度了。

  从此以后,无论他到那里,只要被询及师承,他都会回答说:

“一棵芒果树!

”他并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导,一棵芒果树是他觉醒到“法的导引”的原因,是一种引领向内的教导。

因着这样的觉醒,他成了一位少虑、知足、好独处的比丘。

放弃了尊贵的地位,他的内心终于得到了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