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59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了解世界的奇妙之处体会“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4.能领悟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根据课文仿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了解世界的奇妙之处,体会“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体会“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根据课文仿写一段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自然段较多,要求认识的生字基本分散在文中,教学时可以在自读的基础上集中反馈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准音调,认清字形。

比如,“呈、芒、型”是后鼻音,“幻、剑”是前鼻音。

对于易混淆的字“幻”和“幼”、“型”和“形”,应注提醒学生。

本课要求写的字,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易错的地方。

比如,“幻”的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绞丝,右边不要写成“力”;

“呈、芒、型”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建议在认读中结合字形特点进行书写;

“润”右边门字框里面的字是“王”,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了“玉”。

2.朗读教学

课文围绕“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而写,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段落排列整齐,具有诗意美。

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多种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更好的理解课文描绘的奇妙世界。

可以先让学生读好关键句子,再由句子到段落,段落到全文,重点是读出

作者对生机勃勃的事物和奇妙美好的世界的由衷赞美和喜爱。

例如,在读描写云彩和冬天的句子时,可以抓住同一事物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朗读;

在读描写落日、雨后世界、植物生长的场景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3.积累表达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并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的说话练习,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

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时可以由浅入深,首先指导学生思考从哪里寻找普通的事物。

根据例句可以看到所写的事物是水洼、群星、大树,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使学生明白普通的事物就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其次指导学生怎么写。

从例句可以看到,作者把水洼比作“有趣的镜子”,把群星比作“蜡烛”,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赋予了普通事物与众不同的美,并且普通事物也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学生明白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普通事物更加生动。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者词典,认识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时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世界的奇妙的?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的奇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

(喜欢)要知道可不能小瞧了大自然,大自然有魔法,它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够把世界万物变得绚丽多彩。

不信的话你就抬头看看天,你看天空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群星闪耀(课件出示天空的图片);

你再看看大地,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春夏秋冬,有山海湖泊(课件出示大地的图片)。

这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大自然,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那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仔细了解一下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师相机板书课文题目:

我们奇妙的世界)

2.师生齐读题目,重点提醒学生关注“奇妙”二字。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3)画出本文中你觉得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

2.指名学生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呈、芒、型”是后鼻音;

“幻、剑”是前鼻音;

“雕”和“辉”都读一声。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对易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呈:

“口”宜扁;

“王”三横间距均匀,下横宜长。

诱:

左部偏窄,右部最后一笔伸到言字旁下。

剑:

横短提短,撇展捺收,立刀旁垂直端正。

通:

“甬”字起笔稍高,大小适当。

模:

右部的“日”要扁,“大”的撇捺要舒展。

型:

上部略扁,“土”两横间距紧凑。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学生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奇妙 呈现 变幻 群星 奇迹 诱人 圆润 感叹 光芒 冰柱 锋利 刀剑

 普通 模型 存在 无穷

5.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6.全班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7.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标出自然段序号)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8.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课文一共有18个自然段。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总写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有生命的。

第二部分(2~16):

分别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第三部分(17、18):

总结课文,得出“世界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的结论。

9.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你从哪些地方的描写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学生自由回答)

从早晨太阳升起时和傍晚日落时天空颜色的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从黑夜降临,群星闪烁,像一只只蜡烛在发光,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有序轮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奇妙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感受课文的整体基调。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切”,理解这里的“一切”是指天空和大地。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生命”,领悟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的含义。

“生命”指的是一切都是“鲜活”的,充满能量的,具有变化的,有深刻意义的,与众不同的,这也正是作者说我们的世界是“奇妙的”的原因。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世界”“一切”,感受第1自然段的作用。

总写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为课文内容奠定方向;

同时,总领全文,点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领略“天空的珍藏”。

(1)引导学生抓住“你看天空的珍藏——”,并结合后面的内容,领悟这是一个总起句,引出下文对天空的详细描写。

①引导学生抓住“太阳”“云彩”等词语,思考:

作者都从天空中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太阳、云彩、雨点、落日、星空……

②过渡:

原来天空中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事物,真是超乎想象呢!

那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下天空的奇妙。

首先来看看作者看到早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太阳”,了解早晨天空中的太阳的变化。

①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升起”,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太阳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

②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词“粉红色”“蔚蓝色”,感受天空颜色的变化。

③引导学生抓住“就像”“大火球”,感受太阳的形状变化特点。

(3)学习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云彩的变化。

①全班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云彩的奇妙。

②师:

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真的有一团团云彩在不停地飞行呢!

(课件出示各种云彩形状的图片)

③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曾经看到过什么样的云彩,可从时间、地点、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着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适当鼓励发言)

④学习词语“雕饰”,感受云彩的美丽。

A.师:

同学们,课文中出现了一个词“雕饰”,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

B.学生结合课文语境,联系上下文,推测“雕饰”的含义。

C.同桌之间分享自己理解的意思。

D.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确定“雕饰”的含义。

雕饰:

雕刻并装饰;

雕刻的花纹、图形装饰。

雕,一种猛禽,也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E.引导学生结合词义,理解“雕饰”在文中的巧妙用处。

“雕饰”一词表明了天上的云彩如同经过人工的精心打磨和雕刻一般精致,形象地写出了云彩的形状的精美,更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4)师:

天空中的云彩不仅会飞行,也会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形状多变的云彩肯定不只有一种状态,云彩如果变得又黑又重,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①学生齐读第5、6自然段,感受雨中云彩的变化和雨后的乐趣。

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当云变得又黑又重的时候,是要下雨的征兆。

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噼噼啪啪”,想象雨落下的声音。

④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趣”“镜子”,感受雨后的乐趣。

(5)学习第7、8自然段,了解一天结束之后的天空。

①学生齐读第7、8自然段,感受一天结束之后,天空的变化。

②课件出示句段1,引导学生感受黄昏时的天空。

句段1: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A.引导学生抓住“一天结束了”,明确时间,体会黄昏时的天空也同白天的天空一样奇妙。

B.课件出示太阳落山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落日的余晖”。

C.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变幻”,体会黄昏时的天空颜色多变。

“变幻”一词体现了黄昏时天空的颜色随着余晖的变化而变化,色彩十分丰富的场面。

D.引导学生抓住“金色”“红色”“紫色”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明确这些词具体写出了黄昏时的天空的颜色变化,也是对“变幻”的具体说明。

③课件出示句段2,引导学生了解夜空的奇妙。

句段2: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A.引导学生抓住“黑夜降临”“群星闪烁”,体会就算是一片漆黑的夜空,也有群星闪烁,感受天空的奇妙。

B.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千千万万”,感受夜空中的星星非常的多。

C.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蜡烛”,明确句段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群星”比作“蜡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一闪一闪的特点。

3.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天空的奇妙?

课文从清晨的景色、云彩的形状、雨点的声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晖、黑夜中群星闪烁等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4.课件出示太阳升起、云彩变化、太阳落山、群星闪耀的照片,指名学生回答这些照片都对应课文中的哪些句子。

5.师:

课文围绕“天空的珍藏”写了好几个方面。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关于天空你还有哪些可以补充的。

大雨过后出现的彩虹;

暴雨来临前的闪电;

傍晚的火烧云;

夜空中皎洁的月亮……

6.教师小结:

知道了“天空的珍藏”之后,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对奇妙的大自然有了一定的了解。

太阳东升西落、雨后水洼映射、云彩变换无穷、夜晚群星闪烁,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大地的奇妙的。

2.结合实际生活,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

3.能领悟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仿照课文完成课后的小练笔。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过渡:

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天空不仅有太阳、云彩、群星,还会下雨。

同学们,你们说天空的珍藏是不是不少呢!

那么,大地上又有些什么事物呢?

让我们赶紧去课文里面看看吧!

板块二 体会语言,感悟奇妙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9~1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跟大地的珍藏有关的句子。

2.同桌之间分享你在课文中画了哪些句子,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

3.师生交流反馈,引导学生从一年四季的变化中感悟大地的奇妙。

(1)师: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复苏,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我们就先来看看春天大地有什么珍藏吧!

(课件出示句段1、句段2)

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

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

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植物生长”“水果”,明确虽然作者没有直接点明时间,但是这些东西所在的时间都指向春天。

②引导学生品读句段1,感受春天植物的变化。

A.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种子”“生根”“发芽”“开花”,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

B.引导学生抓住“极小的一粒种子”“花很漂亮”,领悟作者说植物生长过程是“奇迹”的原因。

C.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本段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即解释种子从生根到开花的过程就是植物生长的奇迹,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不禁为此震撼。

③引导学生品读句段2,感受春天水果的丰富。

A.引导学生抓住“樱桃”“李子”“梨”,感受水果的种类丰富。

B.引导学生抓住“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感受水果的颜色外观丰富,十分诱人。

④师: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的过程,看到了各种诱人的水果。

大家读完这两段话有什么感受?

植物生长过程很奇妙,这离不开土地的滋养;

各种诱人的、颜色丰富的水果,是来自大地的宝藏。

这些都显示着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师:

春天过去,炎热的夏天到了,拥有众多珍藏的大地会想出什么办法为我们遮太阳呢?

请从课文中找一找。

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3)师: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转眼秋天到了,我们又能看到大地的什么珍藏呢?

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有关秋天的句子。

①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3~15自然段,了解秋天的模样。

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金黄色”,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④引导学生抓住“洒满了光芒”,感受秋天的形态美。

⑤结合“起舞”“飞翔”“飘落”感受秋天的动态美。

A.引导学生抓住“漂亮的翅膀”“翩翩起舞”,想象蝴蝶飞舞的模样。

B.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鸟儿建造房子是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感受鸟儿们建巢穴时的充实和快乐。

C.引导学生抓住“劲吹”,感受秋天的风很大、很猛,想象“树枝颤动,树叶飘落”的场景。

金黄色的秋天过去就是寒冷的冬天了,冬天万物凋零,大地还能珍藏什么呢?

①学生朗读第16自然段,了解冬天大地的珍藏。

②引导学生抓住“冰柱”“刀剑”“小水滴”“珍珠”,领悟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感受冬天的奇妙。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柱”比作“锋利的刀剑”,把“小水滴”比作“珍珠”,写出了冰柱和小水滴的形状,比喻十分形象,写出了冬天独特的美。

4.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在描写大地的珍藏时的写作顺序。

课文描写大地的珍藏时,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5.教师小结: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年四季中大地的珍藏,无论是哪个季节,大地的珍藏总是丰富而奇妙的。

板块三 仔细观察,梳理脉络

1.师:

课文从第2自然段开始,分别描写了天空和大地的珍藏,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请从课文中寻找原句回答。

只要我们仔细观、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2.结合课文第17自然段列举的普通的事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其他的普通但又美的事物。

草上的露珠、湖上的涟漪、斑驳的城墙等等。

3.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课文中描写了非常多的平凡的事物,如水洼、群星、水珠等等,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富有变化的美、不平常的美,它们都富有生机与活力,所以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4.回顾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句,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平凡事物的美的。

作者发现平常事物会带给我们好处,这些好处可以让平常事物变美,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来。

例句: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板块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2.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课后“小练笔”的例句,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和纸,想一想,还有哪些看起来平凡的事物也是如此有趣的。

仿照例句,试着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写。

(2)小组交流,互评谁笔下的平凡事物写得最美,互相提出意见,自行修改后再读一读。

(3)学生展示,教师适当点评,师生共评谁写得更好。

(4)结合大家的意见,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总结:

学习了本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看到了天空中早和晚、晴和雨的变化,还看到了大地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

作者通过对平凡事物的描写,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奇妙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做一个观察小能手,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和美丽,去热爱这个世界。

完成《·

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抓住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本文语言生动,将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描写得充满诗意和画面感。

文章的自然段较多,但其实每个自然段都比较简短,而且结构清晰明朗,描写天空和大地的结构类似。

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重点指导天空这一部分,为学生朗读后文大地的部分时提供迁移运用的范例;

同时,让学生注意提炼关键语句。

针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然后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要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感悟课文,体会大自然的乐趣,学会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身边出发,感受大地和天空,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更好地体会大自然的乐趣,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并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再通过课后“小练笔”进行巩固实践。

【素材积累】

摘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景区内有一座平衡石头艺术公园,每天都会吸引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人们无不对这里独具特色的石头平衡造型惊叹。

这个公园的帝造者是来自加拿大的迈克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