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78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毒蝇鹅膏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

毒蝇鹅膏菌-形态特征

毒蝇鹅膏菌菌盖表面浅黄或米黄色或浅土黄色,往往中部颜色较深,菌盖直径2-4cm,初期半球形,后渐平展中部下凹,湿润时粘,边缘具明显的条棱,表面具颗粒状白色鳞片。

菌肉白色。

菌柄较短,2-6cm,粗0.5-0.8cm,内部松软至实心,质脆易断,上部有粉粒,基部膨大并有不很明显的环带状菌托。

孢子印白色。

孢子无色,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光滑,内含一大油滴,非糊性反应。

毒蝇鹅膏菌-分类与变种

分类

毒蝇伞是鹅膏菌属的模式物种。

扩大范围来说,它也是鹅膏菌属的亚属,鹅膏菌亚属的模式物种,而在此亚属下面的鹅膏菌节,其模式物种也相同。

鹅膏菌属下面的鹅膏菌亚属,包含了所有无淀粉质孢子的鹅膏菌属物种。

鹅膏菌节包含了不均匀外菌膜遗迹的物种,也包含了缩小一系列同心环的菌托,和在蕈伞上成为一系列斑点或瘤的菌膜遗迹。

鹅膏菌节由毒蝇伞和有密切关联的物种所组成,包含了豹斑鹅膏、芽状鹅膏、小托柄鹅膏和Amanitaxanthocephala。

现代真菌分类学家,基于大略的形态学和孢子的非淀粉质特性,把毒蝇伞和它们的近亲进行分类。

两个最近的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很自然地证实了上述的分类。

毒蝇伞在形态学上变化很大,并且很多专家在毒蝇伞的范围内辨认出一定数目的亚种或变种。

在《TheAgaricalesinModernTaxonomy》书中,德国真菌学家洛夫·

辛格(RolfSinger)列出3个亚种,虽然没有详尽的描述:

A.muscariassp.muscaria、A.muscariassp.americana和A.muscariassp.flavivolvata。

变种

var.muscaria

典型的,有红白相间斑点的变种。

一些专家,像是罗德汉·

杜罗斯(RodhamTulloss),只使用在欧亚地区和西阿拉斯加地区的族群。

var.flavivolvata

红色,带有白色到黄白色的瘤,出现在北美大陆西部,从南阿拉斯加,经过洛矶山脉,横跨中美洲,最后抵达哥伦比亚的安地斯山脉山区。

罗德汉·

杜罗斯始用这个名称称呼从阿拉斯加以南,原生的新世界族群所有“典型的”毒蝇伞。

var.alba

不常见的真菌,有白色到银白色的蕈伞,上面有白色的瘤,但是其他方面很像常见的毒蝇伞。

var.formosa

有黄色到橘黄色的蕈伞,上面有微黄色或黄褐色的瘤和菌柄。

一些专家,如泽金斯(Jenkins),使用这个名称称呼所有符合此变种描述的所有毒蝇伞,其他专家,如杜罗斯,只限制使用在欧亚地区的物种。

var.guessowii

黄色到橘色的蕈伞,在蕈伞中心区域比外围区域有更多的橘色或微红色色调。

在整个北美洲都有生长,但最常见到的地区是在北美洲东北部,从纽芬兰、魁北克往下到田纳西州。

一些专家如泽金斯,认为此变种为formosa的一部分,但其他专家如杜罗斯,认定是不同的变种。

var.persicina

略带桃红色到橘色,或“甜瓜”色调的蕈伞,在菌柄和管状菌球部分,带有贫乏的或缺少外菌膜。

在美国东南海岸线区域广为所知,于1977年首次被描述。

var.regalis

生长于斯堪地那维亚和阿拉斯加,肝棕色蕈伞,有黄色的瘤。

此变种也是有不同的认知,一些专家(杜罗斯)认为是独立的物种,其他专家(泽金斯)认为是毒蝇伞的一个变种。

2006年,由真菌学家乔瑟夫·

泽尔(JozsefGeml)团队,针对不同地区的毒蝇伞,进行一次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发现这个物种可描绘出3个不同的支序;

大致上可分为欧亚区域、欧亚的亚高山区域、和北美洲的族群。

所有3个支序的样本都可以在阿拉斯加找到;

这导引出阿拉斯加为毒蝇伞的生物多样性中心点。

这份研究也观察4个已命名的变种:

alba、flavivolvata、formosa(包含guessowii)和regalis。

所有4个变种在欧亚区和北美洲区支序里面都发现到,证明这些形态学上的构成只不过是多样性的表现,而不是不同的亚种或是变种。

泽尔团队更进一步的分子研究在2008年出版,显示出3个基因群,外加在美国东南部松树、山胡桃木、松树组成的森林中,所发现到的第4个物种、和2个以上在加州圣克鲁兹岛的物种,在基因学上很明显地被描述出每个基因群是分开的物种;

因此毒蝇伞现今被认为是一个隐性的物种复合群。

这个复合群也包含了至少3个其他有密切关联的分类,下面有3个有关联物种:

Amanitabreckonii,一个暗黄色蕈伞的蕈类,发现在西北太平洋上的针叶树林,和分别位于地中海区域和萨丁尼亚岛上,棕色蕈伞的A.gioiosa和A.heterochroma。

上述最后2个物种被发现在桉属和木犀属的树木上,而目前并不清楚到底是原生的还是从澳大利亚引进来的。

毒蝇鹅膏菌-分布范围

全球分布

毒蝇伞是全球性的物种,原来是生长在松树和落叶性的树林中,横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气候的地区,包含温带高海拔地区,像是兴都库什山、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洲。

一份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报告指出,毒蝇伞的祖先族群于第三纪,在西伯利亚-白令陆桥区域,并且向外扩展到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虽然一般是在秋季出菇,但是依照各地气候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北美洲出菇季节是从夏季到秋季,太平洋沿岸则是从秋季到初冬。

在这些相似的地点通常会发现到另一种蕈类网纹牛肝菌,并且常以仙女环的方式出现。

经由松树幼苗的运送,毒蝇菇广泛散布到南半球,包含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南美洲。

毒蝇伞以外生菌根的方式,与多种树木形成共生关系,包含松树、云杉、杉木、桦树和西洋杉。

通常见于引进的树木下,并且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和维多利亚州被认为是真菌型式的杂草,和南山毛榉形成新的关连性。

毒蝇伞也侵入澳大利亚原生雨林,能排挤当地原生的物种。

此外,最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麦哲伦港附近所出现的报告显示,毒蝇伞出现有往澳大利亚北部扩展的情形。

纵使毒蝇伞并没有扩展到澳大利亚的桉属植物,不过仍然在葡萄牙有和桉属植物发生关联。

中国分布

分布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长。

此菌属外生菌根菌。

与云杉、冷杉、落叶松、松、黄杉、桦、山毛榉、栎、杨等树木形成菌根。

[1]

毒蝇鹅膏菌-毒性

概述

毒蝇伞的毒性发作通常发生在吃下它的儿童或是成年人,并会导致幻觉。

偶尔,未成熟的扣子体也会被当成可食用的马勃而误食。

此外,在一场大雨之后,白色的斑点就会消失,变得和食用菇类橙盖鹅膏菌相似。

毒蝇伞包含了一些生物的有效成分,至少有两种,蝇蕈素(muscimol)和鹅膏蕈氨酸(ibotenicacid),是已知的精神刺激物质。

在成人当中,其毒性剂量为6毫克的蝇蕈素和30-60毫克鹅膏蕈氨酸,这是在大量采集毒蝇伞之后所测得的典型剂量。

然而,每朵菇所含有的化学化合物比率会随着地区或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对于每朵菇的剂量情形有所混淆和争议。

报告指出,春季和夏季的毒蝇伞比起秋季的含有高达10倍的蝇蕈素和鹅膏蕈氨酸。

致命剂量经计算后,大约为15朵。

而毒蝇伞的致死案例,在历史上的期刊文章和新闻报导中被报导;

然而,现在的医学治疗,使得毒蝇伞致死的结果变得微乎其微。

许多早期的书籍将毒蝇伞错误地列成是会致死的菇类,导致出现了一想像:

毒蝇伞的毒性,比实际上的还要强,但并非如此。

北美真菌学会说明,在过去100年来,并没有可靠的文件说明致死率。

大多数的蕈类毒性致死案件(90%或更多),主要是吃下微绿色到微黄色的毒鹅膏或是多种白色系列的鹅膏菌属蕈类之一,例如鳞柄鹅膏。

毒蝇伞的毒性有效成分属于水溶性,只要将毒蝇伞加水煮沸,并且把煮过的水丢弃,就可以部份解毒。

然而,把毒蝇伞干燥,会增加毒性,因为干燥会导致促进鹅膏蕈氨酸转换成更具毒性的蝇蕈素。

根据一些资料来源,一旦解毒之后,毒蝇伞就会变得更可以食用。

症状

潜伏期30分钟至2小时,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异常,烦躁不安、痉挛、视力模糊或幻视。

4-24小时后恢复正常。

此菌还产生甜菜碱,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治疗

如果碰上疑似的中毒症状,药物治疗方式应可以被找到。

早期的治疗由胃消毒药剂组成。

如果从吸收到被治疗的时间小于4小时,活性碳是适合的药剂。

如果病人在摄取后1小时以内症状就存在,灌胃治疗可以被采用。

和吐根糖浆一起引导呕吐,在任何中毒状况下,不再被推荐。

在没有解毒剂之下,支持性疗法变成主要针对中毒的长远治疗法。

毒蝇鹅膏菌-经济用途

该菌可药用,小剂量使用时有安眠作用。

子实体的乙醇提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所含毒蝇碱等毒素对苍蝇等昆虫杀力很强,可用于森林业生物防治。

据记载,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及雅库将人曾用作传统的节日食用菌。

一般成人食一朵后便会产生如痴似醉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享受。

印度用它作为魔术师的药剂。

在一些国家民间被作为一种安眠药物。

我国东北地区将此毒菌破碎后拌入饭中用来毒死苍蝇,甚至毒死老鼠及其它有害动物。

另外毒蝇伞表面的鳞片脱落后,往往与可食用的橙盖伞相似,采食时需注意区别。

在德国民间将此菌浸入酒中,用以治风湿痛。

该菌含丙酸,可用于制造丙酸盐用作防腐剂、香料脂、人造果子香等。

毒蝇鹅膏菌-药理学研究

蝇蕈素

发现于1869年的蝇蕈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毒蝇伞里面有迷幻效果的药剂。

蝇蕈素结合到蝇蕈素乙酰胆碱受器,导致神经的兴奋,并支持着这些受器。

然而,当我们比较其他的有毒真菌时,毒蝇伞的等级是很低的,像是变红丝盖伞(Inocybeerubescens),或小型的白色杯伞属物种,如变色杯伞(Clitocybedealbata)和环带杯伞(Clitocyberivulosa)都比毒蝇伞毒,而且毒蝇伞毒性实在是太微不足道,因此在中毒的症候上并不扮演一个角色。

毒蝇鹅膏菌-食用与烹调

毒蝇伞的毒性物质是水溶性的。

当切细或切碎成方块状,并且使用大量水煮沸时,毒性似乎就会解除。

纵使使用毒蝇伞为食用用途没有广泛应用,但是已解毒的毒蝇伞仍然在欧洲部份地区(尤其是在移民到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经常使用,至少在19世纪起,或可能更早就开始了。

德国内科医师和博物学家乔治·

亨利屈·

冯·

朗斯道夫(GeorgHeinrichvonLangsdorff)在1823年,于早期的已出版报道中,写下如何将毒蝇伞解毒。

19世纪晚期,法国内科医师菲利斯·

阿奇曼德·

波却(FelixArchimedePouchet)曾写过,提倡可以和木薯属植物(一种在热带南美洲重要的食物来源,但仍然必须在食用前先解毒)同等方式来食用毒蝇伞。

在北美洲,也存在使用毒蝇伞作为食物来源。

毒蝇鹅膏菌-文化艺术

近代绘画

毒蝇伞自从文艺复兴开始,就被使用在绘画当中,虽然画家使用时,是用微妙的方法。

在维多利亚时代,画家在绘画毒蝇伞时变成写实化,并且在仙女主题画作上成为主要题材。

大众文化

有红白相间斑点的伞菌在大众文化的很多场景是普遍的概念,尤其是在儿童的书籍、电影、花园装饰、贺卡和电脑游戏。

花园装饰和描绘地精、仙女的儿童图画书,像是《蓝精灵》,经常会出现将毒蝇伞用在座位或是房子。

两种最著名使用毒蝇伞的例子,是《超级玛利欧》电玩系列,和1940年迪士尼动画《幻想曲》里跳舞的菇类。

圣诞节文化

毒蝇伞出现在全球的圣诞卡或新年贺卡上,代表着好运。

民族植物学家强纳森·

欧特提出,圣诞老人的构想和传统上在壁炉上面挂长筒袜的中心基础可能和毒蝇伞自身有关。

由于毒蝇伞一般有红色和白色的轮廓,他主张圣诞老人的服装和毒蝇伞有关。

他也表示毒蝇伞也和飞翔的驯鹿有类似关联:

驯鹿被描述是吃了毒蝇伞,之后在迷幻的情绪当中腾跃飞翔。

美国民族药理学家史考特·

哈金雪特-多伯斯金(ScottHajicek-Dobberstein),研究宗教迷信和红色菇类的关系,记录到,“如果圣诞老人只有1只眼睛(像是奥丁),或者如果神奇的尿液是他传说中的一部份,他和毒蝇伞的关系会更容易去相信。

毒蝇鹅膏菌-毒菇鉴别

看形状:

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

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

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

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较为鲜艳的颜色。

无毒蘑菇多为咖啡色、淡紫色或灰红色。

闻气味: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

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

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

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毒蝇鹅膏菌-常见毒菇

白毒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白毒伞)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

菌褶离生,稍密,不等长。

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

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

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

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

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

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

该菌含有毒肽(phallotoxing)和毒伞肽(anatoxins)两大类毒素。

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

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接着病情很快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痉挛。

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急性肝炎,最后昏迷。

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云南民间还利用毒伞的浸煮液杀红蜘蛛。

该菌的子实体提取液对大白鼠吉田肉瘤有抑制作用和具有免疫活性。

该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松、支杉、栎、山毛榉、栗等树木形成菌根。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