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81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写说明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新课改也提出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

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我们编写了本册导学案。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因此,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材料的有效辅助材料。

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和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堂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点依据”。

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导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导学案以组为单位,共有八组,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探索自然、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勿忘国耻、走近毛泽东。

每组都有单元教材分析,每课时的导学案设计。

一篇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连接”、“学前准备”“’学习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几环节。

学习目标、重难点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重难点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

知识链接的作用:

扫清学习新知识障碍,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学前准备包含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教师的准备主要是教具的使用,教学资料的补充,学生的准备主要是指学生课前自己主动去搜集有关课文内容的信息等。

学习流程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功能主要是反馈矫正。

本册导学案主编曾瑞清,黄晓金、衷诚菲、周燕、袁昆、周永红、曾金兰、王小珍、李晶(按导学案单元内容顺序排列)参与了本册导学案的编写,并由曾瑞清、周燕进行审核。

由于各位教师初次参与导学案编写工作,时间仓促,个人水平有限,难免在编写过程中有疏漏,欢迎广大老师,家长,学生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组

第一组教材单元分析

1 窃读记(林海音)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张钫)

3 走遍天下书为侣(尤安·艾肯)

4*我的“长生果”(叶文玲)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第二组教材分析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王安石)

秋思(张籍)

长相思(纳兰性德)

6 梅花魂(陈慧瑛)

7*桂花雨(琦君)

8*小桥流水人家(谢冰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第三组教材分析

9 鲸

10*松鼠(布封)

11 新型玻璃

12*假如没有灰尘(周元桂)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第四组教材分析

13 钓鱼的启示(詹姆斯·勒菲斯特)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伊尔莎·斯奇培尔莉)

15 落花生(许地山)

16*珍珠鸟(冯骥才)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第五组教材分析

有趣的汉字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刘湛秋)

第六组

第六组教材分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马克·汉林)

18*慈母情深(梁晓声)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

20 学会看病(毕淑敏)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组

第七组教材分析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沈重)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李小雨)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第八组教材分析

25 七律·长征(毛泽东)

26 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晓年)

28*毛主席在花山(翟志刚)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导学案

教材分析

第一组教材单元分析

教材

分析

本组课文是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主要是由《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启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组成.《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关于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书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具体实践。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捅有丰富的阅读生活体验,对书已有一定的情感,也积累了些许读书方法。

虽然窃读的经历鲜有,但偷偷独立做一件事或是偷读“闲书”的经历大多学生都有过。

因而能够与作者达到视野的融合,能调动自身经验与课文产生有效的互动与共鸣。

但对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并通过生动的语言来细致描写还比较薄弱。

访谈、辩论赛的开展,辩论录的整理与辩论词等的撰写从教材的角度还是首次,学生缺少经验,需要教师细致地辅导落实。

导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会认26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会写23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读书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加强学生对成语、诗句的积累,指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写好钢笔字、毛笔字。

4、通过“口语交际”“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5、让学生热爱阅读,把阅读作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

学前准备

教师

查找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学时分配

1、窃读记2课时2*、小苗与大树1课时

3、《走遍天下书为侣》2课时4*、《我的长生果》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课时

回顾拓展一1课时

 

1、窃读记

主备:

黄晓金审核:

周燕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从中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的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从中受到感染。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知识链接: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林海音称作“金色年代”,影响了她们白话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北平味。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将北京的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

该书后来拍成电影,也改编成儿童绘本。

学前准备: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读书的滋味。

学习流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师:

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

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自由谈,老师根据自己学生汇报的情况适当给予激励与点评。

2、是啊,读书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或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谁窃读?

为什么窃读?

怎样窃读?

在哪窃读?

读的是什么书?

窃读后有什么感受?

……)梳理学生的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明白之处作好记号。

2、独立思考:

了解文章大意,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提示:

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

结果怎样?

3、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说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课后第一题)

达标练习:

(1)、会认“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注意“踮、暂”的读音。

(2)、形近字比较:

炒和妙峻和唆梭和酸抄和吵

(3)、正确读写文中新词,了解大概意思。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作者通过哪两个场景具体描写作者窃读时的情景?

(藏身于众人之间、大人之间以及借雨天读书)

2、从作者窃读中你感受到什么?

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主要从课文的整体出发,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和主旨,并解决字、词读音及大概意思,为深入阅读扫清障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入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重点:

深入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流程:

一、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作者窃读的滋味是什么?

(既快乐又惧怕)

2、小组讨论后展示:

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快乐?

哪些句子写出了惧怕?

读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教师相机点拨。

(课后第3题)

(这是全文的一个重点问题,下面的问题由此而展开,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更好地突破后面的难点问题了。

达标练习:

体现读书快乐滋味的句段:

我的体会:

体现作者惧怕滋味的句段:

我的体会:

二、体会写法,突破难点。

1、研读5——9自然段

(1)独立思考:

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请找出这样的句子。

(课后第2题)

(2)讨论并展示:

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作者的如饥似渴呢?

从哪些关键词语当中体会到的?

心理描写:

关键词语:

动作描写:

关键词语:

例如下面的这个动作描写:

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是小女儿。

从“隐藏、贴”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窃读时惧怕的滋味,为了不让图书管理员发现,她得费尽心思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把自己伪装起来,确实挺累的。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种滋味是不愿意去承受的,可小作者对此却乐此不疲,一天又一天,一个书店又一个书店地奔走,小作者那种对读书的渴望之情可见一斑。

三、感悟精髓,领会主旨。

研读第10自然段

1、讨论并展示: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课后第四题)

小结: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成长的人。

2、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作者有什么样的影响?

(资料链接: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及成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意义和作用。

四、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1、对比小作者,说说你以后要怎么样对待读书。

2、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或名人读书故事。

课后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主备:

黄晓金审核:

周燕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自学、合作、交流,从对话中得到关于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学习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难点:

能从对话中得到关于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知识链接:

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

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

1930年就读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员。

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等古代汉语。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从事印度语言及佛典研究工作。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下属的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长期致力于印度语言、文学及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著有《印度简史》、《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估哩婆湿》等,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

学前准备:

教师:

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

了解季羡林老爷爷的背景资料。

学习流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酷爱读书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那种既快乐又让人惧怕的滋味。

这堂课,我们将绪言呈位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老爷爷。

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

2、课题质疑。

看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小苗是谁?

大树是谁?

为什么称之为大树?

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仔细观察,看看这篇文章和以前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交流展示:

(1)以上第二个问题(文体不同,这是一篇访谈录,是一问一答式的,且在课文前标明了时间、地方和访谈对象。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季羡林水浒传三侠五义绿林好汉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彭公传偏科中西贯通滚瓜烂熟一百单八将

(3)、读课文,正音、师生共同评议。

达标练习:

多音字“绿”的读音

形近字的区别:

访—仿浒—许偏—编鼓—彭

三、自主阅读,深入感悟。

1、苗苗与季老先生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们分别有什么见解?

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

文章中有重点概括交流话题及见解的句子,请找出来。

参考:

(1)、文学家鲁讯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要多看闲书)

(2)、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不能偏科)

(3)、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多背古诗文)

达标练习:

人物

交流的问题(3个)

见解

你的感受或看法

苗苗

季羡林爷爷

2、全班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四、小结体会,写法迁移。

1、同学们从他们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既能带来快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说:

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对阅读的感受吗?

请大家尝试练习。

(提高题)

阅读,是,为我。

阅读,是,为我。

2、首尾呼应,析解课题。

(1)小苗指谁?

大树指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出示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链接,深化对题目的理解。

参考:

课题寓意苗苗求学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需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课后反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主备:

黄晓金审核:

周燕

课时:

2课时

教材解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记叙了作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无论怎样读同一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

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从中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侣”等4个生字,会写“侣”等9个生学。

正确读写词语“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4、体会作者对书的感情,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学习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资料链接:

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一、摘录式。

读书时,把收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词句、重要的片段摘抄下来。

摘录词语,可以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分类抄下来。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

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

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

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

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边读边圈圈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

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

有的文章内容寅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五、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

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

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

关于读书笔记本的几种具体方法。

学生:

了解几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侣”等4个生字,会写“侣”等9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读书方法。

学习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理由。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师: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为什么?

2、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文中的主人公却是以书作为自己环球旅行的伴侣,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课题:

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

2、老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学生读句。

3、指导“豫、趟”两个字的写法。

4、展示课文诵读,正音,互评互议。

三、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独立思考并圈点批注: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会以一本书作为旅行的伴侣?

(课后第1题)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作者的读书方法是怎样的?

这些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课后第2题)

4、讨论、交流、展示。

达标练习:

(1)选择与书为伴的理由:

A;B。

(2)作者读书的方法是:

(此题无需生硬地作要求,学生可以用书中的句段回答,也可用原文中的重点词句回答,还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3)我从作者的读书方法中受到的启示:

四、读写结合,迁移练笔。

1、作者的读书方法有什么顺序和规律吗?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首先—然后—最后)

2、请学习作者的写法,把你读书的过程和方法写下来,注意用上“首先—然后—最后”之类表示顺序的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习流程:

一、回顾旧知,感知情感。

1、回顾旧知:

说说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作者读书的方法有哪些?

2、说说你对作者的印象。

二、体悟写法,品味情感。

1、再读课文,想想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爱书、爱读书的浓厚情感,画上记号,想想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的?

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