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820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操作过程:

(一)导入环节(这个环节只有一个步骤:

引课示标,但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1、情景导入。

旨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主动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

因此,所给材料要有趣味性,所设计问题要有挑战性;

2、板书课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课题,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板书要规范,字体不能潦草。

3、出示学习目标,简称“示标”:

示标的操作方法: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课件或者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阅读。

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思考的余地。

同时教学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舞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概括起来就是:

教师:

激情导入、点燃学生、激发兴趣、解读目标

学生:

迅速收心、紧跟情景、认真思考、清晰目标

(二)预习导学环节

预习导学环节分三步:

1、预习指导。

课前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展示,课上通过展示让学生看。

预习指导要让学生知道用多长时间,自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

即“五个明确”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检测的方法。

预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

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

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设计问题,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时,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

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放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

③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具体、科学、明确。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如果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

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

④学科不同,教师的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

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

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⑤要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师的自学指导。

教师在讲解自学指导内容时,一般让学生“听、看、想、记”。

不能出现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明白了你的预习指导。

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预习指导。

⑥根据教材内容,可视情况分段自学。

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

有的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层自学,但每次自学都必须写清楚自学内容(范围)。

当然自学指导也就要分开进行,每次自学前给予相应的自学指导,学生容易记住,也容易掌握。

2、自主探究。

①读书或看书。

在教师指导下,从读书开始自主先学,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

【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自学指导要求读书或者看书

a.读懂文本,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内容,重点以及初步了解解题步骤。

b.发现问题,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难点,且形成问题。

c.启迪思维,能从文本所涉及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对教师的要求】

1、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不能放任自流。

2、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3、要重点盯住班上的后进生。

4、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

②检测(提问或练习)

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

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

例如:

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

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

这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

举手统计之后就转入检测。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板演或口头提问。

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理科一般以作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教师的要求:

1、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

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2、教师在检测时,应该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对象。

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

因为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板演,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了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注意听取别人回答的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4、在进行检测时,教师要注意收集问题,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情况,收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在脑子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内容,这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的或粗心大意的,这些属于次要问题。

对倾向性错误,应做记号,后面老师教时重点讲解。

预习导学环节要求教师:

调查学情、巡视监督、个别指导。

要求学生:

认真自学、解决问题、仔细答题。

(三)合作展示环节:

检测是进入“展示”环节的前提或桥梁。

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更正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三步:

1、更正讨论: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叫“兵教兵”)

展示的过程应包括:

(1)更正

①学生观察板演或是倾听各自预习的问题答案,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答案、结果是否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一般情况下分组讲解,每小组由组长指派一人主讲,其他成员可作补充,并有随时准备应对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的预案,此环节中小组长要注意轮流锻炼的原则,同时还要有根据难易层次合理分配的意识,小组成员能随时回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

(2)讨论:

(是生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操作】

对学生合作学习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应适当点拨,参与讨论。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

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

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就有教师来解决,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

【目的】

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

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意义】

长期坚持,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

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教师的要求】:

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关注每个小组的状态;

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

点评要有针对性。

时间:

教师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

要看学生掌握情况。

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

讲什么?

怎样讲?

内容:

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师的经验多方面综合看,学生最容易错在哪里,哪些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这些地方就要重点突破。

方式:

传统教学时教师先讲,学生后学;

教师讲的内容全是教材上的知识,不管学生会不会,所有内容都要讲,这就造成了“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

“四环节六步骤”这种模式是在学生自学、更正、讨论之后,如果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去讲。

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

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

B、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

一是补充讲解:

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

二是更正讲解:

学生理解有误的;

三是点评讲解:

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得内容和方式等作适当的点评;

四是归纳总结讲解:

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

五是按顺序讲解:

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六是拓展延伸讲解:

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

教师讲的方式概括为:

点拨提升,解决疑难

精讲点拨、讲清思路、指导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

认真倾听、学好思考、掌握方法

3、归纳整理,讨论收获。

各小组展示结束后,小组集中讨论主要收获,本节课获得的方法技巧,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直接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当堂记忆,然后在做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这样的结果学生才会映像深刻。

以上我们介绍了“合作展示”环节,这个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工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

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四)反馈环节:

自测评估,当堂训练:

布置课堂作业;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试题一般情况由老师提供。

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可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A类题和B类题等。

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教师不当堂批改的作业,下课时,教师要把课堂作业收走,放到课下去批改。

要限定时间,下课铃响就得交,把平时作业当考试对待。

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自测评估的目的:

理解记忆、巩固消化(练)。

巡视指导、抽测评价、精选习题;

巩固识记、互测互考、抓紧训练。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A、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

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

做到了“堂堂清”。

对不能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辅导。

B、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