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251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起什么影响?

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供给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其内容包括:

(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也就是说,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

以及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的减少。

(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也就是说,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

以及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4.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小轿车、空调一类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

为什么?

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当降价。

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而提高其价格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会低于价格上升的幅度,销售总收益将增加;

高档消费品是奢侈品,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因而降低价格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会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销售总收益将增加。

5.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值必须大于1,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会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就是均衡数量增加给卖者带来增加的收入,会大于其价格下降给卖者带来的损失,所以总收益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贱伤农”是指农民因为粮食丰收而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是小于1的,农产品的丰收使其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会下降,而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就会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增加的幅度,也就是农产品均衡数量增加给农民带来增加的收入,会小于其价格下降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最终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

6.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它有哪些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一种满足水平即效用水平,而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7.什么是消费者均衡?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已获得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的购买消费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1) Px·

Qx十Py·

Qy=M  或 Σ(Pi·

Qi)=M

(2) MUx/Px=MUy/Py=MUm  或者表示为 MUi/Pi=λ。

其中

(1)式为约束条件,

(2)式为均衡条件。

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即: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X与Y两种商品的组合上,消费者才达到了偏好不变、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Qy=M

(2) MRSXY=PX/PY

8.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正确。

因为发放货币津贴,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而发放实物津贴,则可能此实物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从而出现发放的实物量大于消费者自由选择时所消费的实物量,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

造成消费者总体效用水平的降低。

如下图,AB代表商品价格一定时发放货币津贴形成的预算线,如发放实物津贴,该消费者可得到Y1的实物,所获得的效用为U1,如发放货币津贴让消费者根据偏好自由选购,消费者会买Y2的实物和X2的其它商品,所获得的效应为U2。

U2>

U1。

    

9.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试用该规律简要说明我国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或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必要性。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某一特定值之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某一特定值以后所增加的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直到边际产量为负,则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总产量开始递减。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知理性的生产者会选择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且平均产量递减的生产阶段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的投入是有限度的,过多的投入将带来生产的非效率。

我国企业有过多的员工使得企业的生产脱离了生产的经济区域,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通过转移剩余劳动力,减少过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使得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搞活我国有企业意义较大。

10.什么是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的特征是什么?

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等产量线的特征有: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何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总产量是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其公式为TP=f(L,K),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其公式为AP=TP/Q,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其公式为MP=△TP/△Q。

假定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其余的要素都是固定不变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将引起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相应变化。

假定,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则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分别递减,此三者的曲线都是先升后降的。

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在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总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分析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时,可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到边际产量为零的阶段;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的阶段。

首先理性厂商的决策不会考虑第三阶段,因为在第三阶段,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零,意味着增加变动投入将减少总产量,而减少变动投入反而增加总产量。

其次,厂商也不会选择第一阶段。

因为在这个阶段,由于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厂商的利润还在增加,厂商的可变要素投入至少要增加到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即平均产量不再增加为止。

因此,理性的厂商总是将一种变动要素投在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第二阶段上。

这个阶段就是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

当然,在这个阶段上,有许多可供厂商选择的变动要素投入点。

厂商事实上会投入多少变动要素与既定的固定要素相结合,不仅取决于具体的生产函数,而且还取决于成本函数和市场需求状况。

1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原因有什么不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达最大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便呈先递减,到达最低,然后递增的U形。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形成U形。

13.什么是完全竞争?

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包括: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因此,厂商不能凭借产品差别对市场实行垄断。

(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任何一个厂商可以自由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完全竞争的行业。

(4)市场信息是完全畅通的。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和个别厂商的价格各是如何确定的,需求曲线各是怎样的一条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就由这种需求与供给决定。

但对个别厂商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当市场价格确定之后,对个别厂商来说,这一价格就是既定的,无论它如何增加产量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因此,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水平线,

厂商按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每单位产品的售价P也就是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收益AR,因此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市场价格仍然不变,从而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的边际收益MR也不会变,边际收益也等于价格。

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与价格相等,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MR=AR=P)。

15.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垄断市场上却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按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而且个别企业销售量的变动,并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故价格=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2)在垄断市场上,每一单位产品的卖价也就是它的平均收益,故价格等于平均收益。

但是,当销售量增加时,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这样,平均收益就不会等于边际收益,而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由于收益变动规律与产量变动规律相同,因此根据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平均产量或平均收益下降时,边际产量或边际收益小于平均产量或平均收益。

16.试对比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1)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这三条线重合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在垄断竞争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合,但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则为平均收益曲线下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线。

(2)在长期均衡时,长期平均成本的状况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而在垄断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并不是处于最低点,这说明此时存在资源浪费。

(3)价格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的价格低于垄断竞争下的价格。

(4)产量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的产量大于垄断竞争下的产量。

17.假设一个偏远小镇上只有一家私人诊所,试说明该医生为什么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因为只有一家诊所,所以该医生处于一种医疗服务的垄断地位。

由于其位置相对较为偏僻,可以近似认为该诊所没有竞争者。

其次,医疗服务一般是不能转让的。

不同的服务对象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市场。

再次,不同的病人由于收入、教育、家庭背景等原因,各自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因此,该诊所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18.拐折的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价格具有刚性的原因的?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内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可导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只要厂商边际成本曲线位置的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据此,该模型解释了寡头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的现象。

19.如何制定阶梯价格达到节约用水(或用电)的目的?

(1)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为了缓解水的供需矛盾的话,需要提高水价。

但水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如果“一刀切”笼统地提高水价,可能会导致有的人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可采用“阶梯水价”的办法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所谓阶梯式水价,就是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

使用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使用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取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

阶梯式水价采用增阶梯式,水价随着用水量的增多而增高,以限制用户用水,减少水资源使用量。

阶梯水价可以设置多个阶梯,但一般以三个阶梯最常见。

(3)合理的阶梯式水价,既能使用户基本需求不受影响,也能满足用户更多使用水资源的需求。

对低收入者来说,水价的变化并不影响他们的水费支出,只要其用水在一定的限额以内;

而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当然可以继续大手大脚地挥霍用水,他们将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高的价格。

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人们节约用水,另一方面也兼顾了社会公平。

20.个人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量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

从替代效应上看,工资上升总会导致闲暇需求量的减少,即劳动供给量增加。

但从收入效应来看,工资上升时,对闲暇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量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的增量很大,收人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量会减少,引起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1.为什么要对垄断进行管制?

垄断管制包括哪些方面?

因为垄断常常会降低社会福利,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两者相加的社会总福利小于完全竞争市场,产生无谓损失,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并且垄断常常会导致寻租行为,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管制。

对垄断的管制包括: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其内容为进入限制和价格管制;

对具有垄断力量厂商行为的管制,其内容为限制导致更大垄断的共谋和兼并等,实施反垄断法;

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化。

22.外部影响如何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无效率)?

(1)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2)外部影响即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在有负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但私人边际利益与社会边际利益仍然相同,所以,当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利益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利益。

这时,从私人角度看,市场调节是有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不是资源配置最优。

这就是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

当有正外部性时,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但社会边际利益(包括给第三方带来的好处)大于私人边际利益。

这同样是,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

无论是正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引起市场失灵。

2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支出法,是指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来计算GDP。

支出法计算的GDP由四个部分构成:

(1)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

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

(2)国内总投资支出(I):

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其中: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

(3)政府购买支出(G):

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

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4)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出口-进口(X-M)。

所以:

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

Y=C+I+G+(X-M)

24.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人们崇尚节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

从微观上分析,一个家庭勤俭持家,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往往可以致富。

但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导致经济衰退和萧条,失业增加和收入减少;

而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

由此得出一个看来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是件坏事;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件好事。

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任何理论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节俭的悖论”存在的条件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5.什么是IS—LM模型?

试用IS—LM模型来分别说明自发总需求变动和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把IS曲线与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

如下图所示:

在IS线上任何一点有I=S;

LM线上任何一点有L=M;

IS与LM相交于E,则E0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I=S,L=M,即在E0点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1)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IS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民收入与利率变动。

如下图,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IS0曲线向右上方平移到IS1,均衡点由E0变化到E1,从而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利率由i0上升到i1;

反之,自发总需求减少,IS0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到IS2,均衡点由E0变化到E2,从而国民收入由Y0减少到Y2,利率由i0下降到i2。

(2)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民收入与利率变动。

这就是,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自行画出示图)

(3)自发总需求和货币量同时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试自行画图分析)

26.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有何影响?

短期总供给是会变动的,这种变动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在总需求不变时,总供给的增加,即产量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而总供给的减少,即产量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而上升。

如图下图所示。

在AD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增加,AS0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到AS1,均衡点由E0变化到E1,从而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价格水平由P0下降到P1;

反之,若总供给减少,AS0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AS2,均衡点由E0变化到E2,从而国民收入由Y0减少到Y2,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2。

27.试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不同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是分析宏观经济情况与政策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我们可以用这一模型来分析不同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可用下图(a)和(b)来说明。

假定政策目标是要使价格水平由P0下降为P1。

从下图(a)中可以看出,采取压抑总需求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AD0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到AD1,价格水平由P0下降为P1,但在采用这一政策时,同时也使国民收入由Y0减少为Y1。

从下图(b)中可以看出,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当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AS0向右下方平行移动到AS1,价格水平由P0下降为P1,但在采用这一政策时,同时也使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

可见,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压抑总需求的政策更为有利。

28.什么是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是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