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785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docx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

可视化智能停车云服务移动平台

技术方案

21/21

目 录

第1章 系统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建设目标 4

1.3项目建设原则 4

第2章 方案设计标准 6

第3章 系统功能 7

3.1系统概述 7

3.2系统结构 7

3.3系统功能设计 8

3.3.1定位与停车场自动呈现 8

3.3.2停车场信息展示 8

3.3.3车位预约预定与无线支付 10

3.3.4停车场微地图车位导航 11

3.3.5反向定位寻车 12

3.3.6个人中心 13

3.3.7消息资讯 14

3.3.8系统设置 15

3.3.9公众查询及预订子系统 15

3.3.9.1功能实现 15

3.3.9.2系统数据流 16

3.3.10系统数据支撑子系统 19

3.3.10.1功能实现 19

3.3.10.2系统数据流程图 20

第4章 平台维护 21

第1章 系统概述

1.1项目背景

目前,由于道路规划与建设、政策相互协调性等问题,长期以来,城市交通建设往往更注重动态交通而较为忽视静态交通。

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在停车领域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实际停车问题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

(1)城市中心区停车混乱、停车位不足

在我国大多城市,停车泊位与机动车数量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在商业中心区、城市CBD以及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区域,停车设施明显不足,停车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现象很多。

据统计,城市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停车供需不衡。

目前城市的停车位目前只能满足50%的停车需求。

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个别城市高达50%)。

(2)停车场利用率不均衡

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周转效率偏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车无地方停”和“车库无车停”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

停车场使用率不高,如部分商业停车场和单位停车场晚上空余现场严重,而各小区又无地可停。

同时停车场建成后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这就加剧了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

(3)因盲目寻找停车空位而附加的道路无效交通流的现象突出

由于没有技术手段支撑,不能及时、方便地给驾驶员提供准确、有效的停车信息,导致车辆因盲目寻找停车空位而附加了道路无效交通流,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压力,或者导致车辆迫于无奈而乱停乱放。

(4)停车收费不规范

停车场地的收费缺乏监管,路内、路外各类停车场的收费额度缺乏弹性和配合,导致停车场地使用出现严重的不均衡,从而加剧了停车难、乱停车的现状。

(5)静态交通管理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动态交通

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日趋明显,违章占道、收费标准和管理混乱现象严重。

合法停车位严重不足导致机动车的乱停乱放,管理单位还是依靠大量人工完成停车收费的管理,导致停车资源不能有效使用和扩大投资再利用,也经常出现人为管理上的矛盾和收费舞弊行为,甚至引发不和谐的社会负面影响。

城市静态交通管理上的不足已经触动并影响了城市动态交通的畅通、有序。

(6)停车场备案无信息化支撑,易造成备案数据丢失,备案耗时长,难以对已备案停车场进行统一查询管理。

(7)停车场车辆进出信息分散存储于各停车场中,缺乏统一存储和管理,在公安和刑侦部门进行案件侦破时无法快速调出相应车辆信息。

城市交通的整治,离不开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的有效结合与管理,是个系统而庞大的循环工程,虽然政府在车辆管理、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立法与执法和相关配套资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静态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众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经验表明:

强化智能停车管理是提升静态交通管理的必要措施,以智能停车管理为核心的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是城市交通畅通的必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目前,成都市市区现有超过3600家停车场,共有泊位数超过76万个,每年预计递增400-500家停车场,5年后停车场将达到5000余家,泊位数超过120万。

因此,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停车场的作用,提高其使用率和周转率,对于成都市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智能停车管理是静态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设施的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通病。

合理制定停车收费政策,有效发挥室内、室外停车设施的优势,缓解交通拥挤压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停车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

收费不规范、支付不便捷、监管无支撑、服务成空白等等。

运用一种新的智能停车管理模式完善城市停车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城市停车管理机制,依托目前成熟的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是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的,新模式的建立将使城市停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和现代化。

成都市于2012年6月实行了《成都市智能停车场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了智能停车场信息系统建设的功能及技术要求,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停车场自身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撑。

1.2项目建设目标

依托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各停车场及停放车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移动智能设备,实现公众停车查询、预订停车泊位(含第三方支付与结算)、停车引导、公众消息互动等城市停车服务,为公众出行停车提供便捷服务,缓解城市车辆难和违章停车问题。

1.3项目建设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性原则:

选择业界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技术架构,以保证系统有不断发展和扩充的余地。

·易用性原则:

人机操作设计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要,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可靠性原则:

由于操作失误出现的故障,系统应可进行恢复,不破坏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经济性原则:

依据严谨的科学分析,以最小规模的扩展建设思路解决当前及近期面临的交通问题,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坚决避免重复建设。

·易维护原则:

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在线帮助手段,使具有基本技术水平的系统维护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进行较复杂的维护及一般性扩充。

第2章 方案设计标准

Ø系统建设严格按照国际通用协议、标准,采用Android/IOS环境开发建设,并遵循以下标准:

Ø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

Ø软件维护指南GB/T14079-1993

Ø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

Ø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Ø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1526-1989

Ø《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

Ø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

Ø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

Ø谷歌Android开发协议

Ø苹果IOS开发协议

第3章 系统功能

3.1系统概述

本系统拟覆盖全市停车场的静态信息和部分停车场动态信息,结合部分停车场室内微地图,实现公众查询停车场信息、预订停车位、停车场室内外无缝导航等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规划和停车服务,缓解全市停车难和违章停车问题。

3.2系统结构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

3.3系统功能设计

3.3.1定位与停车场自动呈现

系统默认调用高德数字地图并定位用户当前位置,并且系统会采用屏幕避让算法,自动把我们采集的停车点位以车图标点标注形式显示地图可视区域,让用户更加便于选择停车场位置信息,同时用户滑动或放大地图,停车场点位信息会根据相应的变化,以达到最佳停车场位置点推荐给用户。

图3-2停车场点位呈现

3.3.2停车场信息展示

系统完整对接采集的停车场点位数据信息,采用气泡引导的方式呈现停车场名称、位置信息、进出口照片、停车场收费规则、总车位数、剩余车位数等信息;系统还提供停车场的微地图,点击微地图,系统会自动加载该停车场的内部结构图,展示停车场内部的详细情况例如:

停车场地形、车位号、行驶道路,电梯、楼梯等信息,可视化呈现真实停车场内部结构,同时还提供基于停车场内部的查找搜索和离线微地图,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停车场环境,为用户节约寻找和

记忆车位的麻烦。

图3-3停车场信息展示 图3-4停车场微地图展示

图3-5停车场微地图立体展示

3.3.3车位预约预定与无线支付

基于定位和地图的完美融合,用户可以选择可视化地图或者传统的文字界面进行停车场车位的预约,传统的预约只能以文字方式呈现车位的动态,用户无法形象直观的了解停车场和车位的状况,例如:

大小车位、车位周围环境、怎么找到车位等问题,可视化地图基于图形化操作,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车位的空闲状态,并且不同车位大小程序以不同大小图形呈现,以及车位周边的柱头、墙都是可视化图形化展示出来,用户更可以基于地图车位进行相应的预约预定、导航等操作,可视化停车场微地图预约,打破了传统的车位预约文字呈现方式,弥补了用户对陌生停车场的不熟悉感,让用户更加接近真实环境了解自己预约的车位环境,车位预约变得更加便捷。

同时,车位预约需要交纳部分预约金额,系统会根据不同停车场收费情况给出相应的停车

预约费用预算,系统支持无线支付功能,系统默认支持天府通、银联/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停车结算后,用户点击结束停车,系统会给出具体的用户停车费用清单,用户只需选择无线支付或现实支持支付剩余费用即可完成整个停车过程。

图3-6停车场预定 图3-7停车场订单详情

图3-8停车场订单记录

3.3.4停车场微地图车位导航

传统导航智能导航到停车场进出口位置,无法精细化导航到用户需要到达的车位,可视化停车场微地图支持从地图任意位置导航停车场具体任何车位功能,导航以分段方式引导用户进入目的地,当用户到达停车场进出口的位置是,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室内导航方式,采取微地图导航,让用户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同时,系统也支持夸楼层导航,电梯、公共服务点无缝导航,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行驶引导方案。

图3-9停车场外部导航 图3-10停车场内部导航

3.3.5反向定位寻车

据统计反向找车会让用户浪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某些大型停车场,用户停车的时间甚至比找车的时间更长久,陌生停车场可能用户会耗费更长的时间,传统反向寻车,不仅需要用户记忆自己的停车区域和车位号,更是以简单的文字的形式引导用户到车位,常常还因为文字表达问题误导用户,极大的不方便用户找车。

基于可视化微地图反向寻车让整个过程变得极其便捷,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预约的车位进行反向寻车记录,根据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结合室内外地图自动最优路径规划到用户车位所在地,结合GPS和WIFI定位,辅助引导用户到自己的车位,实现了可视化的反向寻车。

图3-11反向寻车位置 图3-12反向停车路线引导

3.3.6个人中心

会员系统提供用户的自主注册登录、密码修改、停车记录管理功能、个人资料管理,采用便捷的短信认证机制,保证会员的真实有效性;停车记录信不仅提供用户的详细停车记录和费用清单,更引入誉机制作为用户的停车信誉等级和用户的诚信档案,用户每次停车都会给予相应的信誉记录;我们采用百分制度,对遵守停车协调的用户进行信誉奖励,对不遵守停车协议的用户进行扣除,停车场管理者可根据用户信誉情况给予相应的停车监管。

图3-13个人中心

3.3.7消息资讯

该模块为消息通知模块和平台活动模块,其中包含系统通知、停车预约约定通知、平台活动通知;例如:

系统版本升级通知、平台用户中奖资讯、用户车位预约预定确认消息通知等。

图3-14消息资讯

3.3.8系统设置

该模块提供系统的辅助功能,其中包含:

离线地图下载、系统检查更新、软件分享、用户停车说明和微地图图标图例、意见反馈等。

3.3.9公众查询及预订子系统功能实现

通过“公众查询及预订子系统”,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在出发前或在出行途中,实时查询目的地停车场的车位信息、使用状况等,可以预定好车位,规划好出行路线和时间;并可在线支付停车费用。

预定成功,本系统将发送信息通知停车场,因此,本系统促进了停车场的管理,极大地改善车主的停车体验,有效地解决了出门“停车难”的问题。

停车位查询时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用户可以查询所要了解的停车场停车情况,包括:

停车

场所在位置、车位总数量、现在停车数量、可预订车位数等。

车位预定是本系统最重要的功能,用户可以选择空闲车位,通过在线支付、预定车位使用时间。

该子系统还提供用户注册和登录、会员信息管理、用户订单管理、车位退订、用户抽奖、便民信息管理、停车位标记等功能。

3.3.9.2系统数据流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基础库

第三方支付系统

用户信息库

车位预定接口

用户认证

查询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

数据预订处理模块

第三方支付接口

泊位查询预订停车场通知接口

用户注册模块

图3-15公众查询及预订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开始

验证是否已存在

验证是否合法

填写注册信息

结束

用户存入数据库

图3-16用户注册流程图

开始

提示不存在

验证账号是否存在

提示不合法

验证是否合法

填写登录信息

结束

连接SSLVNP

登录系统

图3-17用户登录流程图

确认预定

填写预定信息

流程图说明

l用户注册

数据库

目的地

目的地

生产订单

在线支付

选择空闲车位

用户

地图查询

查询停车场

通知停车场

图3-18泊位预定流程图

公众通过“用户注册模块”访问“数据处理模块”,将注册信息存储“用户信息库”,成为注册会员。

l用户查询处理流程

(1)用户通过“查询模块”访问“数据处理模块”对“平台基础库库”进行查询操作。

(2)“平台基础库”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查询模块”返回给用户。

l预订处理流程

(1)用户通过“查询模块”查询“平台基础库”中的停车场及空闲车位信息,通过“登录模块和用户认证”登录系统,访问“数据预订接口”,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访问“第三方支付接口”调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在线支付操作,第三方支付系统将支付结果返回给“数据处理模块”。

(2)“数据处理模块”将“第三方支付”返回的处理结果,更新至“用户信息库”。

(3)“数据处理模块”将“第三方支付”返回的处理结果,通过“泊位查询预订停车场通知接口”发送给“停车场”。

(4)停车场将接收信息的结果返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更新平台基础库的相关信息。

3.3.10系统数据支撑子系统

功能实现

该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负责接收各不同接口采集到的智能停车场综合管理平台的输入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后存入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基础库中。

同时,该子系统可根据不同对接系统的需要,从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基础库中取出对接系统需要同步的数据,并对数据按要求处理后分发给各个对接系统。

数据支撑子系统

系统基础数据管理

采集信息管理

网站管理员管理

信息同步与推送

信息采集

采集的停车场数据包括:

停车场基本信息、车辆出入库记录、空闲车位、等信息。

空闲车位信息

停车场收费标准信息

停车场人员信息

停车场商圈信息

出入车辆记录管理

停车场信息管理

管理员角色权限管理

管理员信息管理

顶层数据推送

公安边界接入同步

政府查询信息同步

停车诱导信息采集

占道停车信息采集

社会停车场信息采集

政府停车场信息采集

图3-19数据支撑子系统主要功能示意图

系统模块介绍

(1)信息采集

采集“政府智能停车场”、“社会商用停车场”、“占道停车场”、“小区停车场”的信息,采集信息包括:

停车场的静态基础数据、车辆出入记录、空闲车位数量、停车收费价格等信息。

(2)信息同步与推送

将采集道的信息同步到“政府子查询”数据库、和“公安边界接入同步”平台。

根据交委的需求,将推送给“顶层数据库”。

(3)网站管理员管理

系统管理员为管理系统的人员。

系统管理员刻划分不同的角色和权限。

(4)采集信息管理

对通过采集模块采集的各停车场的信息进行管理。

采集信息管理包括:

停车场基础信息管理、停车场出入车辆管理、停车场人员管理、停车场商圈管理、停车场空闲车位等。

(5)系统基础数据管理

采集和推送操作需要设置的基础数据。

3.3.10.2系统数据流程图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接口

政府查询数据库

基础库

公安边界接入平台

顶层数据库

图3-20数据支撑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1)停车场通过“数据采集接口”,访问“数据处理模块”,采集停车场数据存入平台基础库。

(2)平台基础库时时将采集的信息同步到“政府查询数据库”。

(3)平台基础库时时将采集的信息对接到“公安边界接入平台”。

(4)平台基础库根据顶层系统业务需求为“顶层数据库”提供数据。

第4章 平台维护

平台建成后,提供持续的平台维护服务,服务内容包含:

Ø远程技术支持;

Ø服务器巡视、维护;

Ø平台整体数据管理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