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62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Word格式.docx

(2)工艺配方:

辛酸亚锡用量多,异氰酸酯活性高,交联度大,交联速度快,过多的胺和物理发泡剂造成泡沫内压低,泡沫弹性大时不能开孔,TDI指数过大时也会导致闭孔率高.

2、收缩(凝胶速度大于发泡速度)

(1)闭孔率高,冷却时收缩;

(2)工艺条件:

气温低,料温低;

(3)工艺配方:

硅油过量,物理发泡剂过量,TDI指数过低.

3、内裂

(1)工艺条件:

气温低,反应中心温度高;

TDI指数低,锡多,早期发泡强度高;

(3)硅油活性高,用量少.

4、顶裂(发气凝胶速度不平衡)

催化剂用量不足,胺用量少,硅油质量不好.

5、底角裂(胺用量过多,发泡速度太快)

表面大孔:

物理发泡剂量过大,硅油和催化剂质量差.

6、泡沫低温性能差

聚醚多元醇内在质量差,在同羟基值,官能度低,不饱和度大,同样锡用量时,TDI指数低.

7、通气性差

(1)气候条件:

气温低

(2)原料:

聚醚多元醇高,硅油活性高;

锡多,或锡用量相同时水与胺含量少,TDI指数高.

8、反弹性差

(1)原料:

聚醚多元醇活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小,硅油活性高;

硅油量大,锡量多,在相同锡用量时水多,TDI指数高.

1、拉伸强度差

低分子聚醚多元醇过多,同羟基值官能度低;

锡少凝胶反应不好,在相同锡用量时,TDI指数高,水少交联度低.

2、发泡时冒烟

过量胺促使水与TDI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低沸点物质蒸发而冒烟.若不是焦心,则烟气多数由TDI、低沸点物质以及聚醚多元醇中的单体环烷烃组成.

3、泡沫带白筋

发泡和凝胶反应速度快,在连续发泡中传递速度慢,局部挤压而生成致密层,产生白筋现象.应及时提高传递速度,或降低料温,降低催化剂用量.

4、泡沫酥脆

配方中水多,生成缩二脲多有未溶解于硅油,锡催化剂用差,交联反应不充分,小相对分子质量聚醚多元醇含量多,反应温度过高,醚键断裂降低了泡沫强度.

5、泡沫密度低于设定值

发泡指数因计量不准而过大,气温高,气压低.

6、泡沫有底皮、边皮、底步空化

锡多胺少,发泡速度慢,凝胶速度快,在连续发泡中带温过低.

7、伸长率大

聚醚多元醇活性高,官能度小;

TDI指数低交联不足,锡多,硅油多;

(3)气温高。

PU生产工艺简介

1.机器是否正常,AB料、二氯钾烷是否够用(不够先加料),开机预热升温,测流量,调AB料比例,看温度,气压是否正常。

2.原料温度严格控制在23-28度之间,AB料温差不能大于5度,AB管压相差不能太大,否则造成流量比例不准。

3.枪头,搅拌是否干净。

4.模具温度低的情况下,先给模具加温(模温低产品没有韧性,气泡多,严重的会粘模,大块脱落);

夏天生产模温过高要降温(温度过高,产品表皮薄,严重的还会有烧伤现象)。

5.脱模剂要求喷到位,但不必过多,喷多会造成模具结上蜡皮,做出的产品表面不平整,清洗模具难度增大,清洗次数过多会缩短使用寿命。

6.模具必须清理干净,废边吹干净再进行喷脱模剂,待脱模剂干后方可合模注料。

7.开模时间把握好,不宜过早,取出后经过48小时熟化,方可进行烘烤。

硬泡小实验方法

不知道各位xdjm是怎么做小实验的,反正我是这么做的:

请勿见笑

一、[原料、组合料储存之容器选择、附件准备及注意事项]

聚醚、聚酯类:

白色塑料瓶\带拧盖的\1000ml的最好或塑料胶罐2.5kg装。

此类容器要轻便、手握时不易滑脱,有时需要挤压加快原料流出。

如果是原料无需存放太久(3天之内)可以使用干净的矿泉水瓶子。

异氰酸酯类:

一定要用玻璃瓶,最好是“桂花陈酒”750ml的带拧盖的。

多的可用2.5~5kg厚实白色塑料罐。

附件:

PE材质塑料袋碎片。

注意:

1、绝对不要使用矿泉水瓶、可乐瓶等PET材质的容器,此类瓶子有透水性,极易造成异氰酸酯类物料结块变质;

2、原料用后一定要将瓶口擦干净,拧紧前加塑料碎片衬垫,否则长期瓶口结块影响下回开启及密闭性;

3、尽量将容器装满,物料高度接近容器1/3左右时要及时回添,否则容易结块;

发泡剂类:

首选玻璃瓶,次选可乐、饮料瓶。

众所周知:

低温贮藏为宜。

催化剂等液态助剂类:

小玻璃瓶(医用点滴瓶最佳),及30ml、60ml、125ml的带乳胶头试剂滴瓶。

注意:

1、要多备些乳胶头,随时替换污损者;

2、按正常使用量、是否容易变质等安排各助剂滴瓶大小;

3、正常状况下,滴管中排空,以防气温变化试剂被压高冒顶。

组合料类:

现配现用的组合料用普通矿泉水瓶子就行了;

需要储存观察耐贮存性的必须使用玻璃瓶。

如使用饮料瓶的几点建议:

1、瓶内不能有水。

通常做法是洗净瓶子倒立斜靠在报纸上一个礼拜,急用时瓶内塞入好的软纸用细棒搅动吸去水珠。

2、去除原瓶包装纸和封口箍圈。

3、不同性质的原料样品尽量用异色标签纸区分开。

二、[试验常备品及说明]

1。

600g~1000g精度0.01g的电子天平一台;

(配料及测密度时的准确称量用)

2。

载重500g的砝码天平一套;

(发泡专用)

3。

50℃的水银温度计3只;

(测取黑料、白料和环境温度用)

4。

50~100ml烧杯至少各两只;

5。

长嘴胶头滴管至少4支;

(最好10cm长)

6。

各色标签纸几张;

(3×

4cm的最好)

7。

广泛ph试纸一本;

(迟早要用的)

8。

最便宜的纸巾碎片一堆;

(巴掌大小)

9。

秒表一块;

(机械秒表最好:

不容易坏)

10。

裁纸刀两把;

(保证其中一把是锋利的,切泡体专用)

11。

500ml塑料量杯几只;

12。

大约500ml的普通塑料杯若干只;

(发泡用,多一些没坏处)

13。

一字螺丝刀1把;

(总长15cm左右,测“拉丝”和清洁发泡杯用)

14。

取样小塑料漏斗至少5只;

(其中一个是黑料专用,一个是难溶水物料专用,第三个加物理发泡剂用)

15。

试验记录草稿、记录正本、三色记录笔;

(各人喜好而已,建议各色笔调区分重点、普通记录、备忘录)

16。

约45cm长的小木棒4根以上;

(发泡专用)

17。

20cm×

25cm左右的带拎耳透明塑料袋;

(没有透明的就白色的吧,就是普通的用得最多的那种)

18。

手电钻搅拌器一套及清洁用天那水罐等;

(这套装置最麻烦,发泡搅拌有人喜欢用台钻式的,我个人认为不好使,推荐手电钻式的-----自由,便携,一个人独立操作,可以带到客户现场办公及“讲数”)

备注:

A电子天平显示操作屏、秒表表面要蒙上透明不干胶带-----可以让它们多活几年,切记:

拆换胶带时只能用酒精(高度白酒也行)擦去旧粘胶;

B实验室既要通风透气,又不能有穿堂风乱吹;

在避风处墙上凿4个小洞,间隔20cm,深度5cm,口径刚好够小木棒插进即可。

C手电钻搅拌器组成:

300w手电钻一只,搅拌杆是18-20cm长、直径5-8mm的不锈钢杆;

顶端焊上宽度为8-10mm,厚度为0.5mm,直径50-60mm的不锈钢叶片(十字形),叶片拧转约水平45度:

方向控制“电钻旋转时向下推压物料行进”----有点像吊扇工作原理。

叶片外围加焊一个不锈钢护圈:

防止物料飞溅和叶片打伤发泡杯子。

D搅拌器清洁罐:

大约1.5升的配有铁盖子的奶粉罐就可以,内装10cm高度的天那水(工业苯)、或DMF(二甲基甲酰胺)、或丙酮。

清洁罐子再放到塑料桶里(搅拌电钻放入后不用害怕搞翻清洁罐)。

不做试验时,清洁罐一定要盖紧,塑料桶最好也加盖子,清洁溶剂都是挥发品,有损健康!

三、[取样]

1、常规取样法:

对于聚醚、聚酯、异氰酸酯、液态助剂基本都可以从原料桶小盖处取样,开启工具:

一把普通老虎钳子足够。

放倒原料大桶将小盖处滚动至最高位置处(如果桶里装得太满就垫一条长木方子在桶底),使小盖处打开后尽量没有料子流出。

用干净碎软纸擦净桶盖丝口处(水渍及锈污);

取样瓶口接插漏斗(漏斗于瓶口简要有空隙,没有的话就垫根牙签或细纸条,防止取样时排气不畅、回气溅起料样),小心翻动桶体倒出原料液体平稳流进试样瓶。

也可以通过中转杯取样再倒入样品瓶。

2、其他取样法:

(如取样不多、物料太粘或桶堆间难挪开位子)打开大桶盖,用干净的的棒子蘸取物料快速移悬至中转杯上方滴落。

3、特殊取样法:

此法是特殊状态下才用。

如怀疑某桶材料有分层、沉淀或物料不纯。

(此时料桶必须站立)

附件:

必须动用取样玻璃管(简称“取样管”)----长1m,直径约2.5-3.0cm,中空,两头留有不大的孔洞。

用大拇指封堵住取样管的一头,另一头伸入大桶中达到预定深度后松开拇指排气,这样流入取样管的物料就是该层面的。

静止一下,再拇指堵住管子的上口,迅速提起取样管转移至中转杯。

四、[好习惯的养成]

1、取样后随手用碎软纸擦净桶盖丝纹口,特别是异氰酸酯(以下简称“黑料”)类的连小盖子都要擦干净,免得下回开启困难。

2、黑料取样漏斗用后就倒置扣在旧报纸上,难溶水物料漏斗也可以这么处理,以延长寿命,----不怕,下回直接用。

3、易溶于水的物料漏斗、中转杯顺手洗干净,漏斗水珠用软纸擦拭干净,漏斗管腔中用纸巾拧成细股条捅拭干净。

4、洒落各处的料滴要擦洗干净,样品瓶口更应该如此,估计大家一抓瓶子到处粘乎乎心里是不会惬意的。

5、试验台面保持整洁,料样标签写好(物料名称、产地、批次、取样时间)

五、[名词统一]

所谓名词,其实是“黑话”更贴切

1、黑、白料:

咱们这里黑料就是粗MDI或PAPI,白料是指组合料(聚醚、聚酯、硅油、水、催化剂、物理发泡剂等的混合体),

没有物理发泡剂的叫“半组合”(全水发泡体系例外)。

黑白料比例是指黑料Vs白料的重量比;

2、搅拌时间:

是指黑白料倒在一起开动搅拌器搅混发泡料至搅拌器离开发泡料液面的时间。

3、乳白时间:

开启搅拌至发泡料泛白并明显有上升迹象之时间。

4、拉丝时间(也叫纤维时间):

开启搅拌至发泡体用细条物来回捅戳,明显可以拔拉出细丝时之时间。

5、不粘手时间:

开启搅拌至发泡体正表面刚好可以用手指触碰而不粘连之时间(如果泡体有断裂现象,断裂口处的不算数)。

如果试验者娇气,也可以用光滑的塑料棒子代替手指敲碰泡体表面。

粘在手指上的泡沫2分钟之内就可以用指甲刮剥下来。

6、自由泡密度:

通常我们是指发泡体的芯密度。

7、塌泡:

指发泡料搅拌后泡体生长后坍塌之现象。

8、烂泡:

指发泡料搅拌后泡体生长中表面有“炸泡”现象及发泡体成型后剖面泡孔明显变粗或竖直剖面明显出现区域性泡孔尺寸结构异常之现象。

9、烧心:

指发泡体剖面越接近几何中心泡体越黄(甚至是黑色)之现象。

10、开孔:

正常硬泡泡孔结构是“封闭型泡囊聚集体”,如果这些泡囊壁穿孔连通,气体可以自由通过则叫“开孔”。

六、[配样]

1。

概念统一:

以后我们讲到配样、配料都统一口径

①聚醚、聚酯、植物油及其改良品等多元醇类归算为100,叫做“主份”

②硅油、小分子交联扩链剂、水、催化剂、稳定剂等各多少统称为“小料”

③“100+小料”为半组合量,

④物理发泡剂m%是指“相对于半组合的m%”,也就是实际投放量=半组合量×

m%

⑤“半组合量+物理发泡剂实际投放量”为组合料量

⑥阻燃剂(或粉剂)y%是指“相对于组合料量的y%”,也就是实际投放量=组合料量×

y%

2。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验室要用空调恒定室温。

条件简陋无法控温的就尽量挑在气温变化较小的时段实验(如阴天、无风日、傍晚)

3。

准备工作:

打开电子天平预热至少10分钟。

所有这类天平都要预热,特别是开通后的前两分钟,可以看到视屏数字不断缩减。

一定要“去皮除零”一分钟后屏显依旧是“0.00”才能执行称量。

4。

某些小料用量极少(比如有机锡)已超出电子灵敏感应范畴的就提前测定“每滴重量”,转而控制“滴数”(比如朝一个空烧杯中滴上20滴该物料测总重÷

20,注意:

此前滴管外边事先用软纸擦净,挤压乳胶头的力度把握好,整个滴管一定竖直,使每滴掉落的时间间隔趋于一致。

实际配料时也要同等操作条件执行。

不信就试试:

滴管竖直与倾斜45度滴出来的“滴重”肯定是后边的重)

5。

设计配方、草拟配单(“原料基础百分数配方”和“实际投放称量数配单”-----特别是初级入门的,称量控制不准确不要紧,那就“配方”×

3列成“配单”,照谱炒菜将误差降到最低。

6。

称量:

①电子天平托盘中心处放上配料瓶子,去皮归零,先称小料;

(原因很简单,天平载重越沉,灵敏度越低。

小料量小影响大,必须先来)

②去皮归零,称量100的“主份”;

③去皮归零,称量阻燃剂等;

(如配方中有的话)

④去皮归零,通过专用小漏斗倒加物理发泡剂,千万注意:

大约还有7-8克差数时丢开漏斗,取长嘴胶头滴管从发泡剂瓶中直接吸取141B等发泡剂捏挤注入配料瓶中(可事先在发泡剂瓶中多吸捏几下,把吸管降降温就不会“不捏自流”了,另外,尽量把发泡剂瓶口靠近组合料瓶口)

⑤盖拧上瓶盖,上下用力震荡摇匀组合料。

提醒:

设计配单时一定要事先考虑组合料瓶子最终“空余空间”,要是满满一瓶料子神仙都摇不匀的。

好习惯:

每加完一种原料,立即在“配单”上画掉。

称量过程中,随手擦净各用过的试样瓶口。

七、[常规保温、填充料发泡]

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室尽量装空调控制室温(一般25℃),无法控温的尽量把实验安排在气温变化较小的时段(下午等),或更贴近配好的组合料使用现场温控状态,多数情况下,实验室装上吊顶情况就好得多。

如涉及到“对比实验”,尽量在较短时间内按同一操作步骤执行“连续”发泡。

发泡前准备工作:

将发泡杯清理干净(用裁纸刀刮净发泡杯内壁,用螺丝刀刮松杯底,再用旧报纸窝成团拧擦杯内除去毛渣渣,特别是杯口处,要平整)

打开“清洁罐”铁盖,地上摊开一张旧报纸,放上已撑开的塑料袋、细木棒、秒表、螺丝刀、电钻搅拌器(前面这六样东西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小心:

塑料袋要双手抖开,别用嘴去吹开,一点点口水星子就会造成发泡体表面有不小的“白斑”)

3、白料称量:

发泡杯放在砝码天平上,调平,加上预计白料的重量砝码,向杯中倾倒白料,直至天平平衡。

(可用另一空闲手指点压天平判断是否快到“目标重量”),用温度计测料温。

4、加黑料:

黑料测温,天平加上预设黑料的砝码重量,向杯中倾倒黑料,直至平衡。

(空闲手中抓片软纸,手指点压天平预先判断“终点距离”,加倒黑料过程尽量快速完成),随手用软纸擦抹黑料瓶口一下放下,空出两手,左手端发泡杯蹲下。

5、发泡控制:

右手手握搅拌器放进发泡杯,左手按启秒表后迅速缩回捉稳发泡杯,右手食指同时扣紧电钻开关开始搅拌。

(由于黑料密度大沉在杯底,发泡杯壁上刚开始溅上的多是白料)左右手配合快速变换杯子倾斜角度和搅拌头深浅进退-----使杯壁上的溅料也被搅入“大部队”。

同时不时瞟一眼秒表是否走至“搅拌时间”,到点后,右手将搅拌头刚刚好提离液面并松开食指,利用电钻惯力空转1秒,放下杯子,搅拌头浸入清洁罐不再理会,盯紧发泡液面.

测“乳白时间”后,左手拉塑料袋一耳,右手端发泡杯将发泡料倒进塑料袋(别倒得太“完”,留一些);

放下杯子,抓起小木棒穿过第一袋耳,再拉第二袋耳穿在棒子上,找平,将塑料袋提离地面;

拿螺丝刀测拉丝时间;

测不粘手时间。

然后将木棒插到墙上小孔中,让泡沫体自己“熟化”去。

6、善后处理:

发泡完毕后将搅拌器晃荡几下后提离清洁剂液面,开动搅拌甩干搅拌头(5秒足够),捡起发泡杯等物。

盖好黑白料瓶等等

注意及说明:

这个实验方法步骤是针对自由泡密度小于40kg/m3、乳白时间6秒以上的保温、填充料的

初学者可以一开始拿水来发泡搅拌实战演习,最好玩顺了再去执行发泡

八、[高密度试验]

密度〉40kg/m3的正常步骤同“七”,只是搅拌时间适当延长至8-10秒,另外,搅拌结束倒完发泡料后杯子要“躺下”放,并在测完不粘手时间后尽快挑出杯中残留泡体(硬了之后不好清理),塑料袋中的泡体要趁热切割开

九、[快料试验]

不粘手时间在40秒之内的执行如下细节:

搅拌3秒,黑白料各40-50g(多了搅拌不及),搅拌后快速移走搅拌头,发泡料就在杯子里自由上长直至结束。

十、[密度测量]

基本执行“排水法”就可以:

切割一块芯部的泡体(矮圆柱形,大约100-200cm3),先称重G,塑料量杯装约300ml水,放电子天平上去皮置零,用刀片插住泡体将它按浸在水中(完全浸下去又不能压到杯底),读取电子天平显数V,G/V就是泡体芯密度值。

如果泡体是开孔型的,就只能练刀功:

将泡体切割成方形体,称重、量尺寸算体积.

十一、[泡体基本判断、抗低温收缩性判断]

发泡15min后去捏发泡体边角,看粉脆情况。

倒进塑料袋中的发泡体平挂30min内如果没有异常(外表水平方向有收缩褶皱纹的肯定不过关,上下垂直方向有收缩纹的也危险),就将它放空调房去吹凉风(20℃以下,气温低时就在外边放)一天,杯中的残留泡体同样“存放以观后效”。

泡体可以切成规则方形量好尺寸丢冰柜里深冷24hr,看尺寸变化情况。

特别是杯中残留物,如果它都没有收缩变化,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补充:

如果刚开始做实验,黑料倒加把控不准,可以动用一次性小杯周转:

比如要加80g黑料,那就在周转杯中预称83-85g,再用周转杯向发泡杯中倾倒黑料————大不了就是多倒区区几克而已,

此文来自聚义堂秋风凉先生。

拿来与大家分享。

有基础交流一,二,三,四。

今天先发一篇。

省钱时代,聚醚的价位不断攀升。

有幸目睹了十多年中硬泡类产品由暴利转向薄利、原材料由李逵蜕变为李鬼的过程。

感叹同胞的模仿创造力惊天地泣鬼神之同时,还是写点东西吧,免得背负“背后诽谤”的嫌疑。

事先声明:

以下的东西请别对号入座,更别仿制,众所周知:

本人眼神独特,看东西都是双层的。

[观]:

1、聚醚的外观无论颜色深浅,都应该是透明的。

要是半透明或是不透明,小心点,多数有问题。

先取原料桶中的不同位置处料样看有没有分层,最好再检查桶底,看是不是有颗粒沉降物之类的。

此情况出现,只能说明:

①、聚醚生产中控制不好,该反应的没反应;

②、聚醚后处理工作没做好;

③、掺省钱的东西了。

今年8月,Zh.Y的4110聚醚三个批次不透明就算了,取样出来隔夜自己分层,配制的组合料也是如此,而且分层高度超过10%,看来勾兑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2、聚醚颜色太深估计大家一般都不会有好感,至少说明聚醚生产时起始剂没“拉够真空”或是接挂环氧丙烷(PO)时温度太高。

即便聚醚颜色深,也应该是棕红色的,要是出现反常的“青色(偏绿色一些)”,小心:

在我印象中,只有松香聚酯和芳香二胺聚醚会有此模样,放心好了,芳香二胺聚醚太贵,没有人替你掺进去的。

3、如果聚醚粘度比以前明显偏大(晃一下或是倾斜一下聚醚包装瓶就可以看出来),很好:

不用打电话你就能判断是PO涨价了、而且今年蔗糖大丰收,聚醚厂家帮你少投了一些PO,而他很可能会好心地解释为:

增加硬度以便抗收缩

[嗅]:

正常含糖起始的聚醚都有一股焦糖的“腥”味。

1、如果出现浓浓的氨水味,PH试纸还没到桶口就变成“10”,十有八九里面含尿素;

2、如果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肯定是东北方向的产品无疑。

(403之类的胺醚不在此列)

[洗]:

多数硬泡聚醚可以粘在手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洗不净的看其羟值的范围是多少而定:

低于380mgKOH/g的还可以谅解(还是可以洗净的,只是没那么顺而已),高于380的就该不必动用肥皂。

要是洗衣粉一次都洗不净,那肯定是绿色产品啦(焦油改型多元醇、萜烯醇脂、松香聚酯、改性大豆油、蓖麻油、PTA聚酯等等都难洗,至于酚醛型多元醇-----价钱太高做起来又麻烦傻子才去加它)

[比对实验]:

最有说服力的是发泡比对实验,以下以最常用的4110为例

想看看聚醚B的情况,那就拿平时质量值得信赖的聚醚单体A作参照,先视用途(比如:

保温)设计一个配方基础构成

AB

聚醚100100

硅油1.51.5

水1.01.0

环己胺1.21.2

141B2727

(注意:

选用的配样瓶子要同一规格型号的)

1、都配成×

2的重量,先比对外观是否透明(以上适合25-28℃环境状态),不透明的道理同前。

2、左右手各抓一个料样瓶子并齐,保证两边液面同一水平后,齐胸平放,再前后一起并拢震荡:

看两边谁“跳得高”,这样可以大致判断出粘度高低。

3、以上同等条件下执行发泡(黑/白1.05/1,搅拌6秒,相继发泡前后别超过10分钟,要倒进塑料袋挂起),记录下各自时间(乳白、拉丝、不粘手),

并根据塑料袋中的泡体高度大致判断密度是不是相差很大。

如果A、B聚醚的发泡时间段相差太大(乳白差2秒以上、拉丝差5秒以上、不粘手差7秒以上)则“将慢的那个组合料适当按剩余量添加些环己胺、水来拔快拔高”重新发泡,尽量把他们的发泡速度、发泡个头调整到没什么区别;

另外发泡后的泡体都在不粘手3min后送到20℃空调房里自然“熟化”15min。

4、原则上,聚醚多元醇(比如4110)是起始剂接挂环氧丙烷(PO)的,封端的是“仲羟基”,因而其活性不应该高,要是考察对象聚醚相比而言“很省”催化剂,则有90%以上的把握判断它是加有“活性氢”成分。

5、看发泡上升过程中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