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64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x

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在项目部安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坚持项目部为主、分级响应的原则。

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事故的由项目部启动预案;

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和小型自然灾害事故的由现场作业队先行启动预案,并立即通知项目部。

在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事故后,现场作业队必须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果断、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在组织启动预案的同时,立即向监理部、业主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4.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重特大事故预警机制,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事故

2/26

和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五、工程概况及事故辨识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济南市市区续建配套工程卧虎山水库供水线路改造工程属城市供水,其工程等别为Ⅳ,主要建筑物工程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

卧虎山水库供水线路改造工程(东风洞至孟家水库段)主要包括输水线路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工程。

本标段为第四标段,施工范围为浆水泉水库~孟家水库段,本段工程(8+572~11+110)为新建隧洞,自浆水泉水库上游(桩号8+572)开始,至孟家水库西侧的西蒋峪沟(桩号11+110)止,隧洞长约2.55km,断面形式选用城门洞断面,圆拱中心角为180°

,洞高为3m,洞宽为2.9m。

浆水泉水库上游设浆水泉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54m;

洪山溪设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32m。

新建浆水泉水库上游节制闸、洪水溪节制闸各一处,均采用平面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在新建隧洞出口(桩号11+110)处设一扇固定式拦污栅,尺寸为3.0*3.0m,由钢板、工字钢焊接而成,滑块支撑。

2.施工中存在以下事故隐患:

(1)隧洞塌方;

(2)隧洞爆炸;

(3)隧洞机械伤害;

(4)隧洞运输;

(5)触电;

(6)火灾;

(7)交通事故;

(8)有害气体

3/26

六、启动条件

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的: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的:

特大型: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3.预警级别

按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

一般(小型)Ⅳ级、较大(中型)Ⅲ级、重大(大型)Ⅱ级、特别重大(特大型)Ⅰ级。

4/26

七、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挥办公室、各部门、施工作业队等共同组成。

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总指挥:

赵仁江

副指挥:

冯修珍

组员:

杨保忠张驰刘凯王鹏科刘立社刘洋

各下属生产作业队依据本预案组建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同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职责分工履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实施应急预案,同时完善现场应急救援组织。

2.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2)根据事故或灾害发生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启动应急预案;

(3)随时掌握本《预案》实施情况,并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4)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5)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5/26

(6)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7)决定应急撤离。

3.项目部生产单位(施工队作业队)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根据启动条件,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或上报项目部应急指挥部;

(3)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人员,在事故或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或灾害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4)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所需的一切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参与抢险救援,确保救援工作有序地进行;

(5)协助项目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项目部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争取尽快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4.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

项目部安全生产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

(1)综合协调组、

(2)安全保障组、(3)医疗救护组、(4)技术保障组、(5)后勤保障组、(6)资金保障组、(7)善后处理组、(8)应急救援组(抢险救灾、工程抢险、现场处置)等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组长:

职责:

协助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综合协调各工作组的抢险救援工

6/26

作,及时沟通、传递和综合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负责向各个组传达指挥部负责人和现场领导小组指令,联系和督促各组工作、物资、车辆调配,报告各组救援中的重大问题,联系救援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请求援助,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安全保障组设在安全管理部,组长:

组织保护事故现场,与当地公安部门一起承担警戒、交通等工作。

负责事故中可能危及到相关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工作。

确定受伤人员的姓名、身份等情况,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医疗救护组设在经营管理部,组长:

刘幼霞

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同地方医院及时协调沟通,救护、安置受伤人员,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4)技术保障组设在工程管理部、,组长:

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为抢险提供技术数据,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事故单位所在项目部的详细情况,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5)后勤保障组设在质理管理部,组长: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所需物资、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落实运输保障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6)资金保障组设在经营管理部,组长:

负责做好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检查应急救援资金使用情况,项目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资金项目部承担,各分包单位因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由责任单位或受灾单位自

7/26

行承担,暂无能力承担的,由项目部协调解决;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7)善后处理组设安全管理部,组长:

负责联络、接待和安抚事故中伤亡或灾害中失踪人员的家属,与地方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联络救助,处理有关赔偿、抚恤等事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8)应急救援组由事发地单位、相关施工作业队相关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在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抢险救援和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等事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八、应急准备

1.资金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进度,以及业主、监理单位的要求,协调管理应急救援资金的投入额度。

2.物资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施工进度变化对现有救灾储备物资进行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

每年年初购置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必备的物资。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和调拨制度。

3.通信和信息准备

负责信息沟通的部门应保障应急救援信息的畅通。

加强项目部信

8/26

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项目部和各生产单位及时准确掌握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信息。

充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收集当地气象、水文气象、地震等相关信息,对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评估。

4.应急救援装备准备

项目部和生产作业队有关部门应配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5.人力资源准备

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立完善技术体系队伍,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培育、发展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6.宣传、培训和演练

7.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员工应急救援意识。

8.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管理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开展对部门负责人、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9.每年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9/26

九、预警预防机制

1.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较大以上级别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和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一般安全事故和小型自然灾害发生后两小时内上报项目部主管部门。

2.信息报告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量、财产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类型,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分布,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

3.预警行动

各级应急救援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十、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工作以项目部为主。

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根据事故,按照分级管理、各尽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10/26

1.分级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的级别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启动III~Ⅰ级事故响应,同时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理部。

生产单位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IV级事故响应,同时上报项目部。

2.基本应急程序

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立即上报项目部。

同时发生事故的项目部应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

如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现场指挥部向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请求实施扩大应急。

应急处置结束后,转入后期处置工作阶段。

3.指挥和协调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启动本预案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照“就近、救急、高效”的原则,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参加应急救援。

被征调的单位、救援队伍应当服从指挥调遣,并积极组织参加抢险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1)现场指挥部的职责:

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

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11/26

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现场应急处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出现扩大情况发生。

及时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处置、事态评估情况和工作建议。

组织指挥治安、交通、卫生、防疫、物资等应急救援。

如应急响应上升为Ⅱ或Ⅰ级,协调内部有关应急力量,配合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

(2)现场指挥部一般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抢险救灾、工程抢险、现场处置)、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善后处理组、技术保障组等工作组。

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由现场指挥部明确相关工作组开展工作。

(3)各生产单位应按规定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时,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各生产单位应急救援应服从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

十一、现场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单位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发生单位应首先组织职工、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并通知有关专业救援机构。

(1)各生产单位是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责任主体,负责人应充分利用本单位和就近社会救援力量,立即组织实施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立即组织本单位和就近医疗救护队伍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2)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事故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事故和救援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救援措施。

(3)参加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下,

1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