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87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特详细包括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措施进度表等Word下载.docx

(一)数与代数方面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

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综合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单元教学分析(包括各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措施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3.精心组织教学,使操作更有实效。

本单元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教材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活动空间,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但因需要操作的环节比较多,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做到“活而不乱”。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4.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5、3的倍数的特征。

2.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

1.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3.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材首先从直观上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找出长方体,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强调学生多动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把表面积的概念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作好准备。

教材中没有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想计算的方法,有利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通过实验、观察,引进物体的体积概念,接着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体积单位的进率。

介绍容积的概念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本单元教材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联系实际。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³

、1dm³

、1cm³

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4.建立正确的体积观念。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当增加练习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教材多方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体现了学习分数的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中领悟知识,达到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材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结合了起来。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约分、通分。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况,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式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1.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2.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2.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3.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仅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

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

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1.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对比。

2.重视统计学习的现实意义和核心思想。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

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提高本班教学质量的措施

从教的方面、学的方面、非智力因素、家校联系方面写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

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计算训练。

在解决问题方面,要重视理解题意,注重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探讨。

在练习中必须重视解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

5、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学内容我将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

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

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家长校访,与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备注

2

2.22-2.28

因数和倍数

(2)

因数和倍数练习课

3

2.29-3.6

2、5、3的倍数的特征(3)

质数和合数

(1)

4

3.7-3.13

第二单元过关小练习

观察物体

(2)

5

3.14-3.2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

机动练习课

(1)

6

3.21-3.2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3)

7

3.28-4.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

8

4.4-4.10

整理和复习

(1)

第三单元练习小过关

(1)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1)

9

4.11-4.17

分数的意义(4)

10

4.18-4.24

真分数和假分数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11

4.25-5.1

约分(4)

12

5.2-5.8

通分(4)

13

5.9-5.15

练习课

(1)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14

5.16-5.22

第四单元过关小练习

图形的运动(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15

5.23-5.2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

16

5.30-6.5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打电话

(1)

17

6.6-6.12

折线统计图(3)

数学广角

(1)

18

6.13-6.19

总复习(3)

19

6.20-6.26

总复习

(1)

复习迎考

1

20

6.27-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