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79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演示稿Word格式.docx

导语提示:

“还可以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文章有什么不同。

3.单元内部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例如,第三组“语言的表达艺术”,重点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

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学习了第一篇课文之后又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提出,在口语交际·

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在回顾·

拓展中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在“展示台”里让学生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

(三)增加了富有时代感或具有文学经典的新课文

1.题材体裁更丰富。

拓宽了课文的文体和语体,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被编入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草原》《白杨》《晏子使楚》《将相和》《草船借箭》《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威尼斯的小艇》等,但这些保留的课文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相声题材的作品《打电话》以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走进信息世界”,具有现代气息。

2.增加具有经典味的文学作品,如《人物描写一组》《金钱的魔力》以及文言文《杨氏之子》等。

可见,本册教材很重视对语言、对经典的学习;

体现对人文、文化的关注。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

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

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

如:

《草原》课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又如:

《白杨》课后第二题(P1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如:

《晏子使楚》课后第四题: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

习作”单列。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语言表达的艺术”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搜集资料、调查等活动,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

另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安排在第六组,编排方式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注重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

第五和第七组教材都与名著有关,涉及四部古典名著;

教材还通过“资料袋”“课外书屋”旨在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

重视向生活拓展。

综合性学习单元,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等;

在习作、练习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如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并写信给远方的朋友,这种实践活动的要求是明显的。

总体而言,四个突出的特点:

1、增加了文学性的作品,要加强了名著的阅读

有两组教材出自名著,要增强名著阅读的意识,激发兴趣,适时指导。

2、强调表达方法的学习,要加强读写结合

“交流平台”都注重引导从写作的角度学习课文。

从“交流平台”的设计中,可以真切感受到编者把语言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如第二组“表达真情实感”,第七组“刻画人物的方法”等。

从练习的设计来看,有篇章结构方法的学习,如《再见了,亲人》练习3“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在习作中也注重引导学生加以学习和应用。

教材中的小练笔:

第一组第三课(P12):

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仿写)

第二组第五课(P25):

从本课中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改写)

第四组第14课(P71):

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补写)

第八组第26课(P155):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3、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紧密,要加强实践性

从口语交际·

习作、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等的设计来看,都体现编者注重与生活联系的意图。

4、体现与上册教材的联系,要注意巩固与提升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都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要注意巩固、提升。

第一组:

走进西部

把握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提出不懂的问题。

1《草原》:

体会写得美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

3《白杨》: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借物喻人)。

﹡2《丝绸之路》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旨在拓宽思路,搜集资料,了解西部大开发。

第二组:

永远的童年

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体会文章中的场面、情景的描写;

体会词句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学习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5《古诗词三首》:

背诵、默写;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想象情景;

改写成短文。

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背诵、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体会场景和画面的描写,学习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

﹡《祖父的园子》:

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及作者的情感。

8《童年的发现》: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会评价文中的人物。

9﹡《儿童诗两首》:

读诗想象画面和情景,谈体会;

仿写诗歌。

第三组:

语言的艺术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

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习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10《杨氏之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参照注释,了解句子意思;

感受语言的精妙。

11《晏子使楚》:

把握文章的内容,结合内容评价人物;

体会文章篇章结构安排的妙处;

体会人物语言的精妙,分角色感情朗读。

12﹡《半截蜡烛》把握剧本的内容,欣赏人物的语言;

了解剧本的特点,比较与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不同。

13﹡《打电话》:

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

体会语言的精妙和幽默。

第四组:

他们让我感动

体会感人的故事,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4《再见了,亲人》:

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体会句子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

体会表达上的特点(抒情叙事相结合,第二人称的写法以及反问句、设问句)。

15﹡《金色的鱼钩》: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体会语言、细节等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6《桥》:

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

17﹡《梦想的力量》:

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学习表达的方法。

第五组: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18《将相和》:

把握主要内容,给故事加小标题;

结合内容评价人物;

学会提出问题。

19《草船借箭》: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叙述顺序;

体会人物个性;

走进名著阅读。

20﹡《景阳冈》21﹡《猴王出世》:

了解文章内容及叙述顺序;

体会人物形象;

学习阅读古代白话文。

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

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搜集、处理信息;

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

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2《人物描写一组》:

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的方法。

23﹡《刷子李》: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24﹡《金钱的魔力》:

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学会概括人物特点;

学习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

第八组:

异域风情

了解不同异域的民族风情,学习作者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背诵、摘抄优美的句段;

理解文章的内容;

26《威尼斯的小艇》:

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27﹡《与象共舞》:

了解泰国风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领悟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

28﹡《彩色的非洲》:

了解非洲风情,体会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的方法。

概括而言,以下是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重点:

1.握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5.学习描写场景(情景)的方法

6.学习搜集、整理资料

显然,这些重点要求大体与上学期一致,但要深化。

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学习就比上学期要求高;

在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要求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要整个单元考虑,整体设计

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展示台”、“课外书屋”等模块教学可以适当调整、融和。

如:

第一组的“交流平台”,要求交流自己对西部的感受,这在单元教学开篇就应该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第五组的“交流平台”,要求交流对人物的认识、评价,比较人物,这些交流的内容要适当渗透在课文教学当中;

“课外书屋”是介绍《西游记》的,应提前到前面《候王出世》的教学中,不宜放在最后。

(二)精读课文的教学

1.要注重整体把握课文,包括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谋篇布局等。

首先,要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情感。

在读完课文后,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课文写了什么?

教材里有许多这样的导读和练习。

(P5)《草原》练习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P6)《丝绸之路》的导读:

“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P71)《再见了,亲人》练习1:

“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其次,重视文章的写作顺序、谋篇布局等写作特点。

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时,要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要指导学生学会概括小标题。

P100《草船借箭》练习2:

“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P95《将相和》练习2:

“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要抓住主线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进行感悟理解。

课后练习题是很好的参考

P30《冬阳·

骆驼队》练习2:

“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很深。

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比较练习1,还是抓练习2为主线较好)

《P53晏子使楚》练习2“……把晏子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有时,主线要自己设计。

《草船借箭》是一篇故事性的文章(小说),在叙事中刻画了三个人物,可以在初读感知内容后,设置这样的探究问题:

这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用词语概括)找出有关的描写,说说自己的理由(体会描写的方法)。

3.要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重视情感朗读

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浏览、默读、朗读以及边读边做批注等。

要重视教会学生做批注的方法。

要重视情感朗读。

本册教材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后练习第1题),而且有几处提出分角色朗读,这比以前的要求要提高了。

4.要教给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词句的体会

对词语的理解:

要注意它的本意和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代背景等。

对描写优美的句子的理解:

用词的准确、生动;

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对表达了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的理解:

抒情方法的运用,直接抒情(反问句、感叹句等)、间接抒情等

5.要关注人物描写,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本册第四、五、七组教材都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他单元也涉及),要注意对人物个性特点的把握,从事例、从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细节等描写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6.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方法

教参给我们提示:

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大量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

(教参15—16页)

7.要找准切入点,进行适当的读写结合训练

上面提到的几种小练笔要重视。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挖掘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对人物的评价:

概括人物的特点或者对他的看法,并写出理由。

想象并补白:

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

仿写某种写法:

《威尼斯的小艇》把某个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8.要重视一些新文体的教学

文言文

剧本

相声

儿童诗

对联(日积月累)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

《重其所重略其所略》一文提到以下观点,可以借鉴:

1、教学目标:

重“提示导学”,略“面面俱到”

2、教学过程:

重“整体把握”,略“细枝末节”

3、教学方法:

重“自学引导”,略“精读探究”

4、学习资源:

重“用足文本”,略“旁枝蔓叶”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

从教材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来看,有单向的、多向的,但在教学中都要注重互动性,还要注意情境性,特别要体现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学生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口语交际一:

策划“手拉手”活动。

建议:

综合性比较强,体现一定的实践性,教师要注意创设条件。

如果不能与远方的朋友“手拉手”,也可以与本市、本区的学校“手拉手”。

口语交际二:

“难忘童年”。

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素材。

口语交际三:

“劝说”。

要注意进行情景的模拟

口语交际四:

感动的故事。

单向的讲述,可以互动谈感受。

口语交际五:

演课本剧,“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形式可以丰富一些。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故事。

可以通过互动评比,评选“故事大王”。

口语交际八:

聊聊热门话题。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注意讲述与发表看法要有条理。

注意:

口语交际要开展,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要算入单元测验成绩(6—8分)。

(五)习作的教学

1.教材把“口语交际·

习作”单列,而且两者多有联系,体现从说到写的铺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也是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习作的主题、范围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在写法上可以学习课文。

习作一:

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

注意书信及信封的写法。

习作二:

看图作文或写童年趣事

写童年趣事要注意写出事情经过,注意写出情景,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三:

写发言稿

可以提供一些范文

习作四:

缩写

有范文可以参照,重点在理解内容的详略、主次,如何概括内容,

习作五:

写一件感动的事

指导如何写出感想、体会。

习作七:

写特点鲜明的人

抓住突出的特点来写,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习作八:

自由写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

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

主体部分前面有一个导语,主要是提出学习任务;

主体部分后面有一个结语,提出要养成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

1、语文综合性学习则是一种专题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要体现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

2.宝贤大街小学的介绍(附在后面)

3、设计举例

(一)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解释

(二)本学期单元测试题的一些思考

1、选择题

二会字的读音;

词语的书写;

字、词、句含义的理解;

文学常识;

课文理解等。

2、简答题

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读文后的感受、体会等,题型很多与练习题相似。

3、综合性学习的检测

填空的形式,关注过程和学生的实践结果

4.课外阅读的检测

对名著的阅读,如:

填写名著中的人物,联系课外阅读谈某个问题等。

一般是两周一个单元;

两篇精读课文4-5课时,作文3课时。

21周放假,实际授课约17周。

附:

“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的活动构想

海珠区宝贤大街小学曾桂红

一、对教材的认识

*导语——目标明确;

有建议——指导性强;

有阅读材料——提供范例

*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歇后语、猜字谜

*体会:

1、怎样把握活动时间?

2、怎样去组织活动?

3、怎样处理好学业评价与综合活动能力的评价?

4、怎样才能让社区等一些社会教育场所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创造的学习氛围?

5、怎样使学生实践活动与安全教育、学校资金不冲突?

二、具体操作的构想

(一)第一模块的构想

1、阅读“导语、活动建议”(1课时)

做法:

阅读、作批注,了解本次活动内容,布置课后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并做好记录。

(记录调查表详见教参P204)

2、阅读“阅读材料1-4”(2课时)

回报记录调查表、阅读、认识生字、选自己体会深的材料谈收获、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开展辩论活动(2课时)

阅读“阅读材料5”、搜集资料、开展辩讨论各种信息传播方式和缺点。

(二)第二模块的构想

1、计划阶段(1课时)

阅读第二板块的活动建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

“西洋快餐大家谈”、“漫谈中秋节”等),寻找合作伙伴,再以小组为单位制动活动计划,然后通过小组与小组间的互相交流评价,进一步完善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表

研究主题:

走进信息世界

班别:

姓名:

年月日

活动时间

了解活动内容

探究活动方式

第天

活动专题选择

合作伙伴选择

分工安排设想

探究方法选择

研究所需时间

预期的成果

故事、游戏、研究报告、板报、小品

计划

制定

效果

同伴评

家长评

老师评

2、实施阶段

(1)阶段指导(1课时)

学生开始实践活动一段时间后,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环节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汲取经验,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表

我们的活动组名

我们的研究专题

我们现阶段的成果

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新问题

我们下阶段的打算

请给我们一点意见

(2)阅读两个阅读材料(2课时)

阅读、了解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并归纳写法(详见教参)、讨论怎样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题去写研究报告。

(3)进行实践、交流、指导(2课时)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室和图书室、校外的图书馆以及家长等资源,深入开展活动研究。

指导学生学会找出问题、筛选资料。

(4)写研究报告(1课时)

复习研究报告的写法,尝试合作写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

1、成果展示(1-2课时)

为学生创设展示空间是可以多角度的,如:

课堂展示、学习园地展示、红领巾电视台展示、家长会展示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表

年班组别:

组员姓名

成果内容

成果展示方式

活动总体评价

项目

自己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动总体评价

兴趣性

合作性

创新性

观察能力

2、资料积累

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的资料、作品(研究报告、手抄报、诗歌、图画等)积累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