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83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

0.9

0.8

0.7

注:

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寸,表中数值应增加0.1。

3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

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

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

三级轴压比限值为

0.85,二级为0.75;

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

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

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

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

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

收规程2012)

(7)箍筋配置原则:

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

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柱箍筋加密范围: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l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

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框支柱:

例如底框结构,柱子上部是墙,则是框支柱;

剪跨比M/Vh°

小于等于2即是短柱,当剪跨比不大于2而且柱的反

弯点在柱的中点时得到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

一般为了方

便,设计人员以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来判定短柱。

(8)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柱的节点域箍筋(即梁柱交界处的箍筋,一般为加密处)的配筋计算方法:

Asvj/n,n为较少一侧箍筋肢数。

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分别为0.6%,0.5%,0.4%(四级

抗震等级不用考虑节点核心区),短柱节点核心区不宜小于上下柱端箍筋体积配箍率。

加密区体积配箍率应满足1)vvfJfyv2)—级不应小于0.8%,二级不应小于0.6%,三、四级不应小于04%;

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其非螺旋箍的箍筋体积应乘以折减系数0.8

v---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按C35计算。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强度低于C35时,

fyv-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v---最小采配箍特征值,查抗规表6.3.9

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最小配

箍率按表11.4.17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

4剪跨比不大于2(短柱)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

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

9度设防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63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

配箍率PV,可按下式计算:

普通(复合)箍:

n1As1l1n2As2l2

V

Afcors

螺旋箍:

V

4Ass1dcorS

对于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

重合,计算中仍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Acorll12

P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

积所含箍筋的体积);

n1、As1--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n2、As2--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1i--b方向箍筋宽度,hb2c(c一般取值25);

J—h方向箍筋宽度亠h2c(c—般取值25);

s--箍筋的间距。

Assi---单根螺旋式钢筋的截面面积。

dcor—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混凝土截面直径。

例题:

以截面b=350,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①8@100

保护层厚取25,柱截面配筋见下图:

b方向箍筋肢数为n仁4,h方向箍筋肢数为n2=4,①8钢筋截面积为

As仁As2=50.3m叭l1=350-50=300mm,l2=500-50=450mm,箍筋间距s=100mm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

(4X50.3X300+4X50.3X45)/(300X450X100)=0.00514>

0.004

附:

(抗砼表11417)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入v表(抗砼表

11417)

抗震等级箍筋型式轴压比

<

0.30.40.50.60.70.80.91.01.05

一级普通箍、复合箍0.100.110.130.150.170.200.23-

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80.090.110.130.15

0.180.21--

二级普通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70.19

0.220.24

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60.070.090.110.13

0.150.170.200.22

三级普通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

0.200.22

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50.060.070.090.11

0.130.150.180.20

一、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筋(双肢箍)或单个圆形箍筋;

复合

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一般);

螺旋箍指单个螺旋箍筋;

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

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成的箍筋;

二、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积应乘以换算系数0.8;

三、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

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0.4%和0.4%;

四、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

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当轴压比不大于0.6时,其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中数值增加0.02;

当轴压比大于0.6时,宜按表中数值增加0.03。

五、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最小配箍率按表

11.4.17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

六、剪跨比不大于2(短柱)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

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

9度设防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框架梁的配筋和尺寸要求:

【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高规】6.3

(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跨度的1/10~1/18确定,梁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

1/4,也不宜小于200mm

(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的比值(x/h0),一级不

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3)抗震设计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位置

支座(取较大值)

跨中(取较大值)

一级

0.40和80ft/fy

0.30和65ft/fy

二级

0.25和55ft/fy

三,四级

0.20和45ft/fy

(4)抗震计算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钢筋面积之比,

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不应大于2.75%;

当梁端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6)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应该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沿着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符合下列规定:

psv=Asv/bs=nAsv1/bs

一级sv0.30ft/fyv

二级sv0.28ft/fyv

三、四级sv0.26ft/fyv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7)纵筋配置原则:

框架梁、次梁单侧纵筋不得多于两层,底筋根数不少

于3根;

同侧纵筋布置中,不同直径的钢筋相差不大于2级;

框架梁、次梁通长纵筋直径可小于支座短筋直径,尽量使通长顶面钢筋不大于支座纵筋面筋的60%,但不宜小于30%;

满足最小(大)配筋率的要求。

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

上部纵筋不应小于30和1.5d中的较大值;

下部纵筋不应小于25和d中的较大值。

钢筋排数的确定:

上部钢筋:

2(cd箍筋)(n1)d间距nd纵筋和梁宽比较,当小于梁宽时,即一排,否则两排;

下部钢筋:

2(cd箍筋)(n1)d间距nd纵筋和梁宽比较,当小于梁宽时,即一排,否则两排。

(n为钢筋的根数,c为保护层厚度取20,d间距上部取30下部取25)

(8)箍筋配置原则:

①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

一级抗震等级,

不宜大于200mn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二、三级抗震等级,不

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

于300mm

②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

径,按下表采用;

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寸,表中箍筋

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加密区长度

(mm

箍筋最大间距

最小直径(mm

2倍梁高和

500mn中的较大

纵向钢筋直径

的6倍,梁高的

1/4和100中的

最小值

10

1.5倍梁高和

500mm中的较大

的8倍,梁高的

8

三级

1/4和150中的

四级

6

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fl寸,

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