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90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Word格式.docx

全县计划种植面积122万亩,其中正播116万亩,复播6万亩。

种植棉花60万亩;

粮食24万亩(其中小麦12万亩、玉米10万亩,杂粮2万亩);

酱用番茄8万亩;

蔬菜瓜果14万亩,其中辣椒5万亩,瓜果2万亩;

油料3.5万亩;

甜菜3万亩;

中草药3万亩。

2007年,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60元以上。

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我们要依托屯河沙湾番茄制品公司和周边番茄加工企业,稳定酱用番茄种植面积,提高番茄单产和产业整体效益,要确保番茄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并逐步形成老沙湾片、公路沿线片早中型,山区片中晚型番茄种植生产基地的格局。

公路沿线片各乡镇(场)要大力发展以辣椒产业为重点的蔬菜种植,2007年要保证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安集海镇37000亩,大泉乡3500亩,金沟河镇3500亩,乌兰乌苏镇6000亩;

要重点发展制种产业,充分依托我县的地缘、资源优势,利用国家良种补贴政策,逐步在我县建成山区片玉米制种基地,安集海镇辣椒良种繁育基地,老沙湾片、公路沿线片棉花良种繁育基地。

山区片各乡镇场要发展甜菜、土豆等生产,2007年,全县甜菜订单面积要保证在3万亩,土豆种植面积要达到1万亩。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上,我们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

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依托辣椒、特色林果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突破,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逐步形成农产品出口生产、贮运、外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努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农业、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力度,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要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和特色、外向型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普及膜下滴灌、高密度棉花栽培、双膜种植、深耕深松等农业科技新技术;

落实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快农业优良品种推广和普及,力争使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100%;

通过良种推广应用,确保农民人均增收30元。

建立高产示范田,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2007年,全县计划建立高产示范田46.8万亩,其中小麦高产示范田2.5万亩,玉米吨粮示范田2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20公斤示范田30万亩、亩产皮棉150公斤示范田6万亩,酱用番茄亩产6.5吨以上4万亩、亩产10吨以上1.8万亩,甜菜亩产4.5吨以上5000亩。

全县实施膜下滴灌5万亩(除棉花膜下滴灌以外,还要重点发展番茄、辣椒等膜下滴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在植棉乡镇推广棉花双膜种植1.5万亩,实施深耕深松4000亩以上,实施农村沼气入户2100户。

通过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新技术,确保农牧民增收110元以上。

为此,各乡镇(场)、涉农各部门要逐步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前赡性的农民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贡献份额,同时也造就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

要依托石河子大学、昌吉农学院等大专院校,整合县乡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农机校、再就业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建立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互为补充,符合农村实际、农民需要的培训、示范、指导等综合服务体系;

2007年县农业局、科技局等要学习借鉴乌兰乌苏镇经验,与石河子大学、昌吉农学院共同建立覆盖全县的高产示范科技服务体系,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切实落到实处。

3、积极推行农业田园化管理模式,强化农田管理和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综合管理水平。

2007年,我们要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对农村基本农田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实现农民生产企业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生态环境自然化和农田整齐化、林网化,各类作物种植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化。

大家对田园化管理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田园化管理模式是一项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系统工程,简言之,就是为我们加强农业田管提供一个标准和目标。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加强田管,但是什么样的措施才能算是到位,大家不清楚。

我们和兵团农八师在农作物产量上差距较大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田管跟不上,田园化管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田园化管理,把我县农业管理提高一个档次,以达到生产标准化、生态自然化的管理格局。

2007年,在农业管理上重点在全县推行田园化管理模式,各乡镇每个村至少要选定一块农田建设田园化管理示范点。

通过实施田园化管理,确保农民人均实现增收50元。

4、尽快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尽快建立和健全灾害预测预报体系。

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依托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2007年,县委、政府计划在全县开展棉花保险试点工作,并向番茄、辣椒、甜菜、玉米等农作物及设施农业覆盖。

要逐步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业风险转移分摊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自救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快速增收。

今后我县要按照“增加数量抓出栏,提高品质抓奶源,发展大畜抓规模”的原则,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2007年全县完成牲畜最高饲养量146万头(只),增长2.1%;

实现畜牧业收入占全县农牧民纯收入的17%,较上年增长38元;

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86%、76%。

1、加快推进牧民定居进程。

2007年我县要继续把牧民定居作为畜牧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先定居,后规范;

先种草,后建房;

先定畜,后定人”和“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以“三通、四有、五配套”为标准,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抗震安居工程,以开干齐牧民定居点项目建设和完善西戈壁镇南滩、牛圈子牧场三个泉子牧民定居点为重点,以牧民在农区插花式定居为辅助,对山区牧民逐步实施异地搬迁,推动牧民尽快由游牧向定居转变,由牧民身份向农民身份转变。

根据地区下达牧民定居任务,结合县域实际,2007年我县决定实施牧民定居350户,这是硬指标,必须完成。

其中西戈壁镇96户,牛圈子牧场、东湾镇各30户,博尔通古乡、博尔通古牧场各96户。

完善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棚圈350座、三贮窖350座,新建药浴池8个、现代化挤奶厅10座,配种站12座,完善牲畜交易屠宰场2个。

在完成今年牧民定居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2006年牧民定居配套和完善工程。

2、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工商牧民树立“小畜换大畜、发展大畜第一位”的思路,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充分依托我县盖瑞乳业公司龙头企业的优势,公路沿线片、老沙湾片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业,建设奶源生产基地;

山区片草原畜牧业要突出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保持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母畜比例;

加大出栏数量,尽可能地多出栏、早出栏,加快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以实现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大力推广畜牧业实用技术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实施牲畜舍饲圈养、长草短喂,节约饲草料资源。

已定居牧民要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鼓励实行一户一圈一窖,精喂快销、节支增收;

同时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引导牧民种植牧草和农作物,将土地、农作物和牲畜饲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牧民定居、以草兴牧、以畜富民的格局。

要进一步优化牲畜品种,依托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建设,加大推广“冷配”、“胚胎移植”、“牵引交配”和良种牛自然交配等技术,实现牲畜良种化。

2007年全县完成牛改良3.13万头,其中冷配1.5万头;

完成小畜改良26.4万只,其中人工授精12万只;

冬羔生产19.5万只。

3、加大畜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力度。

建立健全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防疫指挥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落实乡镇领导包片、防疫人员包点、技术人员强制免疫工作机制;

实行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要确保达到200%。

凡是在责任范围发生疫情的,对密度不够、质量把关不严、市场监督不够而导致疫情传入和蔓延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要坚决做到“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有疫不流行”。

根据自治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兽医体制改革有关要求,从2007年起初步建成村级动物防疫网络,每个村要聘定一名畜牧防疫技术人员。

抓好检疫和防疫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的综合能力,确保畜产品安全、畜牧业健康发展。

4、加强牧区草原生态平衡保护。

草场资源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牧草是牲畜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草原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和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要积极落实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相关制度,加强草原监管力度;

在继续实施《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实施《沙湾县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加强天然草场的治理,彻底遏制草场“三化”问题;

加强草原防火和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保护好草原生态;

科学调整牧区的牲畜数量,着力做大饲草料种植业,大力推广饲草料种植和舍饲圈养、秸秆粉碎养畜方式,逐步实现以人工饲草料地取代天然草场,减轻草场压力,有效地解决草畜平衡的矛盾;

今年,山区片可采取设卡、清理等措施,坚决杜绝农区牲畜进入牧区放牧代牧,尤其是鹿角湾旅游区的载畜量要严格控制,以减轻草场“三化”趋势,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旅游资源增值、牧民致富同步发展。

2007年我县要实施草原休牧40万亩,围栏草场10万亩。

(三)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

1、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近年来,我县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地改变了我县重点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

2007年,我们要在继续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千泉湖水库除险加固、老沙湾片防病改水二期续建工程;

完成头浮干渠、宁家河东西干渠、大泉西干渠改造和博尔通古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实施南五宫防洪工程,启动宁家河水库立项建设。

以上水利工程,水利局和各有关乡镇(场)、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合,确保以上项目尽快启动、尽早见效。

2、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要充分利用好节水、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加大抗旱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有压滴灌、膜下滴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

2007年,全县计划新修防渗渠100公里;

新建高标准膜下灌溉节水面积5万亩,其中老沙湾镇、四道河子镇各1万亩,柳毛湾镇、商户地乡各5000亩,大泉乡8000亩,金沟河镇6000亩,乌兰乌苏镇、安集海镇各3000亩。

对于节水滴灌项目,春耕一开始,就要加快推进;

要实施预收水费,建立各项制度,确保实施,各乡镇场一定要重视。

今后,凡是防渗渠建设力度大、水费征缴任务完成好,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场),县委、政府将在节水滴灌项目实施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四)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生态绿化建设与保护

1、加强造林绿化工作。

2007年我县要继续把农田防护林作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确保林业各项任务的完成;

对已形成的林网,要认真抓好残次林的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林质量和效益。

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保质保量地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鼓励和引导退耕农民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好农民的长远生计。

继续开展“村村绿”工程建设,做到房前屋后有林,村庄道路有林,村庄四周有树,形成村在林中的优美环境;

鼓励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让林果业发挥真正效益。

2007年,全县要完成“三北”四期3000亩、经济林5000亩;

启动城西生态园区300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建立高标准经济林示范基地300亩;

完成退耕还林4.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新建0.6万亩、续建3.8万亩。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

目前,我区南疆地区经济林果业种植面积已达1000万亩,林果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的“摇钱树”。

近年来,我县林果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林果品种、种植面积、单产都有了很大提高,三道河子林场果农亩平均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林果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根据《沙湾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我县确定了将金沟河镇、良种场、四道河子镇重点培育成为枸杞种植生产基地,将三道河子林场、乌兰乌苏镇等国道312沿线乡镇重点培育成为蟠桃、葡萄、优质苹果种植生产基地,将西戈壁镇、东湾镇、博尔通古乡培育成为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林果种植生产基地,将大泉乡、乌兰乌苏镇、安集海镇、金沟河镇培育为林果贮藏、保鲜基地。

各乡镇(场)可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经济树种和品种进行试栽。

从2007年起,政府将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基础上,对种植经济林的农户,在经济林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极大便利;

对荒山荒坡种植经济林的,将明确土地长期使用权,并在土地租赁金收取方面给予极大的优惠。

3、努力提高林木管护水平。

狠抓植树造林质量,切实加强林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管护措施,强化督促检查与考核,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要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地区平原林采伐有关规定,规范采伐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在实施采伐的同时要做好更新规划,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超计划采伐,严厉打击乱砍乱伐、乱征乱占林地的行为,对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不仅要在内涵挖潜上做文章,而且要在外延拓展上找出路。

要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产业化提升农业,在培育和引导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拉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引导农民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

一是壮大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沙龙纺织、海天纺织、鑫溢纺织、秦玲纺织、华丰纺织、银鹰工贸、天鹰棉业科技、天汇棉制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棉花产业规模效益。

二是积极拓展畜产品深加工领域,支持盖瑞乳业公司不断研发生产新品种,加快我县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以乌兰乌苏、金沟河等乡镇挤奶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牛奶收购服务设施为重点,做好奶站后续管理及牛奶收购工作,确保盖瑞乳业公司日处理120吨鲜奶生产线达产达效,实现奶农增收。

三是支持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做大做强,不断巩固和稳定8万亩酱用番茄种植生产基地建设。

四是打造粮油加工龙头企业。

依托中粮集团“福临门”油脂品牌、先进的生产工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市场网络,整合天海、瑞隆、盘龙、天宝等粮油加工企业,努力建成西部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和油品集散地。

五是争取无公害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在现有8个品牌的基础上,再力争创建3—5个。

同时要借助生态农业县的优势,引进区内外知名企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进一步提高特色农牧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牧民多元化增收。

各乡镇(场)要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向二三产业转移、就近转移与跨区域转移、常年转移与季节性转移相结合,努力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渠道,要紧紧围绕县内三大工业园建设,有重点地组织农民在本县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逐步实现农民身份向农民工身份的转换。

要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去,这是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的重要举措。

要创造良好环境,拓展农民转移空间,推动农民向更宽领域发展。

2007年,全县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万人次,农民劳务创收达7000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创收达到500元以上,较上年增加60—80元。

1、突出发展农村第二产业。

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村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重点扶持特色明显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贮运保鲜业,着力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和采矿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结合县委、政府确定的3个中心城镇、79个中心村和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快农村中心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小城镇投资环境;

要积极培育小城镇经济增长点,支持和鼓励城市工商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搞开发,参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特色手工业。

扶持发展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新村建设;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依托银鹰工贸、天鹰棉业、天海粮油、盖瑞乳业、屯河番茄、国华食品等龙头企业,围绕纺织、食品、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建材、塑料化工等六大工业体系,引导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聚集资金实力,发展配套产业。

2、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农民转移培训,推动农民以家庭经营形式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业,培育农民自己的农产品营销组织,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农村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

要在全县普遍抓好用水者协会等协会的基础上,老沙湾片要重点发展棉花协会,公路沿线片要重点发展蔬菜、林果业以及辣椒协会,山区片要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甜菜协会,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农产品运销畅通。

加快金沟河农资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安集海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发挥农产品市场对农村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3、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

旅游业是农牧民增收的新型产业。

要依托温泉、东大塘、鹿角湾、千泉湖、瀚海柳浪等景点,形成品牌带动、连片发展、递次推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同时,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带动农牧民养殖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广大农牧民依托自然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尤其是山区片乡镇和县城郊区乡镇要大力发展以“农家乐”餐饮为特色的旅游业,建设大盘饮食文化风情园,引导农牧民围绕旅游景点兴办服务业,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七)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农业发展节本增效

1、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要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依托农业机械发展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路子。

农机部门要大力宣传大马力动力机械、收割机械、精量播种机械、联合(旋耕)整地机械、深耕深松机械、残膜回收机械等新型农机具,积极争取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大新型农机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购买新型农机具,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从2007年起,国家、县财政将按照2:

1的比例,加大对新型农机具购置的补贴,两级财政补助每年不少于90万元,希望各乡镇场积极宣传,做好引导。

2、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农机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农业管理和丰产丰收。

各乡镇(场)要采取召开农机现场会、演示会、开展综合评比等形式,加强农机管理,狠抓农机作业质量。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不准进地作业。

同时不断拓展农机作业和服务领域,在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收等作业。

2007年,农机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双膜棉种植和深耕深松技术,同时要和农业局在老沙湾片大力推动土地互换,破除大埂,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八)以村镇规划修编为龙头,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认真抓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完善的村镇规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具有龙头作用。

各乡镇(场)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以人为本,从生产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搞好村镇建设规划。

规划编制工作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注意与村镇“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同抗震安居、扶贫开发、防病改水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同各族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目前,全县15个乡镇(场)已完成《乡镇产业发展规划》、《乡风文明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20个示范村编制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但是还均处在“草案”程序上,要进行认真讨论,严格按程序在相关会议上通过。

各乡镇、村队其它相关规划要尽快修编。

各乡镇(场)要及时与城镇规划部门接洽,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人员,加快规划修编进度,确保乡镇(场)、村队相关规划在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

县上的新农村各项规划也必须在3月底以前进一步完善,以迎接地区的检查。

2、着力做好村镇整治工作。

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广大农民开展以村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活动。

旧村整治,要就地取材,综合利用,立足现状,各依地势,形成错落有致、村容整洁的特色村落。

村镇建设要按照“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狠抓村庄整治工作。

要把村庄整治作为3—4月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以“五清、五改、五通、五有”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使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3、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

农村信息化是联接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卖难的有效手段;

是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基层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7年,沙湾移动通讯分公司将在我县安集海镇、四道河子镇、金沟河镇、老沙湾镇、柳毛湾镇、大泉乡、乌兰乌苏镇实施农信通服务工程,各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配合与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早日取得实效。

4、以点带面,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

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建立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基础较好,整体推进到位,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场)、村队列为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乡镇(场)要立足实际,积极推行试点、树立典型,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从2007年起,除县委、政府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以外,各乡镇(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