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96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中:

1、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

2、非学位课程不少6学分(包括专业选修课3门6学分、补修课程2门,不计学分学分);

3、实践及学术活动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4,考核内容:

着重考核硕士生学习学位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情况,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生必读与参考书目由各方向导师拟定。

六、实践环节

实践活动(1学分):

包括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由导师进行考核;

学术活动(1学分):

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

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相关课题的研究。

按研究生学院相关规定,须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撰、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修完全部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社会调查,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即可集中时间撰写硕士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导师指导下,并征得导师同意,经导师组举行开题报告确定(开题时须向导师或导师组提交写作大纲、论文初稿和修改稿的完成时间。

提交的论文写作大纲须写明论文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选题和内容须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

论文写作在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格式上必须符合一般学术规范,整个论文必须综合反映出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具有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水平,包括理论分析能力、中外文资料的收集和驾驭能力、中外文字表达能力和电脑技术运用能力。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也会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经导师或导师组初审后,全部实行一题两审的双盲审制。

研究生院按专业随机抽取10%送往外校两所同类大学实行双盲审,其余90%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双盲审。

达不到要求者,不得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

具备条件并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而未获得通过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评分回避制度,学校每年要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和评优。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9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全校必修

99920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文科指定选修

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

理科指定选修

0112064

专业英语

各学院自行开设

专业基础课

0152001

史学信息与评论

54

导师组

0152002

中国近代史专题

刘劲松、钟建安

0152003

中国现代史专题

李德成、张英明

专业核心

0152004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ABC

张艳国等

0152005

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研究BCD

万振凡等

0152006

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CDA

陈晓鸣等

0152007

中国宪政史研究DAB

刘劲松等

专业选修课

0152008

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

钟建安等

015209

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

李德成等

0152010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0152011

城市社会学

0152012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0152013

区域红色旅游研究

2

张英明等

0152014

中国近现代法制史研究

01520015

苏区史专题研究

01520016

现代旅游理论研究ABCDE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补修

课程

015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郭银仔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0152018

中国古代史

卢星

注:

A,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方向

B,为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方向

C,为近现代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变迁研究方向

D,为中国宪政史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152001

【课程名称】史学信息与评论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icalinformationandcomment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学时/学分】54/3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万振凡教授等

【教学内容及要求】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国史的研究成果、理论和方法,结合研究现状对各种研究理论及方法进行评论。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曾业英: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2000—2012年。

书电00现代化历程〉〉

3、林家有:

《史学方法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国历史学年鉴》编辑部:

《中国历史学年鉴》三联书店多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2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China'

smodernhistorytopics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刘劲松、钟建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近代中国纷繁复杂。

本课程立足于充分的资料,介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重新阐释近代中国的发展概貌。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蒋廷黼《中国近代史纲要》,上海书店1998年版。

书电00现代化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和平主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3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史专题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李德成副教授、张英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主要课程内容有:

1)巨变与重组的民国政治;

2)民国地方制度变革诸问题;

3)民国中国的教育与文化问题;

4)西化与本土化徘徊中的中国思想界;

5)战争、自然灾害与现代中国历史;

6)现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7)中国现代史上的宗教诸多问题;

8)20世纪上半叶的秘密会社;

9)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思维与需创新之处;

10)中国现代史研究资料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讲述,不仅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且通过专题史的讲述,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利于引导其深入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

1、[美]费正清、费维凯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日]滨下武志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美]杜赞奇著:

《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英]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

《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金耀基:

《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张朋园著: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冯林主编: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下),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林炯如等编著: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4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thoughtandcultureinChina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2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张艳国教授

课程简介:

以思想文化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为主线,讲授1840年至1949年间110年时段内主要思想家研究、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文化与社会互动研究。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张艳国:

《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花城出版社,2003年。

3、张艳国等:

《思想文化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课程编号】0152005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ruralsocialandeconomicproblems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万振凡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即以现代化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用整体视野来探讨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证研究,以求科学的研究结论。

1,[美]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92年版。

2,[美]卜凯:

《中国农家经济》,张履莺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美]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4,[美]施坚雅著: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万振凡:

《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6

【课程名称】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RegionalsocialandeconomichistoryofChina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陈晓鸣教授

1)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分析;

2)近当代中国产权制度变革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

3)近代中国的人口运动与城市化进程;

4)近代中国的内外贸发展状况分析;

5)近当代金融兴衰变革研究;

6)近当代中国产业机构的变迁;

7)近代中国商会与中间组织发展史;

8)战争、自然灾害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9)近当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0)近当代中国经济史研究资料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讲述,以经济史研究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经济发展与整体社会变迁作深入研究,从而加深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1、傅衣凌著:

《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2年版。

2、刘佛丁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赵德馨著: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朱荫贵主编:

《近代中国:

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

6、[德]马克思·

韦伯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版。

7、[法]费而南·

布罗代尔著:

《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8、[德]柯武刚、史漫飞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台]赖建诚:

《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社会经济史的分析》,大学联合出版委员会1990年版。

10、[台]庄英章著:

《林圯镇——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7

【课程名称】中国宪政史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Constitutionalism

【学时/学分】36/2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刘劲松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宪政是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程力图综合运用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揭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发展观。

1、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侯宜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韦庆远等 《清末宪政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平0国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编号】0152008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Chineseurbanhistorystudi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钟建安副教授

本课程主要讲述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近现代中国城市的等级、结构、体系、模式,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市政发展、行政管理、人口变迁、经济变化、社会变动等面貌,中国近现代城市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

1、何一民:

《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隗瀛涛:

《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顾朝林:

《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美]施坚雅: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9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maticstudiesofContemporaryChineseHistory

】3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李德成副教授

1、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接管;

2、抗美援朝问题研究;

3、土地改革问题研究;

4、新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5、新中国户籍制度研究;

5、人民公社化问题研究;

6、文化大革命研究;

7、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

8、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讲述,不仅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且通过专题史的讲述,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利于引导其深入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

1、邹锡明编:

《中共中央机构沿革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2、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版.

4、R·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

7、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9、《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美]杜赞奇著:

【课程编号】01520010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ChineseHistoryHistoricalMaterials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基本状况和史料研究的基本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基本分类,中国近现代各主要历史时期的基本史料,近现代的专题史料、编年体史料、纪传体史料、档案史料、地方志史料以及私人史料等,学院资料室藏史料、校图书馆馆藏史料、省图书馆馆藏史料、省档案馆馆藏史料等。

1、李正中: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研究与介绍》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张革非等: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张宪文: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郑剑顺:

《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11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课程英文名称】theUrbanSociology

本课程主要讲述国内外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研究流派,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概念,中国城市的产生及其近现代的变迁,城市社会学与历史学、地理学,近现当代中国的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公层与流动等。

1、郑也夫:

《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顾朝林:

《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蔡禾:

《城市社会学:

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兴中等: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12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Chinesemodempoliticalhistory

1、中体西用和洋务运动;

2、康有为的立宪主义;

3、严复的启蒙思想;

4、梁启超的思想;

5、孙中山的革命观和三民主义;

6、宋教仁的宪政思想;

7、杜亚泉调和主义;

8、陈独秀的反传统主义与民主思想;

9、胡适的新人生观与实用主义;

10、李大钊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11、杜威和罗素的思想;

1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结;

13、梁漱溟、张君劢的思想和主张。

通过对近现代以来著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的探讨,让学生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给他们在观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和走向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他们对其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

2、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罗志田《权势转移:

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史华慈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5、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

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萧公权,汪荣祖译《近代中国与新世界:

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高力克《求索现代性》,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编号】01520013

【课程名称】区域红色旅游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R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