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915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州高三理科综合模拟一Word文件下载.docx

D.性别比例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

6.已知ABO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各血型及对应的基因型如表中所示。

在下面的家族系谱图中(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以确定基因型的是

血型

基因型

A型

H_IAIA、H_IAi

B型

H_IBIB、H_IBi

O型

H_ii、hh__

AB型

H_IAIB

A.O型血个体和A型血个体

B.AB型血个体和B型血个体

C.A型血个体和AB型血个体

D.A型血个体和B型血个体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可以看出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碳原子数为2NA

B.6.0g的SiO2固体含有0.1NA个SiO2分子

C.12.0g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为0.2NA

D.1L0.5mol·

L-1醋酸中含CH3COO-为0.5NA

9.某品牌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6H10O2

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C.官能团与X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D.X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

氢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制取氢化钙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固定装置已略去)。

A.装置②③⑤中依次盛放的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B.为了节省药品,应先点燃④处酒精灯,后打开①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C.装置⑤中竖直导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H2流速以调节反应的进行

D.实验完毕,取④中的固体与水反应有H2生成,证明固体中含有CaH2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最

外层电子数等于X和Y的最外层电

子数之和,X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W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组成的混合气体见光可生成Z的氢化物和难溶于水的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Y>Z>X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Y

C.含有Y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Z分别与W、X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12.羟基自由基(•OH)是国内外水处理专家公认的能将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实现无选择氧化,矿化为CO2和H2O的超强氧化剂。

科学家Fenton利用电化学方法将二价铁和双氧水混合,产生羟基自由基(•OH)对有机污水进行处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极材料的选用对污染物的降解没有影响

B.可选用铁片作为阳极

C.阴极反应为:

O2+2H2O+2e-=H2O2+2OH-

D.两电极板间距是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之一

13.25℃时,Ka(CH3COOH)=1.7×

10-5。

该温度下,用0.1mol·

L-1的醋酸滴定10.00mL0.1mol·

L-1的碱MOH,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的体积(V)与溶液中lg[c(H+)/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A.MOH的电离方程式为:

MOH

M++OH-

B.a点:

V(CH3COOH)=10.00mL

C.b点:

c(CH3COO-)>

c(H+)>

c(M+)>

c(OH-)

D.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

5.9×

10-10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现用一垂直斜面的力F压物块,物块和斜面体仍保持静止不动,则

A.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15.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人顶着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x-t图象如图乙所示,同时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的υy-t图象如图丙所示。

A.猴子在0s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B.猴子在1s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C.猴子在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猴子在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16.质量为1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则赛车

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B.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输出功率为40kWD.所受阻力大小为4000N

17.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中,通有相同大小电流的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P中电流方向向内,Q中电流方向向外。

已知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l的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若让P、Q中的电流都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0

B.2B0

C.

B0

D.

B0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个电阻发生故障,使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灯泡L的亮度变亮。

关于故障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R1短路

B.R2短路

C.R3断路

D.R4断路

19.假设若干年后,地球的半径变小,若地球的质量、自转周期均不变,则相对于现在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变大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大

C.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不变

D.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20.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触电。

如图,设人的两脚MN间最大跨步距离为d,电线触地点O流入大地的电流为I,大地的电阻率为ρ,OM间的距离为R。

电流在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其电流密度为

,电流密度乘以电阻率等于电场强度,该电场强度可以等效成把点电荷Q放在真空中O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A.等效点电荷Q的电荷量大小为

B.图中MN两脚间跨步电压可能等于

C.沿不同方向行走时,跨步电压不可能为零

D.两脚并拢跳离触地点是防跨步触电的一种有效方法

21.如图,物体A和带负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足够长绝缘轻绳连接,A、B的质量均为

,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水平面上的物体A相连,倾角为θ的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不计一切摩擦。

开始时,物体B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2mgsinθ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无张力。

然后撤去外力F,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kx2),则在此过程中

A.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为2gsinθ

B.B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物体A的最大速度为gsinθ

D.物体A、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小于物体B的总势能的减少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3、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图甲中斜槽PQ与水平槽QR平滑连接,按要求安装好仪器后开始实验。

先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固定点P处无初速度释放,重复实验若干次;

然后把小球B静止放在槽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边缘R处(槽口),又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挂于R处的重锤线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从左至右依次记为O、M、P、N点,测得两小球直径相等,A、B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2m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入射小球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按正确的操作测量结果如图乙,则直径为mm。

(2)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为了使入射小球。

A.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未放B球和放了B球时,A球的落点分别是M、P

B.未放B球和放了B球时,A球的落点分别是P、M

C.未放B球和放了B球时,A球的落点分别是N、M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N|=2|MP|,则表明碰撞过程中由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3.(9分)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1)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

通过操作单刀多掷开关S,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2、3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功能。

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A接的是红表笔,B接的是黑表笔

B.当S接触点1时,可测量电压

C.当S接触点2时,可测量电阻

D.当S接触点3时,可测量电流

(2)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mA挡,则示数为mA。

B.若所选挡位为电阻×

10Ω挡,则示数为Ω;

(3)用表盘为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kΩ的电阻。

在用红、黑表笔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先后顺序逐一写出步骤的序号:

A.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

100”位置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

1k”位置

D.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4)某小组同学们发现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和它的阻值Rx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几种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选项下面的字母)

 

24.(12分)

如图,间距为L、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由倾角为θ的倾斜导轨和与之平滑相连的水平导轨组成,导轨顶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倾斜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倾斜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

在水平导轨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长度为L、电阻为r的金属杆MN放在倾斜导轨上,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沿导轨下滑,速度稳定后进入水平导轨,MN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不计导轨电阻,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MN在倾斜导轨上滑行的最大速率vm;

(2)MN在水平导轨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m。

25.(20分)

如图,水平地面以O点为界,左侧光滑、右侧粗糙。

足够长的木板A左端恰在O点,木板右端叠放着物块B。

物块C和D之间夹着一根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弹簧与物块不粘连),用细线锁定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3J。

现将细线突然烧断,物块C与弹簧分离后向右做直线运动,并与木板A碰撞后粘连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1kg,D的质量M=2kg,A、C与粗糙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1=0.1,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1)物块C与弹簧分离瞬间的速度大小vC。

(2)木板A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

26.(15分)我国在航空航天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氧化性酸的铵盐受热分解中氮元素被氧化,产物中有大量气体,因此高氯酸铵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

为检验NH4ClO4分解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

①查阅某资料,在一定温度下高氯酸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除水外,其余都为单质;

②实验装置中空气已除尽;

B~E装置中的试剂均过量且能与相应物质反应完全。

(1)装置E中的仪器名称是。

分别用D、E装置质量的增加来验证生成的气体产物,则D中盛放的试剂是:

(2)请按气流由左至右的方向连接装置:

a→d→e→f→g(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

装置E和装置D能否对换,并简单说明理由:

(3)装置B的实验现象是。

将反应结束后C装置中的物质溶于水,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请写出C中产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高氯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前常用的复方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铵与铝,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计算高氯酸铵与铝的最佳质量比是。

(5)某同学认为高氯酸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还可能有HCl气体,设计了实验证明:

将a中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试剂名称,下同),连接一个漏斗倒置在盛有溶液的烧杯上,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高氯酸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有HCl气体。

27.(14分)

钛被称为“二十一世纪金属”,二氧化钛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

用钛铁矿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信息提示:

①钛铁矿主要成分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产物是TiOSO4和FeSO4

②TiOSO4遇水会水解

③已知:

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

mol-1;

2C(s)+O2(g)===2CO(g)△H=-221kJ·

mol-1.

(1)灼烧时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是_______。

(2)请写出TiO2+转化为H2TiO3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TiO2和Cl2反应吸热,通常不自发,请结合题目信息说明流程中加入过量焦炭使反应得以进行的理由。

(4)操作2是、过滤、洗涤

(5)电解TiO2来获得Ti是以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质,用碳块作电解槽,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6)为测定溶液中TiOSO4的含量,先

取待测钛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mL,加过量铝粉,充分振荡,使其完全反应:

3TiO2++Al+6H+===3Ti3++Al3++3H2O。

过滤后,取无色滤液20.00mL,向其中滴加2~3滴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填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滴加0.1000mol·

L-1FeCl3溶液,发生Ti3++Fe3+=Ti4++Fe2+。

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时即为终点时,若用去了30.00mLFeC13溶液,待测钛液中TiO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

L-1。

28.(14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对开发新能源和降低碳排放意义重大。

CH4、CO2和H2CO3都是碳的重要化合物,

(1)已知:

①CH4(g)+H2O(g)

CO(g)+3H2(g)△H1=+206.1kJ·

mol-1

②2H2(g)+CO(g)

CH3OH(l)△H2=-128.3kJ·

mol-1

③2H2(g)+O2(g)===2H2O(g)△H3=-483.6kJ·

写出由甲烷和氧气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利用反应①来制备氢气。

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反应①的影响,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水蒸气投入到密闭容器中,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400℃或500℃,压强为101kPa或404kPa)。

实验序号

温度/℃

压强/kPa

1

400

101

2

T

3

P

①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比较,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实验序号,下同);

平衡时CH4的转化率最小的是

②实验2和实验3相比,其平衡常数关系:

K2K3(填“>”、“<”或“=”)。

(3)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写出CO2的电子式。

②“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FeO)∶n(CO2)=6∶1,则“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0.5molFexOy,同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负对数值。

如某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1×

10—2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

10-2)=2。

上图2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

①在0<pH<4时,H2CO3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

②在7<pH<10时,溶液中HCO3—的pC值不随着pH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③求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29.(8分)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是维持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主要指标,现科研人员对白桦叶片进行相关实验后提取并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

(1)提取叶绿素的原理是。

(2)该实验的目的是。

在该研究中,对照组是。

(3)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处于不断的合成和分解中,请从该角度去解释白桦在弱光环境下捕光能力提高的原因:

30.(9分)

“瘦素”(蛋白质激素)为许多肥胖个体带来福音,但肥胖个体往往存在瘦素抵抗。

研究表明,刺激小鼠脑干中缝背核(DRN)区特定神经元的活动,可绕开瘦素抵抗,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通过到达下丘脑。

(2)在正常人体中,当脂肪细胞中囤积的脂肪增多时,瘦素分泌量会。

瘦素在体内保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

(3)小鼠脑干中缝背核(DRN)区中的神经元DR3与神经元DRgat的作用结果可影响小鼠的摄食行为。

请设计实验以确定神经元DR3和DRgat哪一个是“饱腹感神经元”(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

31.(10分)

生态浮床技术(如图所示)指将植物种植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

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部附着的微生物吸收N、P元素,同时可降解有机物和收集重金属,并以收获植物体形式将其搬离水体,实现了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栖息环境,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提高群落对的利用能力。

(2)当有机污染物流经生态浮床时能够被净化,一方面水流流经浮床时流速变缓,物理沉降作用显著,另一方面是。

(3)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其原理是。

32.(12分)

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标号为Ⅰ、Ⅱ、Ⅲ、IV,其中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长翅基因A和残翅基因a,长腿基因T和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为确定T、t基因的位置现获得以下几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进行相关实验:

表现型

性别

残翅

雌、雄

短腿

(1)将甲果蝇中的雌性个体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得到的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可说明短腿的基因不在

号染色体上。

(2)若想确定短腿基因是否在Ⅰ号染色体上,观察统计上述实验中F2短腿个体的,若F2短腿个体,则说明短腿基因位于Ⅰ号染色体上。

(3)经一系列的实验证实短腿基因t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某一自然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雄性群体和雌性群体的t基因频率相等,若短腿个体占雄性个体的40%,则t基因在该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为,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2)(10分)如图,圆柱形气缸,上部有挡板,内部高度为2d。

筒内活塞(质量、厚度均不计)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A,开始时活塞处于离底部d的高度,外界大气压强为1.0×

105Pa,温度为27℃。

现对气体加热,求:

(ⅰ)当活塞刚好到达气缸口时气体的温度;

(ⅱ)气体A温度达到387℃时气体A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N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这列波的波长是5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m/s

C.当Q点开始振动时,M点位于波谷

D.质点Q在6s末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E.这列简谐波由M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