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45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这时只见一只小鸡顺着我的脚爬到腿上,然后跳到桌子上,大摇大摆地在我的作品上溜起弯儿来。

我也没理它,它一会儿看看画上的太阳,一会儿在画的草坪上用嘴啄啄、用脚刨刨。

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不料它抖动了一下翅膀,屁股一撅(juē),“扑哧”,一块黄黄的鸡屎(shǐ)落在小草的上方。

这下我气坏了,冲它大吼一声,小鸡似乎知道办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吓得慌忙跳下桌子溜之大吉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辛辛苦苦画的作品让它毁了。

爸爸妈妈闻声走过来,一看都傻眼了。

我真是一筹(chó

u)莫展。

重画一张吧,时间太晚了,来不及了,不画吧,沾屎的画又怎么能参赛呢?

我和妈妈正在发愁,突然,爸爸一拍脑门说:

“明明,我看这样吧,你先把屎小心清理一下,用去不掉的黄迹做花蕊(ruǐ),再配上花瓣画儿朵小花,这样也许能遮掩过去。

”我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立刻动手干了起来。

第二天,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把画交了上去。

不久,绘画比赛的结果出来了。

没想到我的作品竟然得了一等奖,使我喜出望外。

而且,老师在评我的作品时,还特别夸奖了我利用小鸡屎画的那几朵鲜艳的小花。

他说:

“你们看,绿茵茵的草坪上盛开朵朵鲜艳的小花,多有生气!

真是别出心裁!

没有它们,画就显得不协调了,这些小花在这幅作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到家里,我把老师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逗得他们眼泪都笑出来了。

老师哪里知道,花里面还

藏着这么一段有趣的家庭故事呢。

我想: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你在最恰当的答案后面画"

√"

1) 

我的画得了一等奖,老师表扬我画的那几朵鲜艳的小花,非常有新意。

( 

2) 

小鸡在我的绘画作品上拉了一块鸡屎,在爸爸的启发下,我在上面画了几朵小花,我的作品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 

3)这次的绘画获奖,让我觉得饲养小动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结合上下文,“一筹莫展”指 

 

3.用横线画出描写小鸡在画上自由玩耍的语句,并在文末横线上填写句子。

4.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说一说你用到了哪些做题方法?

从中总结出了哪些“巧读文章,妙解难题”的好方法,想推荐给大家呢?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试卷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

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

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能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

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

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

“嗨!

今天倒霉,别说了!

”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

()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

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暮笼罩着每个鱼家的笑语和沉思,()是哪条船上的人们,()休息了,积畜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

()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生活,也正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汐也有潮。

在驶向共产主义彼岸的长长的航程里,在每一天送走夕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条船的归航,是属于哪一种?

你又打算怎样迎接明天的旭日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应填上什么关联词,从下面选一个填进去。

(3分)

(1)因为……所以……

(2)即使……也……(3)如果……就……

(4)虽然……但是……(5)不仅……还……(6)无论……都……

2、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6分)

(1)低着脑袋,无精打采。

()

(2)形容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效果。

()

(3)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的样子。

3、本文记叙“归帆”景象的顺序是从到。

4、本文的第自然段式过渡段。

5、本文的第自然段写的是归帆的远景,第和自然段写归帆靠近码头时的景象。

6、本文的中心思想概括得更准确的一项是()。

(1)作者描述了渔船归航是的情景,赞扬了渔民们的冲天干劲和不畏艰险,夺取渔业丰收的精神。

(2)作者描述了渔船归航是的情景,歌颂了渔民们幸福愉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渔村,热爱渔民的感情。

(3)作者描述了渔船归航是的情景,赞扬了渔民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精神抖擞地去生活的精神,启示人们在生活航程中也应该这样。

7、文中划“——”的句子可用下面的哪一条成语来表示它的意思,在括号里打“√”。

(1)胜败乃兵家之常()

(2)胜不骄,败不馁()(3)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生死攸关的烛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

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

”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等待着。

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文中三个括号中应填的词语一次是()(3分)

a、绝密严密秘密b、严密秘密绝密

c、秘密绝密严密d、秘密严密绝密

2、在第②自然段中提到了“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面哪个国家是法国的盟军()(3分)

a、德国b、英国c、意大利

3、在第③自然段中提到的“军官”,从军衔来看,下面最低一级的军官是()(3分)

a、中尉b、少校c、上将

4、“蜡烛的秘密”假若暴露,会带来什么后果?

()(选两个)(3分)

a、秘密情报站遭到破坏b、屋子里漆黑一片c、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将被杀害

5、把文中画“”线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分)

6、母子三人为保护绝密情报分别采取的具体行动时什么,用线条连起来。

伯诺德夫人推说睡觉,拿走蜡烛

大儿子杰克点亮油灯,熄灭蜡烛

小女儿杰奎琳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7、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的品质。

a、勇敢b、顽强c、机警d、平静e、机智f、镇定

8、文章第⑦自然段中的“蜡烛熄灭了”是指小女孩吹灭了,还是自动熄灭了?

写这一段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5分)

(三)渡河少年

①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在岸边的渡船。

②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

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

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

“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③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

“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④竹篙一(),小船离岸而去。

⑤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

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⑥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

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过,想喊,没喊出声。

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

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

“孩子,上船,快上船!

⑦孩子好像没听见。

⑧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⑨“上船吧——别冻坏了。

”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⑩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

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

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窜上了堤埂。

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

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

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

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在原文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A、停摆提冲B、漂撑拿浸

C、泊点擎漫D、拴指放流

2、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描写少年下水,上岸采用的动词有、、、等(2分)

4、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本文刻画的主人公是()。

A、老人B、少年C、我

(2)文章①自然段的作用是()。

A、交代坏境地点B、总起全文C、点明中心

(3)第⑨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转折C、表示递进

(4)第⑥自然段共有()句话。

A、4B、5C、6

5、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4分)

(1)忽然大叫:

“伢子,上船,快上船!

”()

(2)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

(3)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

(4)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

6、判断。

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

(1)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2)两遭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的蹙在一起。

(3)孩子好像没听见。

(4)阳光在他的背脊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

(5)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

7、回答:

你喜欢圆脸少年吗?

为什么?

(二)作弊风波

“下午考语文!

当我连续询问了五位同学加一位老师才确信这个消息千真万确,此时的感觉:

茫然、麻木、不知所措,痛苦、不幸、恨铁不成钢,一种望语文书欲穿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次语文考试将有古诗默写,可我不会背,何谈默写?

另外还有解词……这时我才真正从本质意义上体会到“书到捞时方恨少”.怎么办?

时间不多了,怎么办?

我就这么完了吗?

不行!

内心深处一个理智的声音在提醒我.一向以急中生智的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作弊.

“我可是被逼上梁山,着实在无奈!

”经过一番自我安慰,立即行动,于是,我翻语文书,拿起两张纸,飞速地照抄起来.一节课、两节课……,同学们有些奇怪:

“怎么许嘉诚突然变得勤奋起来?

”我不屑一顾地答到:

“文章合为时而著,学生合为考而勤.今天下午考语文,你说不勤怎么行?

”同学们暗笑:

“原来如此.”

关键时刻到了,万事俱备,只欠考卷.语文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了注意事项,尤其叮咛一句“不许作弊”,就开始分考卷.考卷一到手,经过了姓名、座号、班级等一系列wú

liá

o()()的而又不得不进行的工序,我便开始注意老师,老师“配合”得十分完美:

在教室里转了几圈,便戴起老花镜开始看什么书。

诸位,此时不抄更待何时!

我立即拿出“工具”,开始“作案”,哈哈,真是“文思如泉涌,下笔有如神”。

我集中精力,任凭那些“三好学生”又是叹气又是咳嗽对老师加以提示,任凭那些“红灯生”又是“飞鸽传书”又是“鸣金擂鼓”对我加以提示。

啊,就剩一题了,抄是不抄?

好!

为了满分,为了明天会更好,我抄!

当我zhǎnzhuǎn()()于翻书之际,纵身于题海之间时,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东南方向,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收了我的“赃物”——考卷,“作案工具”——两张作弊答案,一支钢笔,我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接着传来一片议论声,似乎是那些“三好生”:

“谁叫你抄,这下完了吧?

”又似乎是那些“红灯生”:

“谁叫你不给我抄,否则我还会提示你呢?

”哀哉!

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痛苦的思想教育及我的深刻反省之后,老师终于退回了我的“赃物”及“作案工具”,声称“你是好学生,下不为例!

还敢有下次吗?

我想都不敢想。

此时,我看了看表,发现离交卷时间只有十五分钟了,唉……

于是我在作弊纸后面重重地写了两行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考试作弊特痛苦,学习还得勤奋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

作弊(bì

piē)不知所措(cuò

chuò

)着实无奈(zhuó

zhá

o)

鸣金擂鼓(lè

ilé

i)魁梧(kuí

huá

i)叮咛(ní

ngning)

2、给文中应填的正确词语打“√”。

第一个:

(无卿、无聊)第二个:

(辗转、展转)

3、根据提示用“‖”给文章分段。

A、下午考语文,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作弊。

B、我在考试前做好准备。

C、我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并没收了我的“工具”。

D、老师对我的教育以及我的深刻反省。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只填序号)。

(8分)

①、文中的“红灯生”是指()

A、穿红色衣服的学生。

B、有红色灯笼的学生。

C、和我一样差的学生。

②“一向以急中生智的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作弊。

”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发现离交卷时间只有十五分钟了,唉……”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列举的省略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语意未尽

这篇文章主要是:

A、写人B、写事C、写人写事相结合

5、用“——”划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

(2分)

6、把“万事俱备,只欠考卷”还原它的本来面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7、文中最能体现我深刻反省的一句话是。

(一)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等待着他们的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呢?

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

“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疆)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遵)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辩)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镇定,十分安(祥详):

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带卷的旱烟,火已被风雪打灭;

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

“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

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语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

快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

”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

“他就是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在第⑦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用字,把不用的划去(4分)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把文章分为四个大段(4分)

①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

②红军队伍面临很多困难。

③严寒冻死了军需处长。

④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填在括号里(4分)

①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④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4、用“”划出将军对这支队伍担心的一个句子;

用“”划出将军对这支队伍充满

自信的一个句子(4分)

5、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

①将军②军需处长③警卫员

(2)文章的题目命题方式是()

①用文章中主人公的名字做题目

②用与内容有关的物名做题目

③用有象征意味的词句做题目

(3)“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是()

①陈述句②祈使句③感叹句

(4)“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①肖像描写②行动描写③心理描写

(5)最能体现将军对军需处长崇敬的一个动作是()

①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②敬了一个军礼

③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6)最能体现军需处长品格特点的一个成语是()

①艰苦朴素②舍己为人③宁死不屈

6、具有军需处长一样精神的,文中还有谁?

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加以说明,写在横线上(2分)

(二)引路人

①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②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呛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

”我连声道歉。

“噢,噢,不要紧。

”哎呀!

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

“大伯,我扶你回去吧!

”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

”他很感动地说。

  

③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

“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

”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

“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

“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

”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

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④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

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⑤雨仍在下着。

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上“”(2分)

(1)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chǔchù

(2)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dǎodà

2、阅读第四自然段,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4分)

(1)干燥——()(3)清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