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58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与案例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部分银行循环经济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在这一部分,对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一票否决”、银行“节能减排”、国开行创新再生资源“汨罗担保方式”等信贷案例进行分析介绍。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部分四部委政策支持循环经济

2010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这份《通知》由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要根据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的风险特点,加强人员培训,引进有关专业人才,努力提高金融机构对涉及循环型企业和项目的授信能力,同时借助第三方评审和外包等方式,提高对循环经济实施信贷支持的能力。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四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政策、法规、技术、项目信息、专家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部门负责筛选综合效益好的循环经济园区(示基地)、企业、项目,并推荐给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

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各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

然而,在申请成为推荐主体的问题上,究竟需要找哪些部委协调,如何操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下一步对于循环经济产业的投融资支持政策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

为何要求金融业支持循环经济?

什么是循环经济?

第二部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

一、资源和环境矛盾促使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在资源能源方面,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均相对短缺,据统计,我国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重要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1.8%、0.7%和9%,人均矿产资源、能源和石油占有量等指标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1/7和1/10;

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目前我国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左右;

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也较低,其中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率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废水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

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

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模式,通过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定义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是这样界定的: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循环经济就是:

能省则省,能用则用,变废为宝。

(二)循环经济与其他两个概念的联系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概念相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

1.三个概念相互联系

这三个概念从本质上来讲目的都是在恢复或者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生态系统的协调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2.三个概念互有区别

循环经济主要是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那么在生产、流通,还有在消费过程中,要充分做到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减少资源系统进入物质流。

那么核心目标是要加强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物质的减少或者减量化,并且强调废物的再生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是能源结构的优化,通过低碳能源的创新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化,提高能效和使用新能源。

能效、节能、新能源这是它的核心。

主要是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气侯条件,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绿色经济,主要是侧重于对环境损害最小的经济发展,通过应用资源、能源节约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高效资源的有序利用,使生态环境改善的质量提高。

核心目标是人造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存量不断增加,提高绿色GDP,实现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

通过对比这三者,我们认为,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种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践,势必会很大程度降低碳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循环经济可以打造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

1.以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实践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清洁生产的法律,即《清洁生产促进法》。

国家有关部门还把节能、节材、节水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防治污染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如《节约能源法》。

有关方面也加大了对“三废”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在《“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九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国家陆续出台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部和企业间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九五”期间,有2O多个省(区、市)的2O多个行业、几千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的审核和认证工作,国家还重点支持了一批重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产业化示和技术改造项目,使企业的污染预防能力不断提高。

2.循环经济理念引进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全国掀起了研究循环经济的高潮。

2001年以来,由国家环保总局在省、市、广西贵港、南海、、新疆石河子、等省、市进行了循环经济工作的试点;

省由经贸委牵头制定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

、、天津等地也开展了相关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

2003年11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从统筹人、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战略性思路和目标。

自此,循环经济开始在全国展开。

3.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阶段

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也提出:

“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前,要突出抓好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

要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工艺,开展清洁生产。

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

”领导同志的讲话,为进一步做好循环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10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2004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并组织实施试点。

2005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则标志着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上升到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发展循环经济被提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并提出了健全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配套相关鼓励政策,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任务和目标。

4.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阶段

200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这标志着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夯实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

截止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生态工业示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了30个国家生态工业示园区的建设规划,其中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园区已正式得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园区的命名。

区域级别的循环经济规划也不断涌现,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复了《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省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了《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2010年4月28日,《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的发布,可以看作是政府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具体举措,旨在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融资难的问题,以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我们认为,本次《通知》只是一个开始,后续更多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会逐渐出炉,我国的循环经济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

(二)我国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来政府的推动,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围得到快速发展。

概括起来,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

一是示试点深入开展。

2005年和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启动实施了两批循环经济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确定了192家试点单位,支持了30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

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共确定133个市(区县)、256个园区,1352家企业。

通过示试点,培育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典型,探索出了企业、企业间或园区、社会3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二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发改委协同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完善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

发布了《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促进了电石渣综合利用。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差别电价、实行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和脱硫电价政策等。

2010年,发改委又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支持。

三是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

《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9年1月1日实施,《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并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启动了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等17个省市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决定,18个省(市、区)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21个省(市、区)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四是统计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形成。

200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确定了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4大类23项指标。

目前正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统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资源产出率等循环经济指标纳入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循环经济规模不断状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初具规模,总产值达到8000多亿元,为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推动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首先,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次,由于市场开放,全球制造业不断的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靠性不断增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给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循环经济难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

2.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假如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对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缺乏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而与开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

尽管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并且缺乏可操作性。

3.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支撑不到位

循环经济要求贯彻“3R”原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

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未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使得循环经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备尚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都无法落到实处。

4.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配套机制缺失

保证循环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既“循环”又“经济”是形成循环经济市场运作的在动力。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必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

配套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行为主体丧失了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在利益驱动力,企业缺乏参与意愿。

只有行为主体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动力去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政策机制的缺失或者不配套不协调,导致了“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

四、金融支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在联系

循环经济技术往往涉及多个高新科学领域,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阶段都需要较多的资金。

因此循环经济的产业化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高投入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

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一)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征与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首先,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效益性。

它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关系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循环经济企业的技术一旦开发成功并且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就会高速成长,投资收益率将大大超过传统产业的收益率,不仅能减低成本,还能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循环经济技术还可以广泛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

所以必须长远地看待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

其次,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

循环经济许多应用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处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其工程的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性。

循环经济发展至少面临技术、市场、财务、自然等方面的风险,由于大部分人和机构都是风险回避者,面对潜在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对循环经济技术投资和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疑问。

只有充分考虑和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风险控制和金融规划,才能为循环经济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最后,循环经济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

公共性是指循环经济项目或产品投产后,创新者和生产者就很难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成果完全占为己有,而且他人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外部性是指其社会收益率往往要大大高于创新者或生产者的私人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因此这就容易出现投资成本明显大于投资收益的情况,无法单靠市场自发力量吸引投资。

因此,对循环经济加大金融支持,不仅需要包括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的有效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

(二)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与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

一是在时间畴上,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多阶段性,导致其对融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

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是分为多个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方式的需求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研究开发阶段的基础理论阶段,多以政府资助科技研究的方式投入;

在由理论成果向技术转化的阶段,则是综合了政府开发资金、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或个人投资;

在科技成果企业化和商品化的阶段,往往以风险投融资方式为主;

而在产业化中后期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化阶段,往往以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证券融资及商业信贷的方式构成投融资一体化,实现完整的循环经济投融资过程。

二是在空间畴上,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导致其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

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

在企业层次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比较多样化,包括长期资本市场、短期债券市场或银行信贷市场融资等。

在产业园区层次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含企业效益,也包含社会效益,因此在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中,既包括企业自主融资,也包括了政府财政的支持,并需要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进行。

在城市和区域层次上,由于此层次上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因此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辅以多方参与的项目融资。

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产业投资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对循环经济的投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其在GDP中所占比重仍然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官方发布的循环经济总体投融资数据较少。

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可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的经验值。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资需求总量将呈上升趋势,导致我国循环经济资金缺口不断加大。

此外,我国环保历史欠账过多,需要付出大量资金进行清理。

(二)参与循环经济各主体积极性不高

对于政府而言,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职能上的定位不明,导致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不够,造成财政投资的严重偏向,大量财政资金流向城镇固定资产建设和传统经济发展领域。

对循环经济项目的部门批复和拨付资金大多无法及时到位,并且循环经济的公益性特点没有在各项经济政策中得到完全的明确。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尽管目前已形成了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多种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但我国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建设仍不完善,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尚未形成有机的竞争互补机制,再加上循环经济的高风险、高投入、外部性等特征与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不符,因此各金融机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很难对循环经济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外,从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贷款的结构和类型上看,贷款仍主要用于满足热点优势行业的长期投资和工业企业生产运营资金所需,贷款投向的偏差反映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十分有限。

对企业而言,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经济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对设备和原材料的要求较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速度随之加快,对资金的需求要高于传统经济。

因此,循环经济项目也就意味着高投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循环经济还存在着高风险和外部性特征,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企业对循环经济项目的积极性。

此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循环经济项目的贷款条件过严,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过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企业的积极性。

(三)循环经济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对社会资金进入循环经济领域仍缺乏科学论证,市场机制没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也没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致使大量社会闲置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我国循环经济领域中直接融资的比例不高,民间资金来源较少,项目融资等新兴融资工具的使用率低,再加上风险投资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融资渠道的扩展。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以银行信贷业务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便无法充分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来满足自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难以提高循环经济领域的社会资金配置效率。

由于缺乏经济利益驱动机制,循环经济项目不但对国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也不利于国外资金进入我国循环经济领域。

这样一方面造成循环经济项目资金不足,环境质量改善的进程缓慢;

另一方面,也抑制了相关技术和资本的市场拓展,大大降低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部分银行循环经济相关业务切入点及风险分析

一、《通知》指引银行循环经济业务开展

(一)《通知》关于银行信贷的明确表述

4月28日四部委发布的《通知》中,对于银行信贷重点,有明确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信贷支持重点

对由国家、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支持的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海水淡化和“零”排放等减量化项目,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等再利用项目,以及废旧物资、大宗产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城市典型废弃物、废水、污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综合考虑信贷风险评估、成本补偿机制和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要重点给予信贷支持;

对列入国家、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批准的循环经济示试点园区、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包括信用贷款在的多元化信贷支持,并做好相应的投资咨询、资金清算、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

深化延伸对循环经济产业配套服务的支持,积极支持示市、县、园区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或产品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新增授信支持,原有的授信要逐步压缩和收回。

2.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等具体方式,积极开发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创新产品。

拓宽抵押担保围,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以及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在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

根据本机构的业务规模、授信行业和客户的风险特点,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引进有关专业人才,借助第三方评审或外包等方式,积累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本机构对涉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型企业和项目的授信管理能力。

从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