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99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陶瓷史期末复习文档格式.docx

原始瓷"

4、印纹硬陶

指器表拍印花纹陶器,流行于新石器晚期至汉代。

据胎质,烧成火候不同可分为印纹硬陶和印纹软陶。

新石器时代南方首创,商代发展,西周在长江中下游达到繁荣。

5、白陶

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新品种,是以瓷土或白粘土作胎,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烧成后的陶器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而得名。

白陶最早见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

6、加彩陶

加彩陶又称“彩绘陶”,是在已烧成的陶器上再加以彩绘,容易脱彩。

春秋战国时期,加彩陶器一般为灰陶器,用于随葬,主要为礼器。

7、画像砖

画像砖是中国古代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的一种表面有图像的建筑用砖。

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

画像砖因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是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

8、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是简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简瓦头。

最初为半圆形,后演变为圆形。

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

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9、唐三彩

唐三彩为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

用含有铜、铁、锰、钴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

釉色有绿(铜)、赭(铁)、蓝(钴)三色,故称“唐三彩”。

10、汝窑

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

它与钧、官、哥、定窑齐名,有“汝窑为魁”之誉。

北宋后期,汝窑成为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专用窑场,制品为青瓷,其釉色为天青釉,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

汝窑烧造御用瓷的时间大约只有20年,作品极少,目前传世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

11、官窑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12、定窑

定窑是宋代北方着名瓷窑。

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

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也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器,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创烧于隋代,晚唐五代进入初步繁荣时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曾经为宫廷烧造贡瓷,因此身价倍增。

13、钧窑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

为宋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因古属钧州,故名。

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其最着名的品种是高温铜红乳浊釉。

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14、龙泉窑

龙泉窑是宋代南方青瓷窑系的杰出代表。

它兴起于北宋中晚期,南宋至元为其全盛期,明代中叶开始衰落,清至民国虽仍延烧不绝,但已成强弩之末。

龙泉窑产品以民间生活日用青瓷为主。

15、青白瓷

青白瓷也叫影青瓷或隐青瓷,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

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

江西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

16、青花瓷

指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的彩料,在瓷胎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罩上透明釉,入窑经13000C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瓷器。

古人将黑、蓝、绿等皆曰“青”,故名青花瓷。

17、釉里红

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

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素胎上描绘图案,施釉后再进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后,釉下纹饰呈现红色。

故名釉里红。

18、卵白釉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高温釉,是在宋代景德镇青白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色白微青,呈失透状,颇似鸭蛋壳色,故称之为“卵白釉”。

19、花瓷

花瓷又叫花釉瓷,创烧于唐代新颖瓷器的品种。

是指一种黑釉带乳白色或乳白中呈现针状蓝色斑的瓷器,器形主要有壶、罐、拍鼓等,故宫博物院藏唐黑釉斑点纹拍鼓是它的代表作,这种瓷器曾在古董市场出现并称它为唐钧,烧制窑址大多分布在河南。

二、简答题

1、商代陶器的特点

(1)商代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以圜底、圈足和三袋足为主要特征,晚期则流行仿铜器的造型。

陶器纹饰五分之四以上为绳纹。

(2)陶器品种较前增多,烧成温度和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白陶工艺代表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商代中期出现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

(3)除了生产大量日用陶器外,还开始烧制为死者陪葬用的灰陶明器。

此外,陶器也开始应用于建筑和冶铸工业。

2、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胎土原料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

瓷器以瓷土(高岭土)作胎,二者所含的矿物成分不同,理化性能也不一样。

(2)上釉的不同:

陶器表面一般不施釉,吸水性强、透气性强。

表面硬度和使用强度差。

瓷器一般施有高温釉,使器表面致密化、强度、硬度大幅度提高。

吸水率低于1%。

(3)烧结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结温度一般在700-800度,工艺简单。

瓷器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200-1400度,且工艺复杂。

3、春秋战国陶瓷的发展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陶瓷制品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陶器仍以灰陶为主,多为轮制。

(2)陶器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为最多见;

日用陶器的品种明显减少。

纹饰趋于简单,基本为素面或绳纹。

(3)战国中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变化,陶礼器逐渐代替铜礼器随葬,因而仿铜礼器的陶制明器开始成批生产,陶器的纹饰更讲究。

并且开始出现代替人殉的陶俑以及各种随葬的动物陶模和动物陶塑。

4、秦汉陶瓷发展的特点

(1)秦汉时代的日常陶瓷用具器皿相对简单,但艺术陶的制作却独具特色。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其艺术陶制作的巅峰。

(2)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

东汉晚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真正的瓷器。

(3)秦汉时期的建筑用陶,无论是质量、花色品种、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较前一时期有显着的进步和扩大,有“秦砖汉瓦”之美称。

(4)秦汉时期的明器门类多,作为明器的陶塑、陶俑和画像砖数量众多、异彩纷呈,所表现的内容几乎包括了秦汉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地区瓷业的发展

(1)北朝青瓷的生产大约始于北魏晚期,主要产地为河北和山东地区。

器物注重实用,器形以日用器皿为主,制作规整,大方耐用。

(2)北齐时期,烧制成功白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白瓷的发明打破了长期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之后彩瓷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受北朝统治者崇尚佛教的影响,瓷器盛行莲花纹饰。

6、隋唐五代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原因

(1)陶瓷手工业发展到公元6世纪,其烧制工艺已经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基础。

(2)隋唐统治者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封建地主经济得到繁荣发展,这有利于陶瓷工艺技术的提高。

(3)隋唐的商业和城市经济远远超过前代。

(4)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活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5)唐朝的饮酒、品茶风气十分兴盛,使得人们对瓷制的酒具、茶具需求量大增,同时对其工艺质量也更为讲究。

7、什么是唐三彩?

概述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唐三彩为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

用含有铜、铁、锰、钴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

(二)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

(1)陶瓷业的飞速发展

(2)国力强盛

(3)厚葬之风日盛

(三)唐三彩对后世的影响

(1)直接影响了后世宋、辽、金、元的三彩的生产;

也为陶瓷生产从单色釉演进到彩瓷艺术起了先导作用。

(2)唐三彩是青花瓷产生的触媒。

(3)是唐重要的外贸商品之一,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陶瓷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奈良三彩”等海外唐三彩都受其影响。

8、宋汝窑瓷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釉色是青色瓷,其代表色是天青色。

釉面有小釉点,泡疏而亮,即“疏若晨星”。

(2)胎是香灰色胎,坚硬、致密。

烧造工艺一般采用满釉支烧。

(3)造型:

多为洗、尊、炉、盘、碗之类,无特大器,多陈设赏品。

(4)纹饰与款识:

以釉色温润取胜,一般不事装饰

9、哥窑的主要特征

(1)哥窑釉属无光釉。

(2)“金丝铁线”的纹样。

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以“金丝铁线”为典型。

(3)“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

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4)“紫口铁足”的风致。

10、北宋定窑白瓷的主要特征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

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俗称“竹丝刷纹”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主要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和划花,印花定器是宋瓷中的佳品。

(4)芒口是定窑制品的一大特征,芒口处往往镶有金、银、铜的边圈。

11、三国至南北朝瓷业的主要成就

(1)瓷业迅速发展,瓷窑遍布大江南北

(2)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

(3)窑炉、窑具与装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4)器型增加,适用范围宽广

(5)白瓷的出现

12、隋代陶瓷的主要特征

(1)北朝末期特别是进入隋朝以后,南北瓷业开始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烧制的器物也明显增多。

隋代日用瓷器中壶、罐、瓶、碗等日用器皿也出现了过渡性的变化。

(2)南北瓷窑都大量烧制高足盘,是隋瓷中最具典型的器物。

隋瓷上的花纹装饰,除沿袭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莲花纹,还采用朵花、草叶、卷叶纹,在布局上并巧妙地加以穿插、替换、组成新的图案。

隋瓷的纹饰题材虽似较单调,但由于构图布局多变而显得整齐精巧。

(3)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多种。

(4)隋瓷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胎色因产地而异,以灰白色居多。

釉为青色,青中泛黄和黄褐色者也为数不少。

(5)隋瓷多为用支具支托叠烧,已出现筒形匣钵。

13、唐代陶瓷的主要特征

(1)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迅速发展。

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越前代。

(2)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3)因为制瓷工艺的改进,瓷制器皿品质的提高,瓷制的实用器皿就大为发展起来并部分的代替了金银用具。

(4)唐代的陆上与海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了瓷器的发展,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以及西亚文化的影响,瓷器的造型、纹饰也吸取了一些外来的因素。

唐代厚葬之风很盛,主要作为随葬用的三彩器,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上述种种因素形成唐代陶瓷器的特有的风貌。

14、唐代陶瓷工艺成就

(1)我国烧瓷业发展到了唐代,出现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并出现了评品瓷器高下的专着——陆羽的《茶经》,瓷器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2)匣钵的使用是唐代瓷业装烧技术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唐以后,匣钵的创用,使越窑成为一代名瓷,促成了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的新发展。

(3)釉下彩是唐代制瓷工艺的新成就之一。

(4)花瓷的出现是唐代陶瓷工艺又一大成就。

(5)唐代陶瓷生产中的另一突出成就就是一般俗称唐三彩的陶器迅速发展。

三、论述题

1、从陶瓷的造型、装饰、釉色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分析唐代陶瓷的主要成就及其美学风格。

2、从陶瓷的造型、装饰、釉色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分析宋代陶瓷的主要成就及其美学风格。

四、填空题

参见课件

唐,无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

“南青北白”的陶瓷产业格局的内涵的是南北星罗棋布各窑口的集体兴旺;

中国白瓷的真正成熟:

“类银类雪”;

和南方青瓷艺术渐入佳境:

“类玉类冰”;

三彩釉陶达到了中国古代陶塑和陶器低温釉彩的艺术巅峰,其形态饱满、造型准确、肌体刻画强劲有力、色彩瑰丽缤纷,充满人性活力;

长沙窑的釉下彩淳朴飘逸,开写意水墨之先河,潇洒豪迈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且首创和高温釉下彩瓷绘,为后世彩绘瓷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鲁山和郏县的花釉瓷亦是异彩斑斓,为中国色釉瓷之先声。

唐代崇文尚武"

个性飞扬"

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对内发奋图强、不断进取。

唐人文化底蕴厚重,喜好饱满和阳刚之美。

因此,唐代的陶瓷造型往往圆浑饱满、器宇轩昂,显得气势磅礴。

它促使人们思维观念的升华,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空间的扩展。

例如唐三彩马俑的特征鲜明,马的形体比例协调,肌肉刻画的丰满而结实,向外渗透出强烈的力量感,或仰头长啸。

或闲庭信步。

或豪放奔驰。

或负重坚韧,以内在之劲而发外在之形,举首顾盼间无不散发出逼人的英气。

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王朝,对各种思想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

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喜好热烈而浪漫的情调,崇尚豪迈不羁的气派。

这对当时陶瓷釉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唐代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南青北白(所透露出天真自然的本色美,还敢于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品种,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出了黄瓷、花瓷、唐三彩等名品。

其中以唐三彩最为着名,它除了大气写真的造型外,主要以绚丽夺目、色彩斑斓、相互浸融,动感十足、富于韵律的釉色形成现实内涵与强烈浪漫风格的绝妙融合,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甚至非洲人居住或往来与丝绸之路。

由于唐人的高度民族自信和开阔的文化胸怀,能够汲取异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己所用,因而出现了大量从造型、图案、装饰上带有明显异域风貌的陶瓷器具。

宋朝因鉴于唐朝武人跋扈、藩镇作乱的教训,采取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文治主义政策!

士大夫知识分子在社会活动中比较活跃,而其精神趣味弥漫着幽古内敛的格调,而且宋代较为重视旧有传统的恢复,由此,宋朝的陶瓷造型追求恢复古制,讲究清逸典雅!

尤其是官窑瓷器,大量生产仿古铜、古玉的器形,其造型古朴雅致、格调规正。

此外,宋代官窑还大量烧造仿鼎、炉、鬲、觳等礼仪雅器的陶瓷器物。

宋代民窑瓷器的造型也受到影响,但相比更灵活实用一些。

如在宋代各地窑场广为烧造的,以小口、丰肩和瘦颈为特点的梅瓶造型,瓶肩丰腴,瓶身纤细,瓶腹以近乎直线的趋势内敛,犹如窈窕淑女,娇艳却不显轻佻,端庄又不失妩媚。

给人以圆润修长#轻盈俏丽的感觉。

宋朝统治阶级极为宠信、清虚玄远、清净无为的道教,推崇、修身养性、平易质朴的程朱理学。

因此,在陶瓷釉色上追求的是一色纯净,反对人为藻饰。

而其色泽之柔和纯美,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峰。

如代表宋朝官窑中极赋盛名的汝窑青瓷清雅湿润的天青釉,色彩介乎蓝色与绿色之间,蕴涵着一脉水气,仿佛雨后初晴湛蓝的天空。

而哥窑的开片釉,则是利用胎釉烧成收缩不同的缺陷而成的杰作,宛然如玉的釉面上,丝丝裂纹,交错如网,如同晶莹的冰面上划出的袅袅冰痕,妙趣天成。

当然宋朝也有钧窑瓷器的灿若朝霞的窑变釉,但器表缕缕绚丽绯红,仍是属于自然天成,钧瓷所谓入窑一色“出窑千色”即是指此。

因而其在灿烂之中依旧透出静谧,于变幻之极复归平淡。

质秀繁多的装饰手法宋代大兴文治,虽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武备松懈。

结果面对邻国强敌入侵而束手无策。

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为了逃避现实或迷恋于世俗田园、花间的情趣、或寄情在世外山水花鸟的自然风景。

因而宋代的陶瓷装饰往往追求的是细致工整,奇巧精美的艺术风格。

其装饰手法远比唐代丰富。

又如磁州窑在装饰上巧妙地利用化装土和色彩的反差,在器表进行黑白相间的工笔图画,彩绘题材非常广泛,既有花鸟鱼虫,又有诗词人物,并且辅以刻剔的技巧。

创造出对比强烈、清丽明快的装饰效果。

宋代青白瓷堆塑瓶,其装饰手法更是集浮雕、堆塑与一身。

工艺精巧、层次繁密、甚至对于人物的表情、云月的掩映都精雕入微。

在装饰布局上疏密有序、层层相济、透出隽永清秀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