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033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6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Word格式.docx

5.4.4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26

六、设备清单及主要设备参数44

6.1、各系统主要设备清单44

6.1.1指挥中心主要设备清单44

6.1.2机房建设主要设备清单49

6.1.3智能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清单53

6.1.4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主要设备清单53

6.2、主要设备参数54

6.2.1指挥中心主要设备参数54

6.2.2机房建设主要设备参数82

6.2.3智能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参数84

6.2.4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主要设备参数96

七、项目要求118

7.1、协作性要求118

7.2、项目工期要求119

7.3、项目完整性要求119

7.4、产品原厂保证119

7.5、售后服务承诺119

7.6、付款方式120

7.7、服务120

7.8、技术培训121

7.9、系统验收及关键节点122

7.10、技术文件122

7.11、知识产权123

7.12、其它123

一、工程概述

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和平区为天津市辖区。

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

辖区面积9.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52万人(2009年),常住人口35.87万人。

辖劝业场、小白楼、南市、新兴、体育馆、南营门等六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3个社区。

和平区摄像机监控覆盖不足,盲区、盲点较多,辖区仅有800多个点位的摄像机分布在几个单位不同的系统中,各系统间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视频数据分割独立,信息不共享。

现有的视频监控采用“摄像机+DVR”模式,依赖人工监控和事后调用。

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建设“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

该工程是和平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地点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大沽北路和平人防大厦内的6层和地下二层(每层面积约150平米)。

其中地下二层按照A类标准建设为机房;

地上6层建设为指挥中心大厅和会商室。

“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包括:

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

二、项目的总体目标

2.1、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按照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高度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和公安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绿色引擎”作用,建设成《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使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要求5月13日前机房、指挥大厅装修完成,设备到货开始安装;

6月7日前机房、指挥大厅设备安装调试完成;

7月1日前所有软硬件设备全面完工,整合各系统正常运行。

2.2、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期项目根据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本覆盖,适度超前,安全稳定,经济实用”的原则,吸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有效做法,完成了《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方案及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其子系统技术先进,要点突出,系统之间相互兼容,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强等。

明确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用途以及今后发展要求,进行子系统的规划,并注重各个系统的使用性和先进性,保证建成后的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

系统设计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

按照以人为本、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系统软、硬件配置尽可能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

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

系统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紧急、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高兼容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

三、工程建设依据

本方案的设计是根据数字和平系统设计要点、最新建筑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等,并符合以下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Ø

《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及统一技术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文博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建筑设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5-9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5532-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成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20158-2006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20157-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

质量模型GB/T16260.1-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

外部度量GB/T16260.2-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

内部度量GB/T16260.3-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

使用质量的度量GB/T16260.4-200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GB/T19668.1-200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2-2007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3-2007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4-2007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5-2007软件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6-2007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规范

GB/T19668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GB/T20269-200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GB/T20271-200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367-200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3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BJ232-90.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采用国际标准TCP/IP网络通讯协议

国际标准报警联动通讯协议

以及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的指导精神

四、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

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的建设内容由以下系统组成:

4.1、指挥中心系统

中心显示系统(DLP大屏幕)、交互式会议演示系统IDB、投影系统、智能灯控系统、中控系统控及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相关设备等子系统。

4.2、机房建设及设备系统

UPS及配电系统、气体灭火消防系统、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防雷系统、机房监控、智能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配套装修、综合管理平台的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

4.3、智能监控系统新建与整合

IPSAN数据存储、智能控制和转发服务系统;

整合已有视频资源到智能监控系统。

3DGIS(含中间件,所有监控摄像头及视频分析系统都必须嵌入和平区3DGIS平台上)。

4.5、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网络拓扑图

五、各分项子系统的技术要求

5.1、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中心显示系统(DLP大屏幕)、投影系统、智能灯控系统、中控系统等子系统。

5.1.1系统总体结构规划

本套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共有一个一级决策办公指挥控制中心,若干个二级决策办公指挥分控中心及三级平台对事件进行处理,系统将整合已有监控图像资源。

一级指挥中心部署在区人防大厦内,由VIDC中心机房和一级指挥中心组成,在VIDC中心机房部署了综合媒体交换机/综合媒体交换机备机、流媒体转发服务器,指挥录像服务器、数据报警服务器、多分屏解码器,触摸屏指挥调度终端(智能调度系统软件)部署在指挥大厅,可实现与其它终端之间的指挥调度、视频会议、并且能调看、控制前端图像和调看各级指挥平台界面等功能。

5.1.2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

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应实现各级平台之间的双向交互可视化指挥调度工作,并支持将指挥相关的多种视频资源进行全面的接入管理。

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应能够完成总控指挥中心对下属各级平台的指挥调度。

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快速、直接、有效,系统就要具备强大的功能融合能力,一方面其系统平台自身能够支持智能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调度、高清视频会议等功能,确保平台内的视频资源能够完全依据传统流程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

另一方面系统还要具有强大的兼容能力,系统保留与各级平台目前已建的视频会议系统、电话语音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等进行互联互通的接口。

1)视频监控功能

*2)多厂家多型号接入能力

3)视频资源的共享、应用、上传

*4)多种级别权限设置

*5)大屏幕多画面显示功能

6)数字录音、录像功能

7)系统支持分级存储及集中存储多种机制

8)系统可以按需传送,充分节省网络资源

9)会议系统互通的功能

10)支持无线移动图像接入能力

*11)指挥大厅和小会议室均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控制大屏、大厅灯光、投影设备、指挥控制台等各系统光源。

系统可设置若干转换模式,与室外日光、室内灯光、窗帘一并优化控制,做到可遥控、一键转换。

12)指挥大厅讲解员能使用小型移动触摸设备,并设置一个大型触摸操作台,与大屏联动进行操作。

5.2、机房建设系统

UPS及配电系统、气体灭火消防系统、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防雷系统、机房监控、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配套装修、综合管理平台的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

保障计算机及机房内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

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全方位保障计算机设备及数据的安全;

机房建成后,需达到《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A类机房建设标准。

1)本机房空气环境设计目标参数:

夏季温度

23±

2℃

冬季温度

20±

夏季湿度

55±

10%

冬季湿度

洁净度

粒度≥0.5μm

个数≤18000粒/分米3

温度变化率

≤5℃/时

2)尘埃。

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粒径≥0.5μm的尘埃粒数最大浓度≤18000粒/升。

3)噪声。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情况下,主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心处测试应≤65dB。

4)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应≤1kV。

5)照度。

主机房内,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500Lux,且无眩光,其他区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300Lux;

应急照明照度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30Lx。

6)接地电阻<

1Ω;

零地电位差<

1V。

7)电磁干扰场强。

在频率为0.15至1000MHz时,机房内应≤126dB。

8)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9)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10)电力负荷分配。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20%,三相电压不平衡度≤5%。

11)供电系统等级。

A级。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2%;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

0.2Hz;

电压波形崎变率3-5%;

瞬间断电允许时间0-4ms。

5.2.1机房系统设计原则

城市数据中心机房是关键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要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的、可靠灵活的、开放的。

要求在后期施工设计时,在遵循原有设计的前提下,还应遵循以下施工设计原则:

1)标准化

2)安全可靠性

3)节能、环保

4)经济性/投资保护

5)可扩展性、可管理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

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5.2.2机房建设及装修部分

土建改造应采用室内、外墙防水、墙面防腐、电子设备能够保温隔热、地面防潮防静电;

机房与工作间采用防火玻璃隔断,防火性能达到2小时;

机房的门一般要求与墙或隔断协调,所有门应满足防火要求;

数据机房要求采用金属微孔铝板吊顶。

5.2.3机房供配电系统及机房照明系统

后援中心机房计划设计UPS容量400KVA(两台400KVA),总容量考虑一定后期设备用电量,两台采用双机热备。

精密空调和舒适型空调用电总功率约300KW。

(根据实际测算)。

市电采用两路干式变压器单独接入方式,每路进电不少于700KVA。

5.2.4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数据机房防雷

在机房建设时,要根据机房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好机房接地系统。

计算机机一般应该有以下几种接地:

(1)交流工作接地。

(2)安全保护接地

(3)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有的叫逻辑接地)

(4)防雷保护接地

(5)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

(7)重复接地

(8)中性点接地

(9)综合接地

机房防雷

根据相关规范,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注意下列事项: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机房内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槽屏蔽,并两端良好接地,所有其它金属构件必须等电位连接。

进入机房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安装浪涌保护器。

整体机房采用一、二、三级防雷系统。

机房接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接地施工注意事项:

凡外露的正常状态下不带电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金属壳体必须与保护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各类接地装置的安装及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正确;

接地装置焊接必须牢固,需涂复部分涂层必须完整;

交流电源线路不得与直流工作地线紧贴平行敷设;

等电位连接可靠,接地材料选择铜质材料。

机房接地系统可由弱电整个防雷接地系统一并考虑。

5.2.5机房空调设计

机房布置:

机房的机柜布置按照冷热通道方式,即背对背,面对面的方式。

新风系统:

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

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

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

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其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5.2.6UPS备用电源系统设计

中心数据机房UPS为数据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及服务器等设备供电,也为机房内部份应急照明系统;

工作间的工作用电及指挥大厅内的各设备供电。

5.2.7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部分

系统设计遵循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及先进性,易扩容、可管理、适应未来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的原则,充分体现服务、开放、务实的精神。

数据机房为大楼布线汇聚点和运营商线路接入点。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暂先考虑一期主机房及其他辅助区域,但走线桥架等一次建设完成,为二期机房扩容留有预留。

5.2.8机房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机房需要监控系统及其具体监控需求如下:

1)UPS系统(对机房所有UPS进行监控);

2)精密空调系统(对机房所有精密空调进行监控);

3)漏水检测系统(安装泄漏检测设备);

4)温湿度检测系统(安装温湿度传感器);

5)配电监测系统(安装电量仪,对电源参数进行监测);

6)消防监测系统(消防控制器给出报警信号,实时检测机房区消防状况);

7)数字录像系统(安装摄像机,并对其监控)

5.2.9VIDC数据存储中心

VIDC数据中心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快速提出的能力。

IP-SAN采用的快速标签存储,信息的标签进行细分以后提供的信息标签服务系统。

能够为政府各级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办公,打通各级部门的业务孤岛、网络孤岛和数据孤岛。

提供各项历史数据实时查阅,实现辅助政府决策办公的系统。

保障数据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VIDC数据中心是各项数据先采集、再汇聚和分析,存储后为各级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应用的重要场所,其中网络系统是整个VIDC数据中心的神经,而存储系统是提供各大业务系统的支撑。

存储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直接影响到各级部门协合办公和政府领导的办公决策,特别是在重大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等。

凭借我们在智慧城市领域的经验,结合对VIDC数据存储系统的具体应用,我公司为智慧和平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VIDC数据中心设备选型原则

根据和平区政府要求,智慧和平第一期投资对现有监控点位进行整合,每路视频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分析打上视觉标签后按MPEG4进行编码。

前端设备存储环境复杂,我们使用能在复杂环境中稳定工作的工业级交换机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VIDC数据中心的核心交换机是整个网络的中枢,承担现有视频流接入和各级部门业务系统与中心应用系统数据的同时,还需要为各级部门提供视频资源的实时查看。

如按同时在线100个并发用户,每用户查看16路视频来算,网络带宽共需要3.2G/bps。

所以,VIDC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采用万兆级来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智慧和平VIDC基础数据存储中心基础网络设计原则为分层和分级设计。

VIDC数据中心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针对VIDC数据中心网络布局,将中心网络分成标准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

*网络核心层

采用两台万兆级系列大容量、高性能、模块化核心路由交换机,提供4.8T/bps高速背板带宽,具备L2/L3/L4线速交换能力。

可提供10GE、GE、FE等各种丰富的接口模块,并全面支持IPv4、IPv6、MPLS、NAT、组播、QoS、带宽控制等业务功能。

使用链路聚合技术连接各级部门的核心专网、各数据采集专网、服务器群、存储专网、数据库网络等。

提供整个网络安全、快速、稳定的运行。

网络汇聚层

由服务器群、存储专网、数据库网络各子网做汇聚,接入核心交换机,使用万兆级路由交换机为各服务器群、数据库子网和存储专网提供数据快速交换能力;

要求提供密度GE/10GE端口实现各子系统互联;

具有较多槽位数提供增值业务模块部署。

并使用设备全冗余设计来保障网络可靠的运行。

基础接入层

各服务器接入层使用全千兆交换机支持高密度千兆接入、万兆接入;

接入总带宽和上行带宽存在收敛比、线速两种模式;

基于机架考虑,更具灵活部署能力;

支持堆叠,更具扩展能力;

上行双链路冗余能力。

VIDC数据中心网络设计优势

安全性好

容易明确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安全关系,可以单独对每个区域进行安全实施,不会对其它区域造成影响。

扩展性好

可根据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功能按需建设,业务部署灵活,可以非常方便的增加新服务器群,而不改变原有的网络结构。

提高可用性

可以最大限度的隔离故障域,简化数据路径,加快故障收敛时间。

易管理

网络结构清晰,日常的运维变得更加简单,问题定位容易。

网络安全保障

防火墙

为保障对外服务网络及内部网络的安全,使用专业防火墙启用端口对端口的安全策略来保障。

将VIDC数据中心安全为第一安全等级来部署。

VIDC数据中心存储系统

采用世界领先的“云”技术搭建的存储系统,为各系统提供无限存储空间、快速查询、可靠稳定的视频数据服务。

按云存储标准——云数据管理接口(CDMI)设计,为以后扩展提供基础。

“云”存储中心存放城市基础数据、城市的人口、空间、视频、宏观经济、城市公共资源、智能交通、卫生、各类物联网的标签等各类数据,打造一个数据支撑服务平台,实现为政府各级部门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的现状。

同时提供各项历史数据时实查阅,实现政府办公决策等服务。

视频数据存储系统

根据和平区政府要求智慧和平一期要升级现有视频,每路视频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分析打上视觉标签后按MPEG4进行编码。

按政府要求视频生命周期为1个月(30天)。

VIDC数据中心应用管理

应用系统服务器

建立中心庞大的数据资源的目的是为政府各级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办公打通各级部门的业务孤岛、网络孤岛和数据孤岛。

提供各项历史数据时实查阅,实现政府办公决策等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让领导快速了解自己家的所有情况。

智能化指挥管理平台

中心给智能急应指挥系统提供网络环境外,还通过数据支撑平台协调各子系统向智能化指挥管理平台提供及时的服务

人员安全管理

工作人员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的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管理。

5.3、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及现有视频资源整合,包括:

IPSAN数据存储、智能控制和转发服务系统;

本系统设计,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