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10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docx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篇一: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摘要: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以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造成水质恶化,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二、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

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冶炼、化学工业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

新鲜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

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

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3、医院污水

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卵、钩虫、蛔虫卵等。

这些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往往可生存较长时间。

因此,医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饮水或食物途径传播疾病。

此外,水体中贝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

4、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

过几十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经施肥或使用农药后,通过雨水或灌溉用水的冲刷及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使残存的肥料及农药通过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

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及分解产物。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农药无毒或基本无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有的对生殖和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

5、废物的堆放,掩埋和倾倒

一些暂时堆放于露天的废物可以因雨水淋湿或刮风等原因被带入水体中,一些废弃物人为倾倒进入水体,一些难于处置的废弃物被人们掩埋在地下深层,但

如地下处置工程设置不当或不加任何处理填埋,会影响处置地区周围的地质与环境,使被处置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

三、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

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具有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

从总体上看,我国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取得的成果十分脆弱。

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重挑战。

如:

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力,使黄河的环境、长江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

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

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长江上游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问题随之加重,特别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质不断恶化。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

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兴建。

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

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大量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途径。

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

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

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

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经济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短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奏效。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难以形成。

作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四、我国水污染形式严峻的主要原因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

污染物排放量大,超过水环境容量。

2、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环保和守法意识不高。

3、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

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4、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

的难度。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

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

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

五、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1、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在重点企业推进清洁生产,降低排放强度,减少工业污染,缓解环境压力。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首先要做到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其次要开展循环经济实践。

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

2、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的淋失,是造成农业污染源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应合理施肥,即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又不过量,并且实施节水灌溉,,减少化肥的流失,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用量施用,研发广谱抗病、虫、草害的农药,倡导采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等。

3、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水环境。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建设应该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

4、保护水环境,加大水源地保护,防止对水源地污染。

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

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重点流域水污染物减排任务按期完成。

5、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惩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

继续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

篇二: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其未来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其未来

一、我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分布情况及污染现状1、我国水资源的拥有量现状及原因

我国所拥有的淡水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约13亿8600万立方米)的6%,且以江河湖泊水、地下水资源为主。

看到上述数据,也许很多人都很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认为面对我们有如此之多的水资源的事实,我们不需要在这里谈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利用、污染等等的“水问题”,相反更应该随心所欲地利用我们手中的水资源。

然而,事实正好恰恰相反,尽管我国有占约全球6%的淡水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却仅仅为2200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排名也是位列倒数,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引自中新网2022年《警示:

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国家之一》

)。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中国是一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

个人认为造成我国严重缺水的主要因是:

1、中国人口多(世界人口第一),人口压力重;2、过去及目前的水资源的利用水平落后,浪费污染严重,系受科技水平所限;3、至今国人对水资源保护和其价值的认识不足,导致随意使用水资源,对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过度使用是其消耗和流失(全国地下水降落面积已达到15万平方公里),是国民素质还需提高之问题;4、国家法律和制度还需完善,执法力度不严,还存在地方政府为拉动GDP提高而引进、包庇污染大户的事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从总体上来说是典型的南多北,并且天然大河流(长江、黄河等)走势从地图上看均是由西到东的横向走势(估计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关),导致我国有许多土地上未有大型河流流经,由此才会有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

但由于我国水资源在其利用水平、污水处理技术、

产业结构等问题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导致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所以目前我国的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在《中国发布缺水警告:

全国2/3城市将受缺水困扰(2022年)》一文中,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表示,日趋恶化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可用水资源受到的制约日益明显。

许多地区的情况极其严重。

水资源过度开发已超出中国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全国超2/3的城市受到影响,切形势一天比一天严重。

所以,无论是原本缺水的北方城市,还是大河流经的沿岸城市、靠近海洋的沿海城市,其中的大多都沦为缺水的城市。

3、我国水资源的污染现状

伴随着最近的“铬大米”、“死猪流”等事件的集中爆发,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再一次在我国的舆论中被推向风口浪尖。

事实上,我国的水污染问题的确不轻。

从今年还是去年的一报道上来看,身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城北运河水系的43个河段中(另有5个无水河段)有35个河道的水质都属于劣Ⅴ类。

且劣Ⅴ类水质细分为V1~V4个等级,在这35个劣Ⅴ类水质的河道中,最差的V4级河道有4条,V3级河道有11条,由此可见北京全城几无干净之河流,从而对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可窥一斑。

同样“令人发指”的近期水污染事件还有“压水入地”。

为了逃避国家的检测检查,为了节省整治排污的成本,为了规避国家的法律惩处,不少无良企业直接将其生产的工业废

水直接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等方式方法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废渣。

其中广西龙江发生的重金属铬对水污染的重大事件便是一个直接的例证。

我国的淡水资源中,地下水占其中较大之比重,面对本就堪忧水体资源状况,如此的行为更是雪上加霜。

引自人民网《人民时评:

用法治向地下水污染宣战》一文中,2022年,全国200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中,“较差至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

援引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统计,目前我国全年排污量超过435亿吨。

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全国城市90%的水域受到污染。

有7亿人饮用水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3亿人饮用水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

二、我国水资源的利用近况

1、工业方面

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落后,转型尚未完全落实,我国如今的多数工业产业多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业。

比如造纸业、生产光伏电池的硅的提炼产业、类如PX(对二甲苯)项目,宁波镇海的镇海炼化等石化产业等等,都是对环境,对水资源有着极大伤害的高危项目。

并且加上我国法律制度仍有不健全之处,执法者执法意思和力度不足,地方政府对急于提高GDP的短视行为等问题,工业污染对我国水资源的挑战变得更加沉重。

2、农业方面

我国如今除北方东北黑龙江、嫩江、松花江的三江平原的“北大荒”黑土地之处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南方多数地区由于地形等因素,仍为零散的个体农业。

个体农业由于生产力不足,资金投入缺乏,农业技术落后,在许多地方都存在问题。

其中对水资源方面主要是灌溉技术落后,相比于国外的灌溉技术(如定时喷洒,滴灌技术等),我国基本上采用的是引水灌溉,让大量水液流经耕地浇灌作物。

这种方法相比于定时喷洒和滴灌技术,对水资源的浪费量是极为可观。

而且由于前期的大量的“围湖造田”、“填海造陆”、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一些列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土地无法留住水源,相反却流失,使水不仅部位农业利,反而却影响农业发展,造成可耕耕地大量减少的严重问题。

3、生活方面

我国在农村、城市的生活和公共用水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农村用水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农民随意引水,浪费用水而导致无水可用也不是什么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农村许多人将生活污水、垃圾粪便排入河流中,在河流上游直接洗衣等不良用水习惯,常常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变臭,死鱼死虾满河等水资源污染现象。

三、我国的水资源利用何去何从

面对如今我国严重的水体资源问题现状,个人认为我国应在这几个方面对当下的用水现象进行整治。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正所谓“开源节流”,我国政府应当在基层群众中大力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发动关于节水的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

用国民素质的提高来帮助节水护水从小处落实,对企业的不当用水和部分地方政府的纵容上起到切实的监督作用。

2、全面规划,加强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大到国家政府还是小到社区村庄,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有序的用水规划,妥善治水、合理用水将难以实现。

同样,面对不良企业的种种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国家应该加强检查管理的力度,加大对其的处罚惩治力度,用加大违法成本的方法,

迫使企业对污水处理负责,加快我国部分产业转型,实现水资源的保护。

3、提升科技实力,加快产业转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科技在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上有着极大的用武之地。

加大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加大对自主科研的帮扶投入,相信在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提升之下,我国的产业转型问题将会良好解决,水体资源也将得到妥善的保护。

4、企业工业用水市场化

运用市场的自我调节手段,将企业工业用水的水资源商品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他们的用水成本。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其主要核心目的,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用水市场化的压力将在无形中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淘汰落后产业,加快新型产业发展,促进用水技术的不断提高。

从而实现提高用水科技水平,节约用水成本,保护水体资源的目的。

篇三:

我国主要水体的污染现状及原因

我国主要水体的污染现状及原因

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

根据水利部1997年的统计,全国河流中,污染河长,已占总河长65405km的42.7%。

与1984年相比,十几年来受污染河流的长度翻了一番。

10多年过去了,2022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海河、辽河、淮河、巢湖、滇池、太湖污染严重,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其中淮河流域和滇池最为严重。

工业较发达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

我国主要水体的污染现状如下:

1、河流污染

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

水体中的Hg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会使藻类植物改变颜色、海鱼大量死亡。

不仅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如Pb、Cr等也和即一样会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

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湖泊污染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在几大湖泊中,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尤以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最为严重。

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质尚好,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轻污染,特别是1987年以后,污染趋势更为严重,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和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升高。

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

到了90年代,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

3、地下水污染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

4、海洋水污染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上升。

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四大海区近岸

海域中,黄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差。

北部湾海域水质优,黄河口海域水质良。

海洋水污染情况对我国海上渔业有很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的一次持续达72d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6666.67hm2对虾就减产上万吨。

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

5、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是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其排放量要比生活污水少,但是其危害要比生活污水大得多,如果这些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到自然水体中,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造纸、化工、钢铁、电力、食品、采掘、纺织等7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总量的4/5。

造纸和食品业的COD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2/3,有色冶金业的重金属排放量占重金属排放总量的近1/2。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我国主要水体污染的原因: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能够发展经济使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已经相当长时期内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企业在生产

经营中也不重视节能降耗。

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降低对设备的投入成本,不重视对生产废弃物的过滤和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江河湖海中,给水资源的带来污染,严重威胁到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水的科学处理,过滤达标之后在进行排放。

2、农业面临污染问题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业面临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前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出量,就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不能被作物吸收的农药就附着在作物的表面,有一部分会随着被吸收土壤当中,并通过地表径流而进入到自然水体当中,特别是农业生产当中使用的氮肥,一旦进入水体不仅造成水污染还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重,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很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核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中主要是看城镇居民收入程度,对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问题并不是很重视,而且政府导向性在这方面存在着偏差,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偏差逐渐增大。

一方面,当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导致高污染的企业在水源上游设厂,不断加重附近水源的水污染情况;另一方面,城市基础建设的薄弱,导致废水得不到相应的过滤和处理,进而加重了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我们必须对此问题重视。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

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

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5、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

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要是我们处理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难以解决的。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导致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与难以治理。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公共

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等各种生活污水的污染。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