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812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55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2016-2030年).docx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

(2016-2030)

项目编号:

2016-KA-043

XX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XX市XX水业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0一五年十二月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

(2016-2030)

项目编号:

2016-KA-043

委托方:

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编单位:

XX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参编单位:

XXXX水业建设设计有限公司协编单位:

XX县供排水有限公司

项目组成员:

姓名

职责

职称

单位

XXX

审定

教授级高工

XX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XXX

审核

高级工程师

XXX

项目负责

高级工程师

XXX

校对

高级工程师

XXX

审定

高级工程师

XXXX水业建设设计有

限公司

XXX

审核

高级工程师

XXX

设计

工 程 师

二0一五年十二月

XX县中心城区节水专项规划

目录

4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规划依据 2

1.2规划背景 3

1.3规划原则及主要内容 3

1.4规划年限 4

1.5规划范围 4

1.6规划目标 5

1.7城市概况 7

第2章城市水资源及供排水基本情况 13

2.1水资源概述 13

2.2供水基本情况 18

2.3排水基本情况 22

第3章中心城区节水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5

3.1节水现状 25

3.2节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7

第4章城市用水供需平衡 29

4.1供需分析 29

4.2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 32

第5章节水目标 34

第6章工业节水发展 35

6.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35

6.2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36

6.3工业节水措施 36

6.4工业规划节水成果 45

第7章城镇生活节水发展 46

7.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46

7.2节水方案与措施 48

7.3生活节水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 51

7.4城镇生活规划节水成果 54

第8章非常规水资源规划利用 56

8.1污水回用 56

8.2雨水利用 59

8.3非传统水源利用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 65

第9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66

9.1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类型 66

9.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 68

第10章效益评价 70

10.1经济效益分析 70

10.2社会效益分析 70

10.3生态效益分析 71

第11章城市节水管理(非工程性节水措施) 72

11.1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73

11.2公众参与体系建设 74

11.3建立水权分配、转让和管理制度 75

11.4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78

11.5健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78

11.6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 81

11.7建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 82

11.8建立排污许可和污染者付费制度 83

11.9建立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 83

11.10其它 84

11.11保障措施 85

第12章结论及建议 87

附表1XX县节水工程建设表 88

前 言

XX县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人均拥有量约1.25万m3,为全省人均的4倍多。

但由于XX县水资源时间分配上不均匀,枯水期和干旱季节现有水源

工程不能满足要求,根据《XX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在保证率为90%、95%时,

XX县存在不同情况的工程性缺水,同时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制约XX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强调水的价值,提高用水效率,实现社会发展向节水型经济的战略转移,是新形势下的用水准则。

节水型经济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约水资源本身,同时还具有节能、节材、减污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能。

故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XX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缓解水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规划通过建立节水目标来促进用水结构的调整、用水工艺的改进,实行定额用水、杜绝用水浪费,促进科学用水体系的建立;通过提出相应的法规、技术、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来加强用水管理,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通过再生水、雨水、低质水的开发利用,鼓励节水行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充分再生,以满足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

本规划是在XX县中心城区规划、供水专项规划、排水专项规划、XX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力求体现“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本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66

第1章 概述

1.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58号《城市供水条例》

6、《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建设部)

7、《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8、《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

9、《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

10、《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1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

12、《XX省用水定额(试行)》(X水政[2004]46号),XX省水利厅、

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XX省建设厅,2004年8月9日

13、《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

3号)《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50331-2002)

14、《XX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XXXX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06)

15、《XX县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XX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2015.08)

16、《XX县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5.02)

17、《XX市水资源综合规划》(XX市水文局)(2005.10)

18、《XX县水资源综合规划》(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06.03)

1.2规划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节约用水是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XX县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规划的编制,是为了促进XX城市节水管理工作和全面提高XX县城市节水的管理水平,把XX县全面建成节水型城市和生态城市,使XX县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水环境质量,为XX县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确保城市供水规模和污水排放量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规划原则及主要内容

1.3.1规划原则

1、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的原则;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

3、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的原则;

4、建管并举,技术合理,重在管理的原则;

5、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1.3.2规划主要内容

1、分析XX县水资源及供排水基本情况、节水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进行XX县城市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3、根据XX县节水现状及问题,制定城市节水目标;

4、提出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规划;

5、对非常规水资源制定规划利用方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规划;

6、提出非工程性节水措施。

1.4规划年限

根据《XX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及相关控规,确定本次节水专项规划年限。

近期规划为2016~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0~2030年。

1.5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与《XX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的规划范围一致,即XX街道和XX街道的部分区域,包括XX区、XX工业区以及XX工业区、XX居住组团及XX工业区等,详见图1-1。

节水规划的重点为城市的工业、公建和居民用水,兼顾城市所属农村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的节水,农业生产节水不列入本次规划范围范围内。

图1-1中心城区用地结构规划图

1.6规划目标

XX县水资源总量相对比较丰富,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XX县中心城区的用水需求将快速增长,开源节流、资源合理配置、创建节水型城市是XX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城市节水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用水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用水效率,规划目标为:

1、在确保城市水资源和城市供水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力争通过城市节水规划的实施,使城市供水规模低于城市供水规划目标;

2、2020年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节水型城市标准的指标要求;

3、规划期末基本达到节水型城市标准(见表1-1)的指标要求,部分指标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分类

序号

指标

考核内容(指标标准)

基本条件

1

法规制度健全

具有本级人大或政府颁发的有关城市节水管理方面的法规、规范性文

件;具有健全的城市节水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2

城市节水机构规范

根据市编委文件专门设立城市节水管理机构,职责明确、人员配备齐

备;依法对供水用水单位进行全面的节水监督检查、指导管理;组织城市节水技术与产品推广。

3

建立城市节水统

计制度

实行规范的城市节水统计制度,按照国家节水统计的要求,建立科学

合理的城市节水统计指标体系,定期上报本市节水统计报表。

4

建立节水专项财

政投入制度

有稳定的年度政府节水专项财政投入,确保节水基础管理、节水技术

推广、节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节水宣传教育等活动的开展。

5

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实施创建工作计划;全面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及节水型居民小区等创建活动;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满一年以上;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日(周)及日常城市节水宣传活动

基础管理指标

6

城市节水规划

有经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节水

规划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

7

城市节水资金投

城市节水资金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1‰。

8

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

在建立科学合理用水的基础上,对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

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

建立用水单位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

理。

9

自备水管理

自备水全面实行计划管理,自备水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机井建设审批管理规范,有逐步关停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的计划并实施,自备井供水量占城市供水总量的比重逐年降低。

在地下水超采

区,禁止各类建设项目和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

10

节水“三同时”管理

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备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均必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1

价格管理

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应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征收率不低于95%;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收缴率不低于95%,收费标准不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

有限制特种行业用水、鼓励使用再生水的价格指导意见或标准。

建立供水企业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和定价成

本监审公开制度。

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技术考核

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

量(m3/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13

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

≥20%或年增长率≥5%。

表1-1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14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及排涝

重视雨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

新建城区建设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除干旱地区外,建成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管道覆盖率占60%以上。

完成对建成区范围内易涝易淹片区排水及雨水利用设施改造。

15

城市污水处理率

地级市高出全国同级城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县级市高出全国同级城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16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低于cJJ9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的修正值指标。

17

水环境质量达标率

100%。

18

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

≥5%。

19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升/(人•日))

不高于GB/T5033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指标

20

节水器具普及率

100%

21

特种行业(洗浴、洗车等)用水计量收费率

100%

22

万元工业增加值

用水量(m3/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23

工业用水复利重用率

≥80%(不含电厂)。

24

工业取水定额

达到国家颁布的GB/T18916定额系列标准或地方标准。

25

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

≥20%。

26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注:

建设部、发改委建城[2015]57号文规定。

1.7城市概况

1.7.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地处XX江、XX江之源头,东邻XX、XX,南邻XX市,西接XX市,西北与XX市区接壤,北和XX、XX市区毗连,介于东经XX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全县东西长约

XX.Xkm,南北宽约XX.X公里,土地总面积为XXXXkm2。

图1-2XX县区位图

XX街区,是XX县县府所在地,省级卫生城镇、地区级文明县城

(省级文明县城正在创建之中),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域面积XXX平方公里,与XX县毗邻,距省会XX市XXX公里,距XX市XXX公里,特别是XX高速公路和XX省道贯穿全境。

XX街区建置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区域内有XXXX集团,更有XX第一家上市企业——XX特纸;

XXX茶、XX炭响誉全国,自1996年街区工业园区开发以来,工业总量逐年递增,一直荣获XX市“工业强镇”的荣誉称号;素有“XXXX”之誉的

XX文学家XXX曾在此地当任县令X年,并撰写名著《XXXX》;XX年间(XXXX—XXXX年)建XXXX景区,清道光XX年(XXXX年)建

XX书院。

XX街区素有XX“粮仓”之称,且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镇党委、政府实施“工业强镇”计划和“金属制品工业专业区”的建设,已逐步向“工业大镇”迈进。

1.7.2气候

XX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为冬温夏热,年平均温度适中,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显著,多年平均气温为16.9oC,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3oC,极端最低气温-9.9oC(1983年

12月31日),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8 oC,极端最高气温40.1

oC(1961年7月23日),无霜期250天,冰冻期36天,年雨日171天,年相对湿度79%。

XX县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属XX省降水偏多区域。

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很大,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春季和夏季

降水较集中,历年年最大降水量为2157.7mm,历年最大时降水量为

56.6mm。

灾害天气有冰雹、山洪、低温、干旱等。

1.7.3地质地貌

XX县属XX地槽褶皱系,XXXX褶皱带。

境内绝大部分地层由火山岩构成,其中上朱罗系地火山凝灰岩分布最广,覆盖面积约占全县地70%。

城区内地势以山前洪积和河谷冲沟为主,由于受XX和XX影响,城内构成一幅牛角地势,地表面为橙黄、黄色亚粘土及沙石子覆盖,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0T/m2左右,基岩为前寒武系和朱罗纪的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带。

XX在地貌上为XX闽山地组成部分,形成了以中山为主、群峰起伏、岭谷交错、间有狭长山间盆地的复杂地貌结构。

境内山脉均属XX系XX岭分支,山脉大体呈北东走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构成阶梯状渐降地势,成为XX江与XX江的分水岭。

XX街区主城区内平均海拔204m,地势西高、东低。

1.7.4河流水系

XX河流分属XX江、XX江两大水系,均为其支流发源地之一。

境内主要河流有:

XX江、XX溪、XX河等三条。

由于在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XX县河流具有:

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洪水涨落快、持洪时间短、年内洪枯变化大等特点。

洪水多发生

在五、六月梅雨季节和八、九月台风季节,冬季水位较低。

图1-3 县域水系规划图

1.7.5社会经济发展

XX县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7.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预计3.53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2.5%,是2006年的1.98倍和2.08倍;工业总产值

150.43亿元,农业总产值13.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1%和10.2%,是2006年的2.6倍和1.62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1.7%,比2006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4.18亿元,年均增长11.9%,是2006年的1.7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1亿元,年均增长14.8%,是2006年的2倍。

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14.6:

48:

37.4调整为2011年的12.3:

46:

41.7。

XX县坚持工业强县,近五年累计出让工业用地2172.2亩,完成制造业投资20.68亿元,引进工业项目73个;新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5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家,XX、XX进入全省工业行业146家龙头骨干企业行列;金属制品、特种纸、竹木(竹炭)加工、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镍氢电池、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列入全省第二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

农业“两区”建设加快,茶叶、毛竹、山地生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获得“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龙谷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原生态”成为农产品主打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高等级景区

数量跃居全省前列;农家乐考核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一等奖;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跻身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行列,

“XX林海、仙境XX”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4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

7962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5.3%,是2006年的1.77倍和2.04倍。

第2章 城市水资源及供排水基本情况

2.1水资源概述

2.1.1降水

XX县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属XX省降水偏多区域。

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很大,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春季

(3~5月)和夏季(6~8月)降水较集中,均可达500~800mm,分别占年降水量的37%和35%;秋季(9~11月)降水量为200~350mm,占年降水量的15%;冬季(12~2月)降水量为180~300mm,占年降

水量的13%。

3~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9%,10~2月降水较少,其中3、4两月的春雨,5、6两月的梅雨,9、10两月的台风雨居多。

历年年最大降水量为1975年的2157.7mm,历年最大三日降水量为

161.5mm(1976年6月1日至3日),历年最大时降水量为

56.6mm(1977年)。

灾害天气有冰雹、山洪、低温、干旱等。

XX县县境年蒸发量平均为1281毫米,最大年蒸发量是1971年的

1450毫米,最少年蒸发量是1989年的1153毫米。

蒸发量最大的是7月,月蒸发量202毫米;蒸发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月蒸发量46毫米。

1-7月,蒸发量逐月增加;从7-12月份,蒸发量逐月减少。

2.1.2地面水

县境内主要河流属XX江水系,有XX江、XX河;属XX江水系有XX河。

中心城区河流水系属XX河。

XX河上游主要支流有XX、XX、XX溪和XX河等,流域面积674.11平方公里,占全县流域面积的26.55%。

中心城区内地表水主要为XX、XX、XX河流及其支流,河流水体由南西、北东流过城

区,河道呈弯曲带状,河面宽窄变化幅度大,有较多的支流呈树枝状汇入,河床坡降较大,河水位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小,属淡水。

现状XX 现状XX

2.1.3地下水

XX县地下水资源储量4.13亿m3,根据水利分区,中心城区位于一区,为1.13亿m3。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沿河流两岸堆积阶的浅表部分布,含水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层厚约2~10m,水位埋深1.0~3.5m,富水性中等。

补给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和山体裂隙水的侧向补给。

地下水位受季节和河水位影响明显,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大。

由于生活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水,孔隙潜水易受到污染。

2、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片麻岩、凝灰岩、花岗岩等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节理裂隙及层间裂隙中,受裂隙发育程度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富水性不均匀,水量中等。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区域水文单元径流补给。

水质好,埋藏较深,不易遭受污染,为HCO3-Ca、Mg型水。

2.1.4水资源状况

XX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510mm,共有大小河流1467条,全县河道长度总计2838.23km,多年平均径流深1106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86亿m3,现有人均拥有量约1.25万m3,为全省人均的4倍多。

全县水能蕴藏总量40万千瓦,人均能源蕴藏量1775瓦,为全省平均值的9.8倍。

XX县主要入境河流是XX江支流XX河、XX河和XX河,其现境外集水面积分别为282km2、126km2、39.68km2,入境水量合计5.11亿m3。

截至2004年底,蓄水工程有1171处,总库容1.2亿m3。

XX县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