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173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docx

(5)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进行坍落度检测及和易性、保水性检查。

(6)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下料管深度,下料要均衡,记录要准确,并且应绘出墙体随混凝土浇筑量上升的关系图。

2.钻孔灌注桩

(1)钻孔灌注桩的位置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护筒埋设的标高应满足现场需要。

(2)严格控制钻机设备进场,对不能确保钻孔桩垂直度等指标要求的钻机一定要清除出场。

(3)钻孔施工应有钻进记录,并随机对泥浆指标进行检查。

成孔后要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测。

(4)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对混凝土下料管的埋深进行严格控制,现场有混凝土浇筑记录。

3.水泥搅拌桩

(1)检查水泥浆的配合比,现场应有配合比的标识牌,对使用的水泥需有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2)严格控制搅拌桩机设备进场,对不能确保钻进垂直度等指标要求的桩机一定要清除出场。

(3)必须对搅拌机就位后的位置、平稳性和搅拌杆的垂直度进行检查。

(4)搅拌桩施工中的进钻、提钻、喷浆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施工记录要完整。

(三)基坑降水

1.降水井点的布置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实际的要求。

2.降水井点的孔深、孔径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严格控制。

3.井管周围要填人粗砂和砾石,所填滤料颗粒大小及填人量应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严格控制。

(四)基坑支护

1.基坑支护应符合设计规定,支撑的型式应合理,符合施工要求。

2.单根拼装支撑不易多于三节;

拼装后必须进行直线度和连接螺栓紧固度检查。

支撑端与墙体或钢腰梁均匀接触,无明显的倾斜,支撑的挠度必须在允许范围内(支撑长度的1/1000)。

3.支撑安装后,要对支撑的两个端点高程、中心轴线水平向和竖向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预应力的施加,预加力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当支撑预应力损失时应及时进行施加。

4.对斜撑的预埋件和三角支座间的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仰焊位置的焊缝长度、高度。

5.为了防止围护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微量变形,导致支撑松动的安全隐患,要求对每一根支撑设置防坠落的措施。

6.支撑两端与被支撑的结构要密贴,若有缝隙应采用垫铁等措施进行填充。

7.若采用支承立柱固定支撑,须检查支承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300)。

(五)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必须采取“分段、分层、分单元”的原则集中快速施工。

2.基坑开挖与基坑支护应有机结合进行,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必须按随挖随支撑的原则施工,无超挖现象。

3.基坑纵向放坡应小于安全坡度,对暴露时间较长的边坡坡面要采取保护措施(特别是在雨季所需暴露的边坡),防止纵向滑坡。

4.在基坑开挖施工的全过程中,基坑严禁有积水,以防止坑底土体被水浸泡,要求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集水坑位置距基坑挡土墙内侧要大于1/4基坑宽度。

5.对坑底设计标高以上30em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挖,减少对坑底土体的扰动。

对坑底的局部虚土或洼坑应采用砾石、砂进行置换处理。

6.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地面由于基坑开挖而产生的裂缝必须进行处理。

7.在基坑影响范围内,严禁堆载土方或搁置重型设备增加基坑周围的地面荷载。

8.在开挖到坑底后,不宜过长时间搁置,应及时进行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减少坑底土体的回弹变形,从而减少结构施工后的坑底土体的压缩变形。

(六)基坑监测

1.监测单位必须有相应资质,监测人员须有相应的上岗证,监测仪器、设备须有合格证和计量检定证。

2.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完整,技术方案中的监测手段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需要,所确立的各项报警值要符合相应基坑安全等级和所需保护的管线、建筑物的要求。

3.监测设施必须完好、可用,被破坏的监测点及时修复。

4.检查监测记录,监测频率要与基坑施工结合紧密。

二、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

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是线路中线的平、纵断面尺寸、管片拼装质量、隧道防水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一)盾构进出洞

1.进出洞地基加固

(1)必须严格审查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地质说明。

(2)测量放线,确定加固的平面范围和布点位置。

(3)对加固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并做好施工记录。

(4)地基加固达到龄期后,进行取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做相应的检测试验。

2.盾构进出洞准备及测量

(1)审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地质说明等相关资料,在施工方案中,对流砂等不良地质情况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2)了解端头井附近的地下管线状况,绘制管线图,以便为场地布置、地基加固、盾构吊装、监测布点等工作提供条件。

(3)必须建立严格的平面控制测量网,进行地面和井下联测。

建立井下导线,用以盾构进洞后进行放线指引盾构掘进。

(4)必须建立严格的高程测量网,将地面水准点传递至井下水准点上,作为井下高程起算点,并应选择主要导线点作为永久水准点。

(5)制作盾构上的测量标志点。

测量标志点要做好原始记录和校核记录,以免盾构标志数据中存在系统误差。

(6)一公里左右的隧道需进行三次联系测量,盾构进洞前应及时做好地面中心的复测工作,并根据洞门中心调整盾构推进轴线。

3.盾构施工

(1)检查盾构基座的安全性和牢固性,防止盾构基座发生变形,致使盾构掘进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检查盾构后背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防止盾构后背支撑体系在受盾构推进顶力的作用后发生局部变形或位移。

(3)洞门凿除施工控制。

当土体加固方案不当或加固效果欠佳、地下水丰富、洞门凿除工艺不佳等情况时,洞门凿除后易产生涌土,会影响地面变形。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因此,事先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检查洞圈防水橡胶板和铰链板的安装是否得当有效。

(5)控制负环的拼装质量。

自负环起严格控制环面平整度,应逐环检查,控制相邻管片块的踏步,以免邻接块接缝处管片碎裂。

(6)对于开口环出洞,则应检查支撑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对于整环出洞,则应做好负环管片的支撑工作。

(7)加强对盾构出洞段轴线的控制。

盾构出洞推进极易产生翘头或低头现象,造成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8)进洞施工时应防止盾构姿态产生突变。

加强对进洞基座安放、进洞段管片的连接、注浆等施工的管理。

(9)盾构进洞后,应及时封堵管片与车站洞门结构的间隙,防止水土流失。

(二)盾构管片

1.严格检查制作盾构管片的钢模精度,保证管片质量。

2.盾构管片的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3.盾构管片的混凝土浇筑、脱模、养护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盾构管片的制作精度、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盾构管片的渗漏和水平拼装检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严格控制管片的进场检验,对存在气泡、局部破损、裂缝等现象的管片要根据《地铁一号线盾构混凝土管片质量缺陷判定管理办法》相应条款规定进行判定、修补,并将不合格的管片,清除出场。

(三)隧道主体施工

1.盾构推进轴线控制

(1)严格控制盾构出土量、盾构纠偏,防止因此导致轴线产生过量的偏移。

(2)控制盾构施工的测量,防止较大误差。

(3)防止盾构在软弱的土层中长时间停滞导致盾构下沉。

(4)管片拼装应与盾构推进相互配合,避免对盾构推进轴线的影响。

(5)加强管片拼装时的控制,结合盾尾位置和成环隧道轴线的情况进行拼装调整。

(6)管片成环后,严格检测隧道轴线,如偏差较大,必须进行局部注浆加以控制和纠偏。

(7)严格控制盾构施工中轴线偏差在±

50mm以内,成型隧道轴线如超出规范要求,必须及时与设计确定处理方案。

2.管片拼装

(1)在拼装时应清除盾尾拼装部位的垃圾和杂物,同时严格控制管片定位,特别是第一块管片的定位,因他会影响整环管片成环后的质量及与盾构的相对位置。

(2)严格控制拼装质量,减少管片成环的破损,避免因此产生渗漏。

(3)控制管片与设计轴线的垂直度,控制管片的超前量。

(4)控制管片环、纵缝的质量,严禁发生拼装前后喇叭、内外张角、环高差、拼装缝过宽、两块管片相对旋转等质量问题。

(5)检查整环测量的成果报告以及管片与盾壳间的间隙,及时调整管片拼装的姿态,控制管片与盾尾之间的周边间隙。

(6)每块管片拼装后及时调整圆环椭圆度至符合要求,测量管片圆环成果报表,再调整好千斤顶的顶力,确保隧道的圆度。

3.隧道防水

(1)管片拼装孔渗漏控制。

检查拼装孔的闷头,对注浆后的拼装孔需封堵。

(2)管片环、纵缝渗漏控制。

预先控制管片止水条的安装、加强对管片拼装的控制,避免管片破损、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和隧道轴线一致、控制隧道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工作。

(四)盾构推进的地面监测

1.严格审查监测方案,监测点位布置准确合理,监测频率适应盾构施工的要求,监测报告及时提交。

2.土压平衡盾构的正面平衡压力需合理设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3.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浆液稠度、注浆量、配比和其他参数。

4.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

在穿越建筑物的时候,以合理的推进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均衡施工。

三、轨道工程

(一)钢轨架设

1.钢轨架设要牢固稳定。

2.钢轨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整体道床

1.高架桥桥面道床位置的基底,应清除杂物、浮浆和浮石。

调整预埋的钢筋弯钩,并清除表面浮锈。

2.隧道的地板应凿毛处理,确保与道床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3.线路中线标和铺轨加密标埋设牢固,位置和高程准确。

4.混凝土支承块和扣件号码安装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应密贴,螺钉拧紧力矩均匀,轨底坡一致并符合设计规定,支承块表面应高出道床面3cm。

5.模板支立应牢固,拼缝严密不跑浆。

6.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抹面平整,流水槽畅通,横穿道床的预埋管不允许高出流水槽底面,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7.拆除支承架及工具轨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定。

8.道床表面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

9.道床混凝土变形缝符合设计要求,应与箱体变形缝或高架桥伸缩缝一致。

10.支承块和预制混凝土墩的外形尺寸、强度、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1.支承块中预埋套管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四、车站装修工程

(一)基本规定

1.施工现场必须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评定标淮。

2.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过审批后实施。

3.装饰装修所用的材料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4.进厂的主要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必须经过监理确认方可使用,经确认不合格的必须清除现场。

5.装修装饰所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防虫和防污染处理。

(二)门窗工程

1.门窗安装必须牢固,严禁用射钉固定,并且对预埋件的锚固件,隐蔽部位防腐、嵌缝处理进行隐蔽验收。

2.门窗玻璃的品种、规格、尺寸、色彩图案和图膜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块玻璃大于1.5m3时应使用安全玻璃。

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

(三)吊顶工程

1.吊顶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2.吊杆距主龙骨端部不得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当吊杆长度大于1500mm时,应设反支撑。

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

3.重型灯具、电扇及其它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的龙骨上。

(四)轻质隔墙工程

1.轻质隔音骨架边框龙骨必须与基体结构连接牢固,并应平整、垂直、位置正确。

2.骨架隔墙的龙骨间距和构造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骨架内设备管线的安装,门窗洞口等部位加强龙骨安装应牢固、位置正确。

3。

对隔墙板材有隔声、隔热、阻燃、防潮要求的材料,应有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

(五)饰面板安装工程

1.安装饰面板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后置埋件的拉拔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板安装必须牢固。

2.采用湿作业法施工的饰面板工程,石材应进行防碱背涂处理,饰面板与基体之间的灌注材料应饱满、密实。

饰面板安装线型顺直、美观、色泽一致。

石材纹理通顺。

板块之间不能有错台等现象。

3.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

滴水线(槽)应顺直,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幕墙工程

1.幕墙施工应对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构件的连接节点、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幕墙防雷装置和防火构造等隐蔽工程项目应进行验收。

2.隐框、半隐框幕墙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l6776)的规定;

硅酮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立柱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时,螺栓直径必须经过验算,并不应小于10mm,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应用绝缘垫片分隔。

(七)涂饰工程

1.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徐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涂刷孔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10%;

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2.地面铺设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验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3.卫生间墙面必须使用防水腻子。

(八)地面工程

1.地面基层和面层的铺装,必须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地面各层铺设前应与相关专业之间进行交接验收。

2.大面积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层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

3.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

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

4.采用湿做法施工的石材地面,石材应进行防碱背涂处理。

5.地面铺装的横、纵缝应顺直,板块之间缝隙一致,无错台,外观色泽均匀一致,与构筑物平缓接顺,垫层砂浆密实饱满。

6.地面工程所用铺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进口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九)护栏工程

护栏的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

焊口处必须打磨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