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23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110物理常用二级结论Word文档格式.docx

15、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高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

当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时。

16、物体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沿着粗糙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gcos,

物体沿着粗糙斜面恰好匀速下滑时=tan

17、火车模型:

水平力推着相同的物体A、B加速前进,如图4所示,

则A、B间的作用力为

此结论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与AB放在水平面上还是斜面上无关,与斜面是否粗糙无关。

18、对于临界问题的求解,应先找到临界点,再套用我的那句名言“要……,还没……”即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万一没找到临界点,应采用什么方法去寻找呢?

同方向运动的连接体分离时,特征物理量间的关系是V1=V2;

a1=a2;

N12=0。

19、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注意力、加速度可突变,速度、位移不可突变

20、超失重问题的本质和表现。

无论沿什么方向抛出的物体AB,它们之间没有压力,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注意控制条件

二、直线运动

21、质点是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点,质点占有位置但不占有空间!

22、平均速率一般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不返回)直线(不转弯)运动中二者才相等。

---这是由于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所导致的。

但瞬时速率与瞬时速度的大小相等。

23、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

反之亦然。

24、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改变的方向一致,不论加速度是正是负,是增大还是减小,只要加速度和速度同向物体就加速,反之。

则减速

25、你知道什么是“刹车陷阱”吗?

如何躲开?

航母上飞机起飞题也很有意思哦!

26、求追赶匀减速运动物体的时间,一定要看看在相遇时间内匀减速运

动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27、从竖直圆的最高点无论沿哪条光滑弦下滑的物体,到达圆周的时间

总是相等的。

28、质点若先受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后又在反方向的力F2作用相同时间后恰返回出发点,则F2=3F1

29、0-V-0的匀变速运动模式中,常根据

先求最大速度,由最大速度得平均速度,再由平均速度求解其它问题。

30、在一根轻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若人站在高处手拿上端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随开始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1、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跟下落经过该位置的速度等大反向,物体上升经过某一高度所用时间跟下落经过该高度所用时间相等。

即竖直上抛运动中,上、下经过同一位置,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上、下经过同一段距离时,时间相等。

32、如图1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可能一直向前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33、如图2无初速释放物块后,物块可以先匀加速下滑,再匀加速下滑;

可以先匀加速下滑,再随皮带匀速下降。

34、如图3物体以V2滑上水平传送带,则物体可能一直减速滑出皮带;

或先向前减速滑行,再加速回头;

或先向前减速滑行,再加速回头,最后匀速回到出发点。

35、划痕问题:

分析上述三种情况下的划痕。

三、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36、平抛物体运动中,两分运动之间分位移、分速度存在下列关系:

即由原点经平抛飞出的质点好象由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交点

(x/2,0)沿直线飞出一样,如图5所示。

37、平抛运动的物体,位移角为θ,速度角为Φ,则

38、平抛物体落在斜面上的时间、速度方向

从何入手?

有何特征?

问题拓展……

39、渡船中的三最问题

最短时间、最短位移、最小速度

40、曲线运动可以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41、火车转弯和汽车、飞机转弯的区别比较(向心力的来源)

42、用长为L的绳拴一质点做圆锥摆运动时,则其周期

43、合力总是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尤其要注意。

42、绳和杆相连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绳或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44、从光滑斜面上滚下一球,然后进入光滑竖直圆环,恰好通过最高点,求滚下的初始高度。

答案是

(R为圆环半径)。

45、绳系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恰能作圆周运动(不计阻力),则V高=

46、水平释放单摆,求摆球通过最低点时绳对它的拉力为3mg。

拓展1单摆中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小于等于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R,在最高点速度为零;

单摆中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于等于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2R,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

单摆中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于

小于

,小球在上升到与圆心等高的水平线上方某处时绳中张力为零,然后小球作斜抛运动,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R,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

拓展2复合场的等效最低点

四、万有引力

47、地球的质量M,半径R与万有引力常量G之间存在下列常用关系GM=gR2。

48、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同轨道半径r存在下列关系

①v2∝1/r②ω2∝1/r3③T2∝r3

49、由于地球的半径R=6400Km,卫星的周期不低于84分钟,并且越高越慢越难发

50.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

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T一定,它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且运行的高度,线速度是固定的。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1、三种特殊物体地球赤道表面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同步卫星的线速度V2加速度为a2,地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有:

V3>V2>V1,a3>a2>a1。

(空中的气球)

52、变轨与追击

双星问题、三星问题

五、机械能

53、当弹簧二端连接的关联物在光滑水平面上仅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发生能量的转化时,若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相关联物速度一定相等,且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

54、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有时表示成

更好(x为与l对应的水平位移)。

55、相对滑动的物体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fd,d为相对滑动的位移。

56、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等于滑动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57、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在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有两个方面:

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58、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

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

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与L,h之间存在关系μ=h/L,如

图7所示。

59、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皮带对物作功

,产生的热量为

,电动机对皮带作功mv2。

滑动时间内,皮带对地的位移为物的两倍。

60、站在甲船上拉乙船,人做的功等于W=F(S甲+S乙),人做功的功率等于P=F(V甲+V乙)。

附录: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六、电场

45、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44、分析物理问题时,可将研究对象进行分割或填补,从而使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使非对称体转化为对称体,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

而割补的对象可以是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量、物理图线等。

例:

大的带电金属板等效成点电荷、不规则导线的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有缺口的带电环中心场强的计算、确定振动状态的传播时间常补画波形图。

46、等量的同种电荷的中点,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

等量异种电荷的中点,场强不为零,电势为零。

45、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平均值。

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

46、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无穷远处电势(能)为0.

47、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

若始终与电源相连,仅改变正对面积时,场强不变。

48、带电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常用等效“重力”法。

49、同种电性的电荷经同一电场加速、再经同一电场偏转,打在同一点上。

.

七、磁场

57、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

50、洛仑兹力永不做功,但是可以通过分力做功传递能量。

51、“确定圆心、计算半径、作轨迹、”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其中画轨迹是处理临界与极值问题的核心。

当速度大小不变而确定粒子到达的区域时,要善于进行动态分析,即首先选一个速度方向(如水平方向)然后从0度开始改变速度方向,分析轨迹变化,从而找出在角度变化时可能出现的临界值与极值。

52、点电荷在圆形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轨道的弦越长,圆心角越大,运动时间就越长。

当圆形区域的直径为圆轨道的弦长时,点电荷的运动时间最长。

53、在有匀场磁场的复合场中,若带电粒子作直线运动,那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54、从直线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

边界的夹角相等;

在圆形磁场中,沿径向射入的粒子,

必沿径向射出。

55、如图12,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的带电粒子,出电场后垂

直进入匀强磁场,在匀强磁场的直边界上,射入点与

射出点之间的间隔与初速有关,与偏转电压无关。

56、速度选择器的粒子运动方向的单向性;

回旋加速器中

的最大动能Emax在B一定时由R决定,加速时间t还与旋转次数有关;

霍耳效应中载流子

对电势高低的影响;

八、电磁感应

58、楞次定律的推论:

相见时难别亦难,面积变化来相伴,即在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磁感应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的原因,若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则阻碍相对运动;

若是由电流变化引起的,则阻碍电流变化的趋势。

59、矩形金属线框从一定高度落入有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可以先作加速度逐渐减少的加速运动,再作匀速运动;

可以先作加速度逐渐减少的减速运动,再作匀速运动;

可以一直作匀速运动;

不可以作匀减速运动。

60、长为L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以其中一端为圆心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BL2ω/2,ω为导体棒的角速度。

61、电磁感应现象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电能。

62、当只有动生电动势时,切割磁感线的部分相当于电源,电源的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作出等效电路图。

63、如图6所示,含电容C的金属导轨L,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质量为m的金属棒跨在导轨上,在恒力F的作用下,

做匀加速运动,电流i=Cbla,且加速度a=F/(m+B2L2C)。

64、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经常求感应电量,

65自感现象:

通电自感线圈吸收能量,断电自感线圈放出能量。

九、恒定电流

66、电解液导电时双向电流要叠加。

67、在闭合电路里,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或减小),一定会导致总电阻的增大(或减小),总电流的减小(或增大),路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

68、当外电阻R等于内电阻r即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P出=

69、外电路电阻分别为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皆为P,则电源内阻r=

称为对偶电阻

 

70、如图7所示,相同材料的金属丝围成矩形,放在匀场磁场中,当金属棒AB从ab附近向右匀速滑动时,AB间的外电阻先变大再变小。

71、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采用外接法(图1):

ε测<ε真r测<r真;

若采用内接法(图4):

ε测=ε真r测>r真。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电源内阻较小(如干电池)则采用内接法,若电源内阻较大(如发电机)则采用外接法。

(内外接对滑动变阻器而言)。

72、半偏法测电阻:

若测电流表内阻(图9),电阻箱应和电流表并联与大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且R测<R真;

若测伏特表内阻(图10),电阻箱应和伏特表串联与小电阻滑动变阻器并联,且R测>R真.

73、伏安法的内接、外接判断:

74、内外接法测电阻的测量误差:

R内>R真>R外

75、测电阻的方法有:

欧姆表法、伏安法、替代法、利用串并联关系法、半偏法、电桥法(图11)等这是设计电路的依据。

76、下列四种情况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

⑴.电压从0调起。

⑵.多测几组电压、电流值⑶.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远小于被测电阻值。

⑷.滑动变阻器做限流式连接时,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不符合要求。

77、游标卡尺读数时不要以游标的左边缘为基准读取主尺上的示数;

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

固定刻度上的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向后估读一位,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即测量结果若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

欧姆档不需估读,换档需重新电阻调零,并且指针要在“中值”附近。

78、静电计与伏特表在测电压上的差异:

静电计无电流流过;

伏特表有弱电流流过表头。

79、万用电表无论是测电流、电压、电阻还是判断二极管的极性,电流总是从“+”极孔进,“-”极孔出。

80、万用电表使用时要注意断电测量、换挡的依据、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十、交流电

81、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

ε=NBSωsinωt.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时Ε=0,平行于磁场时ε=NBSω。

且与线圈形状,转轴位置无关

81、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对整个波形、半个波形、甚至

个波形都成立。

82、理想变压器;

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思路)

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1/U2=n1/n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1/n1=U2/n2=U3/n3=……

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入=P出,即P1=P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1=P2+P3+……

电流思路.由I=P/U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1/I2=n2/n1;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1I1=n2I2+n3I3+……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下图所示,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

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流电,则()

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83、远距离输电:

功率之间的关系是:

P1=P1/,P2=P2/,P1/=Pr=P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

,而不能用

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选考

二、振动和波

95、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

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质点做简谐运动时,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为4A,半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为2A,但是四分之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可能为A,也可能不等于A

96在波动问题中,求一点出现某某状态的最短时间时,常根据波形图确定与这一状态对应的与该点最近的另一点,由这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求最短时间(化振动为匀速求解)。

97、机械波传播的是信息、能量、振动形式,而不是质点本身。

也就是说,每个支点并不随波迁移。

98、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波的干涉条件:

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注:

(1)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2)加强区位移不一定大,减弱区位移不一定大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

99、多普勒效应:

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当观察者移动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注意波源频率实际上是不变的。

100、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波长、波速变化。

101、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

102变化的磁场(电场)产生电场(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产生恒定不变的电场(磁场),理解调制、发射、调谐、解调四过程

三、光学

103、由水面上看水下光源时,视深

若由水面下看水上物体时,视高

104、平板玻璃砖使光线发生侧移,不改变光线行进的方向。

无论怎么改变入射角,在上下界面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105、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若上、下界面都画成平行外移则n测<n真;

若画好界面后,不慎将玻璃砖平行上移或下移,则n测=n真;

106、测折射率的方法还有:

用不透光的圆形板遮液面下的点光源,刚遮住时设点光源的深度为h,则

,其中r为圆形板半径。

107、光线通过光导纤维的时间范围:

[

]。

108、光的干涉及应用:

增透膜的特点、作用(d=λ0/4n);

检查平面平整度,判凸凹的方法,劈尖干涉中:

若增大劈角,则条纹下移、变密;

若向上平移上板,则条纹密度不变,条纹平行下移

109、干涉和衍射条纹的区别(宽度、间距、亮度);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隔与光波波长λ成正比,与双缝间隔d成反比,与双缝屏到像屏的距离L成正比,即△x=Lλ/d。

110、气泡亮点在前,露珠亮点在后(全反射);

激光同频率,同相位、同偏振方向;

除太阳光,灯光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偏振光。

3(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波动说;

4(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5(错误)大量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可以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6(正确)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

8(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9(正确)紫光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光子的能量大

10(正确)对于氢原子,量子数越大,其电势能也越大

15(错误)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16(正确)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

21(正确)电子束通过铝箔时可能产生衍射图样

22(正确)当原子处于不同的能级时,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

23(正确)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原子的特征光谱提出的

25(正确)同一种放射性元素处于单质状态或化合物状态,其半衰期相同

26(错误)原子核衰变可同时放出、α、β、r射线,它们都是电磁波

27(错误)治疗脑肿瘤的“r刀”是利用了r射线电离本领大的特性

28(错误)β射线的龟子是原子核外电子释放出来而形成的

29(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30(正确)利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31(错误)玻尔理论是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32(正确)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小半径轨道跃迁到大半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

33(错误)爱因斯坦通过质能方程阐明质量就是能量

34(正确)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给出了光子能量E=h

35(错误)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6(错误)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精确测出了引力常量

37(错误)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38(错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

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的粒子

39(正确)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40(正确)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41(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于核有复杂结构

42(正确)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于核有复杂的结构

43(正确)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44(错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且γ的波长最短

45(错误)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46(错误)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47(错误)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

48(正确)核反应中的裂变和聚变,都会有质量亏损,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

49(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69(错误)γ射线是一种来源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受激发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70(错误)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71(错误)治疗脑肿瘤的“r刀”是利用了r射线电离本领大的特性

72(正确)平面镜反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则反射光光子的数量是入射光光子数量的80%

77(错误)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78(错误)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79(正确)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多的地方

80(错误)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但辐射光子的能量却是连续的

81(错误)光导纤维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无影灯主要是应用了光的衍射

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