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35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C=n/V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

①.计算m=c×

M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1、分散质粒子大小(nm)<

11~100>

100

2、胶体的性质:

丁达儿现象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酸HClH2SO4HNO3

5、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碱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

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

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

3、蒸馏法:

适用于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

酒精与水的分离

4、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5、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黄钾紫(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和稀硝酸

SO42-检验:

先盐酸,再BaCl2

Fe3+检验:

加入KSCN溶液

Al3+检验:

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Z

原子核

1、原子AZX中子N=A-Z

核外电子Z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4、同位素:

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八、离子反应

1、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

2、书写步骤:

⑴.写⑵.拆(易溶且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⑶.删⑷.查

 

专题二氯、钠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能跟金属(如Na、Fe、等):

2Na+Cl2

2NaCl2Fe+3Cl2

2FeCL3

(2)和非金属(如H2)反应:

H2+Cl2

2HCl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的,瓶口有白雾产生。

(3)和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的性质:

(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4)与碱的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二、钠

1.钠的物理性质:

2.钠的化学性质

⑴钠与水反应

现象及解释:

①浮:

(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③游:

(说明有气体产生)②熔:

(说明钠的熔点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响:

(说明有气体产生)⑤红: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说明生成的溶液碱性)。

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⑵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2Na+O2

Na2O2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溶解度比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

———

2NaHCO3

Na2CO3+H2O+CO2↑

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比Na2CO3剧烈NaHCO3+HCl==NaCl+H2O+CO2↑

相互转化

专题三铝、铁、硅

一、铝及其化合物

1.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与强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

④铝热反应

2Al+Fe2O3

2Fe+Al2O3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

2.Al2O3(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3.Al(OH)3(两性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Al(OH)3+3HCl==3AlCl3+3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反应:

Al(OH)3+OH-==AlO2-+2H2O

二、铁及其化合物

1.铁的物理性质

2.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3Fe+2O2

Fe3O4②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

2FeCl3Fe+S

FeS

③与水反应3Fe+4H2O(g)

Fe3O4+4H2↑④与酸反应Fe+H2SO4==FeSO4+H2↑

与盐反应Fe+CuSO4==FeSO4+Cu

3.Fe3+的检验:

与KSCN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

4.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

5.4Fe(OH)2+O2+2H2O==4Fe(OH)3

三、硅及其化合物

1.SiO2化学性质:

①不与水酸(除HF)反应SiO2+4HF==SiF4↑+2H2O

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实验室装NaOH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

专题四硫、氮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2)还原性

(3)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

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不稳定(暂时性漂白)比较:

氯水永久性漂白原理:

HClO具有强氧化性

3、酸雨:

PH〈5.6

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白色垃圾:

室内污染:

赤潮:

重金属离子污染。

2、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

作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

⑵脱水性:

蔗糖的炭化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处理:

先用抹布抹去。

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与铜反应: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与碳反应:

C+2H2SO4(浓)

SO2↑+C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三、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

1、N2电子式:

2、氨气的性质(唯一显碱性的气体)

(1)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氨可以与酸反应

NH3+HCl==NH4Cl(白烟)

3、铵盐

(1)受热易分解NH4Cl

NH3↑+HCl↑

(2)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用于实验室制氨气)

专题五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核外电子排布

1.元素:

核素:

含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

含有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质量数: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知道288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

(3)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8。

(4)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NaMgAlSiPSCl

金属性:

Na>Mg>Al非金属性:

Cl>S>P>Si,

(5)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金属性:

Na>Mg>Al,氢氧化物碱性强弱为NaOH>

Mg(OH)2>

Al(OH)3。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

Si<

P<

S<

Cl,H3PO4是弱酸,H2SO4是强酸,HClO4是最强酸;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SiH4<

PH3<

H2S<

HCl

5.元素周期表短周期1、2、3

周期长周期4、5、6

(1)结构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

族副族

第Ⅷ族

0族稀有气体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6.化学键:

(1)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

离子键:

活泼的金属活泼的非金属

(2)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

7.电子式

(1)写出下列电子式:

H2

Cl2

N2

HCl

CO2

NH3

CH4

NaCl

MgCl2

NaOHNa+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电化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单位moL/(L·

s)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反应物的性质(主要)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温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浓度: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二、化学反应限度

1、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想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钙与水

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定义: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理:

电极反应

锌--铜原电池

负极:

Zn-2e==Zn2+

正极:

 2H++2e=H2↑

总反应:

Zn+2H+==Zn2++H2↑

专题七有机化合物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二、甲烷

1、结构:

分子式:

CH4结构式:

电子式

正四面体

(1)CH4+2O2

CO2+2H2O;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CH4+Cl2

CH3Cl+HCl

三、乙烯

1、乙烯分子式:

C2H4结构简式:

CH2==CH2结构式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现象:

溴水褪色

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苯

(1)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五、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

CH3CH2OH官能团-OH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六、乙酸

1、结构简式:

CH3COOH

(1)酸性;

CH3COO-+H+酸性:

CH3COOH>

H2CO3

(2)酯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反应实质:

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

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1)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七、油脂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八、糖类

1、分类

单糖:

葡萄糖C6H12O6

糖类二糖:

蔗糖:

C12H22O11

多糖:

淀粉、纤维素(C6H10O5)n

2、性质

葡萄糖

(1)氧化反应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

(2)颜色反应:

与碘单质作用显蓝色

九、蛋白质

1、组成元素:

(1)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2)★盐析: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析出

(3)★变性:

(4)颜色反应:

(5)气味:

蛋白质灼烧发出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6)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