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50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清康熙时,洪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

《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

(摘编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

1.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剧的名称最早见于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根据其中有关南诏攻入成都

时驱掠人口之事的记载,可以推知早在晚唐之前杂剧就已出现。

B.杂剧盛行于宋代。

宋室南渡之后,杂剧在临安继续发展,从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中所

记的官本杂剧段数之多可以看出杂剧在当时的兴盛。

C.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随着朝代更迭,杂剧

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荟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D.杂剧发展到元明之际,出现了传奇。

传奇出于杂剧,是对杂剧的进一步发展。

杂剧有折

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几方面则没有限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临安的杂剧在保持当年开封正声的同时,又不能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杂剧的音

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以前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B.据说,北曲在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

南曲在音乐上用五声

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

两者风格迥异,不能互相调节。

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

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

孔尚任

的《桃花扇》与洪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中对不同

时期杂剧盛况的记载,为后人研究杂剧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B.从发展史来看,杂剧常常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的都城盛行,宋代的开封、元代的

大都、明代的南京等都曾是杂剧的繁盛地区。

C.传奇以南曲为主,最初主要在南方流传,后来参用了一些北曲,也逐渐成为北京城中的

重要剧种,并为京城中人所喜爱。

D.从文中看,统治者的倡导,民众的喜好,不同地域的风气,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等

都对杂剧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

“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

“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

“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

司马光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B.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C.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D.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

“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6分)

(2)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8.“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5分)

9.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

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的心底悲歌。

(《赤壁怀古》)。

(2)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卖琴

费力克斯·

勒克莱尔(加拿大)

雨天,男人的短大衣里藏着一把小提琴。

他走得很快,帽子遮在眼睛上,一脸疲惫,不时左顾右盼。

突然,他拐进一条小小的甬道,推开一扇房门。

门上的木牌上写着:

制琴坊。

进入房内,他脱下大衣,把小提琴放在柜台上。

他用大拇指把帽边卷起来,等着那位在窗下工作的老人。

制琴师站起身,一双眼睛在大大的镜片后面眨动着:

“做什么?

“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卖给您。

制琴师将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说:

“是我做的,二十年了,制作日期写在这儿呢。

那男人说:

“我知道。

“您想卖掉它?

“是的,先生。

“贵姓啊,您?

“于贝尔·

托马斯。

“我听过您的大名,我那屋里面就有您的唱片,几支协奏曲,就是用这把琴录制的吧?

您拉小提琴很久了吗?

“16年了。

老人又摸了摸琴:

“还是留着吧。

“不,我再也不想看到它。

“如果我是您的话,我不会把一个老朋友甩掉的,一个16年来相依为命、为您留下许多纪念的朋友。

“我需要钱。

”音乐家的脸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他摊开手,说道,“我现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了,电台的工作也已经丢了。

他咬咬嘴唇。

“公众音乐会也是,两个星期前,爵士交响乐团的指挥辞退了我。

我只好去给孩子们上课,可就在教他们演奏上行音阶的时候,我的手僵住了……是风湿病。

当他说话时,老人几次犹豫后将左手放在了琴盒上。

音乐家说完了,低头看他的琴,这才发现老人的手缺了两根手指。

整整一分钟,两个人都一动不动。

最后于贝尔·

托马斯先开口了:

“您的手也残了?

老人沉默地转回身,向窗边走去,坐在凳子上继续工作,他盯着手中的活计,说道:

“这桩意外是在我16岁时发生的。

我把它讲给您听,是因为我那屋里面有您的小提琴协奏曲。

“那时候,我家生活在一个农场里,距城市有七里路,我每天坐着狗拉雪橇去上学。

我有了一个爱好:

音乐。

迄今为止我唯一的、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音乐家。

音乐家始终低着头。

老人继续说道:

“我挺有天分,耳朵很好,左手灵巧,还有一颗特别敏感的心。

我学了一年,对小提琴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

为了上琴课,我需要在晚饭后出门,上完课后再返回家里。

每星期一次。

在学琴的路上,我裹着一张毛毯,把小提琴紧紧抱在怀中,像抱着一个孩子……

“正是那个时期,在一场学校组织的节庆活动中,我第一次当众进行了演奏。

小提琴家抬起了头。

“演奏大厅里,有几位牧师、一位主教大人、一位议员、一些记者、全体学生和几个漂亮的女孩。

由于一场可怕的暴雪,我是独自一人坐着狗拉雪橇来的。

妈妈没能坐在大厅里看我演出,因为路完全没法走。

“我演奏了《回忆》,我的小提琴声回荡在大厅里,琴音清澈洁净。

我还记得演出结束时那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我那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的老师站在幕后,他哭了。

一个漂亮的女孩吻了我一下。

“有一个男人,过来问我的姓名和年龄,然后带着满脸的微笑和鼓励的目光离去了。

一位牧师对我晃着脑袋说:

‘再接再厉,小家伙……’

“唉,如果妈妈在那儿该多好!

这是我唯一的遗憾。

音乐家凑近来,身子向前倾着,生怕听漏了一句话。

“夜深了,我从学校出来,胳膊下夹着心爱的小提琴,满心都是幻想。

我要到学校后面的小牲口棚去,我的狗在那儿等我。

“我想到大都会、音乐会、个人独奏,想到我的家庭,那光宗耀祖的辉煌时刻指日可待……突然,汪的一声!

音乐家蹙蹙眉头,等着下面的话。

制琴师接着说道,“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我跟一条狗在搏斗,它在狂吠,我也在大喊大叫,在我身后的雪地上拖着一条长长的血痕……那条我们家买了才一个星期的狗,咬断了我的两根手指。

一阵沉默后,老人又说:

“在我的一生中,我只公开演奏过一次,而不是演奏了16年,更不曾取得显赫的成就,没录制过唱片,没有四处巡演将名声远播到欧洲去。

只有过一次当众演出,还是在一个学校的小厅堂里,而且我的母亲也没有来听。

于贝尔·

托马斯再次低下头去。

老人悄悄站起身,消失在把店面和他的住处分隔开来的门帘后面。

他抱着一个琴盒走回来,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

那是他的小提琴,被包裹在一块白色的法兰绒布里。

他把琴轻轻地放在于贝尔·

托马斯身旁,又回到窗下的小凳上。

音乐家就像一个蒙羞的人急于脱身那样,走向柜台,拿起他的小提琴,塞进短大衣。

他轻轻地带上门走了出去,仿佛这是一扇教堂之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于贝尔·

托马斯要把自己拉了16年的小提琴卖给它的原主人制琴师,主要目的是完

璧归赵,他相信制琴师会好好保管它。

B.“仿佛这是一扇教堂之门”是说音乐家在制琴坊听到制琴师的故事后,灵魂受到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改变了生活态度。

C.两次提到音乐家把琴藏进大衣,表现了他不同的心态:

第一次,主要是唯恐被人发现而暴露窘况;

第二次,珍爱而唯恐淋坏。

D.制琴师记得第一次当众演奏小提琴时的许多细节,后文却说“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前后矛盾,说明他的年纪确实大了。

E.制琴师学琴时“把小提琴紧紧抱在怀中”,后来又放在盒里珍藏,表现了他对自己用过的所有东西都十分喜爱、十分珍惜的心理。

(2)于贝尔·

托马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小说三次提到“妈妈”没能来听“我”演奏,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主人公是音乐家,但几乎一半的篇幅是在写制琴师的故事。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洛杉矶这座美国的“烟雾城”治霾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全市的十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其中。

我国的一些地方要三五年治霾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目不见睫的政府计划表现出对职能部门的盲目信任。

B.一些贪官入狱后,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C.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让所有贫困地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携手并进,埋头苦干。

D.假如盗墓因为披上“文艺”的外衣,真的堂而皇之登堂入室,盗损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当今社会的道德与良知。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网坛名将李娜荣获的2015年劳伦斯杰出成就奖,成为继2013年菲尔普斯获得这一奖项后,历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运动员。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能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

C.各级检察机关要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多样性的认识,唤起公众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热情。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都

称之为朋友。

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就是一个朋友。

时光流逝,

夏去秋来,一些叶子会离我们而去,还有一些叶子会陪伴我们许多季节。

①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②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③在人生的旅途中④共同见证潮起潮落

⑤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⑥我们会邂逅许多人

A.③①⑤⑥④②B.⑥③②⑤④①C.③⑥②①⑤④D.⑥⑤④①③②

15.在下面空白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每点2分)

卡普尔在谈到成为一个优秀雕塑家的秘诀时曾说:

“①:

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

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对此,他进一步作了解释:

“鼻子大眼睛小,才能留下修改的余地。

你想想看,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

②。

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

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

”卡普尔的雕塑心得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③,否则,很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16.请你用简洁的说明性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介绍:

(3分)

寓意:

(2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

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播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

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

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D(曲解文意,“杂剧有……出场人物……的限制”错误,原文中说出场人物“不一”)

2.C(或然当必然,原文中只是推测《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而非既成事实“曾在南京演出过”)

3.A(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并未记载当时的“杂剧盛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A

5.C(“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6.B(“设譬引喻”错;

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7.(10分)

(1)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

(“向”“意谓即行”“春秋鼎盛”“遽”各1分,大意2分,共6分。

(2)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呀。

(“所以”“徒”“高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2)“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9、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

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

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

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

四句说柳絮飘飞,这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

“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三)名篇名句默写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B项2分,C项3分,A项1分。

(A项“完璧归赵”只是一种推测,原文并没有明确指出,故给1分。

D项错在“前后矛盾,说明他的年纪确实大了”,制琴师记住了许多细节,是因为那是他唯一的演出,印象深。

至于说“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是讲与狗搏斗的过程,因为是夜晚,又慌急害怕,加上过去了多年,确实有记不住的地方。

E项错在“所有东西”,范围扩大。

(2)他是一位穷困潦倒的音乐家。

(2分)他曾辉煌无限,是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

录制的唱片很受欢迎。

(2分)后来因病不能拉琴,丢掉了工作,陷入痛苦之中,最后在制琴师的教导启发下,重新振作了起来。

(2分)(每点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第一次:

点明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为下面被狗咬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第二次:

使得演奏的成功、满心的激动与唯一的遗憾形成对比,突出遗憾之深;

第三次:

与音乐家的辉煌形成对比,目的在于启发音乐家改变生活态度。

(每点2分,共6分。

(4)①情节设置的需要。

制琴师的故事是最精彩的部分,是促成音乐家转变生活态度的关键。

②突出人物形象的需要。

制琴师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量描写使其形象丰满。

③突出小说主题的需要。

通过写制琴师的故事,表达了即使陷入困境也不能绝望,而要积极追求、热爱生活的主旨。

④写作意图的需要。

音乐家虽是主人公,但制琴师才是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人物,所以要浓墨重彩。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A

13.B(A项,主语、宾语搭配不当,“劳伦斯杰出成就奖”与“成为运动员”意义上不能搭配。

C项,句式杂糅,应该是“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或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

D项,“目的”和“旨在”重复。

14.C(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15.示例:

①要当好一名雕塑家,要做到两点 ②如果眼睛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