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64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生堂视频 文稿《艾就是这么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般要从柱尖点,让火自己往里边烧。

待被灸的穴位周围皮肤发红,患者能感觉到热力一点一点地渗透到组织深层即可。

作为保健,常规的艾灸的方法是每个穴位5到15分钟,每个人的敏感性不一样,对穴位刺激作用的反应性也不一样。

“艾”就是这么简单

(2)4月28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2-健脾和胃灸

如何艾灸来调和脾胃?

胃脘部堵塞、脾满的时候,总吃不下东西,吃完以后,总觉得胃口里边有水咣当咣当的响,这说明脾胃虚弱到一定程度了,阳气虚了之后,水不能够运化,积存在这个地方,如果单纯的用针健脾和胃还可以,但如果已经有振水声,说明有阴水在这儿蓄积,因此需要配合艾灸治疗。

对于胃脘部治疗,主要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这几个穴位。

如果有腹胀、大便异常症状,脾胃虚弱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以泄泻为主,也有少数情况是便秘,这种便秘的反应是排便无力,但是能排出软便。

针对这种便秘,就可以加上天枢穴。

针对调和脾胃,推荐回旋灸。

具体手法是,点燃艾条之后,与皮肤达到2至3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在穴位的上空,像旋着转圈一样,以柔和的速度操作,也可以顺着经脉的方向,在一条线上围绕着转圈操作。

根据个人情况,灸5到10分钟,感觉到热力渗透进去了就可以。

“艾”就是这么简单(3)4月29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3-安神定志灸

现在有35%的女性被失眠所困扰,而这个数字在世界上的比例也在持续增长。

艾炙也可以用来治疗失眠,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首先可将具有安定作用的穴位分成两组,两组交替选用。

第一组是百会穴、印堂穴、三阴交、太溪穴和神门穴,第二组是心腧、脾腧、肝腧、肾腧、膈腧,这应该比较好找,这几个穴位都在后背上。

在这些穴位里,最需要强调的是百会、神门、三阴交这三个穴位,这是在治疗失眠的时候特别重要的一组穴位,相当于安定片作用的一组穴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这三个穴位配伍一般情况下都是同时出现的。

对于治疗失眠,推荐用温和炙法,温和炙法就是传统中医用点燃药条产生的温热作用刺激身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温和炙法需要注意几点,首先与皮肤的距离是多少,第二,在灸的过程当中是否有一些手的动作,第三看皮肤颜色,患者的感觉决定灸的时间。

在温和炙法中,保持艾点燃的这一段皮肤距离相对固定不变,一般情况是2到3厘米左右。

然后灸到你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要根据穴位、病情、患者的情况来决定,比如皮肤潮红,患者感觉到热力渗透进去就可以了。

拿艾炙的时候,身体要放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气血的运行才能够流畅。

在温和炙法中,针对寒症,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热力的穿透力来决定,热症的话原则上来说灸的时间一定要短。

在艾炙这几个安定穴位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头部灸的时候,时间上更要注意,否则很容易有头晕脑胀的感觉,如果太虚,或者太敏感的时候,要注意在头部穴位施灸的时间不要过长,这主要针对的百会;

第二,在艾炙印堂穴时,为了做到不累,最好灸的时候能有一个支撑,然后手腕子再自由一点,温和灸操作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穴位处皮肤的距离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不是永远不变的,5分钟之内,刚开始不热,可以近一点,一旦热感强了就要离远一些。

施炙的时候,把手指放在穴位边上,作用一是感觉距离,也是感觉热力。

“艾”就是这么简单(4)5月4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4-化痰降脂灸

高血脂症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病症关系非常密切,这种状态与血脂高及有痰有关。

说到痰,中医认为痰为有形与无形,咳出来的痰是有形的痰,而有些人肥胖,有些人舌苔很厚腻,甚至有些人是这些表现都没有,只是在神智上比较头晕脑胀、耳聋,这种情况可能也属于痰。

高血脂症也可能属于痰的一种。

化痰降脂的艾炙,针对的是相对肥胖的人,或者相对走路比较沉,昏昏欲睡,每天都睡不醒的人。

也有的人可能现在还没有表现那种症状,只是去检查的时候,化验检查血脂增高了,目前认为也可以把它与痰划等号。

在艾炙当中,有一些穴位可以帮助降血脂化痰。

降脂化痰的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是宫孙、中脘、章门、丰隆、阴陵泉,第二组是列缺、胃腧、脾腧、膈腧、三焦腧。

中脘穴在消化系统很多疾病当中都是首选的穴位,它能够健胃健脾,加强体内运化功能,因此也是降脂的首选。

丰隆是化痰的,经络穴上认为丰隆穴位偏于化痰,而阴陵泉偏于去湿,其实痰和湿本身又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再配上中脘穴,这三个穴能较好地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其中,丰隆穴降甘油酸酯的作用更强一些。

其他的穴位,如果在家庭里边,家人还可以帮助做背部的一些穴位,就是胃腧、脾腧、膈腧、三焦腧,这些都是健脾和胃化痰通利的,三焦腧、列缺这两个又偏于利湿的作用。

最适合化痰降脂的炙法,是雀啄灸,这是赵老师起的名称,因为手拿艾炙的时候,手形很像一只小鸟在啄食,故此得名。

雀啄炙的手法是,对同样的穴位的距离来说,下来的时候比较近,抬起来的时候又变高,也就是一近一远,一近一远,如此循环,对穴位的刺激也就是强一下弱一下,强一下弱一下。

之前所说的温和灸偏于补,而雀啄灸偏于泄。

炙的时间多数是5分钟到10分钟,对于比较寒虚的病人时间可以再长一些,总之还是以皮肤潮红或者温热透达进去为度。

除了降脂化痰外,雀啄灸还多用于下述情况:

如急救的时候,或者是小孩的一些疾病,还有胎位不正,也可以通过灸的办法来纠正胎位,包括一些无乳症,都可以适用。

“艾”就是这么简单(5)5月5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5-强肾培本灸、强体丹

保健应该从年轻做起。

用艾炙来强体健身,需要掌握几个穴位:

关元、肾腧、命门、神阙,这里面也是两组穴位,一组是神阙穴和神阙下的关元,位于人体阳面,另外一组是肾腧和命门,在后背,这两组因为作用很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若便于做前边,就熏炙命门和神阙,便于做后边,就熏灸肾腧和命门。

关元本来是个补阳的穴位,它的作用的特点就是补阳,如果再加上艾灸这种大阳温阳的支护,两阳合一补的作用就更强。

关元位于丹田之腹,即肚脐一下的小腹部,可用温和炙、回旋炙和隔姜炙。

不过这里要另外介绍一种比较特殊的炙法,叫隔附子饼灸,这是隔物灸的一种,隔物灸因为间隔的东西不一样,作用就不一样,隔附子饼灸,就与附子的作用相关。

附子是个大辛大热之物,非常擅长补阳,把附子磨成细粉,里边加一点点面粉,增大黏度,再添一点黄酒,做成将近1厘米厚的东西,用针在上面扎一些眼以透气,然后把做好的附子饼放在关元穴上边,再加艾炷,点燃。

关元与神阙交替着做。

因为隔附子饼灸作为温阳需用的壮数比较多,时间久一些,所以艾炷要取中等的或者偏大的。

一般用七到十壮(一壮指一柱)差不多。

一礼拜做一次即可。

“艾”就是这么简单(6)5月6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6-疏肝和桩灸

肝从生理功能上看,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肝主疏邂,第二是藏血。

疏邂指的是人体五脏六腑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但肝在其中扮演调剂这些脏腑各自功能的角色。

疏肝和肝的穴位,有两组穴位。

第一组有膈腧,位于肩胛骨下角对着的位置,肝腧,在第九胸椎脊凸下旁开,脾腧,位于第十一胸椎脊凸下旁开,这三个穴位都位于背后,另外一个前边的穴位叫期门穴,在第六肋间隙上,这几个穴位常用,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

第二组穴位有太冲、内关、三阴交。

太冲位于大脚趾与二脚趾的中间,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两条大筋中间,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的位置。

对于这两组穴位,建议交换使用。

肝腧和期门相配,太冲和内关相配,主要起到理气作用,像三阴交、膈腧和脾腧,则主要起到养阴养血的作用。

因为气和血是非常密切的一种关系,气滞久了之后可能会出现血瘀,比如说肋岔的疼,疼的时间久了,舌质发紫,肝上出现小点,中医里边讲这是属于瘀血,也表明肝的疏邂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多个脏腑,这些脏腑是生血、藏血、运血的脏腑,所以在疏肝理气的同时要加一些养血养阴的穴位。

三阴交、膈腧、脾腧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对疏肝理气,这里介绍艾炷灸,艾炷灸就是艾炷和皮肤之间没有垫任何东西,直接点燃艾炷灸皮肤。

等艾炷烧到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时候,就要拿掉这个艾炷,否则会烫到皮肤。

然后再换第二壮。

基本灸5到7壮,灸到热力渗透,皮肤潮红即可。

在艾炷灸中,操作最关键的地方是,艾炷不要让它烧完再拿掉,烧完火就挨着皮肤了,皮肤容易烫伤,艾炷烧到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时候就要把拿掉换一个新的艾炷上去,重新点燃。

“艾”就是这么简单(7)5月7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7-补肺脱敏灸

过敏性疾病是春天里最常见的病症,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病等,其中过敏性鼻炎虽然是一个比较小的病,但它有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过敏性哮喘,哮喘主要原因是肺气不足,也有的人时间久了之后可能出现脾虚,还有一部分人发展严重至肾阳不足,总的来说就是与肺脾肾三个脏器关系密切。

哮喘在临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发作,另一种是哮喘的缓解期,表现为发作不是很严重,但在每两次哮喘发作之间,或者比较平稳状态的时候,大家更要去注意,因为这个时间段和过敏性鼻炎很相似,也会有肺气不足、脾气虚,或者是肺脾同虚、肾不纳气、肾气虚这些特点。

对于过敏性鼻炎和这两种哮喘,尤其是哮喘缓解期的患者,有两组穴位比较适合,可以帮助补脾健肾。

第一组是肺腧、风门、大椎,这三个穴位是补肺气,防止外邪侵袭到肺脏的非常重要的三个穴,此外,脾气虚的可加上脾俞,肾气虚可加上肾腧。

第二组穴位是列缺、合谷、足三里加阴陵泉、神阙或者关元。

神阙与关元作用相近,因此挑选一个点就可以。

列缺是肺经的一个穴位,先找到腕背横纹上1.5寸,在大概齐一寸多时能摸到一个骨头,骨缝里边就是列缺。

阴陵泉是脾经的一个穴位,取它无论是针刺还是艾灸,化湿、化水的作用都特别强。

足三里位置是旁开胫骨边缘一横指,大概一寸的位置,是一个大补的穴位。

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可以用化脓灸。

在足三里这个穴位反复地长期地灸,干了结疤了又灸一遍,灸出泡来,这样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这种化脓灸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更强,尤其在足三里这样一个大补的穴位,用化脓灸那补的作用就更强。

化脓灸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皮肤灼伤后起泡化脓,成为灸疮,愈合留有瘢痕。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酒精棉球给艾炷消毒,可以用点大蒜汁水涂抹于施灸部位,以增加对皮肤的粘性和刺激作用,艾炷安置后用线香点燃其尖端,当艾炷烧至皮肤有灼痛感,医生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缓解疼痛。

灸完一壮后,用棉球蘸水抹净艾灰,再依法续灸都行。

化脓灸的时候,艾炷用中等的或者小的艾炷就可以。

灸毕于灸穴处敷贴药膏,加以封护。

封护灸疮以免衣物摩擦,并促使溃烂化脓。

每日1次,1到2个星期,脓水多时每日2次。

脓水渐少,最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

使用化脓灸有一些禁忌,首先要保证别太疼,拍打是很重要的,如果遇到糖尿病这些禁忌症,灸了之后要保持疮面的干净,第二,灸的目的是为了让它发泡发脓,这种脓不是感染后又臭又黄的那种脓,而是清晰的,蛋白的,闻起来也不会有味道,但是尽量别让它破溃,有的人特别容易发泡,发泡之后免疫提高,但有的人不太容易发泡,在这灸的期间,可多吃一点如豆腐牛奶类营养比较丰富的东西,泡就容易发起来。

若只是养身保健来用的话,半年、一年做一次也就可以了。

“艾”就是这么简单(8)5月10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8-通络防痛灸

引起关节疼痛有几个原因,风寒湿是最主要的,其中又以寒邪最主要,而且寒邪致痛的话,疼痛的程度比较剧烈。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血瘀,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血瘀之后,堵塞到经脉里边也会引起疼痛,此外,气血不足也可以引起疼痛。

老百姓常见的关节的疼痛,一般与肝肾滋养不够相关。

假如是肌肉的疼痛,可能跟脾还有关系,有时候跟皮肤的疼痛与肺也有关。

对于疼痛,可采用通络止痛灸的穴位,包括大椎、曲池、关元,神阙,后溪,申脉和足三里。

大椎疏通经络、振奋阳气,关元补肾阳,两个穴位在有痛的时候可止痛,无痛的时候可防痛。

曲池和足三里也适用于全身性的一些疼痛。

除了这四个穴位之外,若患者容易上肢疼痛,则加上后溪穴,找穴方法是,手紧握拳,在掌横纹的外侧端,也就是该关节后的凹陷处。

后溪是太阳小肠经的一个穴位,能够去疏通上肢的一些阳气。

申脉在外踝下缘凹陷的地方,下肢疼痛的患者可用这个穴位,它能够伸张阳气。

对于关节疼痛的灸法,可用实按灸,即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

这种灸法适合于各种风寒疼痛。

如果疼痛比较重的时候,每天都可以操作一两次,如果作为保健,一周一两次就可以了。

由于实按灸不会把皮肤烧伤,因此一般人都可以用。

“艾”就是这么简单(9)5月11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9-强筋壮骨灸

大部分老年人都容易有弯腰驼背,腰酸背痛这些症状。

如果是身体长期觉得酸软,背痛,腰痛,则有可能是骨质疏松。

钙的流失是造成骨质疏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长期坐办公室,少运动等都容易造成钙的不足。

由此可见,钙的储存对身体极为重要,一些穴位可以帮助减少钙的流失,强身健骨,分别是大柱穴,悬钟穴和阳陵泉。

大柱是骨汇,与全身的骨头都相关,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以壮骨。

悬钟穴是髓汇,因为骨头里边是骨髓,骨髓能够营养骨头,所以要找这个髓汇,在外踝的高点上3寸,可补养骨髓。

壮骨还需要强筋,因此还需要找筋汇,阳陵泉就是筋汇,主全身的筋。

此外,还可以加上足三里和三阴交,这两个穴位是管理肌肉的,强肉其实也可以强身。

对于这几个穴位的艾灸,之前说过的方法都可以运用。

如果不想沾手,还可用温灸器。

具体方法是,艾条点着之后从上边去插下去。

一开始由于不是很热,可以离皮肤近点,间隔1厘米左右,若已经灸的有两三分钟了,就可以把它再慢慢提起来。

一般灸5到10分钟就能达到效果。

日常保健的补钙,除了饮食注意外,还可用中药泡脚,减少骨质疏松。

可取熟地15克,杜重15克,续断15克,牛膝10克,丹参30克,枸杞15克,如果伴随气虚,就加点黄芪、党参,如果拘挛,就是肌肉特别抽巴,再加点葛根,煮好后用来泡脚。

此外也可将艾叶充分利用,艾叶温汤洗浴泡脚特别好,艾叶既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像很多妇科疾病常用艾叶,一些寒湿弊症的时候也常用艾叶,有理血气,助寒湿止血,安眠的作用“艾”就是这么简单(10)5月12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10-调理冲任灸

您也许听说过奇经八脉,但未必真正了解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它到底在哪儿,作用是什么。

赵老师会从经络的角度详细讲解奇经八脉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如果奇经八脉出现问题,最先出现的健康隐患就是生殖系统的疾病,也就是说如果有妇科疾病、和男性前列腺问题困扰的人,完全可以用调整冲任灸来解决问题。

调理冲任灸的主要穴位是关元穴、中极穴。

这两个穴位分别在脐下三寸和脐下四寸的位置。

另外还要加上腿上三阴交穴。

另外赵老师还在此推荐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太冲穴。

太冲穴就像手上的合谷穴一样的位置。

“艾”就是这么简单(11)5月13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11-健体生长

“艾”就是这么简单(12)

5月14日播出:

“艾”就是这么简单12-疏经美容灸(2010-05-1301:

05:

51)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困扰着我们,黄褐斑、皱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年龄、重力、内分泌因素、血液循环不畅,都可以引发皱纹和黄褐斑。

肝脾肾这几个脏腑出现病态变化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这方面的病症。

对于黄褐斑的艾灸穴位,首先可选任脉上的穴位,能够补阳补阴。

肾经的一些穴位,补后天之本,脾胃经的穴位,可调补气血,总的来说这几条经脉的穴位对面部影响比较大。

此外,面部的穴位较多,简单来记可以叫二竹二白,二竹指眉头,即攅竹,眉尾,即丝竹空,二白指阳白和四白,阳白在眉毛中点直上一寸,在这条垂线上,瞳仁直下,可摸着一个凹陷的地方,这叫四白,把眼睛周围的把这四个穴位掌握好,就能抓住面部最主要的穴位。

对于脸部美容的艾灸,要是个人在家里,建议艾条的温和灸,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带药的药艾条,里边如果有活血化瘀的药物的话也可以用。

此外,这里介绍一种新的艾灸方法,即用艾灸盒施灸。

艾灸盒有几层,当中有个铁纱网,还有一个围杆,把艾条放进去之后它就不会来回晃。

把艾条或艾绒放进去后,把它们摆得均匀一些,使整个灸盒里边热力都比较平均,然后点绕艾条。

如果用温针灸,关元那里只能一次灸一个地方,而用艾灸盒后,整片位置都可以熏灸上了。

用艾灸盒灸,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很多患者灸完后,会感觉全身暖洋洋的,还有的患者会说出汗。

因此建议用艾灸盒,尤其是灸的时间比较长后,灸完了喝点温开水,更利于排泄汗液,对身体的经脉气血的流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