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30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月安全生产练习题13.docx

2108年深圳安监安全复习试题(十三)

一、单选题(60题,每题1分,共6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

1.企业的日常安全检查包括以下的:

(C)。

A.防触电检查B.防雷检查C.厂级检查

2.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

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别代表:

严重;橙色;(C)。

A.I级预警B.III级预警C.II级预警

解析: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Ⅳ、Ⅲ、Ⅱ、Ⅰ级。

3.(A)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A.演练评估人员B.演练模拟人员C.演练观摩人员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死亡(A)人以上的事故。

A.30B.25C.20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A)。

A.停止作业,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现场B.继续作业

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命令

6.发放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具有“三证”,“三证”不包括(B)。

A.生产许可证B.安全许可证C.安全鉴定证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是(B)。

A.使用时,如果没有戴防护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

B.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下风向C.在狭小空间灭火是,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8.当漏电保护器作为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动作的选择性。

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小于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或是所保护线路设备正常漏电电流的(B)倍。

A.1B.2C.3

解析:

当漏电保护器作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动作的选择性。

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小于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或是所保护线路设备正常漏电电流的2倍。

9.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B)重大危险源。

A.车间B.贮存区C.危险区

10.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A)。

A.职业病危害因素B.劳动生理危害因素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

11.LD100表示:

(A)。

A.绝对致死剂量B.绝对致死浓度C.最大耐受浓度

12.安全色绿色的含义为(C)。

A.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B.注意、警告的信息C.安全是指示性信

13.运行锅炉每(B)年进行一次锅炉内外部检验。

A.1B.2C.3

14.下列(B)原则属于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A.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B.强制实施原则C.劳动者个人需缴费的原则

1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作业人员,除依法享有(A)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工伤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五十三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6.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A)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每年B.每半年C.每季

解析: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1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A)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A.每月B.每年C.每两年

解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涉及国家秘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18.下列哪项是事故应急管理中预备阶段内容与应对措施。

(B)

A.安全监测监控B.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C.公共应急教育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标准。

A.劳动保护B.安全生产C.职业卫生

2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宣传挂图C.安全警示标志

21.安全文化系统的特质和核心是(C)。

A.安全物质文化B.安全精神文化C.安全价值及行为规范文化

22.为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所采取的间接措施有(C)。

A.绝缘法B.安全距离法C.不导电环境法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A)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经营决策机构以及分管副职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4.对于1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从事矿产开采的毒物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屏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不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非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单位,不能设置机构,而必须配备专职的或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C),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A.防护用品B.防护器材C.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6.下面属于国际壳牌石油工伤安全管理中的妥善的安全政策的是(A)。

A.建立个人对安全的责任B.准备必要资金,作为创造及重建安全工作环境之用

C.每日发出指令时要考虑安全事项

27.杜邦的安全管理原则有:

(B)。

A.零伤害和职业病

B.确立安全和健康作为就业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职工都必须对此条件负责

C.工人并不想使自己受伤,因此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预防伤害

28.事故的(A)管理是指企业陷入危机状态下时采取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管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

A.危机B.应急C.善后

解析:

事故的危机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状态的发展,危机管理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特别的管理方式。

2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较大事故是指重伤(C)人以上的事故。

A.5人以上30人以下B.10人以上30人以下C.10人以上50人以下

30.(C)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

A.技术原因B.教育原因C.人的原因

31.特别重大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C)内作出批复。

A.15日B.20日C.30日

解析: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32.国外重大事故预防的经验证明:

为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 A)。

A.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B.重大事故预防系统C.重大危险源辨识系统

33.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A)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解除或者终止B.解除C.终止

34.杜邦公司认为(C)是公司事业的组成部分。

A.经济效益B.社会责任C.安全管理

35.国家壳牌石油公司的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

(A)。

A.管理层对安全事项作出明确承诺B.妥善的安全政策

C.明确属于各级管理层的安全责任

36.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的(B)或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A.主要负责人B.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

37.(C)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

A.技术原因B.教育原因C.人的原因

38.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B)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年B.每半年C.每季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39.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下列属于物理因素的是(B)。

A.工业毒物B.辐射C.炭疽杆菌

40.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B)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4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议规程事应规定各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会议的频次、主持人出席和列席人、议事流程、记录等要求,其中(B)应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A.每半年B.每一年C.每季度

解析:

安委会议事规程和监督检查机制:

议事规程应规定各类安委会会议的频次、主持人、出席和列席人、议事流程、记录等要求,其中每半年应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或委托安全主管领导主持;主要负责人每年主持安委会会议不得少于1次;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规定安委会成员定期参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安委会会议应有会议记录。

42.《劳动法》第五十儿条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A),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A.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B.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行业标准

C.国家和行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43.某建筑公司数名电工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即将到期。

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电工的操作证需要申请复审或延期复审。

复审或延期复审前,其培训内容主要有相关安全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及(A)等知识。

A.电气作业安全管理B.特种作业操作证管理C.电气装置及电气作业安全要求

44.建设下面中是“三同时”不包括(C)。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监理

4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容器内部有(A)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

A.压力B.温度C.杂质

46.一般情况下,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C)左右即可防止静电的大量积累。

A.50%B.60%C.70%

47.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及有关应急措施备案制度,每(C)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A.年B.季度C.月

48.气体或蒸气的(B)范围越宽,其危险度值越大。

A.泄漏B.爆炸极限C.混合比例

49.毒性极大,少量进入人体就足以致命的是(A)。

A.无机剧毒物B.有机剧毒物C.有机有毒物

50.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是属于(C)。

A.重大责任事故罪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C.重大查安全事故罪

51.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生产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各异。

下列关于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20μm

C.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解析:

A选项错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但还可以经过皮肤和消化道进入;选项B错误,粉尘的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

52.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B)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B.粉尘、放射性物质,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C.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53.(C)因素或条件不属于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A.劳动组织不合理B.操作体位不良C.照明不良

5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A)。

A.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张贴中文说明书C.设置安全注意事项

55.(C)的主要症伏为急剧发生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重者可能有惊厥、昏迷。

A.热射病B.热痉挛C.日射病

56.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B)的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A.人B.物C.环境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A),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A.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B.企业安全文化建设C.事故预防体系建设

解析: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A),方可上岗作业。

A.相应资格B.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C.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59.第一次明确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定权利和义务的是(A)。

A.《安全生产法》B.《工会法》C.《宪法》

60.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按时间要求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C)。

A.30日B.45日C.60日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二、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答案,请将其编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少选,但选择正确的选项的0.5分。

1.下列(ABD)情况下将被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丧失享受待遇条件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C.不能胜任所安排的工作D.被判正在收监执行

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ABCD)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提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给予关闭。

A.法律B.行政法规C.国家标准D.行业标准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93条规定:

第九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3.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ABCD)等活动。

A.预警行动B.事故报告C.指挥协调D.现场处置

解析:

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4.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劳动过程中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正确的是(ABC)。

A.及时更换过期的护品B.按时报废过期的护品

C.及时报废失效的护品D.使用自制的护品

5.某童装厂拥有80人从事童装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该厂(CD)。

A.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B.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可只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可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

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

A.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B.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越低,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C.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D.爆炸极限是一个物理常数

7.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影响哪些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权。

(ABCD)

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B.对检查中发生安全生产违反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C.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D.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国家爆炸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解析:

第六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8.各种形式的能量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磁能、生物能、声能等能量。

它们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和设备、物体的损害。

从人员伤亡的角度,化学能可能导致(ABCD)急性中毒、窒息危害。

A.化学性皮炎B.化学性烧伤C.致癌D.致遗传性突变

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应当符合的职业卫生相关要求包括(ACD)。

A.有与职业病危害符合适应的设施B.建立专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队伍

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解析: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0.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AB)。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事项

D.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三、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或“(×)”的位置上,错选或不选不给分。

1.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这是第二类危险源。

(√)

2.杜邦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