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310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文档格式.doc

镇,是一家×

市公立二类幼儿园。

现有4至6周岁幼儿共计65名。

其中,流动儿童34名。

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抱有很高的期许,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前景。

即使不能如愿考入优秀大学,也希望孩子能够进入职高、技校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

只有极少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取放任态度。

二、流动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以访谈法、观察法分别对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试图发现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访谈和观察的内容及对象主要涉及幼儿的直观感受、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看法、教师对流动儿童的看法几个方面。

1、对幼儿的访谈

访谈一:

你喜欢×

幼儿园吗?

为什么?

“我喜欢×

幼儿园,这里的老师会教我们唱歌、跳舞。

幼儿园,这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

“我不喜欢,他们说的话我都听不懂。

在访谈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表示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但在少数流动儿童身上表示出语言、生活习惯等是阻碍他们迅速融入新环境的因素之一。

但是孩子的适应性很强,他们处在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克服这个问题。

访谈二:

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

“爸爸妈妈”“小朋友”“……”

在孩子们的回答里,他们的玩伴基本没有流动儿童与本地籍的区别。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还没有体会到户籍差异的概念。

但在某些成年人的思想中,还存在着狭隘的地域观念,对外来务工人员或者说是流动人口家庭存在某些程度的歧视,并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这些错误观念或多或少的会影响一些孩子思想观念。

访谈显示,越是年龄大的孩子越是会体会到自己与本地籍孩子的区别,自己是一个“外来者”的感受便会越强烈,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同乡或同是“外来者”的孩子作为玩伴,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2、对家长的访谈

“我们是做装修的,每天早出晚归,很少能关心到小孩的学习。

经常要赶工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双休日。

最好学校里节假日也上课。

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只好把孩子带到工地上。

我们也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可是没有办法接送啊。

我们打算把孩子爷爷奶奶接过来看看孩子。

”“老师,我家小孩脾气倔,在家里根本不听我们的话,请您对他严厉点,只有老师的话他才听。

不行就打他两记,我们家长不计较的。

谢谢啊!

”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从事一线生产、运输、装修等职业,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他们难以充分关注孩子每天的学习状况,加之文化层次较低,在指导孩子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在亲子沟通方面受到的时间的限制比较明显。

这时祖父母便扮演起了照顾孩子生活的主角。

“隔代教育”成为了普遍现象。

由于祖父母年纪大、精力不足、文化层次更低等原因,他们往往更偏重于孩子的“体”而忽视了“德”,在“智”上更是力不从心。

往往溺爱孩子,进而在孩子面前丧失了权威。

在“隔代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上的偏差。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调查显示,在“对待孩子犯错时”,家长的态度是“耐心沟通”占79.7%,“严厉批评训斥”的占14.5,“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的占5.8%,“无所谓”的则为零。

虽然大多数家长选择“耐心沟通”,但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真能如此,值得怀疑。

由于现有的教育资源尚不能充分满足所有的适龄幼儿,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员家庭面临“入园难”的问题。

3、对教师的访谈

“这些外地小朋友都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比本地小朋友强多了。

就是行为习惯比较差,不大好管。

”“他们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亲子任务,比如要和家长一起完成亲子阅读日记啦之类的。

”“很多家长把学校当托儿所,只要帮他们看好孩子,安全不出问题就行了,其他的他们根本就不关心。

对他们讲小朋友表现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他们也不怎么重视,甚至觉得老师小题大做,看不起外地小朋友。

”访谈中,所有的教师都表示,在教师眼中,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区别对待的现象。

在某些方面,流动儿童的表现甚至要优于本地儿童。

但从老师们的言语中,也说明在家园沟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面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特点,还要做很多针对性的工作。

三、流动儿童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问题

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流动儿童家庭。

但流动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

(1)家庭教育学习环境不佳

(2)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3)亲子沟通少(4)过高的教育期望值(5)隔代教育现象突出。

其成因主要为:

(1)流动家庭生活压力明显大于本地家庭,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缺少足够的时间过问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疏远

(2)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3)其家庭的“流动性”特点,使儿童的成长环境得不到保证(4)相对较弱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等。

2、家园(校)沟通问题

家校沟通,指家庭和学校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彼此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行为。

流动儿童家长多从事一线工人或个体三产,工作时间长、自由支配时间短,家长工作太忙的影响因素远远高于教师。

部分家长还表示,“老师太忙,不好意思打扰”。

教师则认为,“家长很少主动联系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表现不关心”。

可见,教育双方还缺乏默契的配合与相互理解。

沟通内容单一”是影响家园(校)沟通的另一因素。

幼儿家长主要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

教师关心的主要是学习和纪律表现。

双方均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不够,家校沟通内容单一、片面且存在关注内容方面的矛盾。

四、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家长教养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由于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等原因,使得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良成为了较为普遍的现象。

家长们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不甚了了,仅凭个人成长经历中所获得经验去教育孩子。

由于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高,极其关注孩子的成绩,却缺少教育过程的引导,重智而轻德。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

而家庭的“流动性”特点使孩子经常处于与新环境适应的矛盾中,也在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学习习惯。

因此,社会各界和学校应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改变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1)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孩子的发展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设定符合孩子发展实际的教育目标;

(2)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孩子的民主沟通与交流上;

(3)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担当好子女“人生第一位导师”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发放资料等方式对此做出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加强家园沟通建设,形成对流动儿童教育合力

要做好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从来就不是家长或学校方单方面所能解决的。

唯有家长与学校展开充分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才能有效的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如前所述,在流动儿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家长与教师均存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的问题。

为此,

(1)教师和家长均要改变观念,充分重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沟通工作;

(2)通过积极的家校沟通,对孩子的学习、身心发展尤其是健康心理的发展作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为更好地做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校沟通,例如:

网络短信平台、电话、校访、家访等。

要求做到:

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记录、有总结。

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家长与教师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进了教育合力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