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387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次梁主梁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20mm厚混合砂浆找底×

gk=m

恒载设计值:

g=×

=KN/m

厂房活载ψc=检修活载:

ψc=

×

5+×

5=KN/m

活荷载设计值:

q=KN/m

总荷载设计值:

g+q=KN/m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l0=ln+h/2=--2+2=

中间跨:

l0=ln=-=

跨度差:

(-)/=%<

10%,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弯矩设计值计算。

截面位置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αM

 1/11

 -1/11

 1/16

 -1/14

M=αm(g+q)l

(KN·

m)

1/11×

²

= 

-1/11×

=

1/16×

²

-1/14×

4)配筋计算。

b=1000mm,h=80mm,h0=h-αs=80-20=60,C25混凝土,ƒc=mm²

,HRB235钢筋,ƒy=210N/mm²

,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

板带部位

边区板带

中间区板带

板带部位截面

M(KN·

 

αs=M/(α1ƒCbh²

ξ

A=ξα1

ƒbh/ƒy

 272

选配钢筋

Φ8@100 

Φ6/8@100

Φ6@100 

实配钢筋面积(mm²

 503

 393

283 

 283

(3)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1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恒载设计值:

×

次梁自重设计值:

25×

()=KN/m

次梁肋部梁测抹灰设计值:

17×

()×

2=m

g=KN/m

2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q=×

荷载总设计值:

次梁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300mm×

650mm。

其计算跨度为:

ln=ln+h/2=+2=

l0=ln=跨度差:

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内力计算。

次梁弯矩设计值计算

截面

-1/11 

M=αM(g+q)l²

0(KN·

 1/16×

 -1/14×

次梁剪力计算

端支座右侧

离端第二支座左侧

离端第二支座右侧

中间支座左侧、右侧

剪力计算系数αv

M=αv(g+q)ln(KN)

 ×

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b`f=1/3×

6150=2050mm

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6000=2000mm

梁高:

h=500mm,h0=500-35=465mm

翼缘厚:

h`f=80mm

判断T形截面类型:

α1ƒb`fhf(h0-h`f/2)=×

2000×

80×

(465-80/2)=0N·

mm

m

·

m>

KN·

故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h0=465mm.

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b`f)

 2050

 200

ξ=1-(1-2αs)½

A=ξα1ƒbh/ƒy

2φ20+1φ16

3φ20

3φ16

 603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V(KN)

βcƒcbh0(N)

 276675>

V

ƒtbh0(N)

 82677>

选用箍筋

 2φ6

Asv=nAsv1(mm²

s=ƒyvAsvh0/ƒtbh0)

实际钢筋间距s(mm)

 180

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b=200mm,h0=500-35=465mm,ft=mm²

fyv=210N/mm²

斜截面采用无弯起钢筋的抗剪方案,其配筋计算见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其中

ρsv=Asv/bs=%>

ρsvmin=×

ft/fyv=%

所以满足最小配筋率。

(4)主梁的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由次梁传来的恒载设计值: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梁测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g=KN/m

由次梁传来:

=m

合计:

g+q=m

柱高H=9m,设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主梁的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所示。

计算跨度:

ln=l0=ln+b/2=×

+2=>

故取最小值,l0=

ln=ln+b=+=

()、=0<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的线刚度大得多,故主梁可视为铰支柱顶上的连续梁,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则:

M=K1Gl+K2Ql

V=K3G+K4Q

式中系数K1,K2,K3,K4值由表中查得,具体计算结果及最不利内力组合如下:

gl0=×

=KN·

ql0=×

m

主梁弯矩计算

序号

荷载简图及弯矩图

中间间跨中

()

()

最不利内力组合

①+②

①+③

①+④

349.38

主梁剪力计算

端支座

 0

() 

4)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b`f=1/3×

l0=1/3×

6300=2100mm<

b+sn=6300mm,并取h0=650-35=615mm

2100×

(615-80/2)=00N·

=KN·

M1=KN·

故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h0=650-80=570mm(因支座弯矩较大,考虑布置两排纵筋,并布置在次梁主筋下面)。

hw/b=(570-80)/300=<

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

中间跨跨中

h0

 615

570

 2100

 300

A=ξα1ƒbh/ƒy(mm²

 2203

 3364

 1127

 359

3Φ25+2Φ22

4Φ28+2Φ25 

 3Φ22

 2Φ16

 3445

斜截面承载力

支座Ar

支座Bl

支座Br

 5488875>

 508725>

 <

 152019<

 2Φ8

 101

 250

V=ƒtbh0+ƒyvAsvh0/s

 >

Asb≧(V-Vcs)/ƒysinαs)

 539

 207

选配弯筋

 1Φ28

 1Φ18

实际弯筋面积(mm²

5)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力为:

G+Q=+=m

As=(Q+G)/(2ƒysinα)=²

选2Φ20(As=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