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08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文议案格式范文文档格式.docx

案由要简明、醒目,最好能用一句话概括。

写上提议人的姓名(本人签名),假如有人赞同这个议案,可在提议人的后面写上附议人的姓名(本人签名)。

即说明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议案以及对所提问题的处理方法与建议。

可以分条写,也可以写成一大段包含几层意思。

在议案的注释右下方写上*年*月*日。

三、议案的特点1.制发机关的法定性.议案的制发机关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的职能部门无权制发.2.内容的特定性.人民政府所提议案的内容,必需属于该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有关事项.3.时效的规定性.各级人民政府的议

3.求一份人大代表提案格式

大代表可以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提出提案或是议案,提案是一个代表或是10名以下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

议案是10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叫议案。

其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定,一般是有个提案的封皮,上面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一是题目,就是写上“关于****的提案”,二是提案人姓名,三是提案代表的所在代表团,四是时间。

封皮里面是提案的内容,提案的大体格式如下:

关于处理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提案近来,国家公布的CPI居高不下,全年平均估计达到4.5%,对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影响不小。

据本市公布的数据,全市平均人均收入为2400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占24%,低于600元的占11%.自从全市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以来,低保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但是,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特殊是粮食和肉类价格大幅度上涨后,低保家庭的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据初步调查(抽样调查了56户),低保家庭因物价上涨,使其家庭月收入添加了230元,而我市的低保标准是一年前制定的,并且始终没有调整,使低保家庭实际的生活水平下降。

低收入家庭关系到我市近8%的居民,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百姓人心的向背。

为此,建议提高我市的低保标准,同时将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由于物价上上涨而下降。

同时,建议处理低收入边缘户的生活补助或是社会救助问题,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

以上供参考。

4.呈请性公文的第三节、议案

(一)议案的含义议案是行政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对议案的功能赐予下列定义: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这个定义是比较狭窄的,制造主体限于各级政府。

在公文的实际运作中,议案的使用范围要大于上述限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特地委员会、国务院、中心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地方组织法》第十四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和代表(有三人以上附议),都可以提出议案。

这些明显超出了国务院办公厅的职权范围,在《方法》中不行能赐予表达。

所以,《办法》中对议案所下的定义,仅限于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

政府向人大提出的议案、非政府机关向人大提出的议案、人大代表联名向人大提出的议案,这是议案的三种不同类型。

在这里,我们重点引见的是政府向人大提出的议案。

其它议案与政府议案并无太大差异,可妨照制造。

(二)议案的特点1.制造主体的法定性按国务院办公厅的规定,只要各级政府才能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即便参照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议案作广义的理解,有权提出议案的仍旧是少数的法定机构,党团组织、社会团体、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无权提出议案。

因而,议案这种文体在基层使用很少。

2.内容的特定性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议案的内容,必需是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之内的事项。

超出人大职权范围的议案,不会被大会接受。

3.适时性议案必需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进行会议期间提出,否则也不会被列为议案。

4.必要性和可行性适合提交人大会议审议的事项,必定是重要事项,而且议案中提出的方案、方法、措施,也必需是切实可行的,才有可能获得通过。

因而,针对性、必要性、务实性、可行性,这都是议案必需具备的质量。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这些都是撰写议案的基本准绳。

(一)立法性议案立法性议案次要在两种状况下使用:

一是政府机构制定了某项法律或法规之后提请人大审议通过时;

二是建议、恳求某行政机构制定某项法规时。

前者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草案)〉的议案》,后者如《关于尽早制定我省普及九年制义务训练实施条例的议案》。

(二)严重事项的决策性议案关于财政预算决算、城乡进展规划、严重工程上马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训练、科技、卫生等领域中的严重事项的决策,需要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时使用的议案,就属于严重事项的决策性议案。

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动员全市人民综合管理开发建设浑河沈阳城市段的议案》。

(三)任免性议案行政机关向权力机关提请任命、免去或撤消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恳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议案,就是任免性议案。

如《国务院关于提请**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议案》。

(四)建议性议案以行政部门的身份向权力部门提出建议,也可以使用议案。

这种议案有些像建议报告,供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接受。

(一)标题和主送机关1.议案的标题议案的标题采纳常规公文标题模式,有两种写法,一是发文机关+案由+文种,二是省略发文机关,案由+文种。

前者如《**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市乡镇企业条例〉的议案》;

后者如《关于提请审议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

议案标题一般不能采用发文机关加文种或者只要文种的写法。

2.议案的主送机关议案的主送机关,只能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能有其他并列机关。

要采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得随便简化。

(二)议案的注释1.案据议案的第一部分叫做案据,顾名思义,这部分要供应提出议案的依据。

由于内容不同,这部分的篇幅长短在不同议案中会有很大差异。

下面是《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动员全市人民综合管理开发建设浑河沈阳城市段的议案》的案据部分:

浑河是辽宁省其次大河,流经沈阳规划城市段50公里。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缘由,形成浑河沈阳城市段河槽乱采乱挖,河障芜杂繁多,不只直接影响城市平安防汛,而且严峻污染城市环境。

为了仔细贯彻国家关于浑河综合管理的严重决策,提高城市防洪力量,缓解地表和地下水缺乏的冲突,促进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功能,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建设高科技、大生产、大流通、现代化、国际化的沈阳,依据外地阅历和近几年的充分预备,组织动员全市人民对浑河进行综合管理和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此,市政府向市十一届人大第三次常委会提出议案,请大会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这个案据和常规的依据。

5.常用公文格式及例文

常见的公文格式有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等,下面是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

(一)命令(令)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宣布施行严重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品种:

(1)发布令

(2)行政令(3)嘉奖令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

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号:

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头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注释:

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

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发文机关名称+次要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注释:

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分,使人信服;

②写出命令的详细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楚,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发文机关名称+次要事由+文种,如:

《**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嘉奖令》;

或仅注明文种,即只要“嘉奖令”三个字。

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留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亮。

(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确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打算:

1、打算的用途:

打算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严重行动做出支配,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打算事项。

打算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63356464文。

2、打算的写法:

(1)标题:

作出打算的机关或通过打算的会议名称+打算的事由+文种,如:

《**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打算》。

(2)题注:

会议通过的打算,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打算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注释:

按其详细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作出支配的打算。

次要有表彰打算、惩处打算、机构设置打算、人事支配打算、授权打算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打算等。

其注释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作出“打算”的依据和执行名称;

一是分条写明打算事项。

②对严重行动作出支配的打算。

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打算,指挥性极强。

注释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打算缘由和打算的事项。

(4)结尾:

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打算的留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讨论。

(2)要做到观点鲜亮。

(三)公告1、公告的用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注释:

大都只限于宣布详细事项。

也有的公告注释相对简单一些,即包括缘由或依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

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五)通知1、通知的用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

《**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

《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1)批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p#分页标题#e#“颁发”型通知又称“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

其注释部分,一般首先说明制定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依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终是提出执行要求。

b)“转发”型通知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

其注释有两种写法,一种注释包括两部分:

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准绳要求。

最终以“现转发给你们,请仔细贯彻执行”,“请结合详细状况,参照执行”、“请讨论执行”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

一种注释只写转发打算和执行要求,非常简约。

c)“批转”型通知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

注释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

2)指示性通知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

6.求一份人大代表提案格式

关于处理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提案

近来,国家公布的CPI居高不下,全年平均估计达到4.5%,对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影响不小。

据本市公布的数据,全市平均人均收入为2400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占24%,低于600元的占11%.

自从全市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以来,低保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据初步调查(抽样调查了56户),低保家庭因物价上涨,使其家庭月收入添加了230元,而我市的低保标准是一年前制定的,并且始终没有调整,使低保家庭实际的生活水平下降。

为此,建议提高我市的低保标准,同时将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由于物价上上涨而下降。

以上供参考

7.写公文材料有哪些格式

1、重点把握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公文有公文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

广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

这是行政机关外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构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特点次要有:

(1)法定性;

(2)政策性;

(3)有用性;

(4)实效性;

(5)规范性。

2、把握公文的基本功用。

公文的基本功用有: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

(2)反映状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

(4)宣扬训练;

(5)依据凭证。

3、把握公文的分类。

(1)依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

(2)根据紧急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一般公文两大类。

紧急公文又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

(3)根据有无保密要求和、及隐秘等级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一般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两大类。

保密文件又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和隐秘文件三类。

(4)根据详细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执照性公文、联系性公文、实录性公文六大类。

二、公文的体式1、了解公文的构成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构成公文的诸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1)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有公文份数序号、隐秘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

(2)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通常是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注释、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

(3)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目构成的。

2、了解公文的构成格式。

3、了解公文的印装规格。

三、重点把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熟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

2、要了解实际状况;

3、要遵照各项行文规章

(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

(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3)制发程序的支配要合理。

制发公文的程序次要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四、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

(一)命令1、了解命令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规定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施行严重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了解命令的特点:

命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极强。

3、了解命令的分类:

命令次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三种。

4、了解命令的写法。

(二)打算1、把握打算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规定打算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严重行动作出支配,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打算事项。

2、了处理定的特点:

打算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某些重要事项或者严重行动作出支配,都可以用打算。

3、了处理定的分类:

根据详细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将打算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重要事项作出的打算,一类是对严重行动作出支配的打算。

4、了处理定的一般写法。

(三)公告1、把握公告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规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了解公告的写法。

(四)通告1、把握通告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规定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恪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把握通告的写法。

(1)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多种写法,一是完全式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

二是省去事由,只写发文机关和文种;

三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四是只要文种,也就是“通告”。

通告的注释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开头概述发文的目的,主体写明通告事项,结尾写明执行要求等,惯用的结束语有“特此通告”等,结尾也可省略。

3、了解写作公告、通告的留意事项:

(1)要写得通俗;

(2)要写得详细;

(3)要写得清晰。

(五)通知1、重点把握通知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规定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把握通知的特点:

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布置工作与周知事项时所用的一种下行公文,有时也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

通知用得最为广泛,因而使用频率很高。

通知具有使用范围的广泛性、文种使用的晓谕性和行文方向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3、了解通知的分类:

按内容和功用的不同,通知可以划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任免通知四大类。

4、重点把握通知的写法。

(六)通报1、重点把握通报的用途:

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判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状况的公文。

2、把握通报的分类:

根。

8.公文议案怎样写

议案属于建议性的上行文种,其特征次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主体的特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特地委员会、国务院、中心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四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各特地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代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代会提出属于本级人代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据此,可以看出,议案只能由具备议案提出权的机关和人民代表提出,而属于机关提出的这部分议案,则包括人大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机关以及政府机关,而以政府机关的使用最为多见,其他机关或部门不能使用。

从这一点上说,议案文种在制造主体上具有明显的特定性。

二是运转程序的法定性。

议案的运转程序必需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这是议案文种的又一显著特征。

从上述《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可以看出,议案的提出和批准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其制造和提出机关必需是特定的;

议案制成以后又必需根据法定程序适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

从议案制造经由两头运转到审议批准,再到最终付诸实施,构成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连的运转流程,而每一环节的运作都必需遵照法定程序,否则就会得到议案的应有效力。

这一点也是议案与其他文种的明显区分。

三是行文对象的单一性。

议案不是普发性公文,它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而不能向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行文。

这就是说,议案文种外行文对象上具有明显的单一性。

四是生效标识的特别性。

这是议案文种在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表现为其生效标识必需体现机关第一行政首长的署名,且不加盖机关公章。

例如国务院的议案由国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