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124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docxWord下载.docx

1、“做一做”,练习二练习二的第

1~3题。

三维目标:

感悟“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打折”的含义。

明确有关“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利用生活情境重现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通过引导对比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相同,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教具准备:

教材例题投影图、教学课件、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意见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每到节日期间,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一些促销手

段,你知道那些促销手段。

2.(降价、打折、买几送几、送货上门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其中的打折问题。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1.理解“折扣”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

(教材第8页)

指名说说百货商城推出了什么促销手段。

(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介绍“折扣“的意义。

提问:

什么叫做“八五折”?

教师介绍:

商店有时降价销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

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

九折就是原价的90%,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1)题。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大八五折出售,买了这辆自行车用了多少钱?

思考交流。

“商店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呢?

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

“商店打八五折出售”的意思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在售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现价=原价×

85%。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进行板书。

180×

85%=180×

0.85=153(元)

2.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2)题。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价只花了九折的钱,比

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只花了九折的钱”什么意思?

表示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90%。

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

160×

(1-90%)

解法二:

160-160×

90%

=160

×

10%

=160-144

=16

(元)

3.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并进行比较。

解法一是先求比原价便宜了百分之几,再求便宜多少钱;

解法

二是先求了现价是多少钱,再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4.小组交流,怎样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学生交流得出:

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时,可以先弄清折扣

表示的意思,再根据分数乘法乘法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六五折”、“七折”、“八八折”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交流。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1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

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说成“半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讲评。

4.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3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它与八折有什

么关系。

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它相当于

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折扣的知识,大家通过学习在购物时一定

变得更精明了吧!

在解决折扣问题时,我们要先理解折扣的含义,

弄清楚“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再根据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六、作业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时间:

成数

教材第9页例2、“做一做”,练习二第4、5题。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

学的应用意识。

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

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认识“成数,理解成数的具体含义。

解决日常生活中和成数有关的问题。

教材例题投影图、常规学习用品。

1.复习。

把下面的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三折、四六折、九折、七五折、五

五折

说说下面句子中折扣表示的意思。

(1)新华书店图书搞促销,所有图书一律九折出售。

“九折”表示———是———的90%。

(2)国庆节期间,某服装店进行夏季服装促销,所有夏装一律六五折出售。

“六五折”表示———是———的65%。

2.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解决了商场商品打折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

研究日常生活中和百分数密切相关的问题。

认识成数。

投影出示教材农业生产图。

教师结合教材介绍成数。

1.百分数在生程中也常用到,收成常用“成数”来表示。

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二成”⋯⋯

2.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35%。

3.在,“成数”已广泛用于表示各行各的展化情况。

出口汽量比去年增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教学例2

1.投影出示教材第9例2。

某工厂去年用350万千瓦,今年比去年二成五,今年用多少万千瓦?

(1)学生,一从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探“二五成”的意思。

“二五成”表示什么意思?

“二五成”又表示什么意思?

“二五成”就是25%,“二五成”就是表示今年的用量

比去年减少了25%。

2.学生独立解决。

在,大家明白了“二成五”的含,算一算今年用多

少万千瓦。

(1)学生自主算,教个指。

(2)交流算思路与方法。

先求今年的用量比去年减少了多少万千瓦,再求

今年的用量。

350-350×

25%

=350-87.5

=262.5(万千瓦)

先求今年的用量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根据分

数乘法的意求今年的用量。

350×

(1-25%)

=350×

75%

=262.5(万千瓦时)

3.提问:

说一说,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成数问题时应注意什

么?

解答成数问题时,现根据题意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再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1)认真读题,说说从题中了解到那些信息?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道题的单位“1”是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单位“1”是未

知的,可以假设单位“1”为x,列方程解答。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讲评,组织订正。

解:

设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x人次。

(1+20%)=15000X=15000÷

120%X=12500

答: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2500人次。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这道题的单位“1”是已知的,先将“增产三成”转化成“多

30%”然后按照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

这道题的单位“1”是未知的,先将“增产三成”转化成“多

学习了成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前面学习的百分数问题

一样,所不同的是题中的百分数用成数表示,解题时要先将成数转

化成百分数。

教:

第3:

教学:

税率

教材第10例3、“做一做”,二第6、7、8、10。

三目:

1、知与技能:

初步税收的意,了解主要的税收的种。

理解税的意,会解决相关的。

2、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情感度和价:

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

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点:

能正确算各种税收的税。

教具准:

教材例投影、常学用品

教学程:

个人整意

、基本激趣入

1.教投影出示美的城市景点。

生:

同学,我的城市美不美?

了建全国生城市、全国保生城市,花园式城市⋯⋯市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些投入需要很多,可些是从哪里来的呢?

2.小:

些主要靠政部的款,政部的又是

从哪里来的呢?

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今天,我就一起来学税的知。

1.税收的意。

提:

什么是税收?

国家什么要征税?

投影出示教材第10第一段。

学生并:

如果没有税收,国家能展?

教小:

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因此,根据国家定,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税的。

2.税收的种,税和税率的含。

(1)学生交流前分深入社区,家庭了解到的有关税收情

况。

(2)小。

税收主要分消税、增税、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

的税款叫做税,税与各种收入(售、

、⋯⋯)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

1.教学教材第10例3。

一家店10月份的是3万元。

如果按的5%税,家店10月份税多少万元?

2.学生,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

已知条件:

10月份30万,税税率是5%。

所求:

10月份因税多少万元?

3.分析:

税税率5%是什么意思?

怎么求税。

税占的5%。

税=各种收入×

税率。

4.解答。

教巡并行个。

交流,合学生的完成板。

30×

5%=1.5(万元)

10月份税1.5万元。

5.一:

求税要知道哪些条件?

要知道各种收入的和税率。

四、分方法内化

1.教材第10做一做。

(1)道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

可以学生个人所得税的理解。

教加以充。

(2)指名“扣除3500元个人免征”是什么意思?

“扣除3500元个人免征”是指工中超出3500元的部分

才需要税,也就是李阿姨的月工中需要税的金是

(5000-3500)=1500(元)。

(3)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

(4)学生烈士解答后交流。

2.教材第14二第6、7、8、10。

三道涉及到的是三种同的知,第6是个人所得税,第

7是消税,

第8是会。

三的解素都是相同的,教在学生

行系是,可以放手学生独立完成,在指名解思路。

五、回自我价

通本的学,你有什么收?

今天我学了有关那的知。

通学,我知道了税收主要分,税、增税、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

税率=税÷

各种收入×

100%,税=各种收入×

依法税是每个公民尽的,如果税漏税就会触犯法律,最受到。

六、作

第4课时时间:

利率

教材第11页例4、“做一做”,练习二第9、12题。

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

的好习惯。

培养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材例题投影图、常规学习用品

个人调整意见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老师有生活结余5万元,放在家里不安全,那位同学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笔钱?

全班学生交流,自由发表意见。

(部分同学建议存入银行)

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表达)

师生共同总结:

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刻印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交流反馈调查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预习及调查情况。

3.探索和利率的相关知识。

阅读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两段话和利率表。

了解存款的方式有哪些?

理解什么是本金?

什么是利率?

什么是理利息?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教师巡视,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4.反馈交流。

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

方式。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交流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本金×

利率×

存期

2.投影出示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

学生观察表格,说说从表格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3.小丽2013年1月1日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

到2014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1000元钱,还可以安但是的一年存期的利率3.00%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0元,实际共得1030

元。

1000元是(

存款方式是(

)。

3%

30

是(

元是(

1030

元是(存期是(

6.指导教师。

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1.教学例4.

(投影出示)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多少钱?

2.学生读题,说说从题目中获得那些信息?

本金:

5000元利率:

3.75%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解法:

存期:

两年

小明的解法;

5000×

3.75%×

2=375(元)

5000+375=5375(元)

小丽的解法:

(1+3.75%×

2)

=5000×

(1+0.075)

1.075

=5375(元)

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3.在利用公式计算利息时,利率和时间要相对应,用年利率时,时间要以年为单位,用月利率时,时间就以月为单位。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学生集体读题,自主分析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利息以及利息的计算公式。

(2)找解题关键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先求出利息:

8000×

4.75%×

5=1900(元);

在求一共取回的钱:

8000=1900=9900(元)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获取本金、利率、时间的信息,

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讲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我们还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是:

存期。

第5课时时间:

购物

教材第12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第13、14、15题.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的价

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涨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例题投影图、常规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意见

1.复习.

(1)一本书,原价15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在买多少钱?

(2)万佳商场某款牙刷满10元减2元,妈妈买了6支牙刷,

一共是11.5元,买着6支牙刷妈妈实际上只付出多少钱?

学生完成练习,并进行交流。

2.导入新课。

刚才我问复习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和购物有关的,今天这节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1.出示教材第12页例5.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出售,在B商场按

“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

230元得这

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个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便宜?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了解各个商场的优惠方式。

3.交流对各个商场的优惠方式的理解。

每个商场的优惠方式各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并得出:

A商场的优惠方式,打五折出售。

A商场的优惠方式,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BABA

1.分析:

到每个商场应应该怎样购买?

到A商场购买,只要按原价的50%付款就可以了。

到B商场购买,要计算出230元里面有几个100元,就可以在原价里面减去几个50元。

注意:

没满100元的部分不能减。

2.解答。

(1)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商场购买各需多少元?

教师巡视,对解答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2)组织全班交流。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

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

2=130(元)

115<130

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这道题提供了两个商场旅游鞋的促销方式,让学生计算在那个

商场购买更省钱,解决方法和例5类似,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这道题是关于“折上折”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交流什么是“折

上折”,“折上折”应该怎样打折,待学生明白意思在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4题。

这道题和例5相似,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

在组织集体讲评订

正。

4.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5题。

五、作业

第6课时时间:

生活与百分数

教材第16页内容

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利率、千分数、万分数,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理解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利率问题。

在调查活动中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利率问题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