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418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文档格式.doc

2.独立自主能力对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独立自主能力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不借助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某个活动的本领,通常包含必要的心理素质和活动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逐渐培养的。

孩子是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父母的寄托和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他们呱呱落地那时起,便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能够自己独立说话、走路、吃饭、玩耍,随着自主能力的逐渐提高,慢慢的开始能够脱离父母的羽翼,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孩子只有从小受到独立自主的培养,慢慢的才会学会与挫折、困难和烦恼打交道,做斗争,才会在社会风雨中茁壮成长。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现在社会的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普遍不足。

某研究对四个直辖市的近4000多名3~8岁的孩子家长做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观念、孩子独立自主状况、家庭教育基础等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25%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3岁时便会会独立自主穿衣服,45%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6岁时会独立自主穿衣服。

如果仅从数据上分析,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提升,但实际上科学表明孩子在2.5岁左右就已经有能力做到自己穿衣。

但能在3岁自主穿衣的只占四分之一,6岁能自主穿衣的仅占不到一半的比例。

这种独立自主能力欠缺的情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

3.孩子自主能力得不到发展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强调目的性,很多家庭过分地偏重智育培养,偏重知识灌输,时常会忽略其它方面的教育。

比如孩子人格和自主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孩子发展不全面,无法适应社会,独立自主能力下降,甚至是严重缺乏。

3.1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过分关爱

现在社会中,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大有捧在手里怕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不论刮风下雨,父母都是孩子的保护伞。

但有时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过分小心翼翼。

正是这中过分的关爱,才会造成有些十几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洗衣服,甚至连自己球鞋的鞋带都系不好。

假如再碰上一些需要自己单独解决的事情,有些孩子就会更加无能为力了。

某次社会抽样调查显示:

仅有不到1%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做家务,其中不乏十四五岁还没怎么洗过衣服的孩子。

很多家长对此并不在乎,认为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无所谓。

甚至有家长认为:

孩子大了,就什么都会了,没必要可以培养。

这种对孩子过分的关爱会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认识,久而久之退化了他们的劳动的机能,使他们变得会学习而不会劳动,学习好而能力不足。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爱要讲究个度,把握好度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对孩子的爱。

3.2对子女的过分干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对孩子们往往会有想让孩子乖巧听话,想要绝对控制的欲求。

家长们有时往往依据自己的好恶来去论定事物的好坏,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为孩子们设计未来,同时要求孩子们必须绝对服从,而且孩子越听话越讨家长喜欢,这样对孩子的心里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孩子的成长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成长,贪玩调皮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与成年人相比,更加接近天性,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们单纯、快乐、纯真、没有较多的掩饰。

的性格和价值观,兴趣与爱好,都与成年人差别非常大。

比如孩子们喜欢的一个动画片,家长们看起来可能觉得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但孩子们可能就会看的津津有味,乐滋滋,认为看动画片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孩子与家长们的价值差别。

比如在学习方面,有些家长经常给孩子们念一些经典古诗词,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警言,然后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每一个玩伴都会认真审视,看看是否学习好?

有没有当过三好学生,业余爱好多不多。

然后对于那些有礼貌、学习好、爱好广泛的孩子就大家赞赏,加大肯定的力度,并教育自己的孩子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的玩伴,而对哪些学习一般、没什么特长的学生、自然就持否定态度,并千叮万嘱孩子们别和他们有过多的交往。

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严重的限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干预并不仅限于这些方面,往往是吃喝拉撒样样都管,无处不操心。

父母们对孩子的过度地干预会让使孩子丢失天性,无法对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闲来无事时会发现没什么好玩的,没什么兴趣爱好,没啥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往往只是终日与电视为伴。

想想连玩耍都不会的孩子,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我们还能指望他干什么呢,还能指望他以后怎么面对这个社会,这个未来呢?

3.3家长自身欠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启蒙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上。

一般来说,家长是孩子人生的最初最亲切的导师,家长们的一举一动也是一种信号,对孩子也是一种示范,是孩子的榜样。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说三岁看到老,家长对孩子最初的影响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成长。

孩子的成长期同时也是孩子身体与思想共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段时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容小看的问题。

比如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无法跟孩子受到的教育思想同步,就会无法理解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从而无法有效掌握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思想水平。

继而会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变化,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怎么培养孩子智力能力水平上,久而久之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孩子自主能力的提高。

4.家庭教育中提高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一些策略

4.1家长应改变观念,对孩子适度放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家长在观念上首先要学会自我变革,要为孩子独立自主提供思想支撑。

所以,要想提高孩子自主能力,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眼光要放长远。

用自己行动去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更显著。

如今很多报道显示,不少小学存在着父母天天去学校探望,天天去学校给孩子送饭的现象。

这表明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孩子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的把握,对孩子过分疼爱,使他们小小年龄就成了家庭的小皇帝,逐渐使他们缺乏了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有句名言“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不能管的太多,要学会放开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总的来说,就是既不能管束太严,也不能完全放开,不管不问。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学会积极引导孩子独立去解决,逐步积累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经验,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持续下去,就能慢慢的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4.2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孩子特别年龄稍大的孩子,做起事来是不喜欢大人插手的,他们总是想要自己独立做好事情的,除非是自己真的无法独立完成。

谈到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有些孩子长期受到父母宠爱,什么事情父母都会包办,独立自主能力较差。

二是,有些父母长期在外地或者对孩子管束较松,甚至是放任自流,导致有些孩子特别年龄稍大的孩子,做起事来独立性很强,不喜欢大人插手的,但有时甚至会调皮捣蛋、任性乱为。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并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把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作为自己的一项重大职责来抓。

孩子的年龄小,可塑性大,好习惯的养成也比较容易,但也容易滋生不良习惯。

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自己发展,长久下去,这种缺乏关爱和教育的状态会导致结果导致孩子形成任性、自私、依赖成性的不良性格或习惯;

但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不遵守教育的方法和规律,甚至恨铁不成钢,采用棒棍相加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则过分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认为成绩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缺乏对孩子人格和自立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言: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用,而且也能促进孩子成才,定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因此,家长应当持续不断的加强对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早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4.3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和表率

家庭是孩子永远的学校,家长是孩子永远的老师。

从小到达,孩子都是在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中长大,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有时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初的信心都来源于父母,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做好榜样,在遇到困难时要表现出来应有的强大和魄力,尽量在孩子面前流露脆弱和无力。

记得有一次,下班回家为了阻止儿子自己出门玩耍后我给儿子开玩笑说我一个人在家好害怕,不敢出门,出门可能会碰到坏人或鬼,儿子自从听到我这次吓唬以后,从此就不敢一个人出门了,我由此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鼓励他给他讲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鬼,说有鬼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的。

同时又鼓励他在晚上自己去买零食吃,回来后再对他大加鼓励,慢慢的他才敢一人在家,因此,父母在家长面前一定要做好表率,做好榜样。

4.4要信任孩子,让他们做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

“凡是孩子们能自己完成的事,应当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独立完成。

”其实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自己做事”愿望,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并积极主动的去帮助孩子独立自主的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不要以为孩子小,懂得少,要知道孩子虽小,但是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

让孩子学着独立自主的完成自己能办成的事情,可以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孩子3、4岁时,就可以尝试着让他们自己穿衣、入厕、扫地、刷牙等简单的活动。

当孩子渐渐长到5、6岁时,可以让孩子学习洗衣服、刷碗等活动。

当孩子做错事情或某些事做的不好时,家长不应太急于纠正或施加压力,而应该循循善诱,让孩子逐渐懂得该怎么做,如何做好,逐渐掌握做事的方法,多给孩子信心和鼓励。

另外,孩子过于依赖父母是阻碍孩子自主能力得到提升的绊脚石,孩子依赖心过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越是依赖性强的孩子能力就会越难提升,能力的难以提升又会导致孩子做事信心的进一步匮乏,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主动为孩子营造一种没有依赖的环境,让孩子在做事中逐步得到锻炼,逐步提升独立自主能力。

5.结语: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开始时基本上都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即便是非常普通的孩子,只要家长能够教育得法,也能慢慢把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起来,也能使孩子成为不平凡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学会自主[J].科学大众,2008,(01).

[2]赵雪霞.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09,(06).

[3]李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学会自主[J].科学大众,2008,(01).

[4]栾成勇.谈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02).

[5]张婕.论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早期教育[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8).

[6]马克(著)美国父母怎样培育孩子[M].远方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