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43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Word格式.docx

1)、上部地面建筑物的层数不小于两层,其首层的外墙为不低于240mm厚砖砌体强度的墙体,且任何一面外墙墙面开孔面积不大于该墙面面积的50%。

2)、上部地面建筑为单层建筑物,其承重外墙使用的材料和开孔比例符合上款规定,且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当上部地面建筑符合第1款的规定时,作用在上部建筑首层地面上的冲击波超压波形,可按有升压时间的平台形,其升压时间toh=0.025s;

超压计算值5级ΔPms=0.95ΔPm;

6级ΔPms=ΔPm。

3、当上部地面建筑物不符合本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或无上部地面建筑物时,其顶板荷载不得计入上部建筑影响。

3.3.3上部地面建筑物对作用在防空地下室外墙上的核爆动荷载的影响:

1、当上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其外墙荷载应计入上部建筑物对核爆动荷载的加大作用(简称外墙荷载计入上部地面建筑影响):

1)、对于5级防空地下室,当上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承重墙时,其外墙核爆动荷载值ΔPms=1.2ΔPm。

2)、对于6级防空地下室,当上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承重墙、框架结构或为抗震设防的砌体结构时,其外墙核爆动荷载值ΔPms=1.1ΔPm。

2、当上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不符合本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或无上部地面建筑物时,其冲击波超压计算值ΔPms=ΔPm。

3.4设计要点

3.4.1荷载及荷载组合

1、防空地下室所承受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核爆动荷载。

静荷载的计算同一般民用结构,核爆动荷荷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地面空气冲击波最大超压值ΔPm(即地面超压)值确定。

2、荷载组合:

当作用在防空地下室结构上的静荷载和核爆动荷载确定后,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3.14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

在使用该表时,应注意表的注释:

1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系指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物的墙体和楼板传来的静荷载标准值,即墙体、屋盖、楼板自重及战时不拆迁的固定设备等。

2当地下水位以下无桩基防空地下室基础采用箱基或筏基,且按本表规定,建筑物自重大于水的浮力,则地基反力按不计入浮力确定时,底板荷载组合中可不计入水压力;

若地基反力按计入浮力确定时,底板荷载组合中应计入水压力。

对于地下水位以下带桩基的防空地下室,底板的荷载组合中应计入水压力。

另外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1)荷载组合表中,核爆动荷载标准值可取相应等效荷载标准值。

2)规范表4.3.14中只明确了组合中的基本荷载。

因此,在进行承载力设计时,还需注意各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本技术措施第3.4.3条第1款的规定。

3.4.2构件内力

1、确定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和静荷载标准值组合后即得结构的组合荷载值。

组合荷载确定后,可按静力学的一般方法和计算图表示求得构件内力。

其内力分析可采用弹性或极限荷载法。

对于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2、当板的周边与梁为整体现浇时,对板的中间跨跨中截面的计算弯矩可乘以折减系数0.7,对边跨的跨中可乘以折减系数0.8;

对无梁楼盖可乘以折减系数0.9;

如在板的计算中已计入轴力的作用,则不应再乘以折减系数。

3.4.3截面设计

1、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防空地下室对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开展可不进行验算,因此,在截面设计中只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几项主要技术参数作如下规定:

1)、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2)、等效荷载分项系数,取1.0。

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当其对结构不利时取1.2;

有利时取1.0。

4)、构件材料强度采用材料动力强度设计值(表3.4.3-1~2)。

表3.4.3-1混凝土动力强度设计值和动力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fcd

17.85

21.45

25.05

28.65

31.65

34.65

ftd

1.91

2.15

2.36

2.57

2.70

2.84

Ecd×

104

3.36

3.60

3.78

3.90

4.02

4.14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37.95

38.50

41.58

44.52

47.32

50.26

2.94

2.86

2.93

3.00

3.05

3.11

4.26

4.32

4.38

4.44

4.50

4.56

注:

fcd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

ftd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动力强度设计值;

Ecd为混凝土受压或受拉的动力弹性模量。

表3.4.3-2钢筋动力强度设计值和动力弹性模量(N/mm2)

钢筋种类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fyd

315

405

432

Ead×

105

2.1

2.0

fyd为钢筋抗拉、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

Ead为钢筋动力弹性模量。

在核爆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时,或核爆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材料动力强度设计值可取静荷载作用下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乘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γd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6.3采用。

2、截面设计中保证结构构件延性的几项规定

1)、结构构件按弹性工作阶段设计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5%;

当大于1.5%,受弯构件或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允许延性比[β]值应满足下列公式,且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表3.4.3-4的规定。

[β]≤0.5/(x/h0)(3.4.3-1)

x/h0=(ρ-ρ')fyd/(αcfcd)(3.4.3-2)

式中: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h0——截面的有效高度(mm);

ρ、ρ'——纵向受拉钢筋及纵向受压钢筋配筋率;

αc——系数,按表3.4.3-3取值;

fyd——钢筋抗拉动力强度设计值,按表3.4.3-2采用;

fcd——混凝土轴心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按表3.4.3-1采用

表3.4.3-3αc系数表

≤C50

αc

1

0.99

0.98

0.97

0.96

0.95

0.94

表3.4.3-4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

≥C30

HRB335级钢筋

2.2

2.5

HRB400级钢筋

2.4

RRB400级钢筋

当结构构件按弹性工作阶段设计,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1.5%时,可在受压区调整受压钢筋的配筋率来满足公式(3.4.3-1)的要求,且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表3.4.3-4的规定,其受压钢筋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3.4.3-3)

As'——受压钢筋面积(mm2);

b——截面宽度(mm);

h——截面高度(mm);

α'——系数。

当结构构件为:

受弯构件,α'=0.17,

大偏心受压构件,α'=0.25,

其余符号相同。

2)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对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梁,需作跨高比影响的修正,其修正值Vcd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cd=ψlVc(3.4.3-4)

Vc——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对于均布荷载Vc=0.7ftdbh0;

ψl——梁跨高比影响系数。

当l/h0≤8时,ψl=1;

当l/h0>8时,ψl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4.3-5)

3)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梁、柱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其混凝土及砌体的动力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8。

4)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墙、柱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其混凝土及砌体的轴心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8。

3.5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3.5.1防空地下室顶板

当顶板上部覆土厚度h≤0.5m,顶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允许延性比[β]=3时,防空地下室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可按表3.5.1采用。

表3.5.1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KN/m2)

顶板区格最大短边净跨L0(m)

抗力等级

6

3.0≤L0≤9.0

(55)60

(100)120

表中括号项为顶板荷载计入上部建筑物影响的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当顶板上部覆土厚度h>0.5m,且其余条件符合规定时,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5.2采用。

3.5.2防空地下室底板

1、当顶板上部覆土厚度h≤0.5m时,无桩基的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3,可按表3.5.2-1采用。

表3.5.2-1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3(KN/m2)

顶板短边净跨L0(m)

5

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以下

40

40~50

75

75~95

当顶板上部覆土厚度h>0.5m时,无桩基的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3,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5.5采用。

但需注意表注交待事项。

①表中6级防空地下室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对顶板荷载计入或不计入上部地面建筑物影响均适用。

②表中5级防空地下室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按顶板荷载计入上部地面建筑物影响计算;

对顶板荷载不计入上部地面建筑物影响计算时,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05后采用。

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底板,含气量α1≤0.1%时取大值。

4一般当设计地下水位距板底小于300mm时,即按地下水位以下考虑。

2、当防空地下室基础采用桩基,且按单桩允许承载力设计时,除桩本身应按计入上部墙、柱传来的核爆动荷载的荷载组合验算强度外,底板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表3.5.2-2采用。

表3.5.2-2有桩基钢筋混凝土底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3(KN/m2)

土的类别

端承桩

非端承桩

非饱和土

不考虑

12

25

饱和土

50

3、当防空地下室采用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加防水底板时,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5级按50KN/m2;

6级按25KN/m2。

3.5.3防空地下室外墙

1、当砌体结构按弹性工作阶段计算,钢筋混凝土外墙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允许延性比[β]=2.0时,防空地下室土中外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可按表3.5.3-1~2采用。

表3.5.3-1非饱和土中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KN/m2)

砖砌体

钢筋混凝土

碎石土

(17~28)15~25

(11~17)10~15

(36~60)30~50

(24~42)20~35

砂土

粗砂、中砂

(28~39)25~35

(60~84)50~70

(42~54)35~45

细砂、粉砂

(28~33)25~30

(17~22)15~20

(48~72)40~60

(36~48)30~40

粉土

(33~44)30~40

(22~28)20~25

(66~78)55~65

(42~60)35~50

粘性土

红粘土

坚硬、硬塑

(22~39)20~35

(11~28)10~25

(36~72)30~60

(30~54)25~45

可塑

(39~61)35~55

(28~44)25~40

(72~120)60~100

(54~90)45~75

软塑

(61~66)55~60

(44~50)40~45

(120~126)100~105

(90~102)75~85

老粘性土

(22~44)20~40

(48~96)40~80

(30~60)25~50

(44~77)40~70

(28~50)25~45

(96~162)80~135

(60~102)50~85

(77~88)70~80

(50~55)45~50

(162~180)135~150

(102~114)85~95

湿陷性黄土

(17~33)15~30

(36~78)30~65

淤泥质土

(55~61)50~55

(108~120)90~100

(84~96)70~80

①表内砖砌体数值系按防空地下室净高≤3m,开间≤5.4m;

钢筋混凝土墙数值系按计算高度≤5m计算确定。

②表中带括号项为外墙荷载计入上部建筑影响的等效静荷载值,外墙荷载计入上部建筑影响的条件,详见第3.3.3条第1款。

③碎石土及砂土密实、颗粒粗的取小值;

粘性土液性指数低的取小值。

表3.5.3-2饱和土中钢筋混凝土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KN/m2)

6级

5级

碎石土、砂土

(50~61)45~55

(96~126)80~105

粉土、粘性土、老粘性土、红粘土、淤泥质土

(50~66)45~60

(96~138)80~115

①表中带括号项为外墙荷载计入上部建筑影响的等效静荷载值,外墙荷载计入上部建筑影响的条件,详见第3.3.3条第1款。

2气量α1≤0.1%时取大值。

3表中数值系按外墙计算高度≤4m,允许延性比[β]取2.0确定。

2、当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时,其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面,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5级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大于0.5m;

并应在临战前按图3.5.3-a进行覆土。

此时作用在土中钢筋混凝土外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可按3.5.3条采用。

2)、6级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不大于1m,且不覆土时(图3.5.3-b),直接作用在外露的钢筋混凝土外墙上的单向冲击波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取130KN/m2。

图3.5.3顶板高出地面的防空地下室

3.5.4外通道顶板

室外出入口有顶盖段的土中钢筋混凝土通道,其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当板净跨小于3m时,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5.11-1采用。

3.5.5室外通道底板

室外出入口有顶盖段的土中钢筋混凝土通道,其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3,当板净跨小于3m时,可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4.5.11-2采用。

3.5.6室外通道外墙

室外出入口有顶盖段的土中钢筋混凝土通道,其外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可按表3.5.3-1~2采用。

3.5.7出入口临空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

临空墙系指一侧直接受核爆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不接触岩、土的墙体,如图3.5.7-1中涂黑的墙体。

1、室内出入口(楼梯间)临空墙(图3.5.7-2),当按允许延性比[β]=2计算时,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可按表3.5.7-1采用;

室内出入口(楼梯间)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可按表3.5.7-1采用。

图3.5.7-1防空地下室中各部位墙体名称

图3.5.7-2室内出入口临空墙

①楼梯间;

②密闭通道;

③室内;

1—防护密闭们;

2—密闭门

表3.5.7-1室内出入口(楼梯间)临空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KN/m2)

上部地面建筑首层条件

6级防空地下室

5级防空地下室

临空墙

门框墙

符合计入上部地面建筑物影响的条件

110

200

210

380

不符合计入上部地面建筑物影响的条件

ζ<30°

160

240

370

550

ζ≥30°

130

320

480

2、室外出入口临空墙(图3.5.7-3),当按允许延性比[β]=2计算时,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可按表3.5.7-2采用;

室外出入口防护密闭们门框墙,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可按表3.5.7-2采用。

表3.5.7-2室外出入口临空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KN/m2)

室外出入口通道形式

室外直通式、单向式出入口

室外竖井、穿廊式出入口

270

400

室外多跑式楼梯出入口

地下一层

地下一层及以下各层

120

180

360

ζ为出入口梯段的坡度角;

室外出入口形式可参见本技术措施图2.2.5

图3.5.7-3室外出入口临空墙

3.5.8相邻防护单元隔墙以及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临空墙)

1、相邻的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两侧应分别按单侧受力计算、配筋。

2、相邻的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及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之间的隔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KN/m2)、及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选用值可按表3.5.8采用。

表3.5.8相邻单元之间隔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及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选用值

部位

隔墙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门框墙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选用值(KN/m2)

6级与6级相邻

两侧均为

0.05

5级与5级相邻

100

0.10

6级与5级相邻

6级一侧

5级一侧

6级与普通地下室相邻

普通地下室一侧

90(140)

170(200)

0.15

5级与普通地下室相邻

180(320)

320(470)

0.30

当普通地下室的上部地面建筑首层不符合第3.3.2条第1款规定时,普通地下室一侧的荷载应取括号内值。

3.5.9多层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楼板

1、当防空地下室上下层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时,作用在单元之间楼板上表面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表3.5.9采用。

表3.5.9上下层防护单元之间楼板上表面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KN/m2)

qe

上下层均为6级

上下层均为5级

上层为6级

下层为5级

qe只计入作用在上层楼板上表面的垂直向下的等效静荷载单向作用。

2、当防空地下室上下层为一个防护单元时,其上下层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不计入核爆动荷载作用,其楼板混凝土折算厚度不应小于200mm。

3、当防空地下室没有设在最下层时,宜在临战时对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采取封堵措施,确保空气冲击波不进入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

此时防空地下室顶板和防空地下室及其以下各层的内、外墙、柱以及最下层底板均应计入核爆动荷载作用。

防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