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449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CD靶面尺寸划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4 

4.8 

1/3英寸 

3.6 

1/4英寸 

2.4 

镜头焦距的确定 

在选择镜头时,有以下五个因素确定镜头标准:

(1) 

监控现场的大小;

(2) 

被摄物体的大小;

(3) 

物距;

(4) 

焦距;

(5) 

CCD靶面尺寸 

前4点可由现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镜头的焦距标准,其计算方法如下:

1/3″CCD 

F=4.8×

L/W或F=3.6×

L/H 

(焦距F=CCD水平宽度*物距/物宽)或(焦距F=CCD垂直高度*物距/物高) 

1/2″CCD 

F=6.4×

L/W或F=4.8×

其中,W为被摄物体的宽度;

H为被摄物体的高度;

L为镜头到被摄物体间的距离;

F为镜头焦距。

那么为何在镜头的选用中考虑CCD靶面的尺寸呢?

为了从1/3″与1/2″ 

CCD摄像机中获取同样的视角,1/3″ 

CCD摄像机镜头焦距必须缩短;

相反如果在1/3″ 

CCD与1/2″ 

CCD摄像机中采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情况又如何呢?

1/3″ 

CCD摄像机视角将比1/2″ 

CCD摄像机明显地减小,同时1/3″ 

CCD摄像机的图像在监视器上将比1/2″ 

CCD的图像放大,产生了使用长焦距镜头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选择镜头时还要注意这样一个原则:

即小尺寸靶面的CCD可使用大尺寸靶面CCD摄像机的镜头,反之则不行。

原因是:

如1/2″ 

CCD摄像机采用1/3″镜头,则进光量会变小,色彩会变差,甚至图像也会缺损;

反之,则进光量会变大,色彩会变好,图像效果肯定会

变焦镜头在规则上可以划分为:

1/3〃、1/2〃和1〃等。

选择变焦镜头的原则是:

镜头的规格不应小于摄像机的规格,也就是说1/2〃的镜头可以与1/3〃的摄像机一起使用,但是1/3〃的镜头就不能够在1/2〃的摄像机上使用。

镜头参数 

㈠相对孔径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镜头光量的大小满足成像所需的合适照度。

光圈越大,靶面成像照度越大,摄像机输出信号强度越大,信噪比越高。

若光圈的实际孔径为ψ,由于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使镜头的有效孔径D 

比实际孔径大,光圈的相对孔径等于有效孔径与镜头焦距之比,即:

A=D/f,f 

为镜头的焦距。

㈡光圈系数 

通常将表征镜头光圈大小的参数定义成光圈系数,用F 

表示。

光圈系数为镜头光圈相对孔径的倒数。

F值的规律是后一个值正好是前一个数值的√2 

倍,这是由于成像面中心亮度与(1/F)2成正比。

F值越小相应灵敏度越大。

常用值为1.4、2、2.8、4、5.6、8、11、16、22等几个等级。

㈢视场角 

我们常用视场角来表征观察景物的范围。

所谓视场角是指在视场角内的景物可全部落入成像尺寸内,而视场角以外的景物将不被摄取。

因此,镜头的视场角与摄像机的靶面及镜头的焦距有关。

根据几何原理可以得到视场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ωH=2tg-1(h/2f) 

ωV=2tg-1(v/2f) 

式中ωH为水平视场角,ωV为垂直视场角,f 

为镜头的焦距,h为摄像机靶面的水平宽度,v为摄像机靶面的垂直高度。

具体数值可参阅摄像机一节。

当成像尺寸确定后,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

因此可将镜头分为长角镜头(视场角小于45°

)、标准镜头(视场角为45°

~50°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50°

)、超广角镜头(视场角接近180°

)、鱼眼镜头(视场角大于180°

)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公式以计算其中任一未知项数据。

f/v=D/V 

f/h=D/H 

其中:

f───镜头焦距;

D───镜头至景物距离;

h───靶面宽度;

H───靶面高度。

三、镜头接口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

C型安装接口指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为17.526mm,而CS型接口的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距离为12.5mm。

因此将C型镜头安装到CS接口摄像机时需要加装一个5mm厚的接圈。

四、镜头的发展 

镜头是影响图像品质的重要关键,如果镜头品质不佳,自然难拍摄出清晰的画面,传统的摄像机镜头所采用的镜片,可以通称为球面镜头,这是以镜头内镜片的表面曲线为球面形状来命名的。

顾名思义,非球面镜头就是采用了不同于球面曲线的技术,也就是镜片研磨的形状为抛物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或高次曲线,这将依据设计功能上的不同而会有不同形状的曲线,因此统称为非球面镜头。

传统球面镜头为了校正相差、色差、球差、彗差、畸变、相散等问题,必须采用多片镜片来校正,这使得镜头的体积变的较大,由于每个镜片多少会有精度上的误差,因此要达到理想值并不容易,非球面镜头由于在设计时便已经考量到校正的因素,因此可以减少镜片的数量,使得镜头的精度更佳、清晰度更好、色彩还原更为准确,镜头内的光线反射得以降低,镜头体积也可以缩小。

以往非球面镜头多应用在仪器、机械加工设备上,但随著加工技术的提升,使得品质、效能提升,因此应用越来越广。

目前非球面镜头除了具备高清晰度,录制的图像能够当作法律证据外,新推出的非球面镜头还具备变倍高、物距短、光圈大的特性,变倍高可以简化镜头的种类,物距短可以应用在近距离摄像的场合,光圈大则可以适应光线较暗的场所,使得应用领域日渐宽广。

而在CCTV应用领域中也推出了非球面镜头,可以使用于一些如银行这类对于摄像品质要求较高的场所。

视场角的计算 

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 

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 

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

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

2tg=1.46m 

则H=W=×

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

1/3"

、1/2"

、2/3"

或1"

图解选择镜头步骤:

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

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

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

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

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

具体方法:

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

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

例如:

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

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

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

而用2.8mm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

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

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 

或 

焦距f=4.8X2500/330≈36毫米 

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反之,则进光量会变大,色彩会变好,图像效果肯定会变好。

当然,综合各种因素,摄像机最好还是选择与其相匹配的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