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480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才分布更加均衡,工业企业、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有较大幅度增长。

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显著增强。

其中: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严格控制总量、提升能力素质、加强监督管理为重点,到2020年,全市党政人才总量从严控制在2万人左右,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总人数的85%左右,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鼓励创业、政府扶持、实践锻炼、市场淘汰机制建设为重点,到2015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左右;

到2020年,达到7.5万人左右。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调整人才分布为重点,到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左右;

到2020年,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占10%左右。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观念引导、加强培养、强化激励为重点,到2015年和2020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7万、10万人左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20%左右。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产业导向、基地建设、典型带动、培训支持为重点,到2015年和2020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0万、12万人左右,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2-3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重点,到2015年和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万、1.5万人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人才群体

  1.高层次创新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

力争到2015年,全市研发人员达100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00人左右;

2020年,研发人员达到2000人左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200人左右。

加大优秀科研人才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分批资助优秀科研人才外出深造培训。

加强实践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等,积极为优秀科研人才创造广阔的事业平台。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产业技术团队建设。

大力引进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外人才和创业团队来常创业。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建设,依托相关优势企业建立具有较高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创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加大科技园区建设力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一流专家来我市开展讲学、咨询和科研攻关,大力推动科研人才向企业集聚。

组织实施好市“十百千”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科技功臣”、“优秀专家”的评选表彰工作。

  2.优秀企业家人才群体。

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群体。

力争到2015年,形成一支500名左右的优秀企业家人才群体;

到2020年,形成一支1000名左右的优秀企业家人才群体。

加大对全市企业家人才群体的培养、关爱、引导、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管理人才深造培训创造条件,积极组织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参观交流,积极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常开展企业管理培训和现场指导活动。

加强优秀企业家的联系、联谊工作,培育企业家精神,打造“德商”品牌。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的职业经理人来常领办企业。

结合招商引资,以央属大型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为重点对象,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管理团队来常创业,带动本地企业家人才群体的成长壮大。

  

(二)大力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

  1.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人才。

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紧扣我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烟草、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食品)、四大传统产业(纺织、建材、造纸、盐化工)、四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做好人才开发工作,提升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

到2020年,重点产业集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占全市的50%左右,集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占全市的30%以上,集聚的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占全市的12%以上。

研究制定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重点产业人才合理分布、优化配置。

建立重点产业人才信息库和定期监测分析机制,建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和定期发布机制。

实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企业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

加大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重点产业急需人才,积极采用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快重点产业人才成长。

  2.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领域的专业人才。

围绕打造交通枢纽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发交通建设、城镇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加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人才开发力度,每年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到发达地区城市挂职锻炼,培养造就一批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专家。

坚持引才引智并举,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

加大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相关方面的紧缺急需人才,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人才。

围绕打造桃花源里的城市,推进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建设,推行旅游就业行动计划,扩大旅游就业规模,促进研究型、管理型、设计型、复合型旅游特殊专业人才有较大幅度增长。

建立常德旅游业发展专家咨询团。

依托湖南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德师范学校等院校,加大一线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力度。

加强基层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加大旅游资源规划、市场营销、商品开发、旅游活动创意和组织等高级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加快酒店、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大力加强金融、物流、会展、营销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开发。

  4.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加大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国家“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配套实施,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实施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抓紧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培养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注重培养民间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落实国家“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

加强住院医生规范化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认真实施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师计划。

加强政法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优秀的律师、法官、检察官队伍和基层司法调解员队伍。

  (三)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群众公认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之间的交流通道。

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建立健全党政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完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发展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加强环境支撑。

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

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鼓励和帮助各类中小企业业主成功创业。

加强政策支持。

降低人才创业门槛,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家成长的财税扶持政策、风险投资机制。

健全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培训支持。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市场的开发,鼓励高校及其它机构提供相应培训服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和水平。

培育和引进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3.专业技术人才。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结构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不断完善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的培养管理。

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

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注意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4.高技能人才。

适应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以常德高级技工学校为基础,建设常德技师学院。

健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营造尊重劳动创造、崇尚技能成才、鼓励技能创新、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

推进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适当贯通。

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

完善常德市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

  5.农村实用人才。

按照建设国家级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市、全省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发展要求,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培训项目的主渠道作用,加快培养农业产业化急需的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

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

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

  6.社会工作人才。

适应建设和谐常德的需要,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技能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建立3-5个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基地,对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开展轮训。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建立注册登记制度。

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形成社会工作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体系。

成立社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加强社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

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

  四、政策措施

  

(一)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健全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

建立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直接联系专家制度,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推行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健全人才工作信息报送、重大事项报告和协调沟通制度。

完善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

  

(二)实行人才投入优先保证

  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优先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将人才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

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和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

加大对科技创新、团队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应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

完善小额贷款政策,支持各类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完善税收、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督促企事业单位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加强对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三)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

建立学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强化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和持续培训,鼓励支持在职学习和业务进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强化和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培育人才,实行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培养模式。

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产业的优惠政策。

适度提高继续教育经费占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比重。

  (四)促进人才选用更加科学公正

  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机制。

改革和完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全面实行机关内设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制度,扩大党政领导干部公选比例。

健全党政干部退出机制。

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党政人才制度。

探索公务员聘任制,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

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公开招聘、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聘任、委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择优选拔机制。

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逐步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探索建立各类人才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机制。

  (五)加大人才激励奖励力度

  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实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薪酬与责任、风险和经营业绩直接挂钩。

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效益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成果工资制。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探索资本、技术、专利、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有效办法。

鼓励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

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保护和引导优秀人才参政议政热情,主动征求并充分尊重专家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意见建议。

  (六)健全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全民创业,特别是对自带项目、技术或资金来常创业的海归人才、专业人才、创新团队等,在注册、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对人才智力密集的重点科技创新型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

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器建设。

制定创业风险保障政策和补充社会保险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自办科技企业和中介机构。

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贴息等激励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融资政策,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创业的融资环境。

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健全创业服务网络,提高创业成功率。

  (七)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以更优惠的政策引进人才。

修订完善引进人才来常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出台《常德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暂行办法》,努力在周边地区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

以更灵活的方式引进人才。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鼓励以短期聘用、兼职、合作研究、项目招标、技术指导等方式,大力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关键技术等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以更广阔的平台引进人才。

加快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吸引高层次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和推进创新创业创优的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的有利条件,加快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的发展,推进以市场为基础,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载体建设,为人才引进创造良好条件。

继续加大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项目的工作力度,大力表彰在常工作成绩突出的外国专家。

以更优质的服务引进人才。

着力从优化人居环境、解决后顾之忧、加强感情联系等方面关心人才、关爱人才。

  (八)鼓励人才向企业和农村基层流动

  坚持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开发。

加大城市带动农村的人才对口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的政策措施,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全面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人才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制定农村人才奖励政策。

制定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流动的政策,畅通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渠道,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

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以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服务,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支持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之间的人才交流。

  (九)实施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新的保障政策

  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逐步建立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公积金制度,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在科研、住房、医疗、工资、保险以及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加强对人才的住房保障,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安居问题。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加强专利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大对个人和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对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机制。

  (十)建立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推进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建设,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开发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动、高效、安全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推进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信息化转变。

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标准和程序,增强服务功能,减少服务收费,提高服务质量。

大力开发公共服务产品,积极发展人事代理、档案管理、就业服务、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业务。

鼓励各类民营资本投资人才服务业。

加强公共服务人员培训,提升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五、重大项目

  

(一)德山人才开发试验区建设

  依托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解放思想、突破常规,着力集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充满活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打造德山人才开发试验区。

按先行先试的原则,在试验区内探索推行更开放的引才聚才政策、更灵活的选才用才机制,给予更多的人才投入,更优质的人才服务,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大力探索灵活的科研机制、成果产业化机制、投融资机制和人才使用机制,逐步建立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接轨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建设,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加强产业孵化和创业指导。

以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为基础,柔性引进一批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等国内外高端人才。

对高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