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90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强专题分类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

图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3、将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变化是()。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B.密度变小,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C.密度不变,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D.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4、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A.密度减小一半B.密度增大一倍C.对地面压强减小D.对地面压强不变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6、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PA>

PB>

PCBPA<

PB<

PCCPA=PB=PC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高度相等,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对地面的压力。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

、Mb´

的关系是()

A.Ma´

一定小于Mb´

B.Ma´

可能大于Mb´

C.Ma´

一定大于Mb´

D.Ma´

可能等于Mb´

8、如图所示,长方体铝块与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相同。

已知:

铝块的体积大于铁块的体积,铁块的密度大于铝块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

B.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

C.铝块对桌面的压强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D.铝块对桌面的压强小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9、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

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压强比值题

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的高度相同,质量比mA:

mB=3:

2,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A:

pB为(  )

A.9:

4B.3:

2C.1:

1D.2:

3

2、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

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

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4:

9B.9:

4C.1:

2D.2:

1

3、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

hB=2:

1,底面积之比SA:

SB=1:

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______.

4、一块长、宽、高比例1:

2:

5的规则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是(  )

A.3:

2B.5:

3C.5:

1D.无法判断

5、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的边长之比

=2:

3;

将金属块A放在金属块B的上面,如下图所示,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为P1,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与P2的比为()

A.2:

 

B.4:

C.9:

35 

D.18:

35

6、如图所示,取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

p乙:

p丙为(  )

3:

4

C.1:

1:

2D.3:

3

7、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ρ1、ρ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8、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BP1²

+P2²

C(P1³

+P2³

)/P2²

D(P1³

)/P1²

压强与滑轮杠杆

1、重为G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5×

104Pa。

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B端悬挂重为G2的物体,如图所示。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

104Pa,已知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AO︰AB=2︰5。

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则(g取10N/kg)

A.轻质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5kg 

B.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只需减少1.5×

104Pa

C.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2︰9

D.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4︰9

2、物体A重20N,B重10N,C重6N.滑轮甲重3N,乙重2N.装置平衡时,A对地的压强跟B对A的压强之比pA∶pB=1∶1。

则物体与的底面积之比为()。

A3:

1B5:

2C4:

1D7:

3、如图所示滑轮组,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2×

103kg/m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产生600Pa的压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  )A.4NB.5NC.1ND.22N

液体压强

理解试管深度和长度

1、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的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液体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m甲<m乙B.m甲>m乙C.m甲=m乙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A.A管中大

B.B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由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和,管内装水,管内装煤油,两管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若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管底部所受煤油的压强为,则()。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甲和乙为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  )

A.甲位置最大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D.三个位置一样大

液体压强概念分析压强的变化

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FA>FB,pA>pBB.FA=FB,pA>pB

C.FA<FB,pA<pBD.FA<FB,pA=pB

3、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  Pb,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Fa  Fb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Pa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C.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5、如图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2为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A.(3/2)G

B.G

C.(3/4)G

D.(1/2)G

6、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塑料片挡住,用手按住塑料片,把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后松手,然后将某种液体沿管内壁缓慢地倒入管内.当塑料片刚好脱落时,管内液面高于水槽内的水面.现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

A.pA=pB

B.pA>pB

C.pA<pB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  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  .

8、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杯型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  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ρ硫>ρ水>ρ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  )

A.硫酸质量最小B.水的质量最小

C.酒精质量最小D.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

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B.PA<PBFA=FB

C.PA=PBFA<FBD.PA<PBFA>FB

4、封闭容器盛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把容器倒置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图1中(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图1中(b)],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

5、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高为40cm、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00cm2、容积为6×

10-3m3,容器中装满水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连通器

1、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1/2H.那么打开开关K后,右管水面能够上升到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为(  )

A.1.5HB.1.3HC.1.1HD.0.9H

2、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阀门,当K打开后,则A.由于水受力由甲流向乙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4、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

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液体压强计算题

1、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与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分别为h2=13m、h3=10m,水龙头出水口面积为2cm2,g取10N/kg.请你计算五楼住户在水龙头出水口:

(1)水的压强;

(2)受到水的压力

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

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

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

积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分)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Pa?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分)

(一)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能力分析

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由于位于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的问题。

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梯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去看一下。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

如图(1-5)所示

中式饰品风格的饰品绝对不拒绝采用金属,而且珠子的种类也更加多样。

五光十色的水晶珠、仿古雅致的嵌丝珐琅珠、充满贵族气息的景泰蓝珠、粗糙前卫的金属字母珠片的材质也多种多样。

大气压强

、DIY手工艺市场现状分析

1、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明不能采用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3)思考并回答:

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______.③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偏______.请提出一种减少漏气的方法:

______.④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p=______.

1、作者:

蒋志华《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11-2市场调查分析书面报告

如图(1-5)所示2、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一、消费者分析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情感性手工艺品。

不少人把自制的手机挂坠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不仅特别,还很有心思。

每逢情人节、母亲节等节假日,顾客特别多。

3、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3、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